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天下 > 軍事

不堪回首的冬夜,美國在抗美援朝時期的飲食保障

2024-08-23軍事
專門介紹輕武器的權威軍事刊物

70多年前的抗美援朝戰爭,中國人民誌願軍在缺吃少穿的惡劣環境下 ,面對裝備有飛機、大炮的以美國為首的「聯合國軍」,經過艱苦卓絕的浴血奮戰,最終迫使對方在停戰協定上簽字。戰爭雖已過去多年,研究對方的後勤保障手段及口糧供應情況,仍具有現實意義——

北韓北部地區的嚴寒來得太突然,連裝備精良的美軍也吃盡了苦頭

最寒冷的冬夜

對於一些曾經參加過侵朝戰爭的美軍士兵來說,「長津湖」這個名字就如同一場揮之不去的噩夢,讓他們在以後的歲月中永遠都如芒在背,如鯁在喉。一切噩夢的根源要追溯到那個最寒冷的冬天。1950年11月下旬,在絕大多數世人眼中,發生在北韓的戰事似乎馬上就要畫上句號了——以美國為首的「聯合國軍」在實施仁川登陸後很快就突破三八線,之後又分成東西兩路向北韓北方大舉進犯,僅僅一個月的時間,北韓首都平壤以及陽德、成川、鹹興、元山等重要城市就落入侵略者的手中。戰場上的樂觀形勢讓這些不可一世的侵略者更加目空一切,遠東美軍司令兼「聯合國軍」司令道格拉斯·麥克亞瑟上將得意洋洋地宣布,準備在感恩節後發動進攻,聖誕節前結束戰爭,讓小夥子們回家過節。

然而,接下來的一場殘酷較量幾乎完全擊碎美國人自建國以來積攢下的所有驕傲和自信,本以為勝券在握的美軍遭遇到似乎是從天而降的中國誌願軍的迎頭痛擊。11月25日,中國人民誌願軍發起入朝參戰以來的第二次戰役,不僅收復北韓首都平壤等城市,還一舉將美軍擊退到三八線地區。在這次戰役中,負責西線的誌願軍先是誘敵深入,繼而發起反擊,於12月6日收復平壤;而負責東線作戰的誌願軍第9兵團(下轄第20、26、27軍)冒著刺骨的嚴寒完成數百公裏的隱蔽開進和戰役集結,於11月27日黃昏向位於長津湖地區的美軍發起進攻。激戰持續整整28天,第9兵團在缺吃少穿、彈藥也十分匱乏的情況下奮勇拼殺,給予美軍第7師和陸戰第1師重大殺傷,不僅粉碎美軍從東線向中朝邊境推進的戰略企圖,還迫使其拋棄大量裝備物資調頭向南逃竄。殘兵敗將一直敗退到北韓東海岸的興南港,最後在海空軍的全力掩護下才得以登船逃脫。

許多美軍士兵對於前途命運一片迷茫,完全不知道自己究竟為何而來到北韓

按照美國人自己的說法,長津湖地區的美軍士兵遭遇到的是美國軍隊有史以來最痛苦和最悲慘的經歷。僥幸從長津湖包圍中脫逃的美軍依然面臨誌願軍的圍追堵截,逃往興南港的苦難歷程長達13天之久,在美國人的記憶中留下足夠深刻的傷痕。從長津湖通向興南港的是一條僅有4.6m寬的崎嶇山路,這條生死攸關的必經之路成為逃往興南港美軍必須死死抓住的一根救命稻草。潰敗的過程堪稱步步驚魂,不管是白天還是黑夜,一路上傳來的都是致命的訊號——淒厲的喇叭聲、軍號聲、口哨聲、槍炮聲、喊殺聲……無不讓人膽戰心驚,許多人在這條長約125.5km的公路上走到生命盡頭。

