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9年,羅元發(前排左4)在新疆生產建設兵團與王恩茂(前左3)、宋漢良、張希欽、高煥昌、熊晃、郭剛等合影
1985年,羅元發與原六軍的老同誌合影。左起1連承先、2閻澤民、4張賢約、5羅元發、6饒正錫、9魏誌明
中國人民解放軍第一野戰軍第六軍解放戰爭進軍形勢圖
一、六軍簡史
1947年10月9日,西北野戰軍根據中央軍委9月20日的決定,以教導旅、新編第4旅在陜西省綏德縣組成第6縱隊,共1.3萬余人。羅元發任司令員,徐立清任政治委員,張賢約任副司令員,唐子奇任參謀長,饒正錫任政治部主任。縱隊組成後即參加第二次攻打榆林的作戰。11月下旬,集結於西岔、鎮川堡地區進行新式整軍。1948年2月下旬參加宜川戰役,縱隊主力會同第3縱隊圍攻宜川城;一部兵力在宜川西南鐵龍灣地區參加阻擊、圍殲國民黨援軍。3月上旬,會同第3縱隊圍攻洛川。4月中旬參加西府隴東戰役。5月中旬,轉移到韓城及山西省河津地區整訓。
8~11月參加澄_、荔北戰役和冬季戰役,共殲滅國民黨軍5000余人。1949年2月1日,根據中央軍委1948年11月1日關於統一全軍編制及部隊番號的命令,西北野戰軍第6縱隊改稱中國人民解放軍第6軍,隸屬第一野戰軍。教導旅和新編第4旅依次改稱第16、第17師。羅元發任軍長,徐立清任政治委員,張賢約任副軍長,唐子奇任參謀長(後張賢約任政治委員,饒正錫任副政治委員兼政治部主任,陳海涵任參謀長,黃振棠任政治部主任),全軍共1.4萬余人。2月下旬參加春季戰役。5月上旬參加陜中戰役。6月初,由晉南運城軍分區機關和部隊組建的第18師列入第6軍建制(該師於10月進駐西安,1950年12月改編為公安第4師)。6月中旬,第6軍編入第2兵團,在禮泉以北、涇陽西北地方抗擊國民黨軍向西安的反撲。
7月中旬,參加扶_戰役。下旬向蘭州挺進,相繼解放通渭、內官營、新營鎮、榆中等城鎮。8月下旬,參加蘭州戰役,25日在總攻蘭州的作戰中激戰至傍晚,攻占臯蘭山主峰營盤嶺。9月,向甘肅省河西走廊進軍,在酒泉附近先後收編起義、投誠的國民黨軍5200余人(後改編為獨立師,進疆時編入第16、第17師)。11月,第6軍轉隸第1兵團,率第16、第17師參加進軍新疆。1950年1月,軍部與第17師進駐迪化(今烏魯木齊)、伊寧等地,3月,第16師進駐哈密、鎮西(今貝瑞坤)等地,後執行大生產、參加地方政權建設和剿滅土匪等任務。至10月,在奇台東大草原和北沙窩地區清剿烏斯滿匪幫,解放牧民群眾3.1萬余人。1953年5月,軍部與西北軍區航空處合編為西北軍區空軍。第16、第17師改編為農業建設第5、第6師,第6軍番號即行撤銷。
二、六軍余脈
西部戰區空軍(原6軍部) 空軍第25,50師(原6軍16師師部)
新疆農業建設第5,6師(原6軍16,17師) 公安第4師(原6軍18師)
新疆軍區邊防4團(原6軍16師46團) 新疆軍區步兵第12團(原6軍17師49,50團)
農13師紅星二場(原6軍16師47團)農13師紅星一場(原6軍16師48團)
農6師103團[原第6軍17師51團]
公安第4師第10、11、12團(原6軍18師52、第53、第54團)
三、六軍各余脈簡史
1949年2月1日,西北野戰軍第6縱隊改稱為中國人民解放軍第6軍,隸屬第一野戰軍。轄第16師,第17師。教導旅改稱第6軍16師。教導旅1,2,3團分別改稱第6軍16師46,47,48團 ;新編第4旅改稱第6軍17師。新編第4旅771,16,3團分別改稱第6軍17師49,50,51團。6月初,在晉南運城軍分區部隊組建第18師補充到第6軍,52,53,54團是由運城軍分區部隊所改編。6月21日,第6軍編入第2兵團(11月轉隸第1兵團)。10月,第18師(1950年12月,改編為公安第4師)進駐西安,脫離第6軍建制。
11月4日,中國人民解放軍第6軍奉命由第2兵團轉隸第1兵團建制,第16師順歸第1兵團建制,進駐新疆哈密。其所轄48團駐哈密縣,47團駐鄯善縣和吐魯番縣,46團駐貝瑞坤縣和伊吾縣,1950年3月,6軍部與第17師駐迪化(今烏魯木齊)、伊寧等地區,第6軍兼迪化軍區,第16師駐哈密、鎮西(今貝瑞坤)等地區。1953年6月5日,6軍部與西北軍區航空處合編為西北軍區空軍。第16、第17師改編為新疆生產建設兵團第5師(駐哈密1963年遷博樂)、第6師(駐米泉縣五家渠)。第6軍番號即行撤銷。第6軍從組建到撤銷,歷時4年零7個月.
