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天下 > 軍事

中美雙方海上對決:美國最害怕的,不是東風飛彈,而是「感知力」

2024-04-19軍事

自上世紀70年代以來,隨著科技進步,尤其是電子技術的不斷發展,電腦的廣泛套用,資訊化作戰變成了可行的模式。因此,世界各大軍事強國均將適應資訊化戰爭當成了必要之舉。

美國作為世界上軍事實力最強的國家,在海灣戰爭中透過一場持續42天的軍事行動,向世人展示了什麽叫「資訊化戰爭」,時至今日,美軍的資訊化建設依然處於世界第一的位置。

中國也在90年代以後認識到了資訊化作戰的重要性,將建設資訊化軍隊作為實作國防現代化的重中之重。

資訊化作戰的本質無非就是獲取資訊,傳送資訊和利用資訊三個環節。而對於包括中國在內的主要軍事強國來說,所謂「獲取資訊」的環節,考驗的就是軍隊的「感知力」,只有在軍隊擁有足夠發達的感知力前提下,才有豐富的資訊可以獲得。

正因為軍隊的感知力非常重要,一些網友甚至提出了「如果中美海上對決,美軍最害怕的不是中國的東風飛彈,而是解放軍的感知力」的觀點。

對此,我們將從預警,偵察和反潛這三個典型的,對感知力非常依賴的領域對如今中國軍隊的資訊化戰力管中窺豹,論證所謂「比起東風飛彈,美軍在海上對決中更怕解放軍的感知力」的觀點是否正確。

1,對空預警能力

先來看看解放軍的對空預警能力如何。

對空預警的作用,主要是用於探測和追蹤來襲的敵方飛行器。這是防空系統工作雙步驟「發現飛行器,攔截飛行器」中的第一個環節。對空預警的能力,直接決定了海上決戰時發現敵軍飛行器的效率,而能否在適當的距離內發現,追蹤來襲飛行器,並引導防空武器將飛行器摧毀,直接決定了艦艇的存亡。

畢竟,在現代海戰中,艦射反艦飛彈和戰機發射的各種空射彈藥和無人機已經都屬於空中打擊,而來自空中的襲擊方式則成為了摧毀艦船的主要方式。

如果艦隊的對空預警能力不足,那麽防空武器將很難發揮用武之地,艦船就有被敵軍飛行器摧毀的風險。

2022年4月14日,俄羅斯黑海艦隊旗艦「莫斯科」號就因為艦上的雷達預警能力不足,沒有及時發現烏克蘭來襲的2顆「海王星」反艦飛彈,最終被烏軍擊沈,成為俄海軍是恥辱敗績。

海上作戰時,艦隊的對空預警工作一般由各艦艇搭載的雷達,預警直升機或固定翼預警機負責。比如,在美國海軍的作戰序列中,負責對空預警的便是從航母上輪飛的E-2D預警機以及「提康德羅加」級巡洋艦和「伯克」級驅逐艦等盾艦上安裝的對空預警雷達。

這其中,E-2D可以在空中持續工作6小時,對最遠550公裏範圍內的600多個飛行器進行持續追蹤和搜尋。美軍盾艦的SPY-1和SPY-6相控陣雷達則分別可以對最遠400公裏和1000公裏範圍內的空域進行搜尋。正是靠這些「眼睛」,美軍艦隊才能屢次躲過各種強敵的飛彈,無人機襲擊。

而中國海軍在遠洋作戰時主要依賴的對空預警裝備則主要是航母上的卡-31,直-18J預警直升機,055,052C,052D型驅逐艦上安裝的對空搜尋雷達,以及其它艦艇上安裝的3D掃描式雷達和機械雷達。

這其中,052C,052D和052D身上最主要的對空預警裝置是346系列相控陣雷達。

這裏面,346型雷達被安裝在052C和遼寧艦身上,是中國第一款國產化的主動相控陣雷達。海外公開資料認為,346型雷達主要在S波段電磁頻帶下搜尋空情,其對彈道飛彈這種大型飛行器的最遠探測範圍可達370公裏左右。而且,它還是主動發射電磁波探測,比美軍的SPY-1無源相控陣雷達效能更強。

346A型雷達則是其升級版,主要安裝在052D型驅逐艦和山東艦上面,它撇棄了前者的風冷系統,轉而使用水冷降溫,還增加了更多的天線,工作功率和探測範圍比346型更遠,達到了400公裏左右。

至於346B,則安裝在055上面,它采用了目前最先進的氮化鎵半導體材質,功耗更低,功率更大。外界認為其最遠探測範圍可以達到560公裏左右。

不僅如此,055身上安裝的4面X波段雷達和052C,052D安裝的366型對海搜尋雷達和364型低空搜尋雷達,它們分別用於探測海上艦船和低空飛行的巡航飛彈,戰機與無人機。這是目前中國海軍展開遠洋作戰的主要對空預警手段。

相比固定在艦上的雷達,搭載在山東艦和遼寧艦上的預警直升機可以透過在空中飛行,克服地球曲率對平面雷達源探測的束縛,還可以憑借機動飛行的優勢,在艦隊周邊盤旋,擴大艦隊的預警網。

