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天下 > 軍事

解放戰爭中國軍戰術失誤的思考(1)

2024-01-04軍事

有人說解放戰爭中國軍的戰術水平還停留在一戰時期,這是造成其失敗的很重要的因素。也有人說國軍有裝備不用,沒能運用裝甲突擊戰,空地協同戰。我認為,第一種說法是失之偏頗的,我覺得頗有擡高中國民黨軍將校之嫌,因為國民黨軍將校大部份都是軍事速成教育,實際戰術水平胡軍事素養非常有限,而第二種說法也是很難成立的。首先我想分析一下大家都很熱衷於的國軍裝甲戰,空地戰的話題。

實事求是來說,國軍很多將校根本不懂什麽步坦協同,空地一體的戰術,從目前我能查閱的資料來看,除了二太子還能講幾句步炮戰空協同,機動作戰外,大部份國民黨軍將校用戰車,就是上城墻當活動炮台或者逃命用,當然當時國軍的裝備也沒有能力支持我們心目中歐洲那種裝甲戰術和空地戰術,

因為根據1945年底至1949年初統計,國民黨擁有過不超過500輛各型坦克,編成1個裝甲兵旅教導總隊(師級編制),轄3個戰車團、1個裝甲炮兵團、1個裝甲汽車團,具體序列如下:

戰車第1團:將原48師142團所屬戰車交於原戰車第2團,142團則由團長馬轍率領開赴武漢,以一部撥於裝甲炮兵團,一部連同攜帶裝備船運上海轉徐州的駐印軍戰車第1營、第2營成立戰車第1團。該團全為美式裝備。 團長諶誌立 二任團長蔣緯國 三任團長趙誌華。
第1營營長 趙誌華
第2營營長 尤洪濤
第3營營長 梁世星

戰車第2團:以原48師142團一部和原戰車第2團改編,從西安移駐鄭州,計有各式戰車100余輛。 團長蔣鐵雄 二任團長吳文芝 三任團長郭東場 。
第1營營長 陳銀慶
第2營營長 郭東場
第3營營長 杜玉恒

戰車第3團:全由接收日軍遺留戰車組成,駐北平。 團長趙振宇 二任團長張建勛 。
第1營營長 梁 燕
第2營營長 王綬輝
第3營營長 王乃昌

裝甲炮兵團:初由原48師75mm榴彈炮營一營,駐印軍戰車第一、二營裝甲炮兵連合編一營,1948年夏由美軍剩余物資中的m4戰車,將炮塔拆下,裝上105mm榴彈炮組成另一個營。有曾蔭愧任團長。

裝甲汽車團:裝備原48師搜尋團的剩余各式裝甲車(例如M3A1裝甲偵察車)、摩托車。

原計劃成立戰車第4團,想使用日軍遺留戰車編組而成,但是實際上沒有接收到足夠的裝備,所以後與戰車1團合並。

其他也存在如東北剿總使用繳獲的日式戰車裝甲車及自己改裝的裝甲汽車混編的裝甲兵團。

國軍主要型號是日軍留下的九七式、八九式坦克,九四式、九五式裝甲車,還有抗戰期間遺留的蘇制T-26戰車及意制、法制、英制戰車,此外根據抗戰結束後的美軍對國民黨軍援助記錄顯示,國府接受了駐印軍約100輛M3A3戰車,1948年美援的200多輛LVT兩棲戰車。後來二太子在太平洋諸島撿垃圾,撿了不少美制M4戰車、M5A1輕戰車、M10驅逐戰車、LVT水陸兩棲戰車等。據不完全統計,截止1950年初,不包括之前的戰損,國軍還剩下M4中戰車31輛、M3/M5輕戰車360輛、95式輕戰車8輛、94式輕戰車23輛、97式中戰車49輛、LVT登陸戰車41輛、M8自行火炮125輛、M10自行火炮34輛、M2/M3半履帶裝甲車201輛、M8輪式裝甲車81輛、T-26戰車19輛及其他雜項戰車若幹。

關於飛機,據統計,抗戰戰爭勝利後,國民黨軍從美國駐華美軍處接收了261架P-51D/K,裝備國軍空軍第3、4、5等3個戰鬥機大隊,成為最主要的戰鬥機種。解放戰爭中,國軍還裝備有B-25轟炸機216架、P-38偵察機45架、C-47運輸機13架,以及裝備B-24重型轟炸機的第8大隊的30架B-24。此外,還有數十架二戰時獲得的P-47,P-40戰鬥機。