西北軍區空軍
1952年5月13日,由中國人民解放軍陸軍第6軍軍部和西北軍區司令部航空處合編組成西北軍區空軍。6月,西北軍區空軍領導機關由蘭州寧臥莊遷移至西安機場。1954年5月15日, 西北軍區空軍改稱西北軍區空軍部。1955年5月6日,改稱蘭州軍區空軍司令部。1958年8月22日,改稱蘭州軍區空軍。1969年11月15日,蘭空機關由西安遷至榆中縣夏官營。1992年年底,蘭州軍區空軍領導機關由榆中縣夏官營搬遷至蘭州市區焦家灣。2016年2月5日,西部戰區空軍成立,蘭州軍區空軍的歷史使命完成。
1952年5月10日,第6軍16師部改編為空軍第25師。
空軍航空兵第二十五師(轟炸機師)
1952年5月10日,以第6軍16師為基礎的空25師在陜西戶縣成立,下轄73、74兩個團。是當時西北軍區空軍第一個也是唯一一個航空兵師。1952年10月6日在西安機場正式開飛,12月7日轉場到鄭州機場,1953年1月1日在鄭州機場舉行空軍航空兵第25師授旗儀式。1954年1月調回臨潼機場。1962年6月10日晚從臨潼出發轉場至李新店機場。同時把師機務三大隊編為空軍第十機務機動大隊,進駐江西新城機場。由於完成訓練任務優異,保證了飛行安全,國防部給73團記集體一等功一次,並頒發獎狀。
於9月4日,空25師又回到臨潼機場1963年7月12日,軍委總參謀部下令25師為作戰值班部隊。1969年6月與空23師調防,25師進駐李新店機場。23師進駐臨潼機場。1970年25師組建魯山場站,75團進駐魯山機場。1971年9月74團從李新店機場調防貴陽磊莊機場並與23師團共同組建航空兵50師。1976年4月空50師撤編,74團又歸建25師編制,進駐魯山機場。1985年8月27日在百萬大裁軍中空25師被撤編。
新疆生產建設兵團第5師
1953年6月5日,第6軍16師改編為新疆農業建設第5師,駐哈密,並抽調人員組成新疆哈密軍分區機關,原十六師四十六團(紅軍團)奉命將一、二營整編為新疆軍區騎兵二團(1975年11月,與邊防1營合編為邊防4團),駐奇台;三營八連、九連編為農五師獨立畜牧營,駐沁城;七連及各營編余人員組成紅星三農場,駐鎮西1954年3月,駐沁城的獨立營除二連留守沁城外,其余人員並入紅星三農場。原十六師四十七團改稱十三團(現紅星二場),駐哈密火石泉地區。原十六師四十八團改稱為十五團(現紅星一場),駐哈密二道湖地區。
1954年10月7日,更名為新疆軍區生產建設兵團農業建設第五師。農五師所屬的十三團、十五團亦相應更名,撤銷了紅星三農場建制,改稱為新疆軍區生產建設兵團農五師獨立營。1956年6月,農五師又組建了十四團,駐吐魯番艾丁湖畔,6月14日,正式命名為農五師紅星三農場。1957年1月,農五師縮編為副師級建制,更名為紅星農場,仍直屬兵團領導。1958年春,紅星農場抽調場機關和直屬企事業單位共計200余人,赴貝瑞坤[1954年1月,鎮西縣改稱貝瑞坤哈薩克自治縣。地區開發紅星五場(現紅星一牧場農業分場)。5月,在哈密城近郊建立了青年農場(現紅星三場)]。
1959年1月16日,恢復農五師建制。農五師恢復後,緊接著於當年初,又在沁城組建了紅星二牧場,4月在巴木墩建立了紅星四場。1963年2月,農五師師部奉命由哈密西遷博樂後,在哈密成立管理處,全稱為新疆軍區生產建設兵團農五師哈密管理處(簡稱哈管處)。1969年4月,哈管處移交兵團後勤部管轄。1971年4月1日,農5師組建現役步兵5團[疆字905部隊],1973年1月,哈管處由兵團直接領導。1975年3月25日,新疆軍區生產建設兵團建制撤銷,兵團哈管處建制隨之撤銷。5月26日,哈管處交哈密地區管轄,成立哈密地區農墾局。6月,新疆生產建設兵團建制撤銷,其所屬的農五師並入博爾塔拉蒙古自治州,成立博州農墾局。
1982年4月1日,根據中共中央、國務院、中央軍委1981年12月3日【關於恢復新疆生產建設兵團的決定】和新疆維吾爾自治區黨委【關於恢復新疆生產建設兵團有關問題的通知】,新疆生產建設兵團哈密農場管理局(簡稱兵團哈管局)(副師級)恢復建制。農五師恢復原建制。2000年11月27日,根據中央編委【關於新疆生產建設兵團烏魯木齊農場管理局等更名的批復】,哈密農場管理局(副師級)更名為新疆生產建設兵團農業建設第十三師(簡稱兵團農十三師)(正師級)。
2001年1月,農十三師正式成立。2012年10月,經中央批準,兵團13個農業師由「新疆生產建設兵團農業建設第某師」更名為「新疆生產建設兵團第某師」。即新疆生產建設兵團農業建設第十三師更名為新疆生產建設兵團第十三師(簡稱十三師)。更名後的突出特點就是去掉了「農業建設」字樣。2012年12月24日新疆生產建設兵團農業建設第5師更名為新疆生產建設兵團第5師。師部駐雙河市(2014年國務院國函〔2014〕15號批復同意設立縣級雙河市).新疆生產建設兵團農業建設第十三師更名為新疆生產建設兵團第十三師。師部駐哈密市伊州區。
五師師部駐雙河市
81團,前身為1960年2月成立的新疆生產建設兵團農業建設第五師工程支隊,1962年12月友誼農場並入,1968年紅星九場第三作業站並入,1969年7月為第五師81團,1975年5月新疆生產建設兵團撤銷後改稱博爾塔拉蒙古自治州農墾局81團場,1982年4月恢復新疆生產建設兵團後為農業建設第五師81團,2012年12月為新疆生產建設兵團第五師81團。81團團部駐雙河市霍熱(鎮)。「霍熱」為蒙古語「圈形地」(一說為「驛站」)。
