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天下 > 軍事

857. 飛來橫禍——「呂佐」遇襲

2024-01-29軍事

本文是「燃燒的島群」第857篇原創文章,作者:Me410

作者簡介:Me410,江蘇南京人,主要撰寫近代戰爭歷史。最早在2008年於【戰艦】雜誌發表了「日本海軍阿號作戰始末」一文。此後筆耕不輟,迄今已發表各類文章50余篇。

全文共3954字,配圖5幅,閱讀需要10分鐘,2022年6月7日先發,2023年5月19日重發。

快捷閱讀作者文章的入口就是點選標題下方的作者「me401專輯」!

圖1 袖珍戰列艦之始「德意誌」號,二戰爆發後改名「呂佐」號

1940年4月10日中午,德國袖珍戰列艦「呂佐」號,終於開進了挪威首都奧斯陸的港口。在所有參與「威悉演習」行動的各路人馬中,這支部隊遭遇了最為頑強的抵抗和最為沈重的損失。眼下,在德國空軍的火力壓制下,挪威守軍已經遭到大幅削弱,才使得一度停滯不前的艦隊終於抵達了目的地。

盡管有驚無險,蒂勒上校依然不敢掉以輕心。雖然英國艦隊暫時不敢在斯卡格拉克海峽附近出沒。但是英軍的飛機和潛艇依然是一個嚴重威脅。當務之急是趕快離開這個是非之地。所以僅僅四個小時之後,「呂佐」號就踏上了回國的旅程。

事實上,這艘袖珍戰列艦在整個「威悉演習」行動中都是一個尷尬的存在。按照海軍總司令雷德爾的設想,挪威戰役勢必吸引皇家海軍的註意力。所以當前手中這艘唯一可以出動的袖珍戰列艦,就該趁此良機孤身殺入大西洋,開展第二次破交之旅。但是希特勒對此並不感興趣,強烈要求海軍將所有可用的艦艇投入到挪威戰役之中。

然而雷德爾並不死心。像任何一位有著自己小算盤的下級一樣,雷德爾也是要在上級的計劃內塞入自己的小算盤。所以他的新計劃打算將,這艘袖珍戰列艦編入了納爾維克方面的攻擊部隊。如此一來,一旦完成任務,就可以順勢尋找時機突入大西洋。但是這個新計劃要求「呂佐」號與兩艘戰列巡洋艦結伴同行。然而考慮到該艦的航速最多只有26節,勢必拖後腿。於是這個設想又被否決。萬般無奈之下,該艦才被打法給了進攻奧斯陸的部隊。

但雷德爾的計劃並無任何改變。在占領奧斯陸之後,「呂佐」號應立即沿著挪威海岸北上,尋找突破口,進入大西洋。但是又一次,計劃夭折。因為臨戰之際的檢查發現,該艦的引擎存在瑕疵。雖然對於眼下的戰役不構成影響,但是在一場遠航中就是隱患。所以現在,蒂勒上校急切地希望盡快返回基爾,維修引擎,以便早日開啟大西洋之旅。

按理說,至少在德國近海水域,一艘如此重要的戰艦不可能孤身犯險。所以此次回國之旅,至少有一艘大型魚雷艇「卡玫基」號作伴和護航。然而不巧的是,就在啟程之際,另一艘大型魚雷「信天翁」號在奧斯陸峽灣入口處附近擱淺。而且事故頗為嚴重。船底破裂。湧入的海水不僅淹沒了輪機艙,還導致電器短路,進而引發了上層建築的火災。

圖2 倒黴的「信天翁」號

收到「信天翁」的求救訊號之後,蒂勒上校隨即下令身邊的「卡玫基」號前去救援,至少要把船員全部安全轉移。此舉雖屬必要,但也就使得「呂佐」號只能獨自上路了。對此,蒂勒似乎並不是很擔心。以當前的引擎狀況,該艦的航速可達24節,似乎足以保證拜托潛艇的追蹤。

基於最近幾天收到的「英國潛艇在瑞典海岸出沒」的報告,蒂勒選擇了138度航向,盡快朝著丹麥海岸駛去,以遠離潛在的風險區。當晚雲淡風輕。海況四級。一切如常。直至臨近午夜,德艦的艦載雷達突入收到回波訊號。不明目標位於艦艏右舷前方,距離15000公尺。訊號微弱。推測是一艘漁船。但是蒂勒不敢怠慢,隨即下令左轉,遠離訊號方向。很快,隨著距離增加,訊號消失。蒂勒有理由認為,他已經遠離了危險,遂下令右轉,回到原航向。

很難確定德艦雷達發現的究竟是什麽。但是附近確實有一艘英國潛艇「旗魚」號存在。該艇於三天前抵達丹麥附近海域。在8日和9日兩天內,該艇多次發動攻擊,皆未得手。而且,由於德軍飛機和艦艇頻繁出沒,該艇大部份時間不得不潛入水下。

事實上,就在10日下午,「旗魚」號還遭到一群德軍武裝拖網漁船的攻擊。該艇的作戰日誌記錄了66枚深水炸彈的爆炸聲。水聽器和潛望鏡都被炸壞。甚至艇體耐壓殼也出現了裂縫。湧入的海水進一步增加了艇內的空氣壓力,令艇員倍感暈眩和痛苦。直至當晚11點30分,「旗魚」號才最終確認德國人已經離開。此時距離其上一次下潛已經超過了20個消失。艇長弗比斯少校遂決定浮出水面,為潛艇換氣並充電。

