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天下 > 軍事

一個中國僱用兵如何在俄烏戰爭中打仗?

2024-07-20軍事

作者:老麥卡

俄烏戰爭已經打了兩年多了,關於這場戰爭的報道可以說是連篇累牘。中文互聯網的討論、挺俄挺烏兩派相互攻擊也是甚囂塵上。

但這畢竟是發生在遙遠東歐黑土地上的一場斯拉夫人戰爭,國內絕大數人都是旁觀者,但是也有勇敢者深度參與其中,比如在互聯網上很有知名度的中國僱用兵李建偉。

抖音上的李建偉

在李建偉的描述中,俄烏戰爭是一場異常慘烈的戰爭,一線戰場上的普通士兵生存時間很短。雙方的軍隊基層軍官普遍素質不高,指揮能力不足,而且還會以部隊轉移的名義誆騙士兵去前線,往往造成部隊在極短的時間內傷亡慘重。

李建偉覺得在俄羅斯的外國僱用軍中,白俄羅斯、印度、尼泊爾、哥倫比亞、塞爾維亞和非洲人為主,中國人特別少。這些人溝通不便,個人素質普遍較差,沒有耐力,沒有戰法,只知道瞎跑瞎打。唯一的中國人就是他們的主心骨。李建偉講述在一次戰鬥中,一個黑人隊友看到情勢不利,就拋下他逃跑了,以至於戰鬥結束回去之後,李建偉再也不理會這個黑人隊友了。

戰場上需要冷靜的頭腦

對於俄烏戰爭上雙方作戰無人機使用的描述,李建偉烏軍的無人機特別多,機群過來後,比天上的鳥都多,俄軍幹擾只能幹擾開頭的幾架,其他的還是能在周圍爆炸。而且烏軍的無人機套用水平要比俄軍要好,據他描述,戰場上啥都不怕,就怕烏克蘭的自殺式無人機。這玩意兒小歸小,可速度賊快,從發現到炸你,時間短得嚇人,現有的槍啊炮的,根本攔不住。白天它靠聲音找你,晚上就用紅外線追你,神出鬼沒的。

對付這玩意兒,現在還真沒啥好招。偵察機來了,你得趕緊定個位,然後炮轟;自殺無人機來了,直接沖著你的坦克、大炮來,幾架輪流炸,啥防護都不頂用。他直言;他還沒碰上過自殺無人機,但要是真被盯上了,一身的裝備反而成了累贅,逃都逃不了,估計是兇多吉少!

俄烏戰爭中的無人機

目前俄羅斯軍隊也大規模套用無人機,李建偉能夠在戰爭中幸存下來也和他後來被調到無人機部隊有關系,畢竟操縱無人機作戰可以離前線遠一點。

僱用兵的待遇方面,李建偉說俄軍目前給合約兵開出的薪資,大概是簽約一次性給70萬盧布+月薪20萬盧布+陣亡500萬盧布(負傷略少),換算成人民幣,就是一次給5萬多,加上月薪一萬六,陣亡撫恤40萬。這個價位的費用對於非洲或者孟加拉國一類的人還是很有吸重力的,但對於中國人來說,毫無誘惑,畢竟肯出國務工的人大多數都能掙到月薪過萬,而且還沒有這麽大的生命危險,李建偉去當僱用兵應該不是為了那些酬金。

據李建偉講述,他們施行輪崗制,在前線一個月,回到後方休整一個月,休整期間,他會花30萬盧布去租一個比較好的房子,而且現錢現花,不知道以後還會不會有命去享受,只可以說,李建偉這樣的人是骨子裏就喜歡硝煙彌漫的戰場。

殘酷的戰場

李建偉還描述了戰鬥中炮兵的巨大威力,通常都是一發試射之後,緊接著的第二發第三發炮彈必定就會準確找到彈著點。部隊在無人機和精確炮火的威脅之下一般都不能大規模集結,只能分成班排級的戰鬥小組,分批隱蔽向預定區域集結。

從李建偉的總結描述當中,大致得到一個結論就是俄羅斯和烏克蘭雙方都缺乏大部隊的協調能力,否則也不會有如此多的班排級別的部隊單獨進攻,也不會出現民用無人機居然能從開戰到現在一直肆虐天空,戰爭中沒有無法對抗的手段,只有無能的軍隊,當然我們不能否定俄烏戰爭中有許多勇敢無畏的士兵,比如九死一生戰後余生的李建偉,也從他的描述中得以窺見軍隊組織訓練無能的結果,俄羅斯的軍事改革以現階段的成果來看,貌似不太成功。

李建偉對無人機的描述也很符合很多軍迷對無人機作戰的理解,都認為這是改變戰爭形勢的武器裝備,往往會有人暢想,以中國巨大的工業產能,用無人機的海洋淹沒對手。可在俄烏戰爭中,無人機大放光彩的前提是雙方的水平都不高,防禦無人機的主要手段是電子幹擾,調集若幹電子戰部隊配屬師旅團級指揮即可,由他們協調在適當的時候為進攻部隊掃清天空。

另一個重要手段是自行高炮,一門炮就能為一個連提供防空掩護,攔截電子幹擾清理之後的零星無人機襲擾。考慮到烏軍基本沒有攻擊機支援,甚至可以將高炮上的火炮拆掉換成轉管機槍,以增大載彈量、提高射速。

俄羅斯ZSU-23-4高炮

李建偉只不過是一個基層士兵,視角狹窄,很難了解到這場戰爭的全貌,許多戰後老兵回憶過往經歷時往往會對自己戰鬥過的地方語焉不詳,也對曾經親身參與的激烈戰鬥到底對戰局產生了什麽影響而毫無所知。對一場戰爭真正高品質的研究,恐怕要等戰爭結束二三十年所有資料都解密之後。

不過,戰爭就是由無數場或無聊或殘酷的具體戰鬥組成的,和戰場上的親歷者相比,廣大軍事愛好者其實都是鍵盤俠,只能紙上談兵指點春秋。真到了硝煙彌漫血肉橫飛的殘酷戰場上,恐怕也只是無定河邊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