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天下 > 軍事

扭轉命運的時刻,正在到來

2024-03-16軍事

本號為微信公眾號「史客郎」唯一官方號,本文作者:S叔。

這裏的所有文章,均來自微信公眾號「史客郎」的原創,如果想要在第一時間看到,或者看更多更精彩的國際賽局往事,建議直接關註微信公號「史客郎」。

這段時間,不少小夥伴在後天留言,大致意思是對未來怎麽發展沒數,感覺人生路茫茫,不知道未來路該往哪裏走,想問問我有什麽看法,今天就來聊聊這事。

為啥突然間,大家不約而同,都產生這麽一個感覺呢?

其實原因很簡單:有不少人都不知道自己處在什麽位置。

連位置都不清楚,當然會覺得前路茫茫啦!

那怎麽辦?

因為每個人的情況不同,我只能像航拍無人機一樣,把我們現在所處在什麽一個階段,先來講一下。個人有個人的情況,大家再根據各自情況,確定自己的位置。

1

先來說一下我們現在,到底處在一個什麽階段呢?這裏有兩組剛釋出的數據。

一組是經合組織,也就是OECD給出的數位。

它有個綽號:富國俱樂部,差不多所有已開發國家都在裏面。

OECD說:2023年,我們的制造業產量達到了全世界的35%。

之後是美國的12%;

日本的6%;

德國的4%;

印度的3%;

南韓的3%;

法國的2%

義大利的2%……

啥意思呢?

就是我們在制造業方面,實在是遙遙領先,之後的7位全加起來,都不如我們。

還有一個是我們自己給出的數位:我們制造業增加值占全球比重約30%,連續14年位居全球首位。

之所以有5%之差,是因為一個論的是產量,一個論的是增加值。

光這兩數位,不少人應該看不出什麽來。

那好,這裏再加一句話:自從人類進入工業時代以來,只有3個國家,它的制造業產量超過全球30%的!

英國!

美國!

然後是我們!

但這裏,是不是有人隱隱約約,感覺出什麽來了?

這前兩個,可都當過世界霸主啊!

2

但光這麽說,還太抽象,我們還得更進一步,開啟顯微鏡,把它們過去走過的路,再看得更細致一點!

就從1849年說起吧!

當時的英國,因為第一次工業革命完成,正處於它的鼎盛時刻,當然要揚大英之國威了,所以它決定:在1851年,要舉辦一屆國際性的博覽會,充分展現英國的實力!

但用什麽形式展現呢?

有個皇家園藝師,名叫約瑟夫·帕克斯頓,就說了:我們大英國力之盛,無遠弗界,絕不能走尋常路,要讓來的人,第一眼就能看出我們的實力!

他建議:我們要搞個「水晶宮」!

什麽是「水晶宮」呢?

相當於一個超級大棚:用鐵來當作柱子和屋梁,搭起一個架子,中間再鑲嵌大塊玻璃!

先搭出一個74000平方米的架子來:

長 564公尺、寬125公尺,高三層樓!

用了3300根鐵柱、2300條鋼梁!

再嵌上84000平方米的玻璃,相當於現在8個半標準足球場!

搞這個「水晶宮」,想要幹什麽呢?

當博覽會的主場館!

各國的人,不管來參展,還是參觀的,第一眼看到的,就是它!

效果超級好,所有人都很震撼!

英國實力,瞬間就能展現出來:1850年英國鋼鐵產量,是225萬噸;「老二」法國只有40.6萬噸;「老三」俄羅斯只有22.8萬噸……

建這「水晶宮」,不光是一下子就用掉5000多噸鋼材那麽簡單,還顯示了英國鋼鐵業的品質:就一個鋼鐵架子,能承受住那麽多玻璃,還能同時扛住風吹雨打!

1850年英國的制造業,到啥程度呢?

鋼鐵產量占全世界得50%!

煤炭產量占全世界的60%!

棉紡織品出口,占到了全世界的60%!

有這麽一個估計:在英國最鼎盛的1860到1870年代,它的制造業產量,大約占全世界的31.6%,這產量實在驚人,所以當時的英國,號稱「世界工廠」!

英國成為一代世界霸主的底氣,就源於此!

3

但這人世間的事,向來有盛就有衰,當一個國家達到巔峰時,接下來就要走下坡路了!

英國的下坡路,從這天開始:1873年5月9日。

當天,在奧匈帝國首都維也納,因為泡沫實在撐不下去了,債券交易突然發生雪崩!

之後這場危機,迅速蔓延到整個歐洲!

然後再傳到美國,當年9月18號,一家名為Jay Cooke&Company的公司宣布破產,因為它持有鐵路公司債券,當時整個美洲,從美國到阿根廷,都在瘋狂舉債,大建鐵路。

這家公司倒閉後,連鎖反應開始:鐵路債務鏈全面崩潰!

