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天下 > 軍事

英國俘虜到死都不敢說的秘密,二戰後,一本日記道出了真相

2024-10-18軍事

1940年,正值不列顛尼亞之戰的關鍵時期,英國士兵洛迪克被德軍俘虜,關押在集中營裏。在那個暗無天日的地方,洛迪克的舉動逐漸引起了戰友們的懷疑。他竟然主動為德軍工作,甚至負責運送那些傷亡的同胞。這樣的行為讓他成為了叛徒的代名詞,戰友們的憤怒和攻擊讓他失去了一只手,最後,洛迪克在眾人的鄙視中死去。然而,在他死後,沒人知道,他為什麽從未為自己辯解?多年來,戰友們的指責從未停止,直到戰爭結束後,一名幸存者找到了洛迪克當年留下的一本日記。這本日記揭示了什麽秘密?

海獅計劃與不列顛尼亞之戰的開端

1940年7月16日,希特勒在德國總部舉行了一場重要會議,會議室內氣氛緊張。希特勒坐在桌頭,身邊是他的高級軍事顧問和幾位納粹黨的重要人物。會議的核心議題是關於英國的戰略計劃——即著名的「海獅計劃」。希特勒在會議上發表了慷慨激昂的講話,隨後簽署了第16號指令,正式宣布了這一入侵英國本土的戰略計劃。

英國作為一個島國,海陸空的全面準備是必不可少的。因此,不到半個月後,也就是8月1日,希特勒再次召集了他的軍事指揮官。這一次,他簽署了第17號作戰指令,其中特別強調了空戰的重要性。指令中指出,德國空軍(Luftwaffe)的首要任務是完全摧毀英國皇家空軍,削弱其防禦能力,為德軍陸上部隊的登陸創造條件。

隨著德國空軍的不斷逼近,英國的全國動員迅速升級。首相丘吉爾在眾多演講中呼籲全國上下一致行動,加強國防和民防措施。政府迅速啟動了一系列動員計劃,包括擴充國民警衛隊和對空監視網的構建。全國各地的男女老少紛紛報名加入國民警衛隊,他們接受了基礎的軍事訓練和應急響應指導,以應對可能的空襲或地面攻擊。

國民警衛隊的隊伍迅速壯大,從城市到鄉村,幾乎每個社群都有自己的警衛隊小組。這些隊伍不僅參與日常的巡邏和警戒,還負責在空襲警報響起時迅速組織疏散和提供救援。此外,數以萬計的誌願者參與到了對空監視網的建設和維護中,他們在屋頂、教堂的鐘樓以及其他高地安裝了觀測裝置,透過望遠鏡和雷達系統監控德軍飛機的一舉一動。

到了1940年9月15日,這一天被後來稱為「英國戰鬥機日」,是英國在空中戰鬥中取得關鍵性勝利的象征。當天,德軍飛機群剛剛越過英吉利海峽,英國的雷達站就已經捕捉到了這一行動。

英國皇家空軍的飛行員們利用本土優勢和精湛的飛行技術,與德軍飛機進行了多次激烈的空中交戰。這一天的空戰極為慘烈,英國的飛行員們透過巧妙的機動和精確的射擊,擊落了數十架德國飛機,有效地阻礙了德軍的進攻計劃。

新聞和廣播電台迅速傳播了這一訊息,描述了英國飛行員的英勇表現和空中戰鬥的驚險場面,增強了民眾對未來勝利的信心。家庭和社群聚集在收音機前,聆聽報道中的每一個細節,共同為飛行員們的勇敢行為喝彩。

洛迪克的故事

在這場戰爭的背景下,洛迪克的經歷顯得格外特殊。他最初作為一名普通的英國士兵,參加了與德軍的激烈戰鬥。然而,在某次交戰中,洛迪克不幸被俘,成為德軍的戰俘,被送往一個集中營。集中營的條件極為嚴酷,日常的食物匱乏,衛生條件惡劣,囚犯們忍受著饑餓和疾病的折磨。洛迪克和其他戰俘一樣,在惡劣的環境下努力維持生存。

在這樣的處境下,洛迪克不得不開始思考如何在集中營中找到一條活路。一次偶然的機會,他被集中營的德軍士兵註意到,德軍需要有人幫忙做一些後勤工作。洛迪克抓住了這個機會,表現出某種合作的態度,並因此得到了一個司機的工作。

原本沈默寡言的他似乎發生了變化。他開始變得粗暴無情,對待同樣被囚禁的戰俘們毫不留情。每當他負責運送戰俘時,口中總是不停地吆喝著,甚至會在他們稍有遲疑時拳打腳踢。更令人難以接受的是,有些戰俘雖然受了重傷但仍有生命跡象,洛迪克卻毫不猶豫地把他們當作屍體一般扔上車。

其他戰俘對他的行為感到憤怒而憎恨,私下裏不斷地警告他,甚至當面用惡毒的言辭辱罵他。有人直呼他是「賣國賊」,有人則叫他「納粹走狗」。他們看不懂洛迪克的變化,也不理解他為何突然如此殘忍。

