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天下 > 軍事

近9000億軍費還哭窮,「自我閹割」的美國,已經沒錢跟中國打仗了

2024-07-20軍事

作為人類歷史上最熱衷於發動戰爭的國家,美國在建國200多年時間裏打了160多場戰爭,其中大部份都是美國跑到別人家去打仗。然而最近幾年人們發現美國突然變得不太好戰了,川普在任期間沒有發動過任何一場戰爭,拜登在任期間也只是在敘利亞執行軍事任務、炸一炸胡塞武裝。是什麽原因導致美國突然變得「熱愛和平」了?答案是沒錢了。

2024年,美國的軍費開支達到了8860億美元,創下了美國國防開支的新紀錄,占美國經濟總量的3.2%,美國的軍費開支超過了其後9個國家的國防預算總和,約占全球軍費總額的40%。 單看數位的話,會感覺美國的軍費開支相當充裕,怎麽會沒錢打仗呢?只能說現在的美國軍費有點類似於明朝末年的遼餉,萬歷末年,明朝在遼東增加賦銀520萬兩,崇禎繼位後,遼餉更是增加到900萬兩了。可這麽多的餉銀,別說幫明朝收復失地了,甚至連守護現有的土地都捉襟見肘,因為明朝征收上來的加賦,在下放的過程中,會遭到官吏們的層層克扣,真正能夠用在戰爭上的,僅僅是一小部份。許多地方吃空餉已經成為了公開的秘密,遼東的餉銀已經成為了養肥各級官員的發財樹,他們巴不得遼東一直打下去,最好是明朝多吃敗仗,死的人越多、吃空餉的事就越容易隱瞞下去。

而美國那邊呢,雖然沒辦法操作吃空餉的事情,但其實做的更過分,因為美軍那邊完全可以公開貪腐。就比如在美國2025財年軍費預算聽證會上,美國議員麥克·沃爾茲就拿著一袋子襯套質問美國空軍部長肯德爾:為什麽五角大廈采購一袋襯套要花9萬美元?

這其實就是美國上下獲利的典型代表,這9萬美元可能只有100美元是用來買襯套的,剩下的89900美元都被美軍各級部門領導人、國會議員、私人承包商瓜分了,在美國的軍工復合體裏,五角大廈和國會議員還有軍火商們變成了利益共同體,他們抱團掩護,其他人不敢查也沒能力查。

類似的事件在美軍那裏屢見不鮮,比如美國空軍采購25個咖啡杯花了3.2萬美元、買一個馬桶蓋花1萬美元,駐阿富汗美軍空運幾只山羊花了上百萬美元。當年川普不信邪,非要組織查賬,結果派去阿富汗的人卻離奇死於墜機,最終駐阿富汗美軍貪腐的調查就不了了之了,但是卻更加堅定了川普從阿富汗撤軍的決心。

雖然美國從阿富汗撤軍了,但是美國軍工復合體撈錢的手段多了去了,就比如前幾個月在加薩修建一座浮動碼頭,前前後後花了3.2億美元,在中國足夠建一座大型現代化港口了,結果美軍建造的浮動碼頭才投入執行了10多天就解體沈沒了,3.2億美元就全打了水漂,至於裏面有多少錢花在了修建碼頭上面,沒人查得出來,這可要比明軍將領吃空餉高明多了。

按照美軍這麽個揮霍方法,近9000億美元的軍費也不太夠花。比如在2021財年,美國的軍費開支是7405億美元,看起來不少了,但是美國海軍能夠用來采購裝備彈藥的錢只有570多億美元,最終的成果就是訂購2艘核潛艇、2艘驅逐艦、1艘護衛艦、1艘船塢運輸艦、2艘救援船、2艘大型無人水面艦艇、21架F-35戰鬥機、24架F-18艦載機,4架E-2預警機、5架KC-130加油機、47架各型直升機以及一些武器彈藥。

作為對比,2021年中國軍費開支大約為2090億美元,當年卻增加了1艘戰略核潛艇、2艘兩棲攻擊艦、3艘055型驅逐艦、7艘052D型驅逐艦、9艘056A型護衛艦,至於飛機的增加數量哪怕直接忽略掉,也要比美國海軍增加的裝備多了好幾倍。

雖然在明面上,美國的軍費開支大約是中國的4倍,但是在軍工復合體明目張膽的貪汙下,美國能有一半的軍費開支真正花在美軍身上就算燒高香了,這樣一來,美軍實際能夠拿到的錢也就只有解放軍的2倍。 可是在購買力上,中美兩國也有巨大的差別,因為武器裝備實際上也是工業品,經過「去工業化」洗禮之後的美國,在建造武器裝備時所付出的成本越來越高。

就比如美國空軍采購一袋襯套,哪怕不存在貪腐,美軍采購一袋襯套也要花100美元,可是在中國,一袋襯套可能9.9就給你包郵到家。美國雖然是世界第一強國,但也無法改變客觀的市場規律,美國工業化嚴重衰退,生產的工業品越少、產品平攤的各方面成本就越高、賣出去的價格就越貴、賣得越貴就越沒人買、沒人買就導致廠家要麽倒閉、要麽在政府的補貼下勉強維持,甚至可能在政府的幹預下,讓美軍強行采購本地企業價格更高昂的零部件,如果每個零部件都比中國貴個2、3倍甚至幾十倍,那麽同樣采購一架戰鬥機,美軍采購的可能就要比中國貴幾千萬美元了。