然後危機再傳回歐洲,給了英國最沈重的一擊!

因為美洲鐵路建設,它投資最多!

之後的英國,開始進入一副病懨懨的狀態,每隔幾年,就爆發一次經濟危機:1882年、1890年、1900年、1907年……

當年恩格斯就寫道:從1876年起,英國「一切主要的工業部門都沒有打破慢性停滯的狀態。在一切部門的所有的市場上,都出現了死氣沈沈的停滯狀態和慢性的過飽和現象」。

為啥會這樣呢?

和我們有關!

我們都知道:1840年鴉片戰爭,英國透過戰爭,迫使我們開啟了市場。

但對英國來說,這是它能找到的最後一塊。

對我們,英國人長期以來,其實一直是心懷忌憚,從英國下議院戰爭投票的結果,就能看出這一點:262票反對,271票贊成,僅以9票的微弱多數透過。

當它吞下最後一個獵物,接下來就要長期挨餓了。

4

那當時的英國,是怎麽自救的呢?

它覺得:既然問題出在市場不夠,那就再把市場給找出來!

它瘋狂地,在整個地球,四處發起戰爭,到處搶占殖民地!

1876年,占俾路支;

1878年,攻阿富汗;

1886年,吞並緬甸;

1887年,奪取錫金;

在非洲、大洋洲,更是極其瘋狂地,奪取大批土地!

還記得吧?

我們歷史書上,說從1884年開始,歐洲列強就掀起了瓜分非洲的狂潮,領頭的就是英國,好地方搶到最多的,也是英國!

這事怎麽說呢?

我們有些人都以為:英國之所以成為世界霸主,是因為它殖民地眾多,是「日不落帝國」。

其實這和歷史不符,英國在它鼎盛時,殖民地其實沒多少幾塊,後來走下坡路,為了自救,才瘋狂地四處征戰,到處搶殖民地!

結果呢?

這種征戰,效果實在不怎麽樣!

原因很簡單:你搞下的地盤就算再多,但黑叔叔們的購買力,好像不是很強啊!

就在這時,一聲晴天霹靂響起:美國制造業產值,也快超過30%了!

5

自從1783年獨立後,美國很長時間,其實一直遊來蕩去,為自己的生存苦苦掙紮。

沒辦法,主要大國都在歐亞大陸,就它在美洲!

處在世界的邊陲之地!

因為獨立戰爭時得罪了英國,英國對它搞貿易封鎖;法國獨立戰爭倒是肯幫它打的,但法國搞重商主義,市場大門是無論如何,都不肯給它開的。

美國走投無路下,突然發現:在全世界都要麽築起高關稅之墻,或者要麽根本不肯放外國貨入境時,地球上居然還有個清朝,肯對外國商人開放!

但當時的美國,還是個農業國,手頭實在沒啥東西,只能瞄準兩樣我們還肯要的東西:一樣是皮毛,主要是海豹、河狸之類的皮;另一樣就是西洋參!

結果就是:他們差點把整個美洲的海豹、河狸殺絕!

它國內的西洋參,也差點被他們挖絕!

跟中國的貿易,讓美國賺到第一桶金。

之後它又和英國緩和了關系,開始拼命搞農業,廣種小麥、煙草、棉花什麽的,成了英國的原料產地,再賺到了第二票錢!

就在這時,它內部開始吵架了:

北方不少人,因為之前積攢了點錢嘛,所以就搞起了工業,他們覺得為了保護工業發展,美國應該搞高關稅,不讓外國產品進來!

南方那些種植園主,則是覺得:我們的小麥、煙草、棉花,可就指望著英國市場呢!你搞高關稅,英國要是報復,還讓不讓人活了?

兩家開打,結果北方贏了。

乘著戰勝,美國人「哐」的一下,把它關稅從原來的15%,一口氣提高到44%!

這麽高的關稅,哪個國家的產業還進得來?

閉關鎖國!

6

但效果怎麽樣呢?

看所起的效果,大家就明白了:

1875年,美國鋼產量是30多萬噸、不到40萬噸的樣子,5年之後的1880年,一下子翻了3倍多,到130萬噸鋼了。

又過了10年,到1890年,美國的鋼產量又增好幾倍,成430萬噸了。

美國腳步沒停下,10年又翻了一番多,1900年鋼產量突破1000萬噸!

世界第一!

鋼鐵是這樣,鐵路也差不多。

1859年,美國鐵路長度就是世界第一了;1881年,第一條橫跨美洲大陸的鐵路建成;1900年,美國鐵路長度達19萬英裏,超過當時西歐各國總和!

美國崛起的速度之快,讓人目瞪口呆!

等英國瘋狂地,把全球能占的地盤,幾乎統統都占了一遍後,猛然間發現: 在1890年,美國就已經是世界第一工業大國了!