82團,前身為1958年的新疆生產建設兵團運輸處汽車1團共青團農場,1961年5月為汽車1團精河農場,1962年12月為新疆生產建設兵團運輸處精河農場,1963年為新疆生產建設兵團工交部精河農場,1964年新疆生產建設兵團測繪大隊生產隊並入,1965年3月艾比湖農場並入,改為新疆生產建設兵團建築工程第二師精河農場、再改為11團農場,1967年5月為新疆生產建設兵團建築工程第二師精河農場,1969年7月為農業建設第五師82團,1975年5月新疆生產建設兵團撤銷後改稱博爾塔拉蒙古自治州農墾局82團場,1982年4月恢復新疆生產建設兵團後為農業建設第五師82團,2012年12月為新疆生產建設兵團第五師82團。82團團部駐(精河縣)蘑菇灘(鎮)。「蘑菇灘」為漢語,舊名「夏爾托熱」(蒙古語,「夏爾」為「荒灘、石礫」,「托熱」為「梧桐樹」)。
83團,前身為1959年11月的新疆生產建設兵團農業建設第七師精博總場一分場,1959年11月後為第七師第二總場,1962年8月為建築工程第一師沙山子農場,1965年1月劃歸農業建設第五師,1965年7月紅星九場並入,1966年7月為第五師紅星三場,1969年7月為第五師83團,1975年5月新疆生產建設兵團撤銷後改稱博爾塔拉蒙古自治州農墾局83團場,1982年4月恢復新疆生產建設兵團後為農業建設第五師83團,2012年12月為新疆生產建設兵團第五師83團。83團團部駐(精河縣)沙山子(鎮)。「沙山子」為漢語,因附近有一不高的沙丘而得名。早年沙山子地為土爾扈特的遊牧地,名「覺肯」(蒙古語「小榆樹林」),【萬裏行程記】記為「沙泉」,又名「鹽池」,【伊犁日記】記為「沙窩頭」。
84團,前身為1956年3月的新疆生產建設兵團第七師精博總場溫泉牧場,1956年6月為第三牧場,1959年隸第四師,遷往加汗布拉克(哈薩克語,「加汗」為「氣派的」,「布拉克」為「泉」),1963年4月為第五師紅星三牧場,1966年11月紅星十一場並入,1969年7月為第五師84團,1975年5月新疆生產建設兵團撤銷後改稱博爾塔拉蒙古自治州農墾局84團場,1982年4月恢復新疆生產建設兵團後為農業建設第五師84團,2012年12月為新疆生產建設兵團第五師84團。84團團部駐雙河市蒙古廟(鎮)。「蒙古廟」為漢語。
85團,前身為中國人民解放軍第1野戰軍1兵團工兵團,1950年2月建下博樂牧場,1953年5月為新疆軍區生產建設兵團農業建設第七師博樂牧場,1955年4月為紅旗一牧場,1962年8月為紅旗二牧場,1964年12月為第五師紅星五場,1969年7月為第五師85團,1975年5月新疆生產建設兵團撤銷後改稱博爾塔拉蒙古自治州農墾局85團場,1982年4月恢復新疆生產建設兵團後為農業建設第五師85團,2012年12月為新疆生產建設兵團第五師85團。85團團部駐雙河市布恩混圖(鎮)。「布恩混圖」為蒙古語,「布恩」為「有古墓的」,「混圖」為「地方」。
86團,前身為1960年1月組建的新疆生產建設兵團農業建設第五師紅星十六場,1960年3月由哈密墾區遷往博樂墾區,1963年10月為第五師紅星六場,1969年7月為第五師86團,1975年5月新疆生產建設兵團撤銷後改稱博爾塔拉蒙古自治州農墾局86團場,1982年4月恢復新疆生產建設兵團後為農業建設第五師86團,2012年12月為新疆生產建設兵團第五師86團。86團團部駐雙河市慶達拉(鎮)。「慶達拉」為蒙古語,「慶」為「無水」,「達拉」為「原野、荒野」。
87團,前身為1960年1月組建的新疆生產建設兵團農業建設第五師紅星十四場,1962年2月組建為第五師紅星三場,1963年1月更名為第五師紅星七場,1965年6月新疆生產建設兵團建築工程第一師溫泉農牧場並入,1969年7月為第五師87團,1975年5月新疆生產建設兵團撤銷後改稱博爾塔拉蒙古自治州農墾局87團場,1982年4月恢復新疆生產建設兵團後為農業建設第五師87團,2012年12月為新疆生產建設兵團第五師87團。87團團部駐(溫泉縣)道拉達(鎮)。「道拉達」為蒙古語「七(戶)囤糧」;哈薩克族稱此地為「哈爾墩」(「哈爾」為「黑色的」,「墩」為「土[沙]包」)。
88團,前身為1960年1月組建的新疆生產建設兵團農業建設第五師紅星十二場,3月由哈密墾區遷往博樂墾區,1963年12月為第五師紅星八場,1969年7月為第五師88團,1976年7月改稱溫泉縣團結農場,1978年2月為博爾塔拉蒙古自治州農墾局88團場,1982年4月恢復新疆生產建設兵團後為農業建設第五師88團,2012年12月為新疆生產建設兵團第五師88團。88團團部駐溫泉縣博格達爾鎮。
89團,前身為中國人民解放軍第1野戰軍2兵團6軍16師一部份,1950年2月進駐博樂縣塔斯爾海地區,1952年8月為博樂縣三區三鄉,1958年9月更名為友誼公社,1959年3月改稱友誼農場,1962年12月劃歸新疆生產建設兵團農業建設第五師,1966年8月改稱第五師紅星九場,1969年7月為第五師89團,1975年5月新疆生產建設兵團撤銷後改稱博爾塔拉蒙古自治州農墾局89團場,1982年4月恢復新疆生產建設兵團後為農業建設第五師89團,2012年12月為新疆生產建設兵團第五師89團。89團團部駐雙河市。89團團部舊名「塔斯爾海」,「塔斯爾海」為蒙古語,「塔斯爾」為「小的」,「海」為「濕地」。
90團,原為哈密青年園藝場,1960年2月遷至博樂縣後改稱紅星十五場,3月由哈密墾區遷往博樂墾區,1963年12月為新疆生產建設兵團農業建設第五師紅星十場,1969年4月為第五師130團,1969年7月為第五師90團,1975年5月新疆生產建設兵團撤銷後改稱博爾塔拉蒙古自治州農墾局90團場,1982年4月恢復新疆生產建設兵團後為農業建設第五師90團,2012年12月為新疆生產建設兵團第五師90團。90團團部駐雙河市塔格特(鎮)。「塔格特」為蒙古語,「塔格」為「橋」,「特」為「x地」。