然而大概一個小時之後,負責在水面上瞭望的大副報告說,在艇艏右舷前方3000公尺處發現一個目標。弗比斯本能地以為那是又回來找他的德國反潛艦艇,遂下令左轉,以艇艉對敵,盡可能遠離目標,躲避追蹤。幾分鐘之後,英國人終於發現,那是一艘袖珍戰列艦。如此良機當然不容錯過。弗比斯立即下令調整艇艏方向,並且讓僅存的四枚魚雷做好準備。深度設定在4公尺和6公尺。

圖3 英國潛艇「旗魚」號

考慮到自己當前的情況,弗比斯不敢過分靠近目標,從而選擇遠距離攻擊。一旦準備就緒,「旗魚」號就停止前進。弗比斯站在指揮塔上以肉眼觀察目標,指揮發射。一旦發射完畢,「旗魚」號再立即啟動柴油機轉向西行,返回英國,同時不忘發送無線電給基地。與此同時,在等待了5分鐘之後,遠處也終於傳來了一聲巨響。顯然,至少一枚魚雷命中目標。

「呂佐」號的航海日誌顯示,魚雷於德國時間11日淩晨1點29分突入命中船體後方。由於事前全無征兆,此時軍艦仍在基於蒂勒的命令處於右轉過程中。船舵被恰在右轉20度的位置。所以船體開始在海面上打轉。但是速度越來越慢。與此同時,瞭望哨才又發現了兩到三枚魚雷的航跡。但它們全都從德艦身旁穿過。

在船體內部,損管作業立即開始。但是並不順利。至少15人陣亡。操舵室被毀。通訊被切斷。部份艙室正在漏水。船體後部明顯下沈,同時向左傾斜。既然暫時無法操舵,蒂勒也考慮過透過調節兩側螺旋槳的轉速來控制方向。但完全不靈。顯然,兩個螺旋槳都在爆炸中被摧毀了。

蒂勒一方面緊急發出求救電報,一邊竭盡所能組織自救。損管部門的初步報告很快就被送出上來。包括後主炮的彈藥庫在內,船體後部嚴重受損,且多出進水。當前在喪失動力的情況下,軍艦正以2節的速度向丹麥海岸漂去。

圖4 中雷之後的「呂佐」號。後部艦體明顯下沈

由於不知道「旗魚」號正在返航,蒂勒有理由相信,他即將面臨致命一擊。盡管情勢似乎已經瀕臨絕境,但他還是準備做最後的嘗試。除了損管隊以外,下層艙室被清口,所有水兵上甲板,並且穿上救生衣。船上的救生艇也已經準備就緒,隨時放入海中。但是另一方面,甲板上的瞭望哨還在瞪大眼睛,搜尋著周圍的海面。所有副炮全部炮彈上膛,如有任何發現,立即開火。與此同時,還在船尾奮戰中的損管隊員,卻要盡快把後部主炮的彈藥庫全部清空。所有炮彈都要扔進大海,以求盡可能減輕這裏的重量,防止艦艉直接斷裂。而另一對損管隊員正在操作油泵,透過調節然後在艦體內的分布,恢復船體平衡。這些措施在爆炸發生一個半小時之後,基本都已初見成效。

3點08分,第一批救援部隊到了,包括輕型魚雷艇、武裝拖網漁船、以及踩地雷艇。而來自挪威方向的4艘大型魚雷艇也已經在路上。圍攏過來的德艦各司其事。大部份在「呂佐」號周圍構成環形反潛屏障,甚至不時往海中投擲深水炸彈,以求達到嚇阻英國人的目的。與此同時,3艘大型踩地雷艇試圖拖帶受傷的「呂佐」號,但以失敗告終。它們只能勉強令「呂佐」保持方向,始終以艦艏迎風。要等到11日下午當兩艘大馬力拖船抵達之後,軍艦才能得到有效拖拽。

而在此之前,如履薄冰的蒂勒已經下令讓所有比不要的海員離艦。最終,包括大部份炮手在內,總共500名官兵被轉移到護航艦艇上。目的同樣是為了減輕船體重量,防止艦體斷裂。畢竟,這種在設計時受到嚴格噸位限制的艦體,其結構強度從來都不能令人滿意。

圖5. 大修中的「呂佐」號

最終,揣著1300噸進水的「呂佐」號,沿著丹麥海岸一路南行,向德國海岸駛去。此時船尾的吃水已經達到了創紀錄的12公尺。而在丹麥近海淺水區域,這個吃水使得軍艦很難避免擱淺。但是蒂勒顯然顧不了這麽多了。只要能避免在深水區域沈沒,他可以接受軍艦擱淺問題。事實上在返回基爾的途中確實也多次擱淺。只是依靠謹慎的操作和對於潮汐的利用,才能安然脫險。

4月14日晚上8點22分,飽經磨難的「呂佐」號終於抵達基爾,開啟了為期九個月的大修之旅。而雷德爾心心念念的大西洋破交戰,終於徹底泡湯了。

- 完,敬請期待下一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