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天下 > 軍事

德意誌第三帝國最後的大規模反擊,耗盡所有的後備力量的最後一搏

2024-07-07軍事

1944 年對於德軍而言,可謂是艱難至極。6 月,盟軍在諾曼第成功登陸,德軍被迫陷入兩線作戰的困境;8 月,蘇軍發起巴格拉季昂行動,重創德國中央集團軍群;8 月底,蘇軍攻入羅馬尼亞,羅馬尼亞政變倒戈,致使德國原本就不容樂觀的資源供給愈發艱難。

除了蒙哥馬利在市場花園行動中的失利,東西兩線幾乎全是壞訊息。蘇軍正籌備著冬季大進攻,盟軍也在積聚力量,留給德軍的時間所剩無幾,他們必須做出抉擇,以改善兩線作戰的尷尬局面。 德軍經過深思熟慮,決定先對盟軍動手。

畢竟在他們看來,蘇軍難以戰勝且不會和談,而盟軍相對較弱。希特勒認為,只要在西線取得重大勝利,就能夠分裂盟軍,迫使英美拋開蘇聯與德國締約,這樣德國就能將兵力全部投入東線,同時也能有足夠時間研制新式武器,如飛彈、噴射式飛機、超重戰車等。 德軍向來堅信進攻是最好的防守,既然敢於主動出擊,必然握有一定優勢。

1944 年底,隨著戰線收縮,德軍無需再防守整個西歐,兵力得以空前集中。盡管盟軍掌握著制空權,但德軍的補給問題有了明顯改善。 盟軍的戰線從法國南部一直延伸至荷蘭比利時,後勤運輸逐漸吃力,每向比利時前線運送一加侖燃料,盟軍自身就要消耗掉 5 加侖,這也是盟軍不得不暫停大型攻勢的重要原因。

最終,德國高層將進攻地點選定在盟軍防守薄弱的阿登地區,德軍將此次閃擊戰計劃命名為守衛萊茵行動。 德軍期望借此行動撕裂英美戰線,重新占領安特衛普,切斷深入的美軍後勤,進而促成和談。不少德軍參謀擔憂盟軍的空中優勢會遏制德軍進攻,但希特勒駁回了這些顧慮。 晚秋時節,西北歐常常被大霧或低雲籠罩,不利於空軍出動。

此外,希特勒還堅信美國人缺乏戰鬥力,認為美國後方一旦聽聞部隊損失慘重的訊息定會崩潰。於是,德軍在 9 月確定了行動計劃。 德軍原計劃動用 40 多個師,包括 12 個裝甲師、裝甲擲彈兵師和一些步兵師。但由於人力短缺,最終只能東拼西湊出 20 個師,其中包含由戰場老兵和新募兵員組成的國民投擲兵部隊,這 20 個師幾乎用盡了德國所有的後備兵力。

德國將部隊編成 3 個裝甲集團軍。第 6 裝甲集團軍下轄 4 個黨衛軍裝甲師,包括警衛騎隊師和第 12 青年師以及 5 個步兵師,由黨衛軍奠基人迪泰瑞希率領,作為主力負責占領安特衛普。 第 5 裝甲集團軍,下轄 3 個裝甲師和 4 個步兵師,由曼托菲爾率領,負責進攻中路並占領布魯塞爾。

第 7 集團軍下轄 4 個步兵師,由布蘭登伯格率領,負責進攻南路和保障側翼。 除此之外,德國的第 15 軍部署在阿登戰場最北端,負責牽制美軍行動,若形勢有利則發起進攻。進攻的德軍總計 25 萬人,約 1000 輛坦克,戈林承諾湊 3000 架飛機提供空中掩護,實際卻只拿出 800 架。

希特勒將計劃交給了西線總司令倫德施泰特和 B 集團軍群司令莫德爾,這份計劃幾乎是 1940 年進攻法國計劃的翻版。只是 1940 年德軍只需穿過阿登山區,而 1944 年卻要在山區作戰,且雙方力量早已不可同日而語。 莫德爾並不認為德軍有能力攻占安特衛普,他決定先實施部份計劃,吃掉美軍的先頭部隊,然後再伺機行事。

戰鬥開始前,德軍還派出了一支特種部隊,這支部隊由歐洲最危險的男人斯科爾茲內率領。 他們身著美軍制服,操著流利的英語,潛入盟軍後方進行破壞活動,包括襲擊美國士兵、剪斷電話線、倒轉路標、鋪設虛假地雷等,甚至放出要去巴黎暗殺埃森豪威爾的狠話,致使盟軍後方人心惶惶。

12 月 16 日,德軍展開行動,猛烈的炮火打擊過後,德軍 3 個軍向阿登地區發起進攻。他們面對的是美第一集團軍所屬的 5 個師,約 8.3 萬人的兵力,德軍在戰鬥初期形成了人數優勢。 此時,許多盟軍士兵還認為德國已無力發起大型進攻,結果盟軍被德軍打了個措手不及。北部德軍第 6 裝甲軍的步兵單位,在艾森伯恩山脈遭遇美軍兩個步兵師的頑強抵抗。惡劣的天氣雖削弱了盟軍的空中力量,卻也阻礙了步兵的推進,迪泰瑞希不得不提前出動裝甲部隊來開啟局面。

中路的進展相對順利,曼陀菲爾成功運用潛行攻勢,包圍了美 106 師的兩個團,並迫使他們投降。據美軍記錄,此戰美軍損失 7000 至 9000 人。在南方的德軍攻至重要路口聖維特和巴斯托涅,但美軍第 101 空降師隨即抵達巴斯托涅,德軍無法迅速攻陷此地,不得不留下部份部隊圍城,裝甲部隊從兩側繞過。