91團,前身為1959年12月的新疆生產建設兵團農業建設第七師精博第二總場托托六分場,1962年1月為第七師高泉農場托托分場,1969年6月為第五師91團,1975年5月新疆生產建設兵團撤銷後改稱博爾塔拉蒙古自治州農墾局91團場,1982年4月恢復新疆生產建設兵團後為農業建設第五師91團,2012年12月為新疆生產建設兵團第五師91團。91團團部駐精河縣托托鎮。「托托」為蒙古語「大鴇」,因舊時本地多棲息有大鴇鳥。
新疆生產建設兵團第十三師
第十三師:前身為中國人民解放軍第1野戰軍1兵團6軍16師,1949年11月進駐哈密縣,1953年6月改編為新疆軍區生產建設兵團農業建設第五師,1957年1月縮編為紅星總場,由新疆生產建設兵團直接領導,1959年2月恢復為農業建設第五師,1960年2月農業建設第五師組建博樂墾區,農業建設第五師分為哈密、博樂墾區,1963年3月農業建設第五師師部遷至博樂縣,在哈密設哈密管理處管理所留農牧團場,1969年哈密管理處歸新疆生產建設兵團後勤部,後歸新疆生產建設兵團直接管理。
1975年5月新疆生產建設兵團撤銷後改稱哈密地區農墾局(受中共哈密地區委員會和新疆農墾總局雙重領導),1982年4月恢復新疆生產建設兵團後為哈密農場管理局(副師級),2001年11月更名為新疆生產建設兵團農業建設第十三師(正師級),師部駐哈密市大營房(地為公元1876年[光緒二年]左宗棠軍收復新疆時西征大軍的指揮部),2012年12月新疆生產建設兵團農業建設第十三師更名為新疆生產建設兵團第十三師
十三師:師部駐新疆生產建設兵團第13師新星市
紅星一場,前身為中國人民解放軍第1野戰軍2兵團6軍16師48團,1949年(民國三十八年)進疆後一邊剿匪、幫助地方建立政權,一邊抽調部份連隊官兵開荒造田,1953年7月改編為新疆軍區生產建設兵團農業建設第五師15團,1956年5月為新疆生產建設兵團農業建設第五師15團,1957年1月為紅星總場一分場。
1959年1月為紅星一場,1963年2月為哈密墾區管理處紅星一場,1969年7月為213團,1975年5月新疆生產建設兵團撤銷後改稱哈密地區紅星一場,1982年4月恢復新疆生產建設兵團後為哈密地區農場管理局紅星一場,2001年11月為新疆生產建設兵團農業建設第十三師紅星一場,2012年12月為新疆生產建設兵團第十三師紅星一場。紅星一場場部在(哈密市伊州區)二道湖(鎮)。「二道湖」為漢語,本地有一大一小自然溝蓄水流動形成兩片大鹽堿沼澤地,遠看似湖泊,1987年地名普查時得名。
「紅星一場」之「紅星」是因其前身48團最早為秋收起義的紅軍部隊和陜甘寧晉綏聯防軍教導旅,曾參加過二萬五千裏長征、延安保衛戰、平型關大戰、百團大戰等,在陜北金盆灣、南泥灣開展大生產運動,被毛澤東授予「紅星部」稱號。
紅星二場,前身為中國人民解放軍第1野戰軍2兵團6軍16師47團,1953年7月改編為新疆軍區生產建設兵團農業建設第五師13團,1956年5月為新疆生產建設兵團農業建設第五師13團,1957年1月為紅星總場二分場,1963年2月為哈密墾區管理處紅星總場二分場,1969年4月歸新疆生產建設兵團後勤部哈密管理處,1970年6月為214團,1975年5月新疆生產建設兵團撤銷後改稱哈密地區紅星二場,1982年4月恢復新疆生產建設兵團後為哈密地區農場管理局紅星二場,2012年12月為新疆生產建設兵團第十三師紅星二場。紅星二場場部在(哈密市伊州區)火石泉(鎮)。「火石泉」為漢語,因區域內有大片泉水和蘆葦、白刺等植物,似火石,得名;維吾爾語稱「闊什提坎」(「闊什」為「兩[棵]」,「提坎」即「駱駝刺」)。
紅星四場,前身為中國人民解放軍第1野戰軍2兵團6軍16師46團3營8連,1959年4月為新疆生產建設兵團農業建設第五師紅星四場,1963年2月為哈密管理處紅星四場,1969年4月歸新疆生產建設兵團後勤部,1970年6月為新疆生產建設兵團後勤部哈密管理處213團1營,1973年1月隸兵團哈密管理處,1975年5月新疆生產建設兵團撤銷後改稱哈密縣紅星農場,1979年改稱哈密地區農場管理局紅星四場,1982年4月恢復新疆生產建設兵團後為哈密地區農場管理局紅星四場,2001年1月為新疆生產建設兵團農業建設第十三師紅星四場,2012年12月為新疆生產建設兵團第十三師紅星四場。
紅星四場場部在(哈密市伊州區)巴木墩(鎮),「巴木」為蒙古語「荒涼的」,「墩」為維吾爾語「土(沙)包」。巴木墩(鎮)舊名「紅延」(鎮)。紅星四場是一個中心團場,由19紅星四場和紅星二牧場,於2004年合並組建團場]紅星二牧場,前身為中國人民解放軍第1野戰軍2兵團6軍16師46團3營8連,1952年改為獨立營,1953年6月改編為新疆軍區生產建設兵團農業建設第五師紅星總場紅星二農場。
1956年5月為新疆生產建設兵團農業建設第五師紅星總場紅星二農場,1963年5月隸農業建設第五師哈密管理處,1975年5月新疆生產建設兵團撤銷後改稱哈密地區紅星二牧場,1982年4月恢復新疆生產建設兵團後為哈密地區農場管理局紅星二牧場,2001年1月為新疆生產建設兵團農業建設第十三師紅星二牧場,2012年12月為新疆生產建設兵團第十三師紅星二牧場。紅星二牧場場部在(哈密市伊州區)駱駝圈子(鎮)。「駱駝圈子」為漢語,此地舊為絲綢之路驛站,來往駝隊多,有多處駱駝棚圈,得名。
紅星一牧場,前身為1949年12月的中國人民解放軍第1野戰軍2兵團6軍16師46團,1953年6月改編為新疆軍區生產建設兵團農業建設第五師紅星三農場,1954年10月為獨立營,1956年1月為紅星畜牧場,1956年5月為新疆生產建設兵團農業建設第五師紅星畜牧場,7月為紅星牧場,1959年1月為紅星總場紅星一牧場,1960年4月伊吾軍馬場並入後成立巴伊總場,1962年7月伊吾軍馬場分出後為紅星一牧場。
