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3年10月16日,楊利偉從太空返回地球,在內蒙中部著陸。
楊利偉出倉的畫面透過電視直播傳向了全國,一時間舉國振奮。
此時,92歲高齡的錢學森,躺在病床上也激動得眼含淚光。
幾天後,工作人員前來告訴錢老,楊利偉來看他了。
聽到這個訊息,錢老卻突然向工作人員問起另一個人: 「王永誌還在嗎?」
看到中國人首次成功登上太空,錢老不由得想起他的得意弟子王永誌。
錢老是中國運載火箭研究院第一任院長,而王永誌是中國運載火箭研究院第六任院長。
正是經過他們這幾代人幾十年持續不斷的努力,中國最終才有能力在2003年把楊利偉送入太空。
常言道英雄不問出處,這句話在錢學森和王永誌身上表現得尤為明顯,因為他倆的身世完全是兩個極端。
錢學森出生於上海,錢家在杭州當地屬於名門望族,他的父親錢均夫乃是民國時期鼎鼎有名的教育家。
在這種家庭條件下,錢學森自幼受到良好教育,3歲就能背誦唐詩宋詞等啟蒙內容,還具備了一定的心算能力。
一到入學年齡,錢學森就進入北京女子師範學校附小。
此後他一路就讀名校,直到考入上海國立交通大學機械工程學院。
1934年,23歲的錢學森以航空專業考試第一名的成績,奪得唯一一個清華大學公費留美「航空門」名額。
在國內實踐近一年後,錢學森來到麻省理工學院航空系學習。
而王永誌則跟錢學森完全相反。他出身貧寒,小時候連讀書的機會都沒有。
錢學森和王永誌一南一北,錢學森是上海人,王永誌是東北遼寧昌圖人。
王永誌父母是貧農,他小小年紀就要幫父母幹活,家雷根本沒錢供他讀書。
六歲的時候,王永誌還是大字不識一個的文盲。
以現在標準來看,他已經輸在起跑線上很難在學業上有所成就。
幸好在他七歲的時候,他大哥竭盡所能,把他送進了小學。
東北解放得早,王永誌享受到貧困家庭免費教育的機會,才能夠繼續讀中學。
來之不易的機會王永誌十分珍惜,他學習刻苦也有天分,三年初中年年都拿了年級第一。
即便這樣,王永誌初中畢業時也已經17歲。
1949年他以全校第一的成績被保送到東北實驗學校上高中。高中畢業後又順利考上清華大學航空系飛機設計專業。
從有機會上學開始,王永誌勤學苦讀,學業上奮起直追。
到上大學,他已經基本達到當時正常學齡。
1955年,王永誌透過留學蘇聯的考試,開始兩年留學預備學習。
就在這一年,中美舉行大使級談判,美國希望換回韓戰中被俘的美國軍事人員。
這個時候錢學森早已是空氣動力方面的專家,他當過麻省理工學院噴射推動技術教授,並參與過美國政府的機密研究。
一直有心報效祖國的錢學森,1950年準備回國。
美國政府百般阻撓,海軍副部長甚至放出狠話: 「錢學森抵五個海軍陸戰師,寧可槍斃他也不能讓他回中國。」
錢學森從這時起一直被美國政府軟禁,他只能秘密給中國大陸政府發出幫助其回國的求救信。
中美大使級談判期間,中國提出放錢學森回國,美國談判代表還不願答應。
然而當時的美國總統艾森豪認為, 「錢學森脫離科研五年掌握的資訊已不再有多高價值了。」
於是美國答應以錢學森做交換,錢學森離開美國時,滿懷激情對美國媒體坦露心聲: 「我將盡我所能,幫助中國人民建設一個幸福而有尊嚴的國度。」
正在求學的王永誌,畢生所願也和錢學森一樣。
錢學森回國即成為中國航天事業的鼻祖,在他的建議時,1956年3月中央成立了以聶榮臻元帥為主任、錢學森任委員的國防航空委員會。
委員會以航空命名,是出於保密需要,其實是領導發展火箭、飛彈和遠期的航空航天技術。
研發中國自己的飛彈是當務之急,聶帥建議國防航空委員會成立飛彈管理局,由錢學森出任管理局總工程師;成立飛彈研究院,由錢學森任院長。
飛彈研究院當時叫國防部第五研究院,也就是運載火箭研究院,成立於1956年10月。
運載火箭研究院1988年發展為中國航空航天工業部,1993年改為國家航天局,全面負責開發中國航天事業。
國防部第五研究院是中國航天事業的奠基石,而錢學森是第五研究院的建立人,也是航天基礎學科力學所的建立人、人造衛星和空間站等研究機構的建立人。
稱錢學森是中國載人航天技術的鼻祖實至名歸,楊利偉首飛太空歸來拜會錢學森,是要向這位中國航天鼻祖,獻上航天事業的第一個果實。
國防部第五研究院成立以前,錢學森就在給高層的一份報告中寫道: 「沒有噴射式飛機技術和飛彈技術,就沒有現代航空,沒有現代國防。」
王永誌初到蘇聯學的是飛機設計專業,一年後即改學火箭飛彈設計專業,這個改變註定會讓他和錢學森結下深厚緣分。
1961年王永誌學成歸國,馬上進入國防部第五研究院工作。
王永誌回國前一年,第五研究院已在酒泉成功完成了中國第一枚地/地近程飛彈(東風一號)的飛行試驗,錢學森指導設計的第一枚探空火箭也發射成功。
