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天下 > 軍事

玉碎「一億」並非概數:盟軍一登陸,日軍就殺光14歲以下國民

2024-02-10軍事

「二戰」時日本無條件投降後,曾有一個疑問頻頻被提及:在美軍一方擁有全方位軍事優勢的前提下,放棄登陸作戰的理由是什麽?其中一大原因來自日本軍國主義炮製的「一億玉碎」計劃,該計劃以「自殺襲擊」和「自我淪陷」為綱領,甚至包括殺死自己國內14歲以下的國民。

「沒落行動」:預計傷亡百萬以上

二戰末期,當太平洋海戰最終勝負分明之時,面對美國的日本實際上已經呈現出彈盡糧絕的態勢:資源瀕臨見底,戰力損耗巨大,武器裝備、人員、後勤物資,幾乎樣樣都短缺吃緊,剩下的飛機輪船也因能源短缺而面臨趴窩風險。

在這樣的前提下,當然談不上與美軍爭奪制空權、制海權,在當時,甚至絕大多數通往日本本土的海上航線也已經被完全封鎖了。當時的日本本土,可以說是一種「不設防」的狀態。對盟軍來說,攻占這個島國、畢其功於一役,似乎並不是什麽遙不可及的目標。

然而當盟軍方面真正著手制定代號為「沒落行動」的登陸計劃時,預計給出的盟軍方面戰損數卻令人不敢掉以輕心:即使集中了所有可以調動的艦艇、飛機和兵力,集中攻擊日本本土,盟軍預計付出的傷亡人數也在百萬以上。

【「決」號作戰準備大綱】

會得出這個結論,通俗地說是因為日本「困獸猶鬥」,具體說來,就要提到日本軍方高層擬定、並於1945年4月4日正式頒布的【「決」號作戰準備大綱】,後世常常提及的「一億玉碎」這個說法與之密切相關。

隨著日軍在菲律賓陷入敗局,一度被寄予極大厚望的「萊特決戰」也一敗塗地,日本海軍實際上已經顯露出窮途末路的征兆。與此同時,日本陸軍卻仍然深陷於南洋和中國的戰爭泥潭之中無法脫身。

對面的盟軍一方則擁有強大的國力、先進的軍事工業能力作為後盾,源源不斷地補充武器裝備,有條不紊地進行推進作戰,逐步將日軍的活動範圍壓迫在本土附近。

沖繩一戰,成為日軍「禦敵於國門之外」的最後努力。

題外說一句,那個階段日本軍方的作戰計劃往往都選擇一些響亮又帶有悲壯意味的名稱。例如特戰隊員的突擊被命名為「義」號作戰,海軍的對應作戰計劃被命名為「天」號作戰。當然名字好聽並不管什麽用,日軍在沖繩的抵抗作戰同樣以失敗告終,盟軍的兵鋒分分鐘直指日本本土。

其實,早在沖繩戰事進行到一半時,日軍高層已經意識到「不行了」,因此下一步的「決」號作戰實際上已經開始了準備工作。

這個「決」號作戰計劃根據不同地域,分列為「綱要」以及七個具體組成部份。日軍參謀們根據地形、海域、人口、城市等諸多因素,對盟軍可能登陸的地點進行推演,並隨後擬出了針對性的抵抗計劃。

那麽具體怎麽打呢?

空軍方面,主要以打擊盟軍的海上登陸部隊為首要目標,混合空中特攻作戰。

海軍方面,以艦隊殘余力量配合海上特攻作戰,同樣主要針對盟軍的登陸部隊。

陸軍方面則將主力部隊集結起來據險固守,盡量避免直面敵軍的兵鋒,等到海空部隊以及「國民義勇軍」給予敵軍足夠殺傷後,在乘虛而入尋求與盟軍的決戰。

這個計劃裏面有非常顯眼的兩個關鍵點,一是「特攻」,二是「國民義勇軍」。

「特攻」是日本人自己使用的稱呼,實際上就是形形色色、有去無回的自殺式攻擊;這些任務一開始就是以戰死為前提,抱持著一種「一換一就夠本,一換二就算賺了」的心態,這也就是「玉碎」的概念。知名度最高的「神風特攻隊」、自裁式襲擊最早出現於1944年的菲律賓海戰中,很快便被日本軍隊上層推廣到空軍和陸軍之中。

而「國民義勇軍」則來自大量的預備兵源甚至普通平民百姓,軍方要求這些此前沒有摸過刀槍的平民百姓拿起武器抵抗盟軍,並不擇手段地使用暗殺偷襲之類方法。這兩者疊加在一起,形成了「一億玉碎」的基本要點。

軍國主義所謂的「玉碎」

所謂「玉碎」的殘酷之處,便是將整個軍國主義機器全速開滿、動員日本國內上千萬的民眾,不擇手段、不計代價,采用一切通常和非通常的作戰形式去保障日本本土,力圖將盟軍拖進戰爭泥潭,讓盟軍也受到盡可能大的損失。

它並不僅僅局限於日本國民全民皆兵,用極高的交換比同盟軍拼命,還隱含著更深一層的意思:一旦盟軍成功登上了日本的本土,日本甚至會選擇變本加厲,有步驟、有計劃地完成民族自我淪陷。

