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天下 > 軍事

解放戰爭,如果關麟征代替杜聿明與東北的我軍作戰,結局會如何?

2024-05-01軍事

解放戰爭的東北戰場上,東野在經歷過了從遊擊戰到正規作戰的轉變之後,已經開始在正面戰場上取得戰略優勢。1947年杜聿明指揮的東北保安司令部,在我軍進行完夏季攻勢之後,防線已經被打的千瘡百孔了,而深知好日子到頭的杜聿明,直接以治病為由離開了東北前往北平,也算是給自己一個體面的下台。

而杜聿明被撤,除了我軍少了一個強勁的對手而感到輕松之外,最高興的莫過於他的陜西黃埔一期的老同學,也是自己老上級的—— 關麟征。

當時關麟征曾得意的對好友胡璉說道,如果讓其去東北接替杜聿明作戰

「肯定選一名善戰的將軍,給他三個精銳的軍,什麽都不用幹,就是一直追著林總打,不斷用高昂的氣勢追著東野打。消耗他的戰爭潛力」

那麽,問題來了,為何關麟征這麽恨杜聿明,如果讓關麟征去東北擔任保安司令,戰績真的會比杜聿明還要好嗎?

杜聿明和關麟征

關麟征和杜聿明的糾葛

關麟征和杜聿明都是陜西籍的黃埔一期生,在前往黃埔軍校之前,兩人的的背景可謂天差地別,杜聿明是在知識分子家庭,而關麟征則是陜西的農戶家庭。

當初兩人都找了於右任的關系進入黃埔,不同的是,杜聿明的父親和於是舊相識,杜聿明說他要報考,於右任立馬安排,而關麟征則是多方拜訪求助、頂替和改名之後才嫩去到黃埔軍校。

在校期間,關麟征更是看不上靠關系進來,而且學習成績差的杜聿明,而杜聿明也看不慣在學校愛出風頭的關麟征。

當然,在學校的時候兩人最多看不上眼,也沒發生過什麽矛盾, 畢竟見面的日子也不多,相反在學校期間關麟征喜歡跟湖南幫的陳賡、宋希濂等人較勁。

陳賡和關麟征

在黃埔軍校畢業之後,關麟征官道亨通,在圍剿鄂豫皖時期當上王牌第4師獨立旅的旅長(後來的11旅旅長),而杜聿明則是幾經輾轉,在貴人張治中的幫助下成為第4師另一個12旅的團長。

剛開始兩人還沒有什麽交集,但在圍攻霍邱的戰役中,我軍名將曠世勛設計將關麟征包圍,關麟征的獨立旅損失慘重,都快要舉白旗投降了,而在關鍵時刻,正是杜聿明沖進包圍圈將其解救,而被一個自己看不上的差生解救,關麟征對杜的意見就更大了。

但畢竟沒有相互統屬,關麟征也不好找麻煩。

25師(第4師)編制,關麟征旅長,杜聿明團長

1932年底,第4師擴編為17軍,原獨立旅擴編為25師,關麟征擔任師長,而在霍邱之戰中立功的杜聿明被伯樂徐庭瑤升任為第25師旅長,另一個旅長是關麟征小跟班的張耀明(同樣是一期),隨後,杜聿明被任命為第25師副師長。

而到了這,關麟征對杜聿明的看法就開始變了。

對於這個副師長,關麟征認為其就是來和自己奪權的,於是他也在明裏暗裏給杜聿明使絆子,有一說一杜聿明確實挺冤的,好不容易走上正軌,卻被想針對。

在25師內部,兩人最早的矛盾是有關於部隊訓練,在這裏關麟征和杜聿明的理念有所不同,關麟征是為人強勢,但對於部隊訓練很放松;而杜聿明是處事與同僚為善,但訓練卻很認真,當杜聿明將關麟征的訓練計劃從2小時改成4小時後,關麟征非常不爽,認為是杜聿明在跟自己立威,於是聯合下面的團長和旅長來排斥個孤立杜聿明。

