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天下 > 軍事

印度的大炮,架在了馬代家門口,穆伊茲找中國合作,防的就是今天

2024-03-05軍事

日前,印度海軍表示其在拉克沙群島上的新軍事基地,即將於本月6日正式開放。值得一提的是, 該軍事基地距離馬爾地夫僅有130公裏之遠。

【印度在馬爾地夫附近建立了新軍事基地】

近期馬爾地夫與印度的「撤軍拉鋸戰」,我相信大家都了解得差不多了。30多年前,自詡為南亞「老大哥」的印度,借著為該國保駕護航的名義,派遣了80多人駐紮在馬爾地夫, 雖然人數並不多,但這已經構成了對馬爾地夫主權和領土的侵犯。

為保護本國主權完整性,早在選舉之時,馬代(代指馬爾地夫)現總統穆伊茲就喊響了「印度滾出去」的口號;上任之後,穆伊茲更是毫不含糊,立馬對印軍發出了「驅逐令」。在經過了多輪「拉鋸戰」後,上月18日,穆伊茲終於取得「勝利」,對外透露稱印度已經簽署協定, 同意在今年3月10日和5月10日,分兩批撤走駐紮在該國的印軍。

表面上看,印度終於「低頭」了,但從目前的狀況來看,印度明顯玩兒的是「以退為進」這一招,轉頭就在馬爾地夫「家門口」建了個基地。值得註意的是,印度海軍還直言不諱地宣稱, 該基地具有重要的戰略意義,將有效擴大印度對該地區的「作戰監視」 。這話的威脅之意已經很明白了,這就相當於是把大炮駕到了馬爾地夫家門口, 只要馬代有一個舉動不順印度的意,就可能會被印度,借著保護地區安全這樣的名義進行攻擊

【馬爾地夫總統穆伊茲】

那麽印度為何如此執著於掌控馬爾地夫呢?三個原因:

其一,地理位置: 馬爾地夫靠近亞丁灣和馬六甲海峽,此地幾乎是所有通往印度洋的貿易航線所必經之地, 由此,涵蓋中東的能源供應和歐亞的海上貨物交流,大量運輸都依賴於這些航線。因而,馬爾地夫在國際戰略中占有重要地位。

其二,貿易安全:把控住馬爾地夫這個重要戰略點,以及周圍的重要航線, 能大大提高印度的能源供應和國際貿易的安全性, 使得印度在維護其利益方面具有優勢。

其三,地區影響:印度擔心馬爾地夫過度依賴中國,對其所謂的南亞「霸主」地位造成影響, 威脅到自身在馬爾地夫的地位,以及在印度洋的整體戰略布局。

而印度的這種掌控,早就讓馬代感到十分不滿,尤其是民間百姓對印度的態度,更是多以抵制為主:

【「印度滾出去」的相關標語】

一方面,印度和馬爾地夫實力懸殊,這導致印度在對待馬爾地夫時,不自覺會有種居高臨下的意味,比如 印度媒體和政界領袖,每每談及馬爾地夫事務時常有「老大哥」口吻,印媒也時常以「蕞爾小邦」的字眼代指馬爾地夫, 一些印度政客甚至口無遮攔點評馬爾地夫的內政時事,這引發馬代國內對印度操控的厭倦情緒;

另一方面 ,印馬兩國的經濟聯系基礎不牢 ,雖然印度號稱為馬代提供了不少經濟援助,但基本上都是出於政治目的,很少真心幫助那段的經濟發展和民生問題。2017年印度對馬代出口額為約2億美元,但進口額僅為區區幾百萬美元。

在此基礎上,馬爾地夫早就開始試圖掙脫印度控制: 2020年,馬爾地夫和美國簽署了一項防務協定,這是其與除印度以外的國家簽署的第一份防務議 ;此外,馬爾地夫還在積極加強與日本的關系,並有意走近美日印澳四國集團。

但從目前的國際局勢來看,與美國、日本等國家越走越近,並不是一件好事, 如果馬代與其合作,結果很可能會成為下一個「菲律賓」, 狀況甚至會比現在更糟糕。在這種情況下, 中國成為了馬代的最佳「求援物件」。

【馬爾地夫允許中國科考船停靠】

事實上,早在2013年開始,中馬兩國關系就已經逐漸密切: 2017年12月,兩國簽署了【中馬自貿協定】,馬爾地夫成為了中國「一帶一路」倡議的新成員, 大量中國企業到馬投資援建,比如由中方援建的中馬友誼大橋,就是最好的見證。

如今穆伊茲上任後,與中國的關系更加親密,不僅將中國作為首訪目的地之一;並且還不顧印度阻攔,允許中國科考船停靠補給。我們常說,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築, 對於馬代來說,與中國合作,意味著其經濟發展有了新的渠道,不會被印度一手掌控;更何況中方的軍事實力和國際影響力,也註定印度不敢輕舉妄動 。不過需要強調的是 ,中國一向不主張幹涉它國內政,與馬爾地夫的合作也不含任何地區爭奪的意味。

如今馬代正在一步步掙脫印度,印度這種威脅舉動即便能鎮得住馬爾地夫一時,但從長遠來看起不到太大效果, 畢竟有了中國的援助,馬代的發展腳步將會走得更加踏實穩固,其前進步伐也不會被架在門口的大炮所輕易阻斷 更何況當前南亞「反印」浪潮越來越大,孟加拉、尼泊爾等國家也紛紛加入, 印度如果使用強制手段加強對周邊國家的控制,只會引起「逆反效果」,等到反印浪潮徹底爆發那天,印度想要抵擋得住顯然非常困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