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天下 > 軍事

莫斯科恐襲案嫌疑人落網,窮困潦倒為錢殺人,還是ISIS-K的征兵宣傳?

2024-03-26軍事

莫斯科音樂廳恐襲案,又有了新進展。

案發後公布的監控錄像顯示,4名嫌疑人在行動結束後,駕駛一輛白色雷諾逃走。根據俄羅斯特勤部門公布的訊息,他們是朝著烏克蘭邊境的方向逃跑的,並在俄、白、烏三國交界的布良斯克附近區域被攔截,雙方爆發了激烈交火。

槍戰導致1名嫌疑人受傷,當場被捕,其余3人則繼續向樹林深處逃跑。最終,剩余嫌疑人被成功拘捕,他們身上都攜帶著外國公民身份證件,可見事前做了詳細的規劃。

經過審問得知,這4人都來自中亞國家塔吉克,一個月前接到了「傳教士助手」的招募資訊,要求他們實施無差別射殺,沒有具體的目標和人數,只要看見人就殺。

值得一提的是,4人拿到的報價並不相同,最高的也不過100萬盧布,約合人民幣不到8萬元。很多人對此表示不解:區區幾萬塊錢,就能讓他們殺這麽多人?

從嫌疑人的供詞來看,確實如此。他們文化水平普遍不高,有人在理發店工作過,有人因長期失業打算去開出租,而且普遍都已經成家生子,對這種人來說,幾萬塊人民幣自然是不小的誘惑。

此前,「伊斯蘭國」(ISIS)在社交媒體上宣布對襲擊負責,但這一說法尚未得到證實,目前只有西方國家比較認同,俄方則認為此事與烏克蘭有關,具體原因還要等待進一步調查。

「伊斯蘭國」的聲明中提到,對莫斯科實施襲擊的是「伊斯蘭國-呼羅珊省」分支,也就是我們經常在新聞上看到的ISIS-K,主要活躍在阿富汗、巴基史坦等中亞和南亞地區。

所謂的「呼羅珊省」,來源於一個古代的地理概念,其範圍包括阿富汗、巴基史坦、伊朗、塔吉克四個國家,以及多個中亞國家的交界地區。

而ISIS-K的目標就是在呼羅珊地區建立一個極端宗教國家,然後以此為中心不斷擴張,直到實作「伊斯蘭國」的全球化戰略。

ISIS-K的前身是巴基史坦塔利班,「阿拉伯之春」期間,部份巴塔成員潛入敘利亞,加入當地極端組織同敘政府軍作戰。後來,這批巴塔成員就成為了ISIS-K的核心和骨幹,並於2016年宣布效忠「伊斯蘭國」,正式成為ISIS的一個分支。

聯合國去年的報告顯示,ISIS-K目前約有3000-6000人,其中至少有200人來自中亞國家。正是得益於這種雙層結構,ISIS-K才能遭到外部打擊後得以快速重組。

另一方面,南亞和中亞復雜的地緣政治形勢也為各國繳清ISIS-K造成了很大困難,再加上後者並不會長期待在某一個據點,只要外部打擊力度減弱,他們很快就能卷土重來。

至於ISIS-K的資金來源渠道,那就多了去了。他們一度占領了阿富汗楠格哈爾省南部地區,並因此獲得了當地的礦產資源。在被塔利班和阿富汗前政府趕出去之後,ISIS總部及其他分支又增加了對ISIS-K的撥款。

與此同時,失去了大部份阿富汗據點的ISIS-K開始把觸角伸到更多地區,包括伊朗和俄羅斯。前者作為什葉派政權,自然為極端遜尼派所不容;後者又幫助敘利亞政府軍反恐平叛,說是死對頭也不足為過。

當然了,如果此事真是ISIS-K所為,也不一定是出於報復,或許是為了招募人員或者吸引籌款。畢竟,在資助者看來,能在俄羅斯這樣的大國首都實行如此大規模的恐襲,也不是一件容易辦到的事。

盡管塔吉克官方否認該國公民參與了襲擊莫斯科的行動,但ISIS-K在塔吉克確實活動頻繁。2019年,ISIS-K在塔吉克境內襲擊國際遊客,造成4人死亡。

此外,俄羅斯總統普亭在恐襲當天發表的電視講話中提到,烏克蘭也參與了此次襲擊。烏克蘭總統澤連斯基對此予以堅決否認,其盟友美國也幫著開脫,表示「伊斯蘭國」是唯一的兇手。

從雙方以往的交戰情況來看,烏克蘭確實很少針對俄羅斯平民實施無差別射擊,偶爾幾次也是采用汽車炸彈的方式,比如之前凱瑞米亞大橋被炸。再加上烏克蘭要爭取西方援助,就更沒有理由突破人道主義底線發動這次襲擊了。

不過也不排除下面的人為了完成上級任務不擇手段的可能,總之,真相沒有查清楚之前,一切猜測都是無妄之談。

但不管幕後真兇是誰,這次襲擊無疑暴露了俄羅斯在戰爭狀態下對國內安全監控能力的下降。所以啊,還是要盡早結束俄烏沖突,才能集中精力打贏國內的「治安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