百年難遇的極端嚴寒天氣更是讓身處戰爭泥淖的美軍士兵痛苦不堪。長津湖周圍的山裏,夜間氣溫降至-40℃,在一個寒冷的黎明,陸戰1師某團部的溫度計甚至顯示出-54℃的可怕低溫。長津湖戰役中幸存的美國海軍陸戰隊中士李·伯格回憶:「我記得有一天早上吃的是熱麥片,他們往麥片上倒了熱牛奶,但是當我走了大約9m坐下吃東西時,熱牛奶已經在我的飯盒裏凍成固體。」這場殘酷的戰役給美軍留下的不僅是巨大的傷亡數位,也給僥幸不死的生還者留下無數肉體上和心靈上的傷痕。寒冷,成為僥幸得以逃脫的幸存者們對於這場戰役最為恐懼的一個印象。

美國軍隊可不是沒見過世面的菜鳥,他們經歷過二戰時期規模宏大的突出部戰役(1944年12月16日~1945年1月25日,納粹德國於二戰末期在歐洲西線戰場比利時瓦隆的阿登地區發動的攻勢),見識過歐洲戰場上的寒冬,更早之前還曾經在自然環境更為嚴酷的西伯利亞地區幹涉過俄國革命,對於如何應對寒冷地區作戰和生存並不缺乏經驗,但是北韓的冬季如此可怕,還是讓所有人大吃一驚。嚴寒條件下,各種裝備和武器都很難像平時那樣保持正常的工作狀態:所有車輛的發動機無論白天還是黑夜都要經常保持運轉,否則車輛一旦熄火就很難再重新啟動;由於地面凍得極為堅硬,迫擊炮發射時產生的巨大後坐力無法透過座鈑傳遞給土壤,直接作用在座鈑上,炮手們很快發現,座鈑在連續發射時會以肉眼可見的速度扭曲變形,嚴重時甚至會因此造成迫擊炮無法使用,這種情況在81mm迫擊炮上表現得最為明顯;以皮實耐用而著稱的M1伽蘭德半自動步槍在極端嚴寒的天氣裏也需要好好伺候,必須時不時地拉動幾下槍機,否則只有槍托杵地,擡起靴子狠狠地向槍機拉柄踹幾下才能繼續使用。

冬裝與取暖

鋼筋鐵骨的武器裝備在嚴寒之中尚且招架不住,人類的血肉之軀就更顯得軟弱無力。為了在嚴寒地區維持生存,足夠厚實保暖的冬裝是必不可少的物質保障。韓戰的第一年,美軍采用的制服仍然是以二戰時期的成熟裝備為主,但是在冬季服裝方面已經采取先進的多層穿著禦寒理念,其實就是利用多件衣服形成的空氣層阻止身體的熱量向外散失。因此無論是海軍陸戰隊員還是陸軍士兵,基本上從裏到外都會穿好幾層衣服——貼身的棉質內衣、保暖性很好的羊毛內衣褲、法蘭絨襯衣、高領毛衣、M43野戰夾克等等,外面還有帶風帽的派克式大衣,以此來滿足吸濕排汗、保暖防風的需要。此外,美軍士兵還配備輕便保暖的羽絨睡袋、防寒手套、羊毛圍巾、多重防寒襪、適應幹燥環境的防寒靴,以及適合潮濕環境穿著的橡膠防寒靴,可謂從頭武裝到腳。不過,即便擁有世界一流的冬季防寒裝備,許多士兵也接受過如何在寒冷氣候中生存的訓練,美軍仍然無法避免因嚴寒天氣而造成的傷亡。僅僅是在韓戰的第一個冬天,美軍就有超過5300人被凍傷,連厚實的羽絨睡袋也不能保證每個人的安全,不知不覺就死在睡袋裏的倒黴蛋也在用另外一種方式提醒活著的人,必須時刻保持對大自然的敬畏之心。