【「決」號作戰準備大綱】中包括這樣一條:一旦該作戰計劃的前半目的實作,日本成功將登陸盟軍拖進戰爭的泥沼,那麽應當將本國未滿14歲的少年兒童全部殺死,如此便可節省大量的口糧,並確保那些繼續抵抗的國民不再有後顧之憂。

甚至哪怕全民抵抗也不再奏效,計劃中還留有更狠的一手:事先在島國各處秘密布置生化武器,一旦局勢失控就加以引爆,讓踏上日本本土的盟軍全數陷入劇毒環境之中。

以上種種,不難看出日本軍國主義走向末路的瘋狂。自1945年之後,這個國家與外界交流的海空航線絕大部份都被盟軍完全切斷,即使 海外的日本軍隊還能從占領區攫取資源,這些資源也無法用於加強日本本土的戰力。

本土方面,由於盟軍反復打擊、對工業體系加以針對性摧毀,日本國內的各種物資基本陷入坐吃山空的狀態,儲備極為有限。日本國內的國民和軍人缺少常規食物,尚且可以勉強尋找其他代餐品;武器裝備離開了燃油和彈藥,卻只會徹徹底底變成一堆堆廢鐵。

既然武器彈藥甚至連食物都樣樣奇缺,又怎麽能指望沒有經過軍事訓練的平民百姓也去抵抗盟軍?

日本高層竟然真的拿出了一套方案:從當下開始組織人手,對婦女老幼進行使用武器的基本訓練,上至花甲老人,下到幼稚園的兒童,主打「一個都不落下」!訓練他們有槍用槍、有炸藥用炸藥,如果什麽都沒有就拿起鋤頭、柴刀甚至竹竿,對「入侵」的盟軍偷襲下黑手,能換一個算一個。

這樣的交換比可想而知是十分驚人且慘烈的,但日本高層卻認為——哪怕用一百個日本平民換掉一個美國大兵,這「買賣」也絕對不虧,因為盟軍必然承受不起這樣的損失。而且,在日本高層眼中,平民的死傷和「重要人物」的安全並不被放在同一個重量級上。

早在幾年之前,天皇裕仁已經動工為自己和皇室人員建造了一座兼顧安全與享受的防空建築——天皇禦文庫。 這座建築隱藏在地下,分為兩層,可以抵禦一噸重炸彈的轟擊,並且配備了餐廳、客廳、書齋、侍從室、澡堂、私人影院和醫療區域,哪怕稱之為「地下皇宮」,也說不上掉價。

按照計劃,一旦盟軍登上日本本土,天皇、皇室連同日本高層將全部搬入其中避難,完全不用擔心炸彈的威脅。至於千千萬萬的日本國民,卻將被別有用心地驅使著去「抗擊」盟軍,以求換來盟軍的妥協,以「停戰」代替投降。

「一億玉碎」不是概數

那麽,現在的問題就剩下最後一個了——哪怕刨除天皇這一波根本沒打算「真正」去碎的高層,當時日本的總人口也不過7500萬,哪來的「一億」可碎?

按照日本軍國主義分子的如意算盤,他們本來是打算從當時仍被日軍控制的北韓、中國等區域再拖兩千多萬「皇民」,讓他們也成為軍國主義的犧牲陪葬品 。

這一邏輯並非無中生有,當日本意識到來自盟軍的巨大軍事壓力、開始策劃準備本土決戰時,便一再強調要以「日滿華三國」為基礎,建立起「被孤立後的一體化防禦體系」。

琉球戰敗之時,也有數十萬陸海軍人以及琉球皇民或主動或被迫地選擇了「玉碎」,足以證明軍國主義對當時日本的影響和毒害之深。

事實上,「一億玉碎」的根源並非從日本即將戰敗才開始,這個國家對國民的全民軍事化教育應當追溯到更早的明治維新時期。日本積極投入第二次世界大戰之後,面向國內的征兵數額更是大幅增加,在正式兵員以外,也極為重視對預備役和普通成年男性的軍事技能教育,甚至一所普通的中學校都開設有專門的軍事訓練課。

可以說,日本為了「全民皆兵」這個目標進行了長久而周密的準備,到了盟軍壓境的緊要關頭,發動舉國之力進行戰爭緊急動員並不是什麽異想天開的事。

一些軍事方案中也述及了當時日本能夠動員的兵員數量,其中包括陸軍軍人軍屬兩百多萬人、海軍軍人軍屬一百多萬人、特警隊約25萬人,另有國民義勇戰鬥隊的構成者約2800萬人。

這些力量加在一起超過三千萬人,這些最後的預備部隊也是日本賴以和盟軍進行回旋的僅剩力量。如果以硫磺島之戰的傷亡比推算,加上偷襲、暗殺、自殺式襲擊等方式,這數千萬人的武裝力量足以消滅百萬以上的盟軍士兵,這個傷亡數據也和盟軍智囊預估的數據大致相合。

結語

當然,眾所周知,這個計劃後來並未真正投入實行。美國在權衡再三之後選擇了使用原子彈來推動戰爭的行程,日本的兩座城市就此化為廢墟。當日本軍國主義的投降宣告戰爭告一段落,【「決」號作戰準備大綱】也隨之永遠消失在歷史的塵埃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