1963年5月隸哈密墾區管理處,1965年10月紅星五場並入,改稱紅星一牧場作業站,1969年9月歸伊吾軍馬場,更名為伊吾軍馬場三大隊,1973年7月歸哈密管理處,1975年5月新疆生產建設兵團撤銷後改稱哈密地區紅星一牧場,1982年4月恢復新疆生產建設兵團後為哈密地區農場管理局紅星一牧場,2001年1月為新疆生產建設兵團農業建設第十三師紅星一牧場,2012年12月為新疆生產建設兵團第十三師紅星一牧場。紅星一牧場場部在貝瑞坤哈薩克自治縣貝瑞坤鎮。
黃田農場,原為1958年10月江蘇、湖北知青組建的哈密縣第一國營農場,1961年4月為黃田農場,1975年5月為哈密地區黃田農場,1982年4月歸新疆生產建設兵團哈密地區農墾局,2001年1月為新疆生產建設兵團農業建設第十三師黃田農場,2012年12月為新疆生產建設兵團第十三師黃田農場。黃田農場場部在(哈密市伊州區)黃田(鎮)。「黃田」為漢語,本地土地廣闊,有大面積田野,因土為黃色而得名,舊名「荒田」,為公元1716年(康熙五十五年)蔡巴什湖(維吾爾語,「蔡」為「戈壁灘」,「巴什」為「上面的」,「湖」為「水塘、湖泊」)(舊名「賽巴什湖」)軍屯地。
火箭農場,原為1958年9月的哈密專區農場,1959年1月為哈密專區火箭農場,1961年1月為哈密縣火箭農場,1962年10月為哈密專區火箭農場,1964年尖尖墩農場並入,1965年8月更名為哈密專區農場,1970年12月為哈密地區農場,1979年7月為哈密地區農場管理局火箭農場,1982年4月歸新疆生產建設兵團哈密地區農墾局,2001年1月更名為新疆生產建設兵團農業建設第十三師火箭農場,2006年3月,火箭農場與紅星三場[場部駐哈密市龍泉鎮。漢語,古時曾有兩條幹溝從現農場中部穿過,稱為「龍王溝」,下遊有龍王廟]合並,成立火箭農場中心團場.2012年12月為新疆生產建設兵團第十三師火箭農場。火箭農場場部在(哈密市伊州區)尖尖墩(鎮)。「尖尖墩」為漢語,此地有建於高隘處的唐代烽火台,呈梯狀,遠看似尖土墩,多年巍然屹立,得名。
紅星三場,前身為1954年5月的新疆軍區生產建設兵團農業建設第五師葡萄園藝場,1956年5月為新疆生產建設兵團農業建設第五師葡萄園藝場,1957年為青年園藝場,1958年5月為紅星總場青年農場,1960年2月隸紅星一場,1960年12月隸農業建設第五師農業學校,1962年隸農業建設第五師汽車修配廠,1969年4月歸新疆生產建設兵團後勤部,1970年6月為新疆生產建設兵團後勤部哈密管理處213團2營,1972年為哈密管理處農業二營。
1975年5月新疆生產建設兵團撤銷後改稱哈密縣紅星三場,1982年4月恢復新疆生產建設兵團後為哈密地區農場管理局紅星三場,2001年1月為新疆生產建設兵團農業建設第十三師紅星三場,2012年12月為新疆生產建設兵團第十三師紅星三場。紅星三場場部在(哈密市伊州區)龍泉(鎮)。「龍泉」為漢語,舊時有兩條幹溝從現農場中部穿過,形成澇壩,下遊有龍王廟,故稱「龍王溝」,後稱「龍泉」。
柳樹泉農場,原為1958年9月的哈密縣前鋒人民公社,1960年5月更名為柳樹泉農場,1963年9月為三堡公社,1965年10月復為柳樹泉農場,1979年7月歸哈密地區農墾局,1982年4月歸新疆生產建設兵團哈密地區農墾局,2001年1月為新疆生產建設兵團農業建設第十三師柳樹泉農場,2012年12月為新疆生產建設兵團第十三師柳樹泉農場。柳樹泉農場場部在(哈密市伊州區)柳樹泉(鎮)。「柳樹泉」為漢語,舊有一眼很大的泉水,水形成澇壩,四周有多棵二人合抱的大柳樹,得名。柳樹泉農場是十三師唯一一個以集體所有制為主的團場,也是十三師唯一一個少數民族人口占一半以上的少數民族聚居團場。
淖毛湖農場,原為1957年的哈密專區公安處勞改農場,1964年為伊吾縣淖毛湖農場,1979年1月歸哈密地區農墾局,1982年4月歸新疆生產建設兵團哈密地區農墾局,2001年1月為新疆生產建設兵團農業建設第十三師淖毛湖農場,2012年12月為新疆生產建設兵團第十三師淖毛湖農場。淖毛湖農場場部在伊吾縣淖毛湖鎮。淖毛湖,蒙古語「諾木托羅蓋」的簡稱,意思為「彎弓山」,地下水位高,多沼澤,習慣稱諾木湖。
紅山農場,原為1958年8月的貝瑞坤哈薩克自治縣石人子區三鄉建新農業高級合作社,1961年8月為奎蘇總場紅山分場,1962年2月為貝瑞坤哈薩克自治縣紅山農場,1979年7月為哈密地區農墾局紅山農場,1982年4月歸新疆生產建設兵團哈密地區農墾局,2001年1月為新疆生產建設兵團農業建設第十三師紅山農場,2012年12月為新疆生產建設兵團第十三師紅山農場。紅山農場場部在(貝瑞坤哈薩克自治縣)石河子梁(鎮)。「石河子梁」為漢語,因地處一卵石河床上,得名。紅山農場有黃蘆崗分場,成立於1998年11月,位於哈密市伊州區大泉灣鄉黃蘆崗村。紅山農場,紅山,漢語,因此地灌溉渠水發源於紅山口,山色呈暗紅色,故名。2004年與原紅星一牧場[場部駐貝瑞坤哈薩克自治縣城]合並組建紅山農場中心團場
1952年5月13日,由中國人民解放軍陸軍第6軍軍部和西北軍區司令部航空處合編組成西北軍區空軍,由第17師師部兼第6軍軍部;4月,以陸軍第6軍步兵17師為基礎,組建西北軍區空軍幹部教導總隊,5月改稱西北軍區空軍軍事政治幹部學校。
新疆生產建設兵團第六師
1953年6月5日,第6軍第17師改編為新疆生產建設兵團第6師,並抽調人員組成新疆迪化軍分區和塔城軍分區機關,第49(紅軍團、原771團)、50(原16團)合編為步兵第4師第12團。1988年,步兵第12團經蘭州軍區黨委確認為紅軍團。農業建設第六師轄第十六團[原第6軍17師51團]和八一農場、猛進農場、五農場。1956年五農場劃歸農四師)。1953年冬,師部遷至米泉縣五家渠。1954年10月,新疆軍區生產建設兵團成立,農六師編屬兵團領導。1971年4月1日,農6師組建現役步兵6團[疆字906部隊]1975年5月,農六師建制撤銷。1982年4月1日,農六師建制恢復。2012年12月24日更名為新疆生產建設兵團第六師。對外稱中國新疆五家渠集團。師部與五家渠市(2004年1月19日成立)師市合一。