單從數據上分析是枯燥乏味的,解放戰爭是在方圓300余萬平方公裏的土地上打響的,國軍同共軍的接觸戰線綿延超過3000公裏(從長春到陜北),將以上的飛機戰車分攤到各個戰區,那麽平均下來的數量真是少得可憐。誠然,現在戰爭要求的是戰車集中使用,飛機集中轟炸,可是前線到處都是要求支援的聲音,單單集中所有技術兵器去打某一仗,恐怕也並不是校長能說的算得。

首先看看裝甲戰術,得益於民國常年的混戰,委座為代表的國民黨軍,基礎建設幾乎為零,道路條件很差,鐵路運輸力又十分有限,要想將戰車從各個參戰部隊集結起來,就得參戰部隊自己跑,而各種條件差的路況對於路途中戰車裝甲車輛的部件的磨損是十分驚人的,而零件的補充,裝備的維修,都得靠美國人給撐著。初期是國軍進攻解放區,其實根本就沒有遇到什麽像樣的攻堅戰,解放軍不計較一城一池的得失,牽著國軍的鼻子走,前線沒有一條固定的戰線,打的全是野戰,而且主要戰役都發生在陜北,山西,山東那些溝壑縱橫,道路狀況極差的地區,那麽主要用於突破堅固防線的裝甲突擊作戰也就沒有了發揮功效的余地。到了解放戰爭後期,國軍越來越陷入了被動的防禦,更多的兵團被陷在了大城市中作為防禦力量。

當然,戰車在城市戰中的防禦作用是不可抹殺的,可是問題是本來國軍坦克數量就不足,還要把他們拆散開來分散在各個被包圍的城市中,打大規模集團突擊的可能性逐漸變小,所以,以此看來,即使有國民黨軍將校真的是裝甲運用大師,恐怕也是巧婦難為無米之炊罷了。當然,問題是他們也沒有那種素質,唯一一次值得一提的裝甲突擊作戰發生在淮海戰役期間,從1948年11月12日開始,邱清泉第2兵團和李彌的第13兵團,在戰車、飛機掩護下,由徐州沿隴海鐵路兩側並肩東援,企圖解救黃伯韜兵團。

參加東援的戰車部隊主力是二太子苦心經營的戰車第1團。可是就是這麽一次本來可以按照教科書式打法去打的裝甲突擊作戰,竟然最後成了天大的笑話。面對數量占絕對劣勢的解放軍,國軍竟然將戰車分散使用,結果拳頭變成了巴掌,在解放軍的縱深防禦體系面前(其實也就是多幾道戰壕而已),激戰10日,不僅沒突破解放軍的防線,還損失了30余輛戰車,最後狼狽地撤回徐州。

再來看看空軍支援戰術,平心而論,國軍雖然占據著絕對空優,可是要想實作西歐戰場和太平洋戰場上的那種立體化戰爭,距離還差得很遠。立體化戰爭,說白了就是空軍對於地面部隊的有效支援,而美軍,英軍實作這個目標的基本保證是兩點:1.完善的通訊設施,設想,如果你連讓飛行員確定你在哪裏,敵人離你有多遠都做不到,那還談什麽空中支援啊,美軍在二戰西歐戰場上,每個連都有高頻步話機,可以直接呼叫頭上的飛機進行支援。2.分工明確的空軍裝備,美軍在二戰中對地支援有P-38,F-4U(都經過了改裝,可以加掛火箭彈,燃燒彈,殺傷炸彈),英軍有「台風」,這些飛機載彈量大,滯空時間長,可以給敵人地面部隊造成嚴重的傷亡,反觀國軍的那些戰鬥機,無非是兩翼各掛一枚普通炸彈。

然後就到前線去支援了,比起英美軍隊,這樣的空中支援效果自然大打折扣。對於國軍很具規模的轟炸機部隊,他們的表現除了對於解放區後方的騷擾性轟炸外,根本未起到其他支援作用。要知道,美軍的B-25在太平洋戰場上可是經常飛得只有船桅,樹梢那麽高,除了用炸彈外,機頭4挺12.7mm機槍也打得鬼子鬼哭狼嚎啊。由此可見,國軍在解放戰爭時期根本就未形成一套科學的空中支援體系,裝置跟不上,縱然思想觀念跟得上,又有什麽用呢?