解放軍早期使用的預警直升機是從俄羅斯購買的卡-31,它主要在3000公尺的中低空範圍內活動,滯空時間約2.5小時。

卡-31搭載的雷達理論上對戰鬥機,直升機和巡航飛彈這樣的目標可以在120公裏內發現和跟蹤,200公裏內的大型船只也在其監視範圍內。不僅如此,它還可以同時追蹤20多個目標。

解放軍後來又在直-8的基礎上研制出了直-18J預警直升機,用其在未來取代卡-31。直-18J的滯空時間提升到了3小時,最遠預警範圍達到了300公裏左右。

值得註意的是,解放軍未來還有可能和美國海軍一樣在航母上也部署固定翼的預警機。而這款預警機極有可能就是空警-600。相比預警直升機,固定翼預警機的飛行速度更快,升限更高,能搭載的雷達體積也更大,在高空中的探測範圍更廣闊,滯空時間也得到了明顯增強。

俄羅斯【軍工信使】網站就曾在2020年發文稱,空警-600的最大預警範圍可能有600公裏左右,其綜合能力要強過美軍的E-2D。

憑借這些艦載雷達,預警直升機和固定翼預警機,如果中美之間發生遠洋作戰,不管是美軍發射的魚叉反艦飛彈和戰斧巡航飛彈,還是美軍起飛的F/A-18E戰機都可以在遠距離被解放軍發現蹤跡,解放軍完全不會像美軍之前面臨的對手那樣,在面對空襲毫無感知能力。

即便是美軍的AGM-158隱身巡航飛彈,解放軍也可以憑借低空搜尋雷達在30公裏範圍內將其發現。解放軍擁有如此強大的預警能力,意味著美軍以往在海上屢試不爽的空襲戰術將很難再奏效。

2,反潛能力

反潛能力也是解放軍在海上構建感知力的一大體現。

要知道,在現代海戰中,潛艇的作用是不可忽視的,尤其是面對美國這種擁有數十艘核潛艇的水下力量時,具備強大的反潛能力對海上決戰的勝負至關重要。

畢竟,美軍的潛艇全都是續航裏程超長的核潛艇,即便是美軍技術條件最落後的「洛杉磯」級潛艇,水下航行時的噪音也能維持在105至120分貝之間,與解放軍最先進的核潛艇093型相當。

而美軍的「海狼」級和「維吉尼亞」級核潛艇,水下噪音則可以98分貝,比水下自然噪音更低,探測起來更加麻煩。美國過去派遣核潛艇在南海活動也已經不是什麽秘密了。

解放軍目前構建的反潛體系中,其搜潛工作主要由陸基機場起飛的運-8Q,運-9Q,驅逐艦,護衛艦內建的艦首聲納,拖曳陣列聲納以及艦載的反潛直升機負責。

中國驅逐艦和護衛艦的艦首一般會安裝H/SJD-9型聲納。這種聲納和國際主流的艦首聲納一樣,兼具主動發射聲波訊號探測和被動接受水下聲波的能力,可以對最遠12公裏範圍內的水下物體進行探測,且聲納傳回的影像分辨率也比較高。但和所有艦首聲納一樣,它容易受到淺水層雜波的影響,探測範圍和精度都很有限。

而H/SJG-206型和H/SJG-311型拖曳陣列聲納則可以發揮拖曳陣列聲納更深的探測優勢,探測範圍也會更大。

這裏面,SJC-206型主被動雙模式拖曳陣列聲納被廣泛運用到054和054A的早期型號上,可以在水下300公尺的最深處,對周邊100海裏的水域進行搜尋。而SJG-311型則更進一步,它可以采用低頻聲波作為工作訊號,精度和傳回的影像分辨率比前者更佳。

當然,艦船內建的聲納只是反潛體系的一部份,在發現周邊可能有敵方潛艇時,為了更精準的定位潛艇位置,或者在艦隊周邊建立穩固的反潛陣地,護衛艦和驅逐艦上搭載的反潛直升機則會發揮大作用。

中國海軍主要使用的反潛直升機是直-9C和直-18F,前者一般被部署在護衛艦上,後者體積更大,由055這樣的大型驅逐艦搭載。它們透過直升機上攜帶的聲納浮筒和可以懸停時伸出的吊裝聲納搜尋潛艇,是艦隊的反潛主力。

至於運-8Q和運-9Q,則可以透過比反潛直升機更大的體積,航程優勢,搭載更先進的反潛裝置和更多的聲納浮筒,結合磁異探測器搜尋敵方潛艇。

正是靠著這些裝備,解放軍構建出了一條完善方反潛體系。而對空預警和反潛還只是解放軍在資訊化戰爭中建設感知力的一兩個小環節而已。中國海軍在偵察,電子戰等方面的成就也有不少可圈可點之處。

而強大的感知能力,意味著美國不可能輕易摧毀解放軍海上戰力,而是要與解放軍公平的用飛彈對抗,讓戰局不至於一邊倒。

從這個角度上看,能將美軍逼到同等戰術模式下作戰,中國海軍強大的感知力,確實要比東風飛彈更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