這也造成了 25師內部份為了關派和杜派。

在訓練的關麟征

可就當兩邊準備開撕的時候,1933年長城抗戰爆發,關麟征的25師被編入17軍,到古北口參加抗戰。

在這場戰役中,關麟征作戰勇猛,親內建隊打退敵人進攻,並在率軍反攻的時候受傷。在關麟征傷停期間,杜聿明接替了25師指揮權,子杜聿明代理師長期間,25師同樣表現不俗,甚至在後期的戰績要超過關麟征時期,杜聿明的表現自然也落在了軍長徐庭瑤的眼裏,看到小夥子打仗這麽厲害,也想著重培養他。

而這就讓關麟征憋了一肚子氣, 何輒你杜聿明在25師的影響力比我還大?

於是他就在戰功名單上做了手腳,當時老蔣為了表彰25師的表現,也給了2個青天白日勛章,但在長城抗戰後期,支撐起25師大旗的杜聿明,居然沒有獲得,反而是作為旅長的張耀明。

參加長城抗戰的國軍將領

而在長城抗戰之後,杜聿明也知道自己再怎麽努力也不入人家關麟征的眼,於是連夜提桶跑路,直接去南京找到自己恩人徐庭瑤,而當時徐庭瑤正在籌備國軍裝甲兵學校,杜聿明寧願去當裝甲團長,也不肯去給關麟征當副師長……

到了這裏,兩人的梁子算是沒有和解的可能了。

全面抗戰前兩年,關麟征走上發展的快車道,在台兒莊戰役中大敗日軍,獲得老蔣的嘉獎,在第一次長沙會戰中表現同樣出彩,1939年,順利成為15集團軍司令官,這個職務也是繼胡宗南之後黃埔學生第2個集團軍司令官,而老胡怎怎麽當上的大家也是心知肚明,因此那個時候關麟征就是黃埔大師兄。

而與之相反是杜聿明在這兩年雖然是200師師長和第5軍副軍長,但發展還是偏慢。

抗戰期間的杜聿明

這裏有一個插曲。

關麟征之前本來想是被老蔣任命為第5軍軍長的,當時聽到這個訊息後,杜聿明差點又要提桶跑路,索性關麟征作為集團軍司令官,看不上這個軍長,才讓杜聿明長舒一口氣。

不過,杜聿明也要感謝關麟征的不當之恩。

杜聿明在1939年下半年正式成為機械化第5軍軍長,也開啟了差生逆襲之路,昆侖關血戰日軍鋼軍第5師團,隨後又入的緬甸作戰,協助英軍撤退,雖然經歷野人山撤退,但還是獲得老蔣的肯定,1943年升任第5集團軍司令官,和關麟征平級,但所轄部隊,比關麟征卻還要強。

從這裏開始,杜聿明實作了對關麟征的彎道超車。

杜聿明和關麟征在雲南期間的合影

巧合的是從1942-1945年,這3年的時間裏,杜聿明和關麟征都在雲南,但杜聿明卻如魚得水,和雲南派系還是有中央軍各系都相處的很好,實力穩中有升,而關麟征則是完全讓杜聿明搶了風頭的同時,還和陳誠關系搞僵。

日本投降後,關麟征和杜聿明都盯上了東北保安司令,但得罪陳誠了關麟征,以及缺少人脈的關系,關麟征最終落選,只能眼睜睜的看著杜聿明去沈陽上任。

所以在抗戰結束前後,杜聿明在老蔣心中的咖位已經超過關麟征,這多少讓他心裏不是滋味的。

而看到杜聿明在東北被林總暴打,關麟征自然多少有種幸災樂禍的心態……

奔赴東北的杜聿明

關麟征是否可以的替代杜聿明

再回到之前的問題上,關麟征如果去東北是否可以比杜聿明打的更好……

答案其實很明顯,可能還不如人家杜聿明

為何這麽說?

