當前位置: 華文天下 > 影視

同樣是「諜戰劇」,把【潛伏】和【風箏】放在一起看,差距出來了

2024-07-01影視

2009年,【潛伏】在四大衛視同步開播,首播收視率破8,火的一塌糊塗。

之後,它又完成飛天、白玉蘭、金鷹三大電視劇獎的大滿貫,這一記錄至今都無人撼動。

連趙本山、馮鞏都在春晚的舞台爭相玩起「潛伏梗」,演員們擠破了頭都想演一部諜戰劇來提升咖位。

用業內人士的話說就是, 【潛伏】以一己之力,開啟了諜戰劇的盛世。

之後數年,【懸崖】【黎明之前】【紅色】等優質諜戰劇不斷湧現,卻再難復制【潛伏】的盛況。

直到2017年【風箏】的出現。

這是一部差點胎死腹中的劇:因種種原因被雪藏四年,之後經歷多次刪減、重新配音後,才得以播出。

但真正征服觀眾,讓它足以媲美【潛伏】的不是過審版,而是網上流傳的51集「送審版」。

有人看完後評價:這是迄今為止最有高度的諜戰劇;

很多人認為從立意和格局上,【風箏】完全是【潛伏】的plus版。

關於兩部劇究竟誰更棋高一著的爭議,持續至今也沒有定論。

今天我們拋開兩部劇的光環加持,客觀理性的來談談,這兩部劇的差別,究竟在哪兒?

一、先來說【潛伏】

【潛伏】的原作,是一篇只有一萬多字的短篇小說。

這個體量別說改編成電視劇,就算改編成電影都少點厚度。

面對艱巨的改編工作,導演兼編劇姜偉花了整整十個月時間,將原小說向外拓展向內深耕,昇華成洋洋灑灑四十萬字。

相比於小說,擴容後的劇本以A面B面的形式,呈現了一個更完整更豐富的潛伏故事。

【潛伏】的A面,是波詭雲譎的諜戰。

其實【潛伏】的諜戰套路並不新鮮,很多手法都是老一代「玩剩下的」。

比如:余則成和翠萍假扮夫妻,有【永不消逝的電波】【羊城暗哨】等老電影的影子;

余則成在天津站內使的離間計,1979年的電影【保密局的槍聲】早就用過。

更不用說糾察內鬼、假傳情報、調虎離山,這些都是諜戰題材的基操。

但【潛伏】厲害就厲害在把這些老梗融會貫通,開辟新角度玩轉套路。

比如;把以往諜戰劇裏俊男靚女的特工搭配,變成小眼睛「狠人」孫紅雷和大大咧咧的「村婦」姚晨;

比如:把查內鬼,搞成天黑請閉眼的劇本殺遊戲,一波未平一波又起,鹿死誰手不得而知。

30集的篇幅,每集都是以懸念開局,以新的懸念收場,堪稱一部制造懸念的大型教科書。

在細節上,更是草蛇灰線,很多看似無關緊要的設定,到後面都發揮了重要作用。

比如第二集裏翠萍帶來的手雷,到最後成為翠萍逃跑的救命法寶;

第六集翠萍心血來潮壘的雞窩,在最後一集被余則成用來藏匿特務的潛伏名單;

第七集余則成關於夢話的閑談,到十三整合為營救左藍的暗語。

看似漫不經心的閑筆,實則伏脈千裏,編劇功底立見。

【潛伏】的B面,是切膚入骨的現實生活劇。

拋開你死我活的諜戰,整部劇又可以叫「余則成升職記」,同事之間、上下級之間的人情世故,讓人看得心有戚戚。

背靠吳站長這棵大樹,再加上戴老板的賞識,積極向上社交的余則成,在天津站混的八面玲瓏。

和同事們的相處,余則成主打一個「與天鬥與地鬥與人鬥,其樂無窮」。

反殺馬奎,暗殺陸橋山,智鬥李涯,余則成以一招扮豬吃老虎,玩死了所有競爭對手。

滿腹算盤的吳站長,看似是余則成play中的一環,實則是辦公室修羅場的最大贏家。

嘴裏罵著「天津站是個婊子,什麽人都能用」,其實對天津站的各種明爭暗鬥心知肚明:

都是千年的狐貍,跟我玩聊齋還是嫩了點。

在吳站長的人生守則裏,人不為己,天誅地滅,明哲保身才是最優選。

除了活生生的官場現形記,余則成和翠萍這對假夫妻的生活戲,也是必不可少的調和劑。

吵架鬥嘴是兩人的常態,一言不合還會拿對方形象開涮;

一邊制造著床事的假象,一邊在「上床下鋪」的環境裏交流著潛伏的心得。

能在緊張激烈的諜戰節奏中,制造出喜劇效果的,也就孫紅雷和姚晨這對癲公癲婆了。

他們用顛覆性的表演控制了觀眾的註意力,完完全全進入到余則成和翠萍的生活節奏中。

孫紅雷的斯文和蔫壞,姚晨的土氣和耿直,他們用接近現實本色接的表演演繹著生活的雞毛蒜皮,為提心吊膽的黑白賽局註入了生活的肌理。

但即便是看上去如此臻於完美的劇本,也免不了出現瑕疵。

比如余則成的主角光環太強,事業上幾乎順風順水,愛情上幾個女性角色都和他有感情發展,爽文大男主的人設有些失真。

比如劇情發展雖然絲滑,但在某種程度上犧牲了邏輯上的合理性,一些細節處經不起推敲。

所以整個故事一口氣看下來酣暢淋漓,卻少了些讓人細品的回甘,這是【潛伏】最遺憾的地方。

二、再來看【風箏】

眾所周知,【風箏】有兩個版本:

