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天下 > 軍事

國寶級專家泄露天機,輕描淡寫的一句話,藏著中國天眼的恐怖實力

2024-06-30軍事

中國國寶級專家「泄露天機」,看似輕描淡寫的一句話裏讓人看到,中國「天眼」的強大程度,已經遠遠超出了外界的預料。

2023年度國家科學技術獎在京揭曉,武漢大學李德仁院士榮獲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事後,央視媒體集中報道李院士的研究成果,而這也正是關於這些「國寶級專家」的報道,才讓外界意識到了中國遙感衛星體系的強大。

【攝影測量與遙感學家、武漢大學李德仁院士】

本周一,2023年度的國家科學技術獎勵名單被正式公布。著名的攝影測量與遙感學家、武漢大學李德仁院士與凝聚態物理領域著名科學家、清華大學薛其坤院士榮獲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

這一訊息的公布讓兩位院士一躍成為了互聯網上的頂流,而他們的科研成果也不可避免地成為了外界討論的焦點。

尤其是李德仁院士,作為中國高精度高分辨率對地觀測系統的開創者之一,李院士主導建設的國產遙感衛星體系在擁有極高民用價值的同時,還擁有不菲的軍事價值。

就比如說在媒體披露的一次名為【論天地互聯的智慧遙感衛星與套用——從珞珈衛星到東方慧眼星座】的學術報告中,李院士曾直言: 「我們天上遙感衛星體系,哪裏森林一冒火,2秒鐘就能發現檢測,由北鬥傳到地面13秒。總共15秒資訊就送到森林消防隊員的終端上,同時保證精度在5公尺內,就能很快找到出火點。」

【李院士正在進行學術報告】

要知道,這些用來檢測森林火災的遙感衛星可都是民用衛星,如果民用衛星都能有這般效率的話,那麽中國的軍用衛星是個什麽水平,相信大家心裏也都有一個預期了。

別的不說,如果把這裏面提到的森林火災場景換成類似俄烏的地面戰場,消防隊員終端換成解放軍一線作戰部隊的指揮系統。那麽當敵軍的海馬斯火箭炮在隱蔽狀態下向解放軍開火時,我方的遙感衛星就可以迅速捕獲到開火煙霧與尾焰,並在對方開火15秒後將目標位置資訊反饋給指揮部。

此時,哪怕是海馬斯這種高機動自行火箭炮都可能還沒從發射狀態恢復成行軍狀態。而解放軍的反炮兵單位就可以利用這一點,配合無人機等更進一步的偵察手段搜尋目標區域,從而引導反炮兵單位逆向打擊敵軍的海馬斯。

【依托樹林偽裝起來的海馬斯火箭炮】

從這一設定場景中我們不難看出,在李德仁院士數十年如一日的努力下,中國遙感衛星體系的整體探測效能已經達到了一個放在好萊塢科幻片裏也毫無違和感的水平。

再配合解放軍本就不俗的前沿偵察與打擊能力,一線的解放軍部隊現在完全可以高效應對海馬斯這類以「高機動」、「打了就跑」等效能為賣點的戰術打擊武器。

當然了,比起搜尋海馬斯這種戰術武器,這種衛星遙感技術顯然在搜尋洲際彈道飛彈的戰略預警問題上有著更高的套用價值。

【武漢大學「珞珈三號01星」拍攝「雪龍2」號】

畢竟無論是陸基洲際彈道飛彈還是潛射洲際彈道飛彈,這些飛彈在發射時產生的紅外訊號可不是火箭彈發射時的「小打小鬧」可以相提並論的。

以至於早在冷戰時期,美蘇兩國就已經在著手建設針對這類紅外訊號的天基預警系統,將洲際飛彈的來襲預警時間延長到了15-20分鐘,為部隊組織反導攔截、人員疏散以及二次核反擊爭取到了更多時間。

而現在,新的遙感體系將進一步增加這一時間,做到對方飛彈一發射,我方就能知曉發射資訊並即刻展開反制。

【天基預警衛星想象圖】

值得一提的是,如此高的資訊處理效率還標誌著中國已經開始在遙感衛星中套用人工智慧技術。

因為只有AI才能夠在衛星收集到目標區域資訊的同時,在衛星上就完成資訊處理並反饋。而這也意味著這套系統不僅可以用於搜尋火箭彈、洲際飛彈這種戰術、戰略武器,還能夠大幅提高解放軍搜尋大中型水面艦艇的能力。

因為在傳統衛星偵察流程中,衛星在發現航母等艦船目標後,也是需要一定時間讓相關人員進行分析研判的。更快的資訊反饋速度無疑能夠大幅縮短這一流程所需要的時間,從而有效提高解放軍反艦彈道飛彈千裏斬首美軍航母的效率。

【國產長光遙感衛星拍攝美軍港口】

除了目前李院士已經取得的成績外,他對未來的規劃同樣值得我們關註。李院士目前正積極推動「東方慧眼星座」計劃,打算用250顆衛星建立一個服務等待時間小於5分鐘、精度優於5公尺,高品質、智慧化、即時營運服務的遙感系統。

屆時,中國不光會在民用領域正是邁入萬物互聯,資訊高速互動的時代。在軍事領域中,中國同樣將擁有一個可以近乎即時監測中國大陸及其周邊地區的遙感衛星網路,對某一特定區域或移動單位的即時追蹤也將從理論變為現實。

這是個什麽概念呢?至少從公開資訊來看,連坐擁世界最大衛星網路的美國,也尚未實作這一目標。

李院士的雄心壯誌讓中國有了一個可以在空天偵察能力上趕超美國的機會,而當這個目標實作後,五角大廈將再度失去一個戰略優勢,同時中美兩國之間的戰略賽局天平也將向著更有利於我們的一邊傾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