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天下 > 軍事

無柄手榴彈全面普及,為什麽解放軍不再使用木柄手榴彈?

2024-02-05軍事

如今解放軍部隊基本已經不再使用此前海量裝備的木柄手榴彈,也就是63式和67式手榴彈。

即便是新兵投擲訓練,也已經在使用新式的無柄手榴彈,雖然型號目前並不清楚,但可以知道的是大概有兩種,外觀一種是卵型,一種是圓柱形。且圓柱形的手榴彈與美軍使用的「可延伸進攻型手榴彈(SOHG)」極為相似,必要時可以串聯起來當爆破筒。

我軍使用木柄手榴彈的歷史有長達半個多世紀之久,已經成為一種情懷,而且其優點也非常突出:

比如結構簡單、工藝要求低,非常適合在條件較差的情況下大規模制造;在山地作戰時,其不易從山坡滾落,適合用來進攻;另外其外形特點也方便投擲,在較少訓練的情況下,能夠投出相對較遠的距離和較好的精度。

那為什麽解放軍不再使用木柄手榴彈了呢?

解放軍最開始青睞木柄手榴彈,主要還是以前條件太差,手榴彈來源主要是繳獲的國民黨軍仿制的德式木柄手榴彈。

加上當時無柄手榴彈制作復雜,成品率低,因此便只能大規模制造簡易的木柄手榴彈,但此時並未有統一的型號和制作規範,基本要求是能炸就行。

新中國成立以後,解放軍也非常重視手榴彈的研制,以當時的作戰經驗和條件來說,手榴彈是的重要性不亞於衝鋒槍,是近戰夜戰的利器。

當時引進了蘇聯的42型進攻手雷和F1型防禦手雷,並成功仿制,型號為防一式和公420。值得一提的是,這兩款手榴彈都是無柄的,也就是說當時解放軍就已經在決定用無柄取代有柄。

不過,由於無柄制造工藝要求較高,以當時的工業條件,產量跟不上需求,所以只能又回到了木柄手榴彈身上,後來也就有了自主研制的63式和67式木柄手榴彈。

這兩款手榴彈在中蘇交惡時期大量制造,據說產量上億枚,這也是很多人記憶中的經典木柄手榴彈。

到了70年代以後,我軍有自主研制了73式和77式兩型,其特點是將圓柱體彈體變成了卵型,內部填有鋼珠,彈體上刻預制刻槽,大幅提升了殺傷力。

這兩款手榴彈依然保留了木柄,但彈體采用了卵型,相當於是結合了二者的一些優點。

但到了80年代以後,解放軍開始正式裝備了無柄手榴彈,最著名的一個型號系列是82式。當時主要是解放軍偵察兵在大量使用,還有一些老兵自己改了引信掛在胸口作為「光榮彈」。

不難看出,其實解放軍一直是比較青睞無柄手榴彈的,使用木柄手榴彈主要是條件限制,一旦條件允許,就會進入更新換代的程式。

雖然直到新世紀10年代,解放軍仍在大量使用木柄手榴彈,但主要還是作為清庫存和新兵實彈訓練。

沒辦法,冷戰時期造太多了。

其實從現在所有主要軍事大國的選擇來看,屬於木柄手榴彈的時代基本徹底過去了,無柄手榴彈才是主流的選擇。

最主要的原因就是,木柄手榴彈已經不再符合現代戰爭的需求。

首先,無柄手榴彈體積更小,個人攜帶數量可以大量增加,且不需要占用太多空間,留出來的空間則可以攜帶其它裝備。

其次,木柄手榴彈因為是兩段式結構,其結合處的密封問題一直存在,即便一開始沒問題,但要長期保存的話對儲存環境要求較高,變相增加了成本。在戰爭時期和冷戰背景下的高強度訓練中,彈藥消耗快,這些問題不容易發現,但進入和平年代後,問題就會逐漸暴露。

而無柄手榴彈則沒有太多這方面的問題,因其密封性好,無論是在嚴冬,還是炎熱,哪怕是潮濕等惡劣環境下都能長期儲存。

第三,從威力上講,木柄手榴彈因為結構問題會存在破片散布不均的情況,但是無柄手榴彈基本能解決這個問題,這在城市戰、塹壕戰等相對狹小密布的空間中,殺傷性會進一步體現。

第四,雖然木柄手榴彈理論上能投擲得更遠更精準一些,但是這也必須是尖兵,大部份士兵投木柄手榴彈和無柄手榴彈的距離和精度沒有太大區別。而且在槍榴彈、輕型迫擊炮已經普及的情況下,也就沒有必要再用手榴彈來攻擊遠目標。

第五,木柄手榴彈還有個缺點,就是體積較大,在叢林作戰時容易被樹枝掛到,在城市作戰中,也容易撞到門框、窗框。而無柄手榴彈反而較少地遇到這些問題。

因此,木柄手榴彈綜合而言是不如無柄手榴彈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