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天下 > 軍事

記憶:抗戰中的第18軍(二十六)先鋒—羅卓英(上)

2024-03-18軍事

羅卓英是第18軍的第2任軍長,他在第18軍的發展歷程上,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羅卓英還是陳誠最信任的人,憑借他跟陳誠保定軍校第八期炮兵科同窗好友的關系,打從陳誠擔任第11師副師長的時候起,他就一直陪伴在其左右,為陳誠出謀劃策。

羅卓英與師參謀長周至柔一道,幫助陳誠以第11師為依托,極力擴充人馬,使得第11師很快就發展成第18軍。

繼而,隨著隊伍的迅速發展壯大,在第18軍的基礎上,又剝離出來了一個第5軍,由羅卓英擔任第5軍軍長,跟第18軍軍長陳誠可以並肩而立。

第5軍曇花一現,很快,該軍就在中央蘇區,與工農紅軍作戰中敗北,被撤銷了番號。

隨後,陳誠獲得提升機會,羅卓英接任第18軍軍長。作為續任軍長,羅卓英繼續按照陳誠、他自己以及周至柔這三駕馬車制定的政策,擴充實力,使得第18軍在他的手下得到了更加迅猛的發展。

因而,可以毫不誇張地說,羅卓英是第18軍乃至於整個土木系的推動者、擴充者,實際的操盤手。

盡管羅卓英沒有陳誠一樣的地位與氣魄,能夠決定爾後軍長的繼任者人選以及整個土木系高級將領的任命,但是,憑借他後來的位置,以及他與陳誠的親密關系,他覺得,誰能夠勝任軍長以及土木系其他任何高級將領的職位,一樣可以輕而易舉地辦到。

不過,縱觀他在抗日戰爭時期對第18軍軍長乃至土木系其他高級將領的任命上,除了第3任軍長黃維由他推出,再也沒有介於人事調整。

在這一點上,說明這個人十足聰明:他知道,維護陳誠的地位其實就是維護自己的地位。畢竟,陳誠是蔣介石的浙江同鄉,贏得了蔣的歡心,也為第18軍擴充實力,提供了一道可靠的保護傘;

而他自己,雖然一樣受到蔣介石的重用,但如果離開了陳誠,也很難得到蔣的徹底信任。

陳誠與羅卓英合影舊照 圖片來自網路

羅卓英,字尤青,別號慈威,1896年3月出生,廣東省大埔縣人,7歲入鄉塾讀書,1914年畢業於該縣官學,次年入大埔中學讀書。

1919年,羅卓英考入保定軍校第八期炮兵科,成為陳誠的同班同學,並與他結成莫逆之交。

不過,1922年6月畢業後,羅卓英並沒有立即從軍,而是回到家鄉廣東,先後在大埔中學任教務主任、湖山官學任校長,並倡導開辦了湖山中學。

3年後,也就是1925年東征軍回師廣州,進行大改編時,他才正式投軍,參加了討伐劉、楊之役。

第二次東征時,他擔任第1師炮兵連連長,在惠州攻城戰中指揮炮兵準確地摧毀城樓,開啟缺口,使持續兩天、屢攻不下的惠州城得以迅速攻破,立下戰功,升任炮兵副營長。

1927年,陳誠升任第21師師長,即將羅卓英招入麾下,出任該師參謀處長。從此,二人聯手打造土木系的友情一直持續到抗戰結束。

1928年秋,陳誠擔任第11師副師長,羅卓英隨之任該師參謀長。1929年春,陳誠扶正任該師師長,羅卓英被任命為第33旅旅長,旋即升副師長。

此後,在土木系發展壯大過程中,陳誠每高升一步,羅卓英必定會得到相應的提升;二人相依相伴,密不可分,盡管沒有時下青春少年的海誓山盟,但這種政治與軍事利益上的聯姻,顯得更為可靠。

1931年7月,陳誠升任第18軍軍長,同時兼任第14師師長,第11師師長由羅卓英擔任。

1931年5月,第11師在進攻中央蘇區的同時,乘機吞並雜牌軍,羅卓英因此被加以「整軍經武,屢建殊勛」的功勞,提升為副軍長。

此後不久,陳誠升任第3路總指揮,雖說他仍然兼任軍長,卻已把該軍的指揮權交給了羅卓英,使得羅卓英從這時起就已經成為實際指揮官。

1933年2月,由於第18軍下轄的師級單位太多,為指揮方便,陳誠請準蔣介石,臨時決定成立第5軍,任命羅卓英為第5軍軍長。

全面抗戰即將爆發之際,羅卓英第一個率部走上抗日戰場,增援正在與日軍浴血奮戰的淞滬會戰官兵,而且,抗戰期間,功不可沒。

因為,當華東方向張治中率領所部與日軍在淞滬展開搏殺之際,羅卓英率領的第18軍是第一支從內地開進戰場的援軍。

七·七事變後,日寇在華北不斷挑動戰事,其全面侵華的企圖已經昭然若揭。

在這樣的情況下,南京政府即使還沒有做好抗戰準備,亦被迫調動軍隊,以應對危局。為此,軍長羅卓英一接到命令,經過緊急動員,編列好了開進順序,立即率部趕赴戰場。

最初,羅卓英帶領第18軍是準備開赴華北戰場的,途中,突然接到命令,日軍正在上海另辟戰場,令該軍改變原定路線。

軍情如火,羅卓英不容拖宕,立即命令所部人馬轉頭向上海方向開進。

依據部隊的開進順序,第98師最先抵達上海,接受張治中的指揮,最先加入戰鬥;緊接著,第11師亦到達了戰場,同樣接受張治中的指揮,參與了戰鬥;隨後,軍部、第67師、第14師相繼趕赴上海。

