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戰伊始, 德國 的閃電戰術獲得巨大成功,幾乎在極短時間內就橫掃整個歐洲。
但是看似堅不可摧的德國人,卻在東邊遇到了天生的克星: 蘇聯人 。
縱然德軍憑借先進的機械化裝備,一度攻到距離莫斯科不過10公裏的地方,卻仍然遭遇慘敗,許多德軍在莫斯科郊外成片凍死。
那麽為什麽他們不想辦法燒樹取暖呢?不是他們不想,而是蘇聯人做法太絕了。
1941年6月,德國開辟東線戰場。
在當時的歐洲,除了蘇聯外,波蘭、芬蘭、捷克等國家,很快都被德國占領。
其實德國人開辟所謂的東線戰場,目的就是入侵蘇聯。
6月22日德國閃擊蘇聯,按照希特勒的計劃,在當年冬季來臨前德國便會拿下蘇聯。
屆時德軍有了後方物資保證,便能在世界立於不敗之地。
不得不說,由於前期準備工作充分,五百多萬德軍兵分三路對蘇聯發起進攻。
他們來勢洶洶、勢如破竹,幾乎沒有遇到有效抵抗,一路向東挺進,劍鋒直指蘇聯的大城市-莫斯科、列寧格勒等。
此時希特勒的自信心爆棚到了極點,他認為德國在幾周內便可占領蘇聯,而德軍的無差別攻擊,也使得整個蘇聯籠罩在死亡陰影之下。
1941年11月,德國已經兵臨莫斯科城下,蘇聯南北中三個方向戰線告急,當年形勢危急到何種境地呢?
11月7日史達林剛在紅場檢閱完部隊,參加閱兵的部隊便直奔戰場。
但是隨著冬季時節的到來,勝利的天枰卻悄然倒向蘇聯人。
11月莫斯科地區的溫度還處於零下7度的「溫暖狀態」,即便如此,凍雨已使得道路濕滑泥濘不堪。
德軍引以為傲的機械部隊寸步難行,機動作戰效率大打折扣,然而這一切還只是個開始。
12月5日蘇聯發起反攻時,氣溫已經驟降到零下40度。
德軍不但要應對蘇軍的頑強抵抗,還要以頑強的意誌力來抵抗莫斯科的極端天氣,後方供應線因天氣被迫中斷。
前線德軍部隊不但缺衣少食,寒冷天氣也大大削弱了他們的戰鬥力
且不說許多人的槍栓被凍得都拉不開,沒有被當場凍死都已經是非常幸運的了。
看到這裏,可能有人會很奇怪,莫斯科郊外到處都是樹林,為什麽德國人不燒樹木取暖,而被活活凍死呢。
事實上這與蘇聯人的「堅壁清野」策略有關,並且蘇聯從軍隊到老百姓把這個策略貫徹到了極致狀態。
所謂的「堅壁清野」策略,蘇聯人在1941年的夏天便已經開始著手準備了。
首先面對德軍步步緊逼,蘇聯軍隊和人民在撤走時帶走一切能帶走的物資,糧食、牲畜、煤炭、毀掉一切帶不走的東西。
放火燒掉房屋、家具、地板、農田、樹木,不給敵人留下一絲一毫生存的希望。
其實早在幾百年前拿破侖入侵沙俄時,他們便采用這種「破釜沈舟」的辦法了,蘇聯人繼承先輩遺誌,連眼睛也不帶眨得毀掉一切財物,只為換取寶貴的反攻時間。
蘇聯人不僅將城市、村莊付之一炬,就連德軍進攻路線的樹林也一並全部燒毀.
德軍別說想找到一根樹枝了,就連野草也都沒留下,目之所及皆是焦土。
更何況在零下40的極端環境下,大雪紛飛即便有零星遺留下的枝幹,也被凍得硬邦邦的,單靠人力拿著斧頭、大刀去砍斷,無異於癡人說夢。
要知道當時德軍大部份機械裝置已經無法正常運轉,後期補給困難,汽油都被凝固成冰。
即便幸運得找到了一兩根木材也找不到助燃劑,就算無比幸運得點燃了,也是「狼多肉少」,德軍人數那麽多,到底要燒多少樹木才能取暖存活。
再者荷槍實彈的蘇聯人守在自家門口,本就占據天然地理優勢,一旦德軍燒火取暖,馬上就會暴露位置,成為蘇聯炮兵的目標。
德國軍隊在冰天雪地中,不僅要靠意誌力抗旱取暖,還要提防蘇聯人的子彈。
吃不飽,穿不暖,時不時還被打破休息和補給的德國人,根本難以對蘇軍形成有效的攻擊。
徹底被擊垮意誌力的德軍,哪裏還想著打仗,最大的願望便是在呵氣成冰的莫斯科存活下去。
因此從很多遺留的老戰片裏可以看到,個別被幸運女神垂青的德國士兵,搶到蘇聯老大媽遺留下來的內褲,個個不假思索,如獲至寶爭來當作取暖的圍脖。
士兵們為了抵禦嚴寒的侵襲 ,只能相互擠在一起盡量維持體溫。
即便如此仍有大量的士兵的手腳因長期暴露在極端低溫環境中而凍傷,有些人甚至走著走著就逐漸失溫,變成矗立在風雪中的冰棍、被當場凍死。
對於活下來的人來說,更是生不如死,白天還有些許慘淡日光,夜晚更是難熬,像是日常最簡單的搭帳篷、取食物等任務,也變得異常艱難。
在這種條件下,德國士兵的體力日益衰弱,士氣大大被挫。
曾經引以為傲的重型火力武器系統,也在極度低溫下變得異常脆弱。
炮彈啞火、坦克、裝甲車輛停擺是司空見慣的事情,可以說德軍的戰鬥力幾乎被瓦解殆盡。
反觀蘇聯紅軍,土生土長的他們不但早已習慣寒帶生活,作戰方式還機動靈活、又有足夠的棉衣保暖。
有足夠的食物維持體力,有周密的反攻方案計劃,甚至細化到有滑雪裝備和冬季迷彩服,就連槍栓都裹上了保暖層,完全能夠適應雪地作戰要求。
蘇聯紅軍所有的準備工作和戰術運用,都在後期反攻戰場上發揮了積極作用。
1941年11月底,德國軍隊已是強弩之末,盡管他們的兵力要比蘇聯多,但大多呈分散狀態且喪失大半戰鬥力。
12月初蘇聯人吹響反攻號角,德國部隊在嚴寒和蘇聯人的猛攻下,節節敗退,丟盔棄甲。
雖然手下人一再向希特勒請求撤退,但固執的希特勒認為自己堅決不能做第二個拿破侖,他要求每個人都站在原地還擊,不可後退一步。
毫無疑問,正是因為希特勒的固執,才使得德軍陷入一場浩劫,傷亡人數高達50萬,連滾帶爬被驅趕到距離莫斯科百公裏以萬的地方。
而蘇聯傾盡國力的一戰,也付出了70萬傷亡慘痛代價。
若不是部份大型彈藥工廠因「堅壁清野」計劃撤離,使得蘇聯紅軍在反擊戰出現彈藥供應不足的情況,或許德軍傷亡數位會更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