北韓北部地區的冬夜令幸存的美軍士兵終生難忘

與實力雄厚的美國相比,當時的新中國一窮二白,想要為子弟兵置辦一身像樣的裝備心有余而力不足。在戰爭初期,開赴北韓戰場的誌願軍既缺乏體系完備的武器,身上的冬裝也十分簡陋,戰士們的身上只有一套將外罩、棉花和裏子縫制成一體的棉襖棉褲。盡管這種冬裝結構簡單,穿著方便,活動時不易發出聲響,保暖效能也算差強人意,比較適合誌願軍經常在夜間采取的滲透突襲戰術,但是其最大的缺點就是怕潮怕濕,一旦被汗水或雨雪浸濕,其保暖效能就會大打折扣,與美軍體系完備的冬季服裝相比存在著巨大差距。

誌願軍簡陋的個人裝備給過慣了富足生活的美軍士兵留下深刻的印象。在北韓惡劣的氣候環境下,補給充足、衣食無憂的美軍士兵尚且叫苦不叠,而誌願軍居然敢於在缺衣少食、裝備也極其簡陋的情況下奮勇拼殺,難怪美軍會對此驚嘆不已。

美軍除了擁有保暖防寒效能遠勝於對手的冬季服裝,還可以毫無顧忌地引火取暖。由於掌握北韓上空的制空權,美軍士兵幾乎完全不用考慮防空問題,經常在大白天就點燃篝火取暖。家大業大的美國人過慣了奢侈的生活,士兵們的腦子裏完全沒有什麽愛惜政府財產的概念,只要有汽油,他們才懶得再浪費半分力氣,況且,自己去找尋木柴之類的燃料還要冒一定的風險。因此空油桶經過改造之後被冠以「帳篷取暖器」的名號,成為幫助美軍士兵抵禦嚴寒的一大救星。

第一類補給品

要想在突如其來的嚴寒條件下維持生存,僅僅擁有厚實的冬裝和取暖的燃料還遠遠不夠,更重要的是為軍隊提供足夠熱量的口糧,這是讓一支軍隊在任何時候生存下去的基礎。從第一次世界大戰開始,口糧就一直被美軍列為第一類補給品,而個人的服裝和被褥則排在第二位,口糧的重要性不言自明。

在韓戰中,美軍的口糧不僅僅能維持生存,對於支撐軍隊的士氣同樣起到不可低估的作用。毫無疑問,美軍的強大人所共知,無論是武器裝備還是後勤保障都擁有無可比擬的優勢,在當時幾乎成為一種令世界各國頂禮膜拜的神話,美軍對此也頗為自得。然而任何武器裝備都需要人來掌握,最終決定戰爭成敗的因素是人不是物,在這一方面,美軍就顯得有些底氣不足——盡管這場戰爭打著「聯合國軍」的旗號,但許多美軍士兵和基層軍官在為何而戰這個問題面前迷失方向。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美軍可以拿「反法西斯戰爭」的正義招牌來給士兵們打打雞血,而在這一次入侵北韓的戰爭可就找不出什麽冠冕堂皇的理由。大量被征召的人員來自國民警衛隊和陸軍後備隊,許多官兵對於離別熟悉的生活環境並不心甘情願,更何況他們要前往的目的地還是一個如此遙遠而又陌生的國度。經歷了跨越太平洋的漫長旅途,最終踏上北韓土地後,惡劣的自然環境和完全超乎想象的可怕對手又使原本傲慢自大的美國人遭受到更大的心理挫折……直接的肉體創傷進一步加劇精神層面的挫敗感,對於部隊士氣的打擊是前所未有的,以至於一向擅長動用各路媒體為自己塗脂抹粉的美國人覺得臉上無光,難以為自己的失利開脫。正如某些美國歷史學家所說的那樣,參加韓戰的美軍普遍存在著團隊精神和集體榮譽感缺失的現象,並且完全不理解自己被跨越太平洋投送到這裏究竟是為了什麽,許多人整天扳著腳指頭盤算自己什麽時候才能離開這個倒黴的地方,甚至不惜為此自殘自傷。種種士氣低落的表現令美國陸軍部的老爺們感到十分頭痛。

