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軍戰士在搜尋敵人。圖片來源於網路。
本文為卡加利小虎原創作品,僅在頭條號發表,現已開通全網自動維權,謝絕任何形式的搬運抄襲,轉發請註明出處!
一、我軍強調多抓俘虜的,所以要學戰場喊話。
79年我軍戰士的越語戰場喊話小冊子。圖片來源於網路。
我軍一向提倡多抓俘虜,解放戰爭就不說了,抓了幾百萬國軍俘虜。
抗美援朝時,也要教戰士們學習英語戰場喊話。
當年的簡易油印學習手冊裏面,有對敵喊話的英文用語和中文音譯。
"友艾爾殺郎德老!"對應的英文是"You are surrounded now!"轉譯成中文是"你們現在被包圍了"。
「Surrender quickly」(趕快投降吧)被音譯成了"殺卵德爾魁凱瑞"。
「Don’t act"(不要動,不許動),被音譯成東特安克特"。
「Hands up」(舉起手來),被音譯成"喊支阿撲"。
79年對越自衛還擊戰時,也教了我軍戰士戰場喊話,下發了喊話小冊子。
但是戰場喊話不是什麽時候都要喊的,一般是敵人被包圍或者吃了敗仗後再喊。
二、突然遭遇敵軍,偵察班班長第一反應是閃身並喊出「不許動」!
如今的楠木坪村。圖片來源於網路。
1979年4月,雲南省軍區邊防15團(1985年改為成都軍區守備第1師2團),從西雙版納緊急調防至老山地區。
1979年9月12日,邊防15團在楠木坪打響了調防以來的第一仗,即「9.12楠木坪戰鬥」。
1979年9月12日早晨,2連線到社員情報,有越軍在楠木坪活動。隨即,2連副連長張乃峰帶領1支由11人組成的武裝小分隊,沿國境地線向楠木坪奔去。
11時50分,偵察班班長王永德帶尖兵組開路前進時, 走在最前面的王永德看到離自己前不到5公尺的地方,有幾名頭戴太陽帽的越軍。
王永德向旁邊一閃,舉槍大喝一聲,「不準動」。
雙方迅速利用地物隱藏,頓時槍聲一片。
兩分鐘不到,越軍退至一隱蔽曲折的山洞口。張乃峰命令戰士們搶占洞口左右兩側的小高地,用火力壓制敵人,自己帶領楊盼財等幾名戰士從正面直撲洞口。就在要逼進洞口時,楊盼財中彈犧牲。
小分隊立即向上級報告。駐落水洞10連全連輕裝立即向楠木坪增援,封鎖國境線,防敵逃跑。2連也派出一個小分隊增援。
小分隊待增援部隊趕到,開始進攻洞內之敵, 戰鬥結束後,敵亡1人,傷3人,我方亡1人,傷1人。
很顯然這一仗算不上勝仗,如果偵察班班長王永德不是大喊一聲「不許動」,而是先敵開火打越軍一個措手不及的話,戰果會大很多。
三、邊防15團官兵汲取經驗教訓,在後續戰鬥中強調先敵開火!
79年我軍戰鬥場面。圖片來源於網路。
但這是邊防15團從西雙版納調防後的第一仗,都沒有戰鬥經驗,也可以理解。但邊防官兵汲取教訓後,在後來的戰鬥中就強調先敵開火:
1979年10月3日,營長何誌光(老卡:應是和誌光)組織了加上民兵共38人的小分隊,襲擊3段2號界敵哨所。 何營長先敵開火, 戰鬥25分鐘,斃敵9人,傷6人,我無一傷亡。
1979年10月11日。邊防15團偵察隊襲擊高棚後山之敵戰鬥。我軍發現4名越軍,當場開火擊斃4人,我無一傷亡。
1979年10月29日,1連班長張繼昌等3人,到3段5號界執行任務,巖腳敵哨所下邊100公尺處有敵4人活動, 我3名戰士先敵開火, 打得敵人措手不及,當場斃敵1人,其余逃竄。戰鬥進行5分鐘,我無一傷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