101團,1949年10月中國人民解放軍第1野戰軍2兵團6軍17師接管國民黨西北行轅軍墾處農場,1950年2月為6軍農業指導處,1951年3月為6軍直屬農場,1952年1月劃歸17師、更名為猛進農場,1954年10月為新疆軍區生產建設兵團農業建設第六師猛進農場,1956年5月為新疆生產建設兵團農業建設第六師猛進農場,1969年7月為第六師101團,1975年5月新疆生產建設兵團撤銷後改稱昌吉回族自治州農墾局101團場,1982年4月恢復新疆生產建設兵團後為農業建設第六師101團,2012年12月為新疆生產建設兵團第六師101團。101團團部駐五家渠市。
102團,1950年3月中國人民解放軍第1野戰軍1兵團6軍17師在乾德縣(原米泉縣,今烏魯木齊市米東區)梧桐窩子牧業鄉建立生產組,1952年3月成立新疆軍區後勤部五一農場,6月更名為八一農場,1952年9月歸新疆生產建設兵團農業建設第六師,1956年5月為第六師八一農場,1969年7月為第六師102團,1975年5月新疆生產建設兵團撤銷後改稱昌吉回族自治州農墾局102團場,1982年4月恢復新疆生產建設兵團後為農業建設第六師102團,2012年12月為新疆生產建設兵團第六師102團。102團團部駐五家渠市梧桐鎮。「梧桐」為漢語,因此地梧桐樹茂盛而得名。
103團,1947年(民國三十六年)為在山西組建的八路軍晉綏軍區補訓團,1948年(民國三十七年)2月整編為中國人民解放軍西北野戰軍6縱隊新4旅3團,1949年(民國三十八年)1月整編為中國人民解放軍第1野戰軍2兵團6軍17師51團,1950年3月進駐乾德縣甘州工(今新疆生產建設兵團第六師101團6連)、留子廟(今烏魯木齊米東區羊毛工鎮留子廟村)一帶墾荒,1952年6月為16團,進入蔡家湖墾荒,1953年10月改編為新疆軍區生產建設兵團農業建設第六師第16團,1956年5月為農業建設第六師16團,1961年西戈壁農場並入,1969年7月為第六師103團。
1975年5月新疆生產建設兵團撤銷後改稱昌吉回族自治州農墾局103團場,1982年4月恢復新疆生產建設兵團後為農業建設第六師103團,2012年12月為新疆生產建設兵團第六師103團。103團團部駐五家渠市蔡家湖鎮。「蔡家湖」為漢語,本地原為葦湖荒灘,清光緒年間有從內地逃難來的蔡姓人家到此定居,靠洪水侵潤後的土地種田,地名沿為「蔡家湖」,後再遷來謝、王、杜姓等人家,再後因戰亂、民族糾紛等,這些人遷往乾德縣羊毛工(今烏魯木齊市米東區羊毛工鎮)和昌吉縣佃壩(今昌吉市佃壩鎮)等地。
105團,前身為1959年10月的新疆生產建設兵團農業建設第六師天山十四場、十五場、十九場、二十場,1960年8月合並為棗園農場,1969年7月為第六師105團,1975年5月新疆生產建設兵團撤銷後並入昌吉回族自治州呼圖壁奶牛場,為其棗園分場,1976年6月恢復為農業建設第六師105團場,1982年4月恢復新疆生產建設兵團後為農業建設第六師105團,2012年12月為新疆生產建設兵團第六師105團。105團團部駐(呼圖壁縣)棗園(鎮)。「棗園」為漢語,因昔日此地荒草茫茫,遍生沙棗樹,俗稱「沙棗園」。
106團,前身為1959年10月的新疆生產建設兵團農業建設第六師天山十二場、十三場,1960年8月合並為第六師馬橋農場,1969年7月為第六師106團,1975年5月新疆生產建設兵團撤銷後改稱昌吉回族自治州農墾局106團場,1982年4月恢復新疆生產建設兵團後為農業建設第六師106團,2012年12月為新疆生產建設兵團第六師106團。106團團部駐(呼圖壁縣)馬橋(鎮)。「馬橋」為漢語。
107團,前身為1959年10月的新疆生產建設兵團農業建設第六師天山五場,1960年與天山十場合並為下興湖農場,1969年7月與天山牧場合並為第六師107團,1975年5月新疆生產建設兵團撤銷後改稱昌吉回族自治州農墾局107團場,1982年4月恢復新疆生產建設兵團後為農業建設第六師107團,2012年12月為新疆生產建設兵團第六師107團。107團團部駐吉木薩爾縣三台鎮。
108團,前身為1953年10月的新疆軍區生產建設兵團農業建設第六師奇台畜牧配種站,1956年5月為新疆生產建設兵團農業建設第六師奇台畜牧配種站,1958年9月成立天山三場,1959年為第六師共青團農場,1960年9月天山四場並入,1969年7月第六師共青團農場、奇台管理處、奇台拖拉機修理廠合並為108團,1975年5月新疆生產建設兵團撤銷後改稱昌吉回族自治州農墾局108團場,1982年4月恢復新疆生產建設兵團後為農業建設第六師108團,2012年12月為新疆生產建設兵團第六師108團。108團團部駐(奇台縣)湖沿(鎮)。「湖沿」為漢語,因地處一芨芨草湖邊沿而得名。
109團,前身為1958年4月的新疆生產建設兵團農業建設第六師八一農場奇台生產大隊,1959年3月更名為第六師天山二場,1960年10月並入天山一場,1969年7月為第六師109團,1975年5月新疆生產建設兵團撤銷後改稱昌吉回族自治州農墾局109團場,1982年4月恢復新疆生產建設兵團後為農業建設第六師109團,2012年12月為新疆生產建設兵團第六師109團。109團團部駐(奇台縣)駱駝井(鎮)。「駱駝井」為漢語,解放前有商人、駝隊經過此地鑿井一眼,得名「駱駝井子」,後簡稱「駱駝井」。
110團,1952年新疆軍區兵團機運處駱駝營撤離奇台縣三十裏大墩時留下部份人員組成生產服務排,1955年為新疆軍區生產建設兵團機運處奇台運輸站農場,1956年5月為新疆生產建設兵團機運處奇台運輸站農場,1957年2月為新疆生產建設兵團機運處奇台農場,1959年5月改稱新疆生產建設兵團青年農場,1964年改稱新疆生產建設兵團工交部青年農場,1970年1月為新疆生產建設兵團後勤部212團,1971年3月劃歸第六師。