一個是46集的過審版,一個是51集的送審版,這裏我們講的是後面這一版本。

與故事殘缺、剪輯混亂的46集版相比,足本的51集版本,才是色香味俱全的佳肴。

有人說,【風箏】之後,再無諜戰劇;

對於看過未刪減版的觀眾來說,此話並非虛言。

本劇導演是有著諜戰教父之稱的柳雲龍,一個只活在在「間諜、特工、特務」三種角色裏的男人。

在此之前,柳雲龍拍的【暗算】【東風雨】【告密者】,都是富有傳奇色彩的諜戰劇。

在【風箏】裏,緊張刺激的諜戰元素也都應有盡有。

暗傳情報、金蟬脫殼、借刀殺人、苦肉計,各種陰謀陽謀的極限battle都是柳雲龍的拿手好戲。

特別是「風箏」鄭耀先與「影子」韓冰,兩位潛伏高手的無間道對決,也是維系全劇始終的最大懸念。

但醉翁之意不在酒,這些諜戰把戲只能算是「前菜」,柳雲龍把重心放在了戰爭結束,中國進入新社會的「後諜戰時期」。

這也是【風箏】和【潛伏】最大的不同:【風箏】想講的不是諜,而是戰。

這裏的「戰」,是復雜的人性之戰,更是究極的信仰之戰。

信仰,很多諜戰劇裏經常把它掛在嘴邊,但【風箏】真正觸及到了這個詞的靈魂。

在這裏,被視為反派的國民黨軍官和特務,也有堅守和理想,有他們所認為的信仰。

比如齊歡飾演的延娥,在原著小說裏她是因為走投無路才加入軍統;

但在劇中,延娥是軍統一手培養的特務,對軍統懷有崇高信仰,所以她潛入共產黨內部,十幾年如一日卻初心未變。

還有軍統的宮庶、宋孝安等人,他們信仰的是兄弟情義,最終也是死在了對情義的信仰下。

他們不再是沒有人情味的反派NPC,而是同樣有情有義,卻因為沒能認清局勢必定悲劇的普通人。

即便是處於正義一方的鄭耀先,也時時刻刻遭受著理智與情感的兩難困境,卻依舊沒有丟棄對共產主義的信仰。

但他的這份信仰,卻因為特殊的身份不斷遭受質疑,一次次傷害著他的赤誠之心。

還記得有一集,被組織另眼看待的鄭耀先終於按捺不住委屈,向錢副部長訴苦:

「我人生最美好的時光,都在和國民黨同床異夢;

我今天老弱病殘了,你卻擔心我要跟它復合?」

這句話聽得讓人心酸,在隱秘戰線付出半生,始終未曾動搖信仰,到頭來卻被自己人當作敵特對待。

即便如此,他仍渴望著和同誌們一樣,光明正大的追尋信仰的腳步,和新社會同頻共振。

在【風箏】的最後,已是彌留之際的鄭耀先面朝國旗,顫顫巍巍舉手敬禮,這是他此生最坦然,也是最幸福的時刻。

其實越往後看越發現,諜戰懸疑一直不是這部劇的重點。

讓我們印象深刻的,是鄭耀先想要報銷的車票,是影子一飲而盡的毒酒,是宮庶得知六哥真實身份後的信念崩塌。

柳雲龍不再熱衷於諜戰的傳奇激蕩,而是借諜戰之名窺探歷史的全貌,給那些被歷史湮沒的個體一個發言的機會。

當大部份諜戰劇癡迷於玩弄懸念,在「狼人殺」式的諜戰手法上費盡心思,殊不知,後諜戰年代的「余震」才是諜戰劇最深遠的回響。

可惜的是,【風箏】雖立意高遠,卻沒能匹配高水準的硬體技術。

毫無美感的攝影,混亂無章的剪輯,讓整部劇透著濃濃的廉價質感,觀感只能說是二流電視劇的水準。

還有節奏感的處理,【風箏】穿插了太多無用之筆,這一點應該向【潛伏】學習,用高效的敘事留住觀眾。

最後我們來看,兩部劇作為諜戰題材的神作也非盡善盡美,綜合實力各有千秋。

一個代表諜戰劇的高度,一個代表諜戰劇的深度,都為後來的諜戰劇樹立了很難超越的標桿。

如果非要選一部,我會選擇【風箏】。

在千篇一律的諜戰樣版裏,【風箏】在思想性和藝術性上的孤註一擲讓它更像是一部孤品,不迎合大眾喜好而是敢於表達對歷史的態度和看法。

無論對觀眾還是諜戰劇本身,都需要有這樣一部作品的存在。

時過境遷,原本兵家必爭之地的諜戰劇,如今卻有淪為爛劇集中營之勢。

皮哥和很多觀眾一樣,仍在期待下一部【潛伏】或【風箏】的到來,帶領諜戰劇重煥生機。

文/皮皮電影編輯部:阿誌

©原創丨文章著作權:皮皮電影(ppdianying)

未經授權請勿進行任何形式的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