感恩節的夥食看起來相當豐盛

為了讓美軍在遠離本土的戰場保持必要的士氣,盡量維持美國式的生活水準,讓士兵們吃好喝好無疑是一種最為簡單而有效的辦法。從美帝國主義決定入侵北韓的那一刻開始,給養物資的籌備和運輸工作就被置於十分重要的地位。1950年6月30日,美國總統哈瑞·杜魯門下令將駐日美軍地面部隊投入北韓戰場。而在此前一天,杜魯門批準一項指令:為了應對北韓危機,大大加強遠東部隊司令的權力。總統的指令除了賦予遠東司令更多的許可權外,還特意提到要向入侵北韓的美軍發送所需的補給品和彈藥物資等等相關事宜,對於軍需給養供應的重視程度由此可見一斑。

遠東部隊司令道格拉斯·麥克亞瑟已經等得很不耐煩了,他的反應也相當迅速,總統的指令一經下達,他就立刻指示駐紮在日本的第8集團軍司令華爾頓·沃克緊急派兵入朝,並且承擔相應的軍需物資保障任務。第8集團軍成為美國入侵北韓的急先鋒,很快就決定派一個營的兵力投石問路。第24步兵師第21步兵團第1營被命名為史密斯特遣隊,作為一顆光榮的探路石子扔了出去,後續的兵力也源源不斷地湧向北韓。等到以美國為主導的「聯合國軍」把招牌立起來,第8集團軍更是忙得不可開交——除了要伺候好最先投入北韓的第24步兵師,還得準備投餵那些仆從國軍隊。

一幹所謂的「聯合國軍」當中就數美國人的腰最粗,這些仆從國軍隊要美國人來養活也是理直氣壯。畢竟美國本土有兩大洋作為天然屏障,不僅免遭戰火侵襲,還透過第二次世界大戰攫取巨額財富,可那些仆從國卻一個個在戰爭中折騰得元氣大傷,戰爭留下的創傷還沒來得及舔舐幹凈就被美國人牽出來助戰,所以吃喝拉撒睡一應軍需後勤保障任務只能仰仗財大氣粗的美國人來照應。

為了解決上述問題,第8集團軍和遠東司令部在7月4日專門召開後勤聯席會議,並作出決定,仍然由留在橫濱的第8集團軍後方留守處為所有侵朝部隊提供軍需後勤支援。這種狀況一直持續到8月25日才算結束,遠東司令部在這一天正式成立日本後勤司令部,接管第8集團軍後方留守處此前承擔的各項後勤保障任務。此外,會議還要求在北韓盡快設立一處大型物資補給基地,並且在日本至少維持可供45天消耗的物資儲備量,以後將儲備量增加到120天。

與北韓隔海相望的日本無疑是一個絕佳的彈板,作為「聯合國軍」在遠東地區最大的集結和補給基地,日本仍然是當時遠東地區的頭號工業強國,在美國控制下的工農業資源必然要為美國軍隊服務。截至1951年5月,僅僅是直接受雇為美軍提供服務的日本人就超過30000人。

依靠著地理上的便利條件,日本就近為美軍的後勤補給提供相當大的助力,但是日本本土的資源十分貧乏,仍有許多軍需物資必須由美國本土供應,士兵們每天都必不可少的口糧自然是其中最重要的一項內容。(待續)

(本文發表於【輕兵器】2021年第12期,公眾號文有刪改)

重要通知!!!

2023年第11期【輕兵器】雜誌已經上架!

限時福利!

2021年7-12期雜誌打包限時優惠!

數量有限先到先得!

另有百余件商品待君挑選!絕對物超所值!

編輯:曾振宇 丁湧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