英國人知道自己是怎麽崛起的,所以訊息傳來後,當時的英國海軍大臣塞爾邦,在忍不住倒吸一口涼氣後,公開說: 如果可能避免的話,英國永遠不應該美國發生沖突。

他還說: 因為如果美國願意,它的財力足以建造一支和英國同樣強大的艦隊,並超越它。

啥意思呢?

就是:一不留神,美國都發展到這個程度了,大家打仗是不可能打仗的。

但當時的美國,工業產量已經到全世界25到26%的樣子,眼看要過30%!

還正在大步向前!

怎麽辦?

這方面英國人有經驗!

7

英國為啥衰落?

是因為它到了巔峰後,發現可以供它發展的市場不夠了,你美國發展到這程度,已經羽翼已成,我沒法透過武力來限制你,但我難道不能用這種辦法,來限制你嗎?

怎麽限制呢?

在那之前,英國人手裏,一直揮舞著一面大旗:自由貿易!

美國的鋼鐵、電燈、小麥、大豆、玉米;阿根廷的牛肉、小麥;德國機械制品什麽的,統統要先到英國,被英國人剝掉一層皮,才能賣出去!

當看到美國和德國趕上,它就不聲不響地,把這面大旗收起來了!

然後美國人很快,就感受到痛苦了!

這得從美國制造業,為啥能快速發展講起:從1860年開始,它不斷鼓動白人,搞「西進運動」,大規模地,去搶占印第安人的土地!

它雖說國外沒殖民地,但「西進運動」,還有源源不斷來到美國的歐洲移民,給了它極其廣闊的市場!

但到了1890年,「西進運動」已經到了太平洋岸邊,再沒有新的土地了,也就沒有不斷增加的市場了。

你美國自己創造的市場,已經到頭了。

我在這邊,也慢慢地,把市場關上!

憋死你!

8

美國人馬上就感受到了痛苦:1893年,美國兩家大型鐵路公司,一家叫北太平洋鐵路公司,一家叫聯合太平洋鐵路公司,同年破產。

和它們一起破產的,還有無數家公司,很多老百姓失業!

對這種事,美國不管是搞企業的,還是普通打工人,都是目瞪口呆:因為就在7年前,1885年時,因為經濟一片妍妍向榮,美國財政太好,盈余實在太多,當時的總統克里夫蘭給那些買美國國債的人,除發規定的利息外,還特意拿出4800萬美元,分給大家!

當時的美元,挺值錢的!

然後,又一個詭異的現象發生了:這一年,美國農業大豐收,但美國的老百姓們,卻突然發現,自己失業了,沒錢買糧食了!

整個國家,都騷動起來!

像有個俄亥俄州的破產商人,名叫卡克西,挺有號召力的,帶著一隊人,說要去華盛頓,找當權者談談,沿途不斷有人加入,就成了浩浩蕩蕩的一支大軍,沿途的老百姓還給它起了個名字:「饑餓大軍」。

與此同時,還有另一支大軍,它是失業鐵路工人組成的,名字叫「霍根大軍」。這兩支「大軍」加上起來,人數雖說不詳,但少則幾十萬人,上則上百萬人。

我們熟悉的大發明家愛迪生,因為之前他所經歷的日子,都是順風順水的嘛,突然看到這副場景,也嚇壞了,憂心忡忡地,說了這麽一句話: 美利堅共和國的青年時代已經過去了,伴隨著負擔,它困難和焦慮的成熟期來了。

他還說了一句話,更狠: 美國全國,現在都成了瘋人院。

果然這段時間之後,他搞的發明,幾乎都一敗塗地。

但是,雖說美國的日子不好過,但當時英國人的日子更難過,所以在1913年,美國的工業產量,終於一舉突破全世界的30%,達到32%!

成為英國之後,全世界第二個破30%的國家!

9

英國人更緊張了!

開始打明牌了!

1915年,當時還在第一次世界大戰,英國國會透過了【馬克肯恩】法案,定出了33.333333%的關稅率,以保護它的汽車工業。

美國和德國都表示反對,但英國不理,說你們關稅更高。

1921年,英國國會又透過了【保護工業部門法案】,對進口的精密儀器,化學品,金屬制品課征50%關稅。

1923年,英國透過【進口關稅法案】,開始對進口商品,進行大規模征稅!

1929到1933年美國大蕭條期間,人們在排隊找工作。

接著到1932年,英國終於下死手了:當年7月21日,從帝國各個殖民地來的代表,去了加拿大首都渥太華,召開了一次經濟會議。

先是一番雞飛狗跳,醜態百出,相互對罵:

像加拿大人就責問英國:我們明明有木材和鹹魚,為啥你要從蘇聯進口?

英國人臭罵紐西蘭人:為啥你們賣到英國的奶油和鮮奶油,價格比你本地還便宜?

