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天下 > 影視

這才是香港電影衰落的真正原因!也該真相大白了

2024-05-21影視

香港電影曾是東方的璀璨明珠,享有「東方好萊塢」的美譽。在那個輝煌的年代,李小龍、成龍、劉德華、梁朝偉等眾多巨星的才華得到了充分展現,香港電影在亞洲乃至全球都占據著不可撼動的地位。然而,隨著時間的流逝,香港電影似乎逐漸失去了往日的光彩,不僅在公眾視野中變得不那麽顯眼,連年產量也出現了顯著的下降。許多香港電影人也開始將目光轉向中國內地,尋求新的發展機遇。

究竟是什麽導致了香港電影的這種轉變?社會上也有不少傳言,比如部份香港導演和演員認為回歸後稽核過嚴,導致創作不自由從而影響了香港電影的發展。

我想持有這樣觀點的人不管在大陸還是香港可能還不在少數,不然也不會時不時引發討論。

但有這樣的觀點主要還是因為不了解香港電影,更不了解內地電影。這麽多年過去了,也該真相大白了!下面的原因一個比一個嚴重

香港人才流失嚴重

這裏的人才流失既包括老一代電影人的老去,也有新一代電影人的青黃不接

曾幾何時,多少人對於香港電影演員如數家珍,周潤發,梁朝偉,劉德華,吳彥祖...估計說上幾個小時都意猶未盡,然而現在對於90後或者00後的香港演員又有多少人能說出幾個代表人物呢?

整個香港電影界人才都後繼乏力,創作、表演雙向人才流失。

過去,香港擁有許多才華橫溢的電影人,他們為香港電影做出了巨大的貢獻。然而,隨著時間的推移,這些人才逐漸流失到內地和海外市場,而內地發展越來越快,內地人才不會流入香港,導致香港影視產業缺乏創新和活力。

此外,由於市場的不穩定和行業政策的不足,香港影視產業也難以吸引和培養新的年輕人才。

直至今天,香港電影的余暉依舊靠劉青雲、古天樂、張家輝、梁家輝、劉德華、苗僑偉這幫老人發出最後一份光和熱,新出來的明星屈指可數,僅有黃宗澤、陳偉霆的名氣還稍微大一些,但陳偉霆事實上又不算是港娛的明星,他是內娛捧紅的偶像派明星。

香港本土市場有限,經濟上限低

時至今日,香港總人口也只有700多萬,對比主要電影市場動輒幾十億的票房,香港市場實在是在太小了,無法支撐足夠的產業鏈。

香港影視從六十年代起步,輝煌於八十年代,從93,94年開始就已經開始顯現出頹勢。當時一個主要導火索就包括八大台資的撤資。

王晶在接受采訪時曾說,1993年周星馳【濟公】起台灣資本不願意給香港電影投資,然後就崩了。這其實是大環境的一個縮影,當時內地經濟已經開始崛起,港台經濟又發展不佳,之後更是遇上亞洲金融海嘯,從此香港電影就逐漸開始走下坡路,一直到周星馳的【少林足球】、【功夫】之後就鮮有佳作誕生

創意枯竭也是香港影視產業衰落的原因之一

輝煌時期的香港影視作品以其獨特的風格和創意吸引了眾多影迷的關註。然而,隨著時間的推移,觀眾對於創意及藝術審美的要求不斷增加,而香港影視產業卻無法滿足這些需求。在創作上缺乏創新和突破,導致觀眾對於香港影視作品的熱情逐漸降低。比如近些年上映的【暗戰】【寒戰】【逆戰】【毒戰】【掃毒】……這些電影片名和內容都大同小異,讓眾多影迷產生了審美疲勞,失去了進入影院的興趣。

香港電影的產業升級沒有成功

科技技術是第一生產力,這已經是全社會的共識,放在電影界依然適用。

曾經香港電影與好萊塢大片經常可以打的有來有回。但【終結者系列】、【侏羅紀公園系列】、【黑客帝國系列】、【魔戒】等好萊塢特效大片的上映,直接對電影界產生了降維打擊。吳宇森,成龍等香港大腕兒也相繼出走好萊塢。

近些年,香港電影仍然以警匪片為主,比如【某戰】系列,而內地影視早已扛起科幻特效大旗。大家看了【流浪地球】、【三體】這些視覺飽滿,劇情充實的大片後,自然對香港警匪片興趣索然了

香港電影人的傲慢

彼時香港經濟正處於發達之時,香港的文化繁榮達到了頂峰。香港電影人內心的優越感也隨之水漲船高,大概很多人還記得,97回歸前的香港電影中經常會有一句台詞:「97到了,快移民吧」,仿佛回歸於他們而言就是一場災難。

他們是真的忘了香港繁榮的背後,大陸在默默的支持。98金融風暴也是大陸幫他們撐腰。

在當時,他們受殖民文化的影響那麽久,有這種想法尚可理解。

但時至今日,當內地影視劇異軍突起百花齊放之時,香港某些電影人仍然搖著頭,嘆著氣一邊看不上大陸,一邊又消費大陸老粉們的情懷圈著最後一波錢。

甚至某些香港演員仍然執著於香港影視優越感,拒絕與內地合作,依舊抱著一種居高臨下的心態,傲慢的拒絕提高香港電影的水平。之後又將香港影視業的衰落怪到稽核的頭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