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天下 > 軍事

一代傳奇九江艦:750枚火箭彈鋪天蓋地,幫助登陸部隊從灘頭解脫

2024-03-08軍事

說起兩棲作戰,除了兩棲攻擊艦之外,已經退休的九江號火力支援艦,也是重新獲得人們的討論。原因其實也很簡單,可能會挑動戰爭的假想敵,不是隔海就是隔洋,而九江號火力支援艦卻專職兩棲登陸作戰。然而,一代名艦九江號退休後,後繼艦卻遲遲沒有訊息,兩棲部隊在進行登陸作戰時,能否獲得充足的火力支援。

從諾曼第到硫磺島,搶灘登陸作戰所表現出的高傷亡和進展慢,一直讓主要軍事國家頭疼。由於缺乏穩固的前進基地和專業的炮火支援,攻擊部隊在執行兩棲作戰時,經常要面臨缺少掩體,後方火力支援效果差,前線陣地站不住腳,甚至被敵軍趕下海等問題。其中,最嚴峻的當屬對登陸部隊的火力支援。

太平洋戰爭中後期,美軍的解決方案是用軍艦艦炮犁一波地,艦載機定點敲罐頭。然而,問題很快就接踵而至,如果敵方艦隊來襲怎麽辦?在塞班島登陸戰中,日本小澤機動艦隊向馬利安納群島挺進,原本負責支援塞班島的美軍艦隊抽調主力迎敵,結果導致缺少海空支援的塞班島美軍一度陷入苦戰。

這正是兩棲登陸作戰的又一矛盾之處,擁有強大火力的海上艦隊,第一目標一定是擊潰敵方海軍,同時,由於缺乏相關的對地攻擊演練,海上艦隊即便有閑暇時間,其對登陸部隊的實際支援效果,也不見得那麽好,案例就是在美軍炮火準備中幾乎沒有什麽嚴重損失的硫磺島。而伴隨著飛彈時代火炮的式微,登陸部隊面臨的火力支援不足問題,就更嚴峻了,美國還專門搞出了前沿存在,號稱對地支援堪比衣阿華級的朱姆華特級驅逐艦,但由於艦炮數量少,單位火力投送密度難以達標,朱姆華特級最終還是計劃拆除一門火炮,重新轉型防空驅逐艦。

而眾所周知,由於歷史遺留問題和假想敵相隔大洋等因素,解放軍對於兩棲登陸作戰的需求,一直都非常高。在最困難的時代,解放軍曾一度考慮讓陸炮直接上艦,但實際效果顯然是很難令人滿意。然而,只要思想不滑坡,辦法總比困難多。太平洋戰爭期間,美軍曾開發出一種基於LSM登陸艦改裝而來的火箭彈支援艦,專門用於兩棲部隊的火力支援。

以LSMR-190號船為例,該船除了擁有一門127公釐艦炮,可以用於直瞄射擊,還能夠一口氣發射480枚火箭炮,將登陸灘頭打成一片火海,盡管早期火箭彈精度不佳,再加上日軍戰爭後期放棄灘頭防禦,導致美軍的火箭彈支援艦有力氣卻沒有地方用。但這種精度不足數量湊的專業火力支援艦改裝方式,卻給我們提了一個醒,那就是相比傳統陸炮上艦,主要透過火力覆蓋進行打擊的火箭炮,明顯比陸炮更適合上艦,九江號就是在這個背景下誕生的。

九江號火力支援艦基於053HG護衛艦改裝而來,滿載排水量1600噸,與056A護衛艦接近。九江號