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天下 > 軍事

兩年前的問題,克宮有了新答案,當前的中俄關系,俄方其實不滿意

2024-03-15軍事

俄烏沖突進入第三個年頭,俄羅斯對中俄雙邊貿易的看法也出現了新的變化。如今的凱瑞姆林宮有足夠的底氣能夠說出:「與中國的合作並不會帶來任何威脅」。

(佩斯科夫談到中俄合作是否會造成威脅)

日前,在被問及是否擔心俄羅斯對中國形成依賴時,俄羅斯總統發言人佩斯科夫回應,與中國之間擴大貿易關系並不意味著依賴威脅。

佩斯科夫指出,中俄擴大貿易關系是在俄烏沖突爆發前,雙方領導人就已經定下的目標。2019年,中俄領導人定下了「2024年達到2000億美元貿易總額」的目標。如今中俄也是穩步實作目標,兩國之間的經濟合作歷史悠久,因此他們不認為,與中國的經濟合作會帶來經濟或政治威脅。

佩斯科夫的回答,讓人不得不回想起兩年前,俄烏沖突爆發初期,由於俄羅斯與西方撕破臉皮,雙方幾乎切斷經濟聯系,俄羅斯立即轉向了東方,特別是與中國擴大了雙邊貿易的規模。

由於中俄之間的貿易額一下大幅提升,達到了此前都沒有過的水平,以至於外界也出現了一種說法:俄羅斯擴大與中國之間的經濟聯系,很有可能會淪落為中國的「經濟附庸」,對中國產生依賴,甚至會被中國控制。

(外界流傳,俄羅斯將成為中國的附庸)

然而這些說法不過是西方為了挑撥中俄關系傳出來的,可沒想到,俄羅斯國內的一些精英人士竟然也在擔憂著這些問題。

說到底,這些俄羅斯精英人士之所以會擔憂這些問題,不過是對中國還沒轉變心態。在他們眼裏,中國的發展不如俄羅斯,國際地位也不如俄羅斯,對中國還抱有過去的濾鏡,以至於俄烏沖突爆發後,中俄一下轉換了身份,中國不再是他們眼裏那個貧窮落後需要依賴俄羅斯的國家,反而俄羅斯還要借助與中國的合作挺過西方的經濟制裁,這就給這些精英人士帶來了極大的不安。當時這種說法,也影響著俄羅斯國內對與中國合作的輿論氛圍。

但兩年時間過去了,這些說法裏的情況並沒有發生,俄羅斯沒有成為中國的「經濟附庸」,也沒有被中國控制。反而,得益於與中國的經濟合作,俄羅斯挺過了西方施加的制裁難關,甚至經濟發展水平比俄烏沖突爆發前還要高,按照購買力平價計算,俄羅斯經濟已經領先於德國,成為歐洲最大的經濟體。

中俄用實際行動,證明了這些說法不過是一些莫須有的抹黑,也讓凱瑞姆林宮在重新被問及這一問題時,有了足夠的底氣回應,「與中國的合作並不會帶來威脅」。

(俄方希望,中俄關系還能提升一個高度)

經過這次俄烏沖突,俄羅斯不僅明白與中國之間的經濟合作不會帶來威脅,甚至更加積極主動與中國加大合作力度。佩斯科夫提到,當前中俄關系正處於歷史最高,但他們希望這不是頂峰,中俄之間的關系還將伴隨著經濟和貿易的發展而發展,經貿合作正在系統性的互利發展。

俄羅斯當前與西方的關系已經回不到從前,並且俄方已經表明,即便是俄烏沖突結束後,他們也永遠不會再轉向西方。這意味著,中俄之間的經濟合作還將迎來穩步發展,這是俄羅斯未來的發展方向。

有訊息傳出,為了加強與中國之間的貿易夥伴關系,俄方已經投資了約40億美元用於建設連線至中國的鐵路設施。值得註意的是,這一計畫還是由普亭親自點名的。普亭下達命令,務必要增加西伯利亞大鐵路以及貝爾加-阿穆爾幹線的運輸能力。這兩條鐵路對連線中國至關重要,因此也可以判斷,普亭下令建設這兩條鐵路,正是為了方便與中國做生意。

此前因為連線中俄的基礎設施薄弱,中俄之間僅有一條鐵路相連,這些俄烏沖突前沒那麽顯眼的問題,在俄烏沖突爆發後卻給俄羅斯帶來了不少麻煩,使得俄羅斯在中俄貿易當中,出現了有心無力的情況:有大量的貨物需要運往中國,但基礎設施跟不上。

正是這一教訓,讓俄方開始積極主動興建連線至中國的基礎設施,不僅是鐵路,還包括海路的開發、公路、口岸、大橋等等。

(中俄天然氣管道)

與西方幾乎切斷經濟聯系後,俄羅斯可以選擇的余地不多,即便還是有很多國家願意與俄羅斯保持經濟聯系,但體量和自主性都沒法和中國相比。有不少原本與俄羅斯關系親密的國家,迫於西方的壓力,減少與俄羅斯的經濟合作,包括印度也不例外。

最近一段時間,印度已經悄咪咪地減少了進口俄石油的數量,與此同時,印度不要的俄石油繞了一圈後又開始運往中國。哪個國家是當前俄羅斯最重要的合作夥伴?答案已經很顯而易見了。在此情形下,若是俄羅斯國內還有一些聲音在擔憂,與中國之間的經濟合作會帶來依賴威脅,那可就太不識時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