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天下 > 軍事

張家口:一年之後看張北

2024-01-06軍事

(原創文章,頭條先發,盜竊必究)

作者註: 1月10日,是張家口張北地震26周年。今天是1月6日,想起在震後一周年我們65軍的部隊拉練經過張北的情況,當時我寫了一篇文章,發表在【解放軍報】上,並被中央人民廣播電台播發。現在看來還有一定的意義。以下請看正文:

一年之後看張北

——某部官兵拉練重回張北地震災區見聞

李愛萍

去年的1月10日,一場芮氏6.2級的地震災難降臨在張北、尚義兩縣交界地區,頃刻間,造成了慘重損失。北京軍區某集團軍組織5000余名官兵,奔赴重災區的張北縣,頂風冒雪,搶救災民,清理廢墟,搭建窩棚,與張北人民結下了深厚的情誼。

說來也巧,在抗震救災一周年之際,這個集團軍組織部隊到塞外進行為期一周的嚴寒條件下適應力野營拉練,部隊經過張北縣境時,鄉親們自發地湧向街頭,敲鑼打鼓,夾道歡迎,大娘大嫂們流著熱淚給部隊送茶送水,向戰士懷裏塞雞蛋。盡管是數九寒天,官兵們感受到的卻是處處熱流湧動。他們對災區在短短一年中發生的變化印象尤為深刻。

大娘為拉練部隊官兵送熱水

楊哈公路——這條被稱作運送救災物資的「生命線」,已由坑坑窪窪的土公路變成了寬敞光潔的柏油路。1月12日下午,被上級授予「基層建設模範連」稱號的某團三連官兵,踏著這條路進入他們戰鬥過的亂石山村。官兵們看到,昔日的殘垣斷壁不見了,代之而起的是一排排新蓋的瓦房。特意趕來的集團軍郭風岐軍長等領導同誌挨家挨戶走訪群眾,並把帶來的300斤面粉等食物分別送到6戶軍屬和特困戶家中。

當年派出所設在帳篷裏

走進軍屬薜洪祥家,只見5間新房一磚到頂,地上鋪著鋥光明亮的地板磚。村支書高柱向大家介紹說:「您看現在的房子多好!原來都是土坯房。恢復重建中,我們村蓋了280多間這樣的房子,308口人,108戶,戶戶都住上了新房。同時,還新建小學校舍23間、村委會辦公室7間、村衛生室3間,又形成了個新村。」

當年醫療分隊冒風雪趕路

縣委領導介紹說,去年春暖解凍後,縣委、縣政府從縣直機關、企事業單位和輕災鄉鎮抽調了3000多技術工與重災鄉7000多名青壯年組成1000個施工隊確定100個重點重建村,實施「百村千隊萬民」工程,共重建民房6.8萬多間。98年9月底,災區群眾全部遷入新居。軍區給水部隊還為全縣打了90多眼深井呢!能有今天的變化,多虧了解放軍。

當年解放軍救災情景

官兵們了解到,地震給張北人民帶來了災難,但也使張北在各界的關懷關註下獲得了一次尋求發展的特殊機會。拉練部隊路過大河鄉時,曾在這裏參加過救災工作的某高炮旅官兵驚喜地發現一座剛剛崛起的輕型建材材料廠。一位鄉領導對官兵說:「這個廠是引進建設部資金298萬元建成的,當年建廠,當年投產,當年就見效。」 縣裏還與香港新橋發展有限公司等進行了廣泛聯系,引進了瑩石礦開采、腸衣深加工等計畫;積極爭取上級資金逾千萬,落實了甜菜產業化和牛奶養殖基地、良種豬基地等開發計畫,工農業生產得到迅速發展。

當年為災民搶救糧食

山還是那座山,梁還是那道梁。但房不是原來的房,村不是原來的村了。一路走來一路看,災區嶄新的面貌使官兵感嘆不已:黨的領導,社會各界的大力支援,是戰勝災害的根本保證;改革開放的巨大成就,是災區重建家園的堅實基礎。

當年為災民搭建的帳篷和窩棚

(本文曾發表於【解放軍報)1999年1月18日,並被中央人民廣播電台軍事生活節目播發。大部份圖片來自網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