1972年6月為110團,1975年5月新疆生產建設兵團撤銷後改稱昌吉回族自治州農墾局110團場,1982年4月恢復新疆生產建設兵團後為農業建設第六師110團,2012年12月為新疆生產建設兵團第六師110團。110團團部駐(奇台縣)三十裏大墩(鎮)。「三十裏大墩」為漢語,因該地距奇台堡(今奇台縣老奇台鎮)有三十裏且有一大土墩而得名,相傳土墩為舊時烽火台,清光緒年間稱「三十裏大墩」,今名三十裏大墩烽火台。
111團,前身為1962年4月的新疆生產建設兵團工業建設第一師牧場,1964年劃歸新疆生產建設兵團工交部,1968年6月為建築工程第一師223團,1971年3月劃歸農業建設第六師,1972年為第六師111團,1975年5月新疆生產建設兵團撤銷後改稱昌吉回族自治州農墾局111團場,1982年4月恢復新疆生產建設兵團後為農業建設第六師111團,2012年12月為新疆生產建設兵團第六師111團。111團團部駐(呼圖壁縣)頭道灣(鎮)。「頭道灣」為漢語,因地處呼圖壁河第一個拐彎處而得名。
芳草湖農場,清時為呼圖壁25莊之芳草湖莊,因其地為草湖地,得名。解放前芳草湖農場地為呼圖壁縣永豐鄉,解放後為渭戶(「渭戶」即今甘肅省通渭縣,清時有來自此地的人在此墾殖、生活)(今六分場場部)、正繁戶、白蒿灘、大東溝鄉,1958年成立紅旗公社,1959年將西溝、白蒿灘、大東溝大隊分別轉建為1、2、3場,1961年在紅旗公社基礎上成立地方國營芳草湖總場,隸新疆維吾爾自治區農墾廳,將1、2、3場改為1、2、3分場,將丹阪、正繁戶、渭戶大隊轉建為4、5、6分場,1969年9月交昌吉回族自治州。
1975年10月歸昌吉回族自治州農墾局,1982年4月歸新疆生產建設兵團農業建設第六師,2012年12月為新疆生產建設兵團第六師芳草湖農場。芳草湖農場場部在(呼圖壁縣)正繁戶(鎮)。「正繁戶」為漢語,因清乾隆、嘉慶年間從甘肅鎮番(今民勤縣)移民來此屯田,得名「鎮番戶」,1952年更名為「正繁戶」,1996年更名為「芳草湖」,1983年地名普查時再更名為「正繁戶」。
老生地鎮(一分場場部):此地原為古荒地,當地人把未開墾的荒地稱生地,以後又開墾種植,故稱老生地。1961年芳草湖一分場場部設在老生地。
白蒿灘鎮(二分場場部):過去遍地長滿白蒿,生長茂盛,故名白蒿灘。原為呼圖壁縣紅旗公社白蒿灘大隊所在地。
大東溝鎮(三分場場部):清光緒四年從馬橋城和芨芨梁等地遷入幾戶人家在此墾殖,引芨芨梁渠水澆地,在村東開兩條渠,大渠稱大東溝,小渠稱小東溝。原為呼圖壁縣紅旗公社大東溝大隊駐地。
沙梁子鎮(四分場場部):地處古爾班通古特沙漠邊緣,多沙包得名。1961年芳草湖建場後組建的新村落。
官地鎮(五分場場部):1958年前,此地的土地為附近農民公用,可以自由耕種或放牧牲畜,當地農民稱官地。1961年芳草湖建場時,劃歸五分場,1964年成為五分場場部所在地。
東河壩鎮(六分場場部):清朝末年,當地農民引水灌田,在呼圖壁東河岸開一條渠並築一壩,稱東河壩。1961年由呼圖壁縣紅旗公社大隊轉建芳草湖六分場,場部設在東河壩。
新湖農場,1963年1月為瑪納斯縣北五岔公社北五岔大隊、新疆生產建設兵團農業建設第八師莫索灣第一農場東風大隊、包家店公社新戶大隊、謝家戈壁農場、瑪納斯縣農場合並的北五岔總場,隸新疆維吾爾自治區農墾廳,1965年更名為地方國營新湖農場,1971年為昌吉回族自治州農墾局新湖農場,1975年10月歸石河子地區,1978年10月歸昌吉回族自治州農墾局,1982年4月歸新疆生產建設兵團農業建設第六師,2012年12月為新疆生產建設兵團第六師新湖農場。新湖農場場部在(瑪納斯縣)新湖(鎮)。「新湖」為漢語,因此地有一草湖,得名。
軍戶農場,1958年11月為昌吉縣河州工鄉奮鬥、光明高級社合並的大軍戶農場,1962年為新疆維吾爾自治區農墾廳地方國營軍戶農場,1963年昌吉回族自治州綜合經濟牧場阿魏灘農業大隊、昌吉縣艾許裏公社阿魏灘農場並入,1971年歸昌吉縣,1978年10月歸昌吉回族自治州農墾局,1982年4月歸新疆生產建設兵團農業建設第六師,2012年12月為新疆生產建設兵團第六師軍戶農場。「軍戶」為漢語,清乾隆年間有大批退休軍人未回原籍而在本地墾種,得名「軍戶」。軍戶農場場部在(昌吉市)二畦(鎮)。「二畦」為漢語,據清【新疆圖誌.溝渠誌】載,乾隆年間,清軍在三屯河西側修有幾條東西向土渠,南向北土渠依次稱頭渠、二渠、三渠,因本地處二渠、三渠間,得名「二渠」,漢語回族方言稱「渠」為「畦」(即「渠間地」),後漸名「二畦」。
共青團農場,原為1955年1月的烏魯木齊專區農場,1955年11月為昌吉回族自治州試驗農場,1957年為昌吉縣農場,1958年5月為新疆維吾爾自治區農墾廳地方國營昌吉共青團農場,1960年4月昌吉縣佃壩公社聯盟、富強大隊並入(1963年4月聯盟、富強大隊成立為富強分場),1967年屬昌吉縣,1978年10月屬昌吉回族自治州農墾局,1982年4月歸新疆生產建設兵團農業建設第六師,2012年12月為新疆生產建設兵團第六師共青團農場。共青團農場場部在(昌吉市)芨芨槽(鎮)。「芨芨槽」為蒙古、漢語合詞,「芨芨」為蒙古語,即多年生密叢禾草芨芨草,「槽」為漢語「草」的諧音,因此地被洪水沖為溝槽、窪地,芨芨草生長茂盛。清光緒、宣統年間繪制的昌吉地圖示有「芨芨槽」地名即是這裏。
六運湖農場,原為1961年10月由阜康縣天龍良種站、天峰公社友好大隊合並組建的新疆維吾爾自治區農墾廳天龍農業機械修理試驗場,1965年5月更名為柳蔭湖農場,1969年交阜康縣,1978年10月更名為六運湖農場,歸昌吉回族自治州農墾局,1982年4月歸新疆生產建設兵團農業建設第六師,2012年12月為新疆生產建設兵團第六師六運湖農場。六運湖農場場部在(阜康市)六運湖(鎮)。「六運湖」為漢語,清時從哈密到迪化建有營塘,負責糧食等物資轉運,此地為第六處的下方,又因地處湖邊,得名「六運湖」。