一戰經驗在國內戰場上是否真的沒有用呢?我認為並不是這樣的。首先,解放戰爭雖然有飛機和戰車的參與,但歸根結底,還是一場平面的戰爭,因為雙方都沒有能力將飛機戰車運用到立體化戰爭中去。其次,雙方在戰爭中都廣泛運用了戰壕碉堡等防禦體系,而且每一次的防禦作戰或對於防禦體系的攻擊作戰,對於雙方來說都可以說是生死攸關,解放戰爭後期,對於國軍更是如此。對於這種體系的攻擊和防禦,一次世界大戰給我們提供了極好的經驗和教訓。下面,分別就攻擊和防禦問題從國軍方面做探討。

對於戰壕體系的攻擊,從一戰經驗來看,可以說關鍵是炮兵和步兵的協同。而在這方面運用的比較到位的是德軍。1918年德軍主要針對高夫的第5軍和普魯默的第3軍的「艾米夏爾」攻勢就可以看成是炮兵和步兵的協同的完美之作。炮兵在進攻過程中的作用主要是摧毀敵軍前沿的鐵絲網(對國軍炮兵來說,這個問題不存在),壓制戰壕內或碉堡內的敵軍以掩護步兵前進,在步兵同敵人交火後,迅速實行延伸射擊以截斷後方敵人預備部隊的增援。整個攻擊過程要一氣呵成,不能有絲毫間斷,否則暴露在空曠地帶的步兵就成了戰壕內敵人的活靶子。從炮兵數量上看,國軍前期是有能力做到有效的炮兵壓制的。

據統計,解放戰爭時國軍裝備的火炮主要是抗日戰爭後期美國援助的M2A1型105mm榴彈炮,還有M1918型155mm重型榴彈炮(數量很少,只有36門),以及普遍列裝的M1A1型75mm山炮,當然國民黨軍必定接受了一百多萬人的日軍裝備,中間也有數量不少的日制150、105榴彈炮,75野炮山炮。據統計解放戰爭中美國為國軍裝備了14個全美械軍包括國內12個軍(第2,5,6,8,13,18,53,54,71A,73,74,94軍),理論上每個軍1個榴彈炮營12門炮,3個山炮營36門炮。新1軍,新6軍共48門105mm榴彈炮,72門美式75山炮。另外歸駐印軍指揮的炮兵4,5,12團也換裝美式榴彈炮。

炮兵4,5團每團各36門105mm榴彈炮,炮兵12團裝備36門155mm榴彈炮,到解放戰爭時炮兵10,13團也換裝了美式105mm榴彈炮。此外解放戰爭時其它一些部隊也有美式火炮,例如整72師有4門,整28師有4門,整25師有吞掉了傘兵的4門,整57師師屬炮兵為美式105榴彈炮營,傅作儀部也有一個美式105榴彈炮營。後來1948年美軍從平津上海青島撤走時也送給國軍幾十門105公釐榴彈炮,據說天津美國海軍陸戰隊結束時,給天津94軍遺留了幾門105公釐M3輕榴彈炮。由上可見,美國從抗戰到解放戰爭國軍逃到孤島前,總計給了300門以上的大口徑榴彈炮,山炮數量超過600門。此外,炮兵11團有25門德制Lefp8型105mm榴彈炮,150mm榴彈炮若幹(軍博有)。炮兵7團裝備了日制96式150mm榴彈炮36門。炮兵9團還有日制150mm榴彈彈24門,91式105mm榴彈炮9門。

炮兵6,8,16團裝備了相當數量的38年式75mm野戰炮,以上不包括其他各軍屬、師屬火炮,雜牌軍像閻錫山自有的炮兵力量。由以上統計我們不難看出,國軍在火炮數量上還是相對比較充足的(相對於裝甲兵和空軍的狀況而言),而且,由於美援以及接收的日本戰敗移交的物資,可以保證炮兵的彈藥補給得到大量滿足,從1947年年初到1948年底,國軍大部份彈藥是供應充足,雖有短缺之現象,但原因不在生產與購買上,生產與購買的彈藥除少數品種,如美式武器中的155重炮彈藥外,其余如105榴彈炮,山野炮及輕武器的彈藥是充足的,解放軍光在沈陽一地就繳獲了120萬發炮彈;上海戰役,國軍已經是極其劣勢,重武器也比較缺乏,但是湯恩伯為了長期固守以待「國際形勢的變化」,尚能在上海囤積的彈藥:重炮炮彈5萬發、山野炮彈10萬發、八一八二迫擊炮彈500萬發、六〇炮炮彈10萬發;

另外,例如國軍在武漢的第九補給區在1949年5月擁有的彈藥儲備可供60個師使用3年,此外,國軍還把一部份美械部隊的步機槍改為國械,之所以如此,並非是美式武器的彈藥供應無法保證,國械的彈藥供應有保障,而是出於統一口徑,簡化後勤供應考慮,為此,國軍的各個兵工廠專門把日美式步機槍改為79口徑,大約每個月可改造9000-10000支。所以說國軍火力發揮不出來,是因為彈藥不足這個借口是不成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