有人可能會疑問了,美國為什麽要「去工業化」?現在把制造業重新轉移回來不就行了嗎?這種想法其實就是過於想當然了,因為制造業轉移是任何一個經濟體所要面臨的客觀規律,就比如中國是世界上最大的工業國,但是在經濟發展到一定程度後,一些低端制造業依然要向越南等國轉移,因為這是資本的趨利性,不會隨國家意誌而發生改變,尤其是那些勞動密集型產業,別的國家用工成本比中國低得多了,自然就有企業家願意把工廠搬到那裏。

只不過美國的「去工業化」卻是「自我閹割」的一個過程,上世紀70年代的時候,美國還是世界上最大的工業國,但是石油危機以及加息所帶來的陣痛,讓美國選擇了「去工業化」,因為制造企業是相當重視資產的,看看現在中國的新能源汽車造車勢力就知道了,都是幾百億幾百億的砸錢,誰的錢斷流了,誰就等著停產倒閉吧,因此制造業對加息非常敏感,一旦加息就會導致一大堆制造企業不景氣甚至倒閉,進而影響經濟。可美國為了利用美元潮汐來收割全球,又要經常加息,於是美國選擇了金融立國,將絕大部份制造業轉移出去,只留下波音這些壟斷型制造企業,這些企業家大業大,根本不怕加息。

最終的結果就是美國已經非常不適合制造業發展,哪怕川普和拜登都在想盡辦法重振美國制造業,取得的成果也非常有限,畢竟一袋襯套都要花100美元采購,有幾個資本家願意去美國當冤大頭。而美軍最終就變成了這種制度下的犧牲品,采購武器的成本是解放軍的好幾倍,美國最新的星座級護衛艦索性直接交給義大利造船廠幫忙建造了。

而導致美國軍費不夠花的另一個原因,就在於美國的全球擴張型戰略,美國要在全世界維持影響力,就必須擁有幹預全球熱點地區局勢的能力,只能滿世界駐軍、部署艦隊。 這就要求美國極為重視對外軍事力量投射的建設,不僅要在海外建造、維護一大堆軍事基地,還要裝備大量戰略運輸機、加油機和補給船。這些都是美國需要額外花錢的地方,堪稱吞金巨獸,占用了大量原本應該用於武器采購的經費,這就是美軍「家大業大」帶來的弊端,自己有大量「家眷與傭人」需要養,看似非常風光,可背後都需要大把大把的錢往裏砸,並且還不能停,一旦中斷了,就意味著美國之前數十年的投入很快就會打水漂了,看看美國之前從阿富汗撤軍,遺棄了多少物資與武器裝備吧,這僅僅是美國在全球數百座海外軍事基地中規模不大的一批基地遺留的物資。

反觀中國奉行的是防禦性國防政策,不需要在海外進行多余的軍事投入,所有的錢基本都能花在本土的軍隊建設上,也不需要在後勤方面投入太多的精力,能夠用在武器裝備采購方面的經費占比自然就更高了。

而美國那邊呢?則是武器裝備的采購成本高、需要維護的海外基地多、後勤建設所花費的經費多,更讓美軍無比難受的是,美軍目前大部份武器裝備其實都是冷戰末期或者21世紀初期生產的,戰鬥機部隊的平均機齡在30年以上、航母的平均艦齡接近30年、轟炸機的平均機齡甚至接近40年,許多美國飛行員的父親年輕時開過的轟炸機,到了他們這一代還在駕駛。 裝備的老齡化,讓美軍每年都需要花一大筆錢來對這些老裝備進行維護保養與延壽,可美軍現在新裝備的采購速度又太慢,就導致許多原計劃退休的武器裝備只能繼續延壽,進一步消耗了原本就不充裕的資金,形成了惡性迴圈。

而解放軍這邊呢?所有的盾艦都是21世紀後建造的,目前大部份主力戰鬥機都是2010年以後生產的,一些資歷較老的飛行員,剛入伍時駕駛的是殲6、殲-7,後來換裝殲-10、殲-11,再後來就開始飛五代機了。

所以別看美軍一年有將近9000億美元的軍費,但是每年的國會軍費審議會上,五角大廈都會向議員們哭窮,這真不是五角大廈睜著眼說瞎話,而是的確不夠花。「自我閹割」的美國,已經拿不出錢來跟中國打仗了,只能鼓動菲律賓、日本這些國家,想要跟中國打一場代理人戰爭。

有人可能就會質疑了,美國會缺錢花?大不了印個幾萬億美元不就有軍費了嘛!雖說美國有金融霸權,但那是建立在美國吃相不難看的基礎上,美國可以印鈔,但是不能在短時間內濫印,否則美國今天敢印出幾萬億美元,第二天全世界各國都會開始想辦法處理掉手裏的美元,到時候美債也開始被各種拋售。美國突然印幾萬億美元打仗,就等於飲鴆止渴,可能還沒等正式開戰,美國的金融霸權就先崩潰了,緊接著美國就跟著暴斃了。所以美國政府一直喊著「無意與中國爆發沖突」,並不一定是客套話,而是美國目前真沒這個能力了,當然美國若是選擇砸鍋賣鐵,還是能夠負擔起一場大規模沖突的,但是這麽做的代價是什麽?美國債務情況加劇、陷入經濟危機,一旦打輸了,又會形成連鎖反應,引起美元霸權崩潰。這種打起來風險極高的戰爭,美國不到萬不得已不會發動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