紐西蘭人則大罵澳洲人故意壓低牛肉價格。

之後出來一個結果,讓美國人目瞪口呆: 當年8月20日,大家終於達成協定:大英帝國內部,相互免稅或減稅,但對帝國之外的商品,一律科以高額關稅!

帝國特惠制!

英國人這麽搞,美國人的日子就非常難過:通貨膨脹、經濟下降、銀行破產倒閉,甚至連它的鋼鐵高爐都停產了,它的工業產量,始終在全球30%左右徘徊!

整個1930年代,美國不斷地爆發經濟危機,甚至到日本偷襲珍珠港時,美國要打大仗了,這才發現:因為發育期營養不夠,它很多年輕人不符合征兵條件!

10

但第二次世界大戰,對美國來說,絕對是個福音。

各國對武器,還有各種物資的需求量,大規模地增加:美國的工廠,像高爐、機械廠什麽的,全面開工,鋼鐵的產量輕而易舉地,直接飆高到8000萬噸。

對比一下,就明白在當時,這有多牛了:

當時德國連3000萬噸都沒有;

蘇聯差不多是1500萬噸;

日本產量大約500萬噸;

義大利才300多萬噸……

他們的鋼鐵產量,全部都加起來,總和都不如美國!

二戰時的美國兵工廠

在二戰末期,美國的工業產量,已經達到了全世界的一半!

同時因為各國戰場急需,大家都要美國的物資,所以美國借著這機會,逼著各國,尤其是英國,把它們之前為美國商品築起的高墻,一個個給打碎!

甚至連英國,也不得不放棄了帝國特惠制!

市場大門敞開!

之後美國取代英國,成了世界霸主!

11

說到這裏,我們能看出什麽?

第一點是很簡單就能看出的一件事:從過去100多年的歷史來看,兩家制造業產量,能超過全世界的30%的,最後都坐上了世界老大的寶座。

但怎麽坐,各自的遭遇卻不同。

英國人坐上,是因為工業革命,它是最早的,所以沒遇到啥阻礙。

但美國人不同,它就遇到了英國人的各種阻擊:先針對美國的汽車,不讓它進英國和它殖民地的市場,之後一樣樣的產品,到最後幹脆來個帝國特惠制,直接築高墻!

這種築墻,非常可怕:因為英國這個「日不落帝國」,它控制的土地和人口,可都是占了整個地球的四分之一!

第二點是:這兩家到最後,都犯了很重大的錯誤,結果沒讓自己的制造業產量,能持續占全世界30%。

英國是在1873年後,它經濟危機不斷,它覺得是市場不夠的原因,所以到處發動戰爭,拼命搶殖民地,最後讓美國後來居上。

美國是贏得冷戰後,全國迷失方向,國內放縱金融資本,在國外為了鞏固「戰果」,打著「反恐」的旗號,其實是為了控制中東和裡海沿岸的石油資源,先後陷入阿富汗和伊拉克兩場戰爭,結果被我們趕上。

既然歷史規律擺在面前,那我們個人,該怎麽辦?

到這裏,就得說第三點了。

就得借用我們常說的人生三個層次:第一層是看山是山,看水是水;第二層是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第三層是看山依然是山,看水依然是水。

啥意思呢?

第一層是我們要「看山是山,看水是水」,直到這個在歷史上發生過兩次的現象。

第二層是「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但我們要明白我們和英美兩家,還是有很大不同的。

1850年時,英國人口大約2000萬,當時全世界人口大約12億。

英國只占全球人口的1.67%。

1913年美國人口9700萬,全世界人口大約18億。

只占全球人口的5.4%。

因為本土人太少,所以到頂後,撐不起一個市場來。

我們人口有14億,全世界人口80億,占世界的17.5%。

他們撐不起來市場,我們不見得撐不起來。

英國和美國在達到全球制造業產量30%時,人均收入都已經全世界最靠前,我們現在還早得很,人均收入還比較低,還有不小空間可挖。

第三層則是「看山依然是山,看水依然是水」,我們不要被浮雲遮望眼,只要更認真一點,更多留心一點,相信這個世界留給我們的機會,還是很多的。

寫了這麽多,想和大家說什麽呢?

看到這裏,是不是覺得歷史總是那麽驚人的相似: 當年是美國,現在是我們。

種種跡象顯示:某個時間,快要來了。有人沒感到,只是因為成功到來,從不會先來打聲招呼,而因為不知道,估計很多人會像很多當年普通的美國人一樣,錯失掉大好機會。

有沒有事先準備好,才是大家靜下心來時,應該感到細思極恐的事。

閱讀之後,如果覺得本文不錯,有一定收獲,麻煩您點一個「關註」,既方便您進行討論與分享,又便於今後不迷路。更多更精彩內容,不妨移步微信公眾號「史客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