抵達淞滬會戰前線的第18軍官兵 圖片來自網路

羅卓英率領第18軍軍部於1937年8月23日下午到達太倉縣城。當晚,他接到了第11師師長彭善關於第33旅當天下午攻克羅店,並且在夜間擊破日寇三路進犯羅店的戰鬥經過報告以及川沙一帶日寇情況,初步了解了淞滬戰場最初的戰況。

緊接著,他又接到第15集團軍總司令陳誠關於第18軍必須立即對寶山、獅子林、川沙一帶登陸之敵展開進攻,就地殲滅日寇的命令,遂發出了參加淞滬會戰的第一道命令:

以第98師攻擊寶山之敵,第11師攻擊獅子林、川沙之敵,由已到嘉定的第67師第201旅接替第33旅守衛羅店,並將軍部推進到嘉定城。

同時,他還決定於24日傍晚,在羅店第33旅旅部,召集全軍團以上幹部會議,部署作戰任務。

次日,羅卓英發出的第一道命令已經得到了落實,第98師、第11師相繼扼制了日寇的進攻。

當天傍晚,第18軍進入淞滬戰場以來的第一次軍事會議準時召開,針對敵我雙方的作戰態勢及其可能發展,羅卓英作出如下決斷:

一、第98師自寶山、三官堂之線向獅子林出擊;

二、第11師由月浦、新鎮一線向石洞口、川沙口出擊;

三、第67師據守羅店及其附近要地,以第199旅(欠398團)取捷徑自界涇河西岸向瀏河推進,同該地守軍第56師第168旅密切協同,嚴防日軍西竄;

第398團置於曹王廟保持機動;第201旅以一部固守羅店,該旅主力應向尤家樓出擊,協助第11師作戰;

四、炮16團各以野炮1連配屬第98、第11師;

五、兵站分別開設在嘉定城。並規定各部於25日拂曉前開始進攻。

當晚9時左右會議結束後,羅卓英立即親赴羅店陣地前沿察看情況。

1937年8月25日淩晨,第11、第98、第67師遵照羅卓英的命令,同時對獅子林、石洞口、川沙口、尤家樓各處日寇展開了猛烈進攻。

當天,第11師在新鎮這一仗,不但挫敗了日軍第11師團同吳淞方向第3師團聯成一體的企圖,而且全殲了日寇一個步兵大隊,極大地打擊了日軍士氣。

羅卓英高興地稱贊:「第11師本(25)日在新鎮之役中,再次予敵重創,既挫敵焰,更揚我威,誠為對淞滬會戰有重大價值之勝仗,殊堪嘉許。」

但是,因為日軍已經深入攻占羅店,第67師雖然仍在羅店西南角和羅店站、小石橋一帶拒敵,但形勢甚為危險,且日軍後續部隊又在川沙口、石洞口登陸,使第11師已陷入日寇的南(羅店)、北(石洞口、沈家橋)夾擊之包圍圈中,處境十分不利。

羅卓英遂果斷決定:

一、第11師自現地移至羅店以東的顧家角、北塘口、馬家宅一帶占領陣地;

二、第98師立即攻占獅子林並守備月浦新鎮地區;

三、第67師固守現陣地;

四、第14師以一個旅向曹王廟附近集結,一部沿新涇河布防。

淞滬會戰中,第十八軍使用的符號 圖片來自網路

8月26日晚,得知各部隊已陸續到達指定地區集結完畢後,羅卓英隨即下達了第二號作戰命令:

一、軍以殲滅突入羅店日軍之目的,決對該敵於28日拂曉前展開三面圍攻,力求全殲。

二、第98師以第292旅自南長溝、潘宅之線向羅店東北角進攻,左與第11師密切協同。

三、第14師以一個旅自曹王廟方面對羅店西北角進攻,右與第67師密切協同。

四、第11師自羅店東面的坍石橋和南面的白房子等處向羅店日軍核心陣地進攻,左與第67師右與第98師第292旅密切協同。

五、第67師應固守現陣地,竭力阻止並牽制當面之敵,使其他進攻部隊作戰容易。

六、由第11師彭師長擔任明(28)日圍攻羅店之戰的前敵總指揮,統一指揮各部隊的作戰行動。

余現在嘉定軍指揮所,前進指揮所設在羅店西南方的三官殿第67師師部。

隨後,第18軍所轄各部在規定的時間,向日軍發動猛烈的攻擊,力求達成殲滅突入羅店日軍的目的,但是,由於日軍憑借先進的武器裝備,在飛機、大炮、軍艦的支援下,不僅頂住了我軍各部的進攻,而且,撕破了我軍的攻擊隊形。

接著,羅卓英及時調整部署,命令部隊全力以赴地堵住了缺口。

29日深夜,羅卓英再度親臨羅店視察,決定對敵再次進攻,務必肅清鎮內之敵。

這一次,主攻羅店之第11師第33旅雖說攻入羅店,最終在日輪的強力反撲下,不得不退了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