最南方的第 7 裝甲軍,在突進幾英裏後被美軍部隊阻攔,只有第 5 傘兵師突進較遠。隨後兩軍陷入拉鋸,不過第 7 裝甲軍倒是完成了保障側翼的任務。第二天,盟軍高層才終於意識到阿登地區的戰鬥並非地方性的反擊,而是一場大型進攻。豪威爾及其指揮官們,趕忙下令大批援軍趕赴此處。 不得不說,盟軍的增援極為迅速,在一周時間內,盟軍就集結了 25 萬人的支援部隊。

可在援軍抵達前,德軍已占領馬斯河渡口,第 7 集團軍越過奧爾河,在美軍防線上打出一個寬 100 公裏、縱深 30 至 50 公裏的突出部。 約阿西姆·派普率領的派普戰鬥群是第 6 裝甲軍的進攻矛頭,派普戰鬥群一路向比利時推進。初期戰鬥較為順利,但很快,就在斯塔沃洛遭到美軍頑強抵抗,派普留下一支部隊牽制,然後率領主力趕去占領馬斯河上的橋梁。到特魯瓦棚時,派普發現橋梁已被美國工兵炸毀,德軍不得不繞道斯圖蒙。

可當部隊接近此地時,美軍再次炸毀橋梁,並據守在壕溝內準備打一場阻擊戰。早在開戰前,德軍將領就總結了戰鬥勝利必須的四個條件:天氣必須差,進攻必須突然,速度必須快,必須奪取盟軍油料。 如今,派普戰鬥群的攻勢被地形阻擋,正逐漸失去先手優勢,派普戰鬥群也未能在戰鬥中奪取太多油料,裝甲部隊隨時可能停滯。

與此同時,美軍重新奪回斯塔沃洛,切斷了派普戰鬥群和主力之間的聯系,派普戰鬥群在斯圖蒙的處境愈發艱難。 德軍部隊拼命救援,但燃料的缺乏使裝甲部隊威力大減,最終派普戰鬥群不得不強行突圍,代價是放棄所有的坦克和重炮。

中路的德軍第 5 裝甲軍,一路進攻至聖維特,他們的對手是美軍第 7 裝甲師、第 106 步兵師的一個團。 美軍在克拉克的帶領下,遲滯了德軍的進攻速度,但德軍攻勢猛烈,美軍防線被擊潰,不得不將部隊撤退至薩爾姆河以西。德軍拿下聖維特,可後方的巴斯托涅仍在美軍手中,時刻威脅著德軍後方。

美軍第 101 空降師和第 10 裝甲軍 B 戰鬥群拒絕了德軍的勸降,德軍對巴斯托涅展開圍攻,包圍圈內美軍傷亡慘重。德軍看似占據優勢,但從整體來看,陷入拉鋸戰的德軍已失去進攻的突然性。 盟軍援軍不斷抵達,他們穩固防線並計劃向德軍反攻,德軍離攻占安特衛普的目標愈發遙遠。

這時,一個更為不幸的訊息傳來,阿登地區的天氣開始轉晴,隨著能見度提高,盟軍空軍恢復攻擊。 他們對德軍的後方補給點展開淪陷性轟炸,戰鬥機也開始襲擊運動中的德軍部隊,盟軍空軍還向巴斯托涅的守軍空投大批物資,極大緩解了被圍美軍的危機。看著戰場局勢的變化,德軍將士忍不住痛斥沒有飛機和燃料的仗實在難打。

曼托菲爾見戰機已失,於是向統帥部建議撤回齊格菲防線,但被希特勒拒絕。希特勒認為除了派普戰鬥群外,德軍裝甲部隊的損失十分輕微,德軍仍有能力發動大規模進攻。 1945 年 1 月 1 日,德軍發起地板行動,德國空軍轟炸了低地國家的機場,以損失 277 架飛機的代價摧毀了盟軍 400 多架飛機。

遺憾的是,盟軍僅用 10 天時間就補足了飛機的損失,而德國空軍經此一役,徹底喪失了發動大型進攻的能力。 同一天,德國的 G 集團軍發起北風行動,這是德軍在西線的最後一次大型攻勢。美軍第 6 軍陷入德軍的三面圍攻,傷亡數位不斷攀升,經戰後統計,美軍第 6 軍損傷 1.4 萬人,第 7 軍至少損傷 9000 人。

然而,德軍局部的勝利無法改變整體的力量對比。在阿登外圍,盟軍集結約 65 萬兵力向德軍發起反擊,形勢對德軍極為不利。艾森豪維爾希望蒙哥馬利於 1 月 1 日發動進攻,與巴頓的第 3 軍會合,但蒙哥馬利為避免冒險,將日期推遲至 1 月 3 日,因此盟軍未能達成合圍德軍的目標。

1 月 6 日,應丘吉爾的請求,史達林命令蘇聯紅軍提前在東線發起維斯瓦河 - 奧德河攻勢。鑒於形勢惡化,希特勒不得不在 1 月 7 日同意德軍從阿登地區撤出,大多數德軍邊打邊退撤出戰鬥區域,但因缺用過燃料,不得不放棄眾多裝甲車輛。

1 月 15 日,兩支美軍在突出部的後方會師,阿登戰役正式結束。這場戰役是美軍登陸以來最為血腥的一戰,美軍因輕敵遭受德軍猛烈打擊,死傷 8 萬余人,也有說法是 7 - 10 萬。 此戰過後,擁有巨大優勢的盟軍再也不敢輕視德軍。

對於德軍而言,阿登戰役是西線的最後一搏,德軍的反攻雖有效打擊了盟軍,但未能達成戰略目的,自身還傷亡 8 萬余人,被擊毀或丟棄 600 多輛坦克,此戰幾乎耗盡了德軍所有的後備力量,德軍再也無力阻擋東西兩線的推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