首先,我們來看一些關麟征的戰法怎麽樣。

他跟胡璉吹噓的核心是——派遣三個軍(我們暫且算2個駐印軍和一個52軍)一直追擊林總,不以一城一地為得失,說白了就是將東北打爛,也要讓我軍沒法安心發展東北。

這話說的乍一看,是有那麽一些道理。

都知道和華東戰場一直在打仗的華野不同,林總的東野在四平保衛戰之後,其實一直以發展為主,所以在遼沈戰役之前,東野在東北戰場都是已發展為主。哪怕是大戰野以階段性戰役居多,這野讓東野可以安心建設根據地,發展兵源,因此也有很多說東野是發展起來的。

關麟征認為他的絞殺戰術,能讓我軍在東北站不住腳,只能在作戰中,逐漸被消耗。

我軍在東北的後備力量

但事實是怎麽樣的呢?

第一點, 人家杜聿明在東北一開始的時候就是采取這種戰法,急於找我軍決戰,然後被我軍抓住,在秀水河子殲滅了13軍一部份,隨後開收縮兵力和我軍決戰,在四平保衛戰之後,一路北追東野,但卻不敢深入追擊,原因就在於東北地方太大了,會被迂回包抄,3個軍對對於東北戰場的影響壓根就不算啥。

第二點, 就是當時我軍根據地是分為南滿和北滿,關麟征這三個軍打誰都不合適,東野南拉北打的戰術,讓國軍疲於奔命,「三下江南和四保臨江」也證明了杜聿明光靠手中的部隊,根本就無法和我軍決戰。

因此關麟征三個軍追著東野打,這種其實更多的是口嗨杜聿明而已,他只看到杜聿明被迫守大城市,不主動出擊進攻我軍,但殊不知不是杜聿明不肯打,而是東北國軍在南滿和北滿已經被我軍牽制住,機動兵力根本抽不出來,而想要進攻我軍根據地,3個軍的機動兵力壓根就不夠看……

進入東北作戰精銳的美械軍

除了戰法不可行之外,關麟征去往東北,可能連一個軍都指揮不動。

看看初入東北的國軍7個軍都是哪些成分,60軍和93軍是盧漢的滇軍;新1和新6軍是駐印軍系統,71軍是中央軍陳明仁部,屬於宋希濂系,52軍是關麟征額老部隊,13軍是湯恩伯的起家部隊。

滇軍那兩個軍就不用說了,關麟征在雲南就一直被當地勢力討厭,五華山事變之前龍雲一直就對杜聿明以禮相待,杜聿明在中央系裏面算是和滇軍相處很好的了,但關麟征本人在雲南駐屯期間,經常和滇軍將領鬧不和,在1945年12月,更是朝著昆明的學生開搶,因此,在東北的滇軍2個軍他能指揮的動才怪。

滇軍部隊

駐印軍這兩個軍,一個是杜聿明第5軍的兄弟軍——新6軍,一個是鄭洞國曾擔任軍長的新1軍,這兩人都是關麟征仇人,而且這些部將基本上都是杜聿明的部下,很多人當年也是被關麟征霸淩過的,關麟征想要指揮這2個天之驕子的軍,想想都知道不可能。

陳明仁和石覺的這兩個中央軍王牌美械軍,關麟征如果靠自己黃埔大師兄的威望,或許還能指揮的動陳明仁,畢竟兩人並沒有什麽直接沖突,雖然早年和宋希濂有仇,但此時宋已經離開71軍,而且宋對部隊的管理很佛系,也不搞派系,關麟征大機率能指揮的動71軍。

不過13軍是湯恩伯的嫡系,石覺連杜聿明的面子都不賣,更不要說一直盛氣淩人的關麟征。

在東北期間的13軍軍長石覺

可能有人會說,除了71軍之外,52軍是關麟征的嫡系部隊,關麟征應該能指揮的動。

可事實缺好相反,關麟征和杜聿明是仇人,但人家杜聿明在東北除了新6軍之外,就52軍指揮的最順手,52軍的趙公武和劉玉章,都很信服杜聿明。這其實也從側面說明關麟征對於52軍管理的失控,

從上面的分析來看,關麟征在東北其實也就只可能指揮2個軍,甚至一個軍都指揮不了。

所以,關麟征在胡璉面前損杜聿明,更多是過過癮,真的讓他去東北指揮國軍和我軍作戰,可能真的沒人家杜聿明打的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