王永誌歸國時,第五研究院正在研發中國第一枚地/地中近程飛彈(東風二號)。
29歲的王永誌在錢學森帶領下工作深感榮幸,他相信有錢學森坐鎮,東風二號一定能成功發射。
可是東風二號首飛卻失敗了,還差點釀成重大事故。
而王永誌的一個驚人想法,對東風二號第二次試射成功有重要意義。
這個想法也讓錢學森對王永誌倍加欣賞,兩人的師生情誼從此進一步加深。
東風一號研發期間,中蘇關系破裂,蘇聯撤走所有援華專家。
東風一號仿制蘇聯飛彈,離開蘇聯專家的幫助,飛彈研發面臨擱淺的可能。
當時聶帥不無憂慮地問錢學森: 「還能搞下去嗎?」
錢學森堅定回答: 「一定能!」
兩個多月後,東風一號首飛成功,中國有了第一枚自己的飛彈。
不過東風一號畢竟是仿制飛彈,又是近程飛彈射程,只有五百五十公裏。
中國要研發出自主設計、射程超過一千公裏的中近程飛彈,才算真正掌握了飛彈技術。
東風二號由中國自主設計,射程達1300公裏。
王永誌回國不到一年,就迎來東風二號首飛的日子。
1962年3月21日一大早,王永誌激動地走出酒泉飛彈研發基地的「丙級宿舍」,去觀看東風二號首飛。
「丙級宿舍」是尉官宿舍,校官宿舍是「乙級宿舍」,但將軍也住在「乙級宿舍」。
將軍們都堅持,要等衛星、飛彈上天,才修專門給將軍住的「甲級宿舍」。
發射現場擠滿了人,都在翹首以待東風二號升空。
倒數計時開始,現場的人心都提起來。
等看到東風二號一飛沖天,現場歡呼聲震耳欲聾。包括王永誌在內,大家都以為首飛成功了。
不料東風二號肉眼可見急速下墜,接著一聲巨響傳來,離現場600公尺左右冒出滾滾濃煙。
觀看的人群陷入死一般的沈寂,有人眼中湧出淚花。
這次失敗也有不幸中的萬幸,東風一號試射前五天, 蘇聯試射洲際飛彈發生事故,包括火箭軍司令在內160余個飛彈精英全部喪生。
這次東風二號事故,如果在現場爆炸,損失將會十分慘重。
事後查明,事故是因東風二號彈體加長,但設計還是沿用東風一號思路,造成震顫擾亂了控制系統。
這是飛彈整體設計的問題,錢學森為解決這個問題,專門成立了總體設計部。
當時還是中尉的王永誌,被分到總體設計部工作。但他和很多同事一樣,對總體設計連基本概念都沒有。
錢學森用一個通俗的例子給大家答疑解惑: 「大熱天房間裏有一台冰箱,很多人會認為開啟冰箱門能給房間降溫。但恰恰相反,冰箱漏冷氣電機會釋放更多的熱能,升溫要比降溫更多。這就是局部和總體的差別。」
錢學森的話,讓王永誌把總體設計刻到了腦子裏,這對他未來的發展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
在對東風二號重新進行總體設計的同時,中國第一個彈性振動測試平台也在爭分奪秒建造。
1964年,新設計的東風二號透過了彈性振動測試,第二次試射緊鑼密鼓籌備起來。
可是臨近試射,技術人員卻發現了一個大問題。
東風二號的燃料倉裝不進預定數量的助推劑,這意味著東風二號不能實作設計射程。
要增大燃料倉,牽一發而動全身,又要再次回爐設計,試射只能延期進行。
關鍵時候,32歲的王永誌提出了石破天驚的建議 :解除安裝部份助推劑減輕飛彈重量,就能達到設計射程。
這不是南轅北轍嗎,助推劑不夠才達不到射程,減少助推劑只會讓射程更短。
當時很多飛彈研發人員,都覺得年輕的王永誌簡直是異想天開。
王永誌不是拍腦門就提出建議,他的方案經過初步計算確實可行。
眼見方案不被人接受,王永誌焦急地找到錢學森,當面提出了自己的想法。
錢學森果然不同凡響,聽到他的方案沒有露出絲毫不屑,反而兩眼放光頻頻點頭。
在反復計算過後,東風二號采用了王永誌的方案,於1964年6月29日按時試射成功。
王永誌在這次試射中的貢獻,也給錢學森留下了深刻印象。
1969年,中蘇臨近戰爭狀態,蘇聯已經擺出對中國實施核打擊的架勢。
中國研發洲際飛彈迫在眉睫,已經到了 「沒有洲際飛彈毛主席睡不好覺」 地步。
在錢學森主持下,中國第一代洲際飛彈於1971年9月10日基本試射成功,中國洲際飛彈有了堅實的基礎。
在研發第一代洲際飛彈時,王永誌已經位居副總設計師,協助錢學森為洲際飛彈研發做出了不少重要決策。
1979年,第二代洲際飛彈研發開始籌備。
就在大家理所當然認為還是由錢學森擔任總設計師時,錢學森卻說: 「第二代就該由第二代人掛帥。」
隨後,他推薦由王永誌擔任總設計師。
從此,王永誌成為中國洲際飛彈第二代領軍人,和中國載人航天開創人。
楊利偉首次成功往返太空後,錢學森不禁問起王永誌。
很快,他就接到王永誌的電話: 「恩師,您交給我的任務完成了。」
2024年6月11日,王永誌去世,他和錢學森為中華民族做出的貢獻,將被載入史冊永遠銘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