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天下 > 軍事

五個有趣的華約國家的最佳陸戰裝備

2024-10-03軍事

1955年5月14日,為了對抗北約,華沙條約組織成立,聯合了八個處於蘇聯影響範圍內的歐洲國家。 華約內大部份武器和軍事技術要麽是蘇聯生產的,要麽是由根據授權生產的。然而,也有一些自主研發的武器裝備,盡管有時它們是基於蘇聯軍事工業產品的基礎進行改進的。在本文中,收集了五款由蘇聯盟國在華約時期生產。

Dana(捷克斯洛伐克)

這款四軸輪式底盤的自行火炮(САУ)Dana由捷克斯洛伐克於1970年代開發,用於為軍隊提供一款152公釐口徑的自行火炮,從而避免依賴蘇聯的「阿卡齊亞」。

Dana自行火炮

Dana的一個有趣特點是它的自動裝填系統,這是在這種口徑的量產自行火炮上首次實作的。此外,該火炮可以在任意仰角下裝填。相比履帶式底盤,Tatra 815卡車的輪式底盤具有成本較低、壽命更長的優勢,但當然,它的越野能力較差。

除了捷克斯洛伐克軍隊之外,Dana還被出口到其他國家,包括蘇聯。盡管蘇聯軍方對這款輪式自行火炮並不熱情,並認為它不比「阿卡齊亞」更有優勢,蘇聯軍隊還是接收了約120輛Dana,這些車輛主要部署在捷克斯洛伐克的第211炮兵旅。

蘇聯軍人站在Dana自行火炮前

大規模生產持續到1990年代初,據不同資料顯示,生產數量在450到750輛之間。

後期版本如Zuzana的生產規模就小得多了。

OT-64 SKOT(捷克斯洛伐克與波蘭)

這款裝甲運輸車(БТР)由捷克斯洛伐克的設計師在1950-1960年代開發,1963年開始與波蘭合作進行批次生產。

1971年波蘭軍隊的SKOT-2A

一些刊物將OT-64評價為東歐集團最佳裝甲運輸車的觀點,這一觀點確實不無道理。

與БТР-60(從PA型號開始)相比,SKOT具有更為便捷的載員艙,後方有兩個可開啟的門,裝甲防護更強(6-13公釐對比БТР-60的5-9公釐),並且配備了180馬力的更為經濟的柴油發動機(相比БТР-60的兩個90馬力的汽油發動機)。盡管重達14噸,OT-64仍具備浮渡能力。

早期型號沒有武器,後來推出的SKOT-2A配備了來自БРДМ-2的炮塔,因此其武器系統與БТР-60ПБ相當。

配備БРДМ-2炮塔的SKOT-2A

總計約4500輛不同型號的OT-64被生產出來。除了在捷克斯洛伐克和波蘭軍隊中使用外,它們還被大量出口。

BMP-23(保加利亞)

保加利亞曾經展開了MT-LB和2S1「Gvozdika」自行火炮的批次生產。基於後者,保加利亞人開發了自己的步兵戰車——BMP-23。

配備「Malutka」反坦克飛彈的BMP-23

BMP-23的第一個版本於1984年閱兵式上首次亮相,配備了一個原創炮塔,搭載了當時已經過時的「Malutka」反坦克飛彈,23公釐的2A14機關炮(ЗУ-23-2的一半)以及與之並聯的7.62公釐PKT機槍。與原版自行火炮相比,明顯的區別還包括修改過的車頭部份,並在駕駛員右側新增了一個座位。當然,裝甲防護也得到了加強。

2020年的BMP-23

後來,「Malutka」被換成了「Konkurs」反坦克飛彈,到了1990年代初,保加利亞決定不再做小幅修改,而是直接安裝了BMP-2的炮塔,這個版本被命名為BMP-30,但最終未投入量產。不過,BMP-23本身也並不算大規模量產,保加利亞只生產了大約115輛,其中約70輛至今仍在服役。

BMP-30

ShM vz. 85 PRAM-S(捷克斯洛伐克)

這是對BMP-1最具原創性的改進之一。想象一下:一輛帶自動裝填系統的120公釐自行迫擊炮。最大彈藥儲備為80發,其中21發裝在自動裝填系統中,其他則分布在左右兩側的專用彈架中。

斯洛伐克軍隊的ShM vz. 85 PRAM-S

除此之外,車輛還裝備了一挺12.7公釐NSV機槍,並可以安裝三發「Кonkurs」反坦克飛彈。為了應對更大的載荷,BMP-1的底盤被加長了一個負重輪。

2008年捷克軍隊在捷克斯洛伐克90周年閱兵式上的ShM vz. 85 PRAM-S

這款車輛效能出色,但並未大規模生產。ShM vz. 85 PRAM-S於1985年被正式列裝,至1990年僅生產了12輛。由於【歐洲常規武裝力量條約】的限制,生產被終止。已經生產的自行迫擊炮被送往儲存基地。

2008年捷克軍隊在捷克斯洛伐克90周年閱兵式上的ShM vz. 85 PRAM-S

在國家分裂後,捷克得到了8輛,斯洛伐克得到了4輛。這些車輛隨後被取出並交付給正規部隊。

W-3 Sokół(波蘭)

你可能聽說過,蘇聯的Mi-2直升機除了試驗和預生產樣本外,所有量產機型都是在波蘭制造的。為什麽呢?原因之一是為了填補波蘭的直升機生產空缺,但更重要的可能是為了支持經濟互助委員會(CMEA)成員國。

W-3A軍用版。

1970年代初,波蘭開始研發一種新的直升機,這是Mi-2的改進版。該計畫由波蘭和蘇聯的專家共同開發,主要買家當然是蘇聯。然而,由於軍用和民用客戶對這款直升機提出了不同的要求,再加上波蘭的罷工運動,開發進度被大大拖延,直到1985年才開始批次生產。

捷克軍隊的W-3A醫療救援版。

盡管W-3基於Mi-2,但它很難被稱為Mi-2的深度改進版,實際上這是另一款直升機。它擁有更強大的發動機、更高的速度和飛行距離,最大起飛重量幾乎是Mi-2的兩倍。實際上,它已經屬於另一個級別的直升機。

W-3WA攻擊版。該直升機配備了一門雙聯裝23公釐機關炮,擁有四個掛載點,用於安裝非制導火箭和反坦克飛彈。

發動機方面也有趣。W-3配備的是蘇聯ТВД-10發動機的授權版本,這款發動機基於Ka-25直升機上的ГТД-3Ф發動機。除了波蘭的這款直升機,ТВД-10還被安裝在波蘭生產的An-28民航機上,此外還曾用於未量產的蘇聯客機Be-30和Be-32。

莫尼諾中央空軍博物館的Be-32。

由於1991年主要客戶——蘇聯的解體,截至目前,僅生產了約150架W-3,其中一半以上出口到了其他國家。W-3 Sokół至今仍在生產,但以小批次生產為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