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天下 > 軍事

中國陸軍的三三制戰術,有明顯的弱點,韓戰中被美軍抓住

2024-10-01軍事

談及解放軍陸軍三三制步兵戰術,很多人都可以嚼一嘴。不過,三三制戰術並不是萬能的,更不是有些人以為的那樣,解放軍陸軍只有這個戰術。

三三制戰術,簡單來說,就是3個人組成一個戰鬥小組,然後一個班組成3個這樣的小組。3個小組組成三角形或者倒三角形,沖擊的時候互相掩護。

三三制戰術的站位示意圖

在這個編組下,小組內的3人要拉開距離。這個距離要確保能互相聯絡、支援,又不會被一顆手榴彈同時炸倒。3個小組之間的距離則要保證至少超過60公釐迫擊炮的殺傷半徑,避免被一顆炮彈報銷一個班。

一個排3個班(27人),如果排這樣的編組,那麽最大進攻寬度或者進攻縱深,可以達到好幾百米(根據稀松程度決定)。

國內的敵人,無論是日軍還是國民黨軍,自動火力並沒有那麽多。一個班一挺輕機槍、一個連幾挺重機槍,再加一兩門60公釐迫擊炮,就已經是精銳部隊才有的配置了。最多再加上營級的分過來的一兩門82公釐迫擊炮,也就到頭了。

所以,三三制這種縱向拉長,橫向拉寬的稀疏隊形,延長了中等距離(100公尺到1000公尺)的沖擊時長,從而獲得兩點好處:一是隊形稀疏,敵人不利於瞄準,也容易顧此失彼,從而減少己方傷亡;二是讓敵人的火力點盡可能的暴露出來,然後配合己方的機槍、迫擊炮、擲彈筒,逐個敲掉。

這張圖被經常拿出來作為三三制戰術的解讀,這種進攻隊形確實很稀疏

不過, 三三戰術這個分散兵力的優勢,同時也帶來一個弱點 —— 進攻的持續性不夠

開啟了敵人防線的缺口後,三三制戰術固有的隊形稀疏的特點,讓進攻方很難在短時間內湧入更多的兵力,以鞏固和擴大戰果。如果守軍有足夠的意誌,敢於組織自動火器、甚至刺刀,近距離搏殺,很有可能將進攻擋回去。

所以,在抗日戰爭時期,八路軍對日軍的進攻效果就很不理想。除了敵人有火力優勢這個原因,日軍的鬥誌和拼刺刀技術也起很大的作用。

只有在對陣國民黨軍隊時,三三制才能發揮最大的威力。

然而,也不是全贏。

四野打錦州時,進攻外圍的配水池, 3縱7師20團1營,就遭遇了國民黨守軍的頑強抵抗。解放軍每次沖破陣地後,都會遇到守軍的自動火器+刺刀的反擊。配水池最終被拿下,但1營800多人幾乎傷亡殆盡。配水池戰鬥的慘烈,在很多電影裏都有描述。

大決戰電影裏,對配水池戰鬥的慘烈有詳細的呈現

還有劉鄧大軍躍進大別山時的羊山戰役。國民黨守軍整編66師,戰鬥力頑強,在此次戰役中對中野造成了很大的傷亡。在16天的血戰中,國民黨軍大約死亡8000人,解放軍陣亡近20000人。從這個交換比,可以看出戰鬥的慘烈。

陳錫聯將軍在【魯西南戰役中的第三縱隊】一文中這樣回憶,光是17日至20日,解放軍為了攻占東部的「羊頭」,就「反復沖殺20余次」。這個數位,說明國民黨守軍很好的應對了解放軍步兵班組三三制的沖擊。