土墩子農場,原為1955年1月組建的烏魯木齊專區牧場,1956年3月為烏魯木齊專區羊場,1958年5月更名為昌吉回族自治州阜康羊場,1960年1月阜康縣天山公社溶泉五隊並入,1963年4月合並西泉生產隊後為新疆維吾爾自治區農墾廳地方國營天龍農場,1965年2月改為阜康縣土墩子牧場,1966年10月分為天龍農場和西泉分場,1974年5月土墩子牧場、西泉分場畜牧業大隊分出成立阜康縣種羊場,1976年6月西泉分場並入,1978年10月為昌吉回族自治州農墾局土墩子農場,1982年4月歸新疆生產建設兵團農業建設第六師,2012年12月為新疆生產建設兵團第六師土墩子農場。土墩子農場場部在(阜康市)土墩子(鎮)。「土墩子」為漢語。
紅旗農場,1950年為吉木薩爾縣二區四廠湖鄉,1955年為七區,1954年為吉木薩爾縣紅旗公社,1965年3月轉為地方國營紅旗農場,屬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天龍鋼鐵廠,1965年12月為新疆維吾爾自治區農墾廳地方國營吉木薩爾縣紅旗總場,1970年歸昌吉回族自治州,9月昌吉回族自治州水電局試驗場並入,1978年10月為昌吉回族自治州農墾局紅旗農場,1982年4月歸新疆生產建設兵團農業建設第六師,2012年12月為新疆生產建設兵團第六師紅旗農場。紅旗農場場部在(吉木薩爾縣)四廠湖(鎮)。
奇台農場,原為1958年9月奇台縣二區、八區所轄的7個高級農業生產合作社,後合並為團結農場,1959年1月更名為地方國營奇台農場,1963年2月歸新疆維吾爾自治區農墾廳,1965年改稱奇台總場,1970年歸昌吉回族自治州,1971年歸奇台縣,1978年10月為昌吉回族自治州農墾局奇台農場,1982年4月為新疆生產建設兵團農業建設第六師奇台農場,2012年12月為新疆生產建設兵團第六師奇台農場。奇台農場場部在(奇台縣)四十裏腰站(鎮)。「四十裏腰站」為漢語,光緒年間奇台縣治由靖寧城(今奇台縣老奇台鎮)遷駐古城(今奇台縣古城鄉),本地地處二城之間,向背各40裏,故稱;清時稱「四十裏鋪」。
北塔山牧場,本牧場地跨昌吉回族自治州奇台縣、阿勒泰地區青河縣境,處邊陲要塞,東北與蒙古國接壤,西北與青河縣相連,南與奇台縣五馬場哈薩克民族鄉鄰,公元1911年(光緒三十七年)為奇台縣遊牧區北塔山留場所,1941年(民國三十年)南山、五馬場兩留場所合並為一個牧區,1944年(民國三十三年)為遊牧鄉,解放初為奇台縣遊牧區,1952年中國人民解放軍新疆軍區後勤部合作總社貿易小組用生活物資從青河縣兌換1000只羊在北塔山建立北塔山牧場合作社,11月更名為八一牧場。
1954年12月為北塔山牧場,1955年3月新疆軍區牧場並入後改編為新疆軍區生產建設兵團農業建設第六師八一農場奇台牧場,1956年5月為第六師八一農場奇台牧場,1975年5月新疆生產建設兵團撤銷後改稱昌吉回族自治州農墾局北塔山牧場,1982年4月恢復新疆生產建設兵團後為農業建設第六師北塔山牧場,2012年12月為新疆生產建設兵團第六師北塔山牧場。北塔山牧場場部在(奇台縣)庫甫(鎮)(始名於清光緒年間),「庫甫」為蒙古語「木柄」,形容地勢;哈薩克語意為「肥壯」。
公安第4師
1950年12月第6軍第18師改編為公安第4師,1951年12月合並於西北公安司令部,復原公安4師番號和建制。該師第52團去向不明,該師53團先後改為公安4師11團、公安內衛第70團、甘肅省公安內衛第2團、蘭州軍區獨立步兵第2團、甘肅省軍區獨立步兵第2團。1969年10月,調歸陸軍第20師建制,編為該師步兵第58團。該師第54團1950年12月改為公安第4師第12團。1952年12月16日,公安第12團調平涼地區,1953年8月移駐陜西省三原,後部隊改為武警。其中公安第12團機炮連(現為武警陜西省總隊寶雞支隊14中隊).
1949年6月,以運城軍分區機關和所屬部隊組建中國人民解放軍第6軍第18師,下轄第52、第53、第54團, 1950年12月,第18師改編為公安第4師,各團依次改稱公安第10、11、12團。1951年12月25日,該師合並於西北公安司令部,復原公安第4師番號和建制。其中該師第53團1950年12月,在西安長安縣改為公安第4師11團。1952年6月,該團由陜西調甘肅甘南藏區西固(今舟曲)、叠部、川北等地,由甘肅軍區指揮和代管。1955年11月,該團改編為人民解放軍公安軍內衛第70團,仍駐甘南物藏寺、江岔地區,並由甘南軍分區領導(當時稱夏河軍分區)。
1957年3月,以公安第70團為主與公安第73團合編為甘肅省公安內衛第2團,歸甘南軍分區領導。團部駐甘南電尕寺(今叠部縣),部隊分駐電尕寺、旺藏寺、郎木寺、瑪曲、江岔、尕海、橋頭、桑科灘等地。1959年3月,甘肅省公安內衛第2團改編為蘭州軍區獨立步兵第2團。駐防甘南,由甘南軍分區領導。1961年5月,甘肅省軍區重新成立;次年1月,該團劃歸省軍區建制,由甘南軍分區領導。1962年7月,改稱甘肅省軍區獨立步兵第2團,仍由甘南軍分區領導。1969年10月,調歸陸軍第20師建制,編為該師步兵第58團。1983年1月1日,改稱為蘭州軍區守備第1師第1團。1985年10月,撤銷番號。
該師第54團1950年12月改為公安第4師第12團。1952年12月16日,公安第12團調平涼地區,1953年8月移駐陜西省三原,後部隊改為武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