而與此形成鮮明對比的是,納粹士兵對洛迪克越來越信任。起初,納粹士兵們在洛迪克每次外出運送屍體時都會派人押送,以防他有所異動或逃跑。然而,隨著時間的推移,洛迪克的「忠誠」和「表現」贏得了納粹的信任,他們發現洛迪克似乎全然聽命於他們,甚至比其他戰俘更加順從。於是,漸漸地,洛迪克在集中營內外出入時,已經不再需要任何押送。他成為了集中營少數幾名被允許單獨出入的戰俘。

真相的揭示

洛迪克與德軍的合作使他成了同袍眼中的「叛徒」。許多戰俘開始對他冷眼相待,甚至有人試圖襲擊他。因為一次和戰友的沖突,他的右手被打斷,成了一個廢人。洛迪克的戰友們因為他與德軍的合作,對他懷有深深的怨恨,尤其是在他負責運送那些死去或瀕死的士兵時,他們更加無法原諒他。

在外人看來,他似乎只是在為德軍運送士兵的遺體,但只有他自己知道,他的真正任務是什麽。在集中營的最後日子裏,洛迪克依然沒有透露真相。

那次沖突爆發時,洛迪克並沒有反抗,最終右手被打斷,失去了再工作的能力。德軍不再需要他,便毫不猶豫地將他拋棄在集中營外的某個荒涼角落。他再也不是曾經的那個司機,也不再是任何人眼中的「有用之人」。

就在他被拋棄的那天,洛迪克發現了一名奄奄一息的英國戰俘。這名戰俘是被德軍士兵認為已經無法救治的傷兵,原本應該隨著其他屍體一同被處理掉。洛迪克將他從一堆屍體中拉出來,輕輕放在路邊。他的身上幾乎沒有多余的力氣,但他還是從自己口袋裏拿出了一些麵包和一瓶水,小心地遞給了那名士兵。那位士兵的眼神中充滿了驚訝和困惑,他顯然沒想到自己還會活下來。

洛迪克彎下腰,用僅剩的一只完好的手指向遠處的一片樹林,低聲告訴那名士兵,如果他有機會跑,就順著這條小路向樹林裏逃走。洛迪克用極其簡單的幾句話告知他,如何躲避德軍的巡邏,哪裏有可能的藏身之地,以及他應該避開的危險區域。臨走前,洛迪克特別指了指不遠處的一棵大樹,讓這名士兵記住這棵樹的樣子。如果他真的成功逃脫,將來有機會,一定要回到這裏。

那名士兵默默點了點頭,吃力地接過麵包和水。洛迪克看了他一眼,知道他只能靠自己了。他轉身慢慢走開,留下了那名士兵在昏暗的樹林邊緣。那棵樹成為了他們最後的聯結。

多年之後,那名士兵成功逃脫,並最終活了下來。他戰爭結束後,他帶著感激和疑惑回到當年的那個地點,尋找那棵樹。他並不確定洛迪克是否還活著,甚至不確定當年發生的事情是不是自己虛幻的記憶。但當他找到那棵樹時,他決定挖一挖,看看能否找到些什麽。

在樹的根部,他挖出了一本日記。那本日記看起來已經被時間侵蝕得有些發黃,但字跡依然清晰。士兵翻開日記,發現它正是洛迪克留下的。

洛迪克的記憶與評價

洛迪克的真實意圖在那本日記被發現後,漸漸傳播開來。報社的電話便開始響個不停。每一個打來電話的人,都有一個共同的身份——他們都是二戰老兵,曾在戰俘營中度過了那段黑暗的時光。更為令人震驚的是,打來電話的十二位老兵,竟然全都來自同一座集中營,那正是洛迪克所在的集中營。

隨著電話一個接一個地接進來,老兵們的敘述似乎像是同一個故事的多個版本。每個人都描述了類似的情景:他們被德軍當作瀕死之人,幾乎沒有生還的希望,但就在那一刻,洛迪克開著卡車出現了。他們被洛迪克從死亡邊緣救起,安置在一棵大樹下,並給了他們食物和水。所有這些幸存者都清楚地記得,洛迪克每次離開時,都會對他們說同樣的話:「如果你活下來,請來看這棵樹。」

隨著日記內容的廣泛傳播,洛迪克的形象也在軍中發生了根本性的轉變。曾經那些攻擊過他、誤解他的人們,現在面對真相時感到震驚和遺憾。尤其是那些曾經和他同囚一室的戰友,終於明白了他當時所做的一切並不是為了自己,而是為了他人。

英國政府在得知洛迪克的事跡後,展開了更為詳細的調查,並確認了日記中的許多細節。透過戰俘營檔案和幸存者證詞,政府正式為洛迪克的行為正名。他的事跡也開始出現在軍事紀念館中,成為不列顛尼亞之戰以及整個戰爭中鮮為人知的英雄故事之一。

參考資料:[1]王潔,葛麗軍.二戰後英國的非殖民化方針及其在馬來亞的實踐[J].歷史學研究,2023,11(4):286-2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