所以, 為了解決開啟缺口後攻擊強度不足這個缺點,解放軍的選擇是加強步兵火力。比如衝鋒槍集中使用,多配手榴彈 。不過,人數劣勢是沒辦法彌補的。

只要守軍戰術得當,意誌力足夠,絕對可以在防禦戰中憑借完善的攻勢,頂住解放軍的進攻。

幸好,這兩樣(尤其是意誌力),都是國民黨軍最缺的。一旦缺口被開啟,防線很容易就崩潰。所以三三制的弱點在解放戰爭時期暴露的還不明顯 。

在缺乏衝鋒槍、輕機槍的情況下,手榴彈是突擊隊員鞏固缺口的唯一火力倚仗

到了北韓戰場,情況就不一樣了。 美軍的火力強度遠不是日軍和國民黨軍能比的

其步兵普遍配發半自動步槍、碳烯槍和衝鋒槍;連排級支援火力有3門57公釐無後坐力炮、3門60公釐迫擊炮、若幹挺輕重機槍,甚至還會有巴祖卡。

其連排級還經常能得到更高級的火力支援,包括坦克、高射機槍等重火力。

而且,美軍機械化水平高,士兵戰術素養也高。一個陣地被開啟缺口,可以做到立馬封堵。

美軍的連排一級,自動火器的比例太高了

除了早期因為缺少跟誌願軍交手的經驗,出現了一段被動時期,讓誌願軍占了一段時間的便宜。等到美軍反應過來, 尤其到了四次戰役之後,三三制戰術基本沒法用了

第四次戰役期間的砥平裏戰鬥,堪稱防禦戰的典範。雖然被誌願軍重兵包圍,但是美軍和法軍靠著完善的工事,密集的火力網,擋住了誌願軍一次次的沖鋒。

因為三三制戰術發揮作用的前提,是敵人的火力無法應對這稀疏的隊形。日軍缺少自動火力、國民黨軍缺少自動火力,但是美軍不缺。

美軍陣地部署有大量的機槍,甚至還有平射的高射機槍和高射炮,以及火箭筒、迫擊炮。無論是日軍板載沖鋒的密集隊形,還是誌願軍的三三制迂回運動隊形,都可以從容應對。

美軍陣地上經常有坦克、裝甲車的機槍火力支援,缺少攻堅武器的誌願軍,對這些王八殼子確實無可奈何

不過, 我軍之所以能一路從弱打到強,最厲害的技能是前進演化 。一旦遇到不利局面,總能搞出新的戰術。

在吃了多次虧之後,誌願軍也發現,美軍的優勢是中遠距離火力。但是近距離對射的話,雙方是差不多的。因為誌願軍在換裝蘇械後,步兵連排也裝備了大量的波波沙衝鋒槍。至於M1加蘭德這樣的半自動步槍,雖然比栓動步槍有優勢,在近距離也是發揮不了作用的。

所以, 誌願軍在後期就放棄了三三制遠距離沖擊的松散隊形,改為近距離密集沖鋒 。進攻發起前,盡可能的潛伏到敵人防線眼皮子底下。待到沖鋒發起後,密集突進去,在敵人的遠端中遠端火力反應過來之前跟美軍絞殺在一起。

大量裝備衝鋒槍後,誌願軍更多的選擇短距密集沖鋒

一旦有局部地區得逞,開啟口子後,立馬就能投入大量的兵力往縱深突擊,威脅後方的機槍、炮兵陣地。

這種戰術下,除非守軍有足夠的意誌力和反應速度,否則面對著誌願軍鋪天蓋地的喊殺聲和近距離密集的衝鋒槍、手榴彈的火力,崩潰也是大機率事件。

我們熟知的邱少雲烈士的事跡,就是發生在一次近距離潛伏的戰鬥。因為距離敵人實在太近,所有不敢有任何動作。哪怕被火燒著,也只能強忍著,直至犧牲。

當然,這種密集隊形沖鋒,也是有代價的。殲滅北極熊團的戰役,誌願軍就被美軍部署在二線用於平射的高射炮大量殺傷。最終還是靠著人數優勢,才沖破美軍的火力網。

待到韓戰後期,雙方僵持在固定的戰線上。工事越來越完善,火力密度越來越高,這時候無論是三三制松散隊形,還是密集沖鋒隊形,都不好使了。

面對這種局面,我軍戰術再次前進演化。在上甘嶺,誌願軍甚至使出了被視為戰術大忌的「逐次增兵,添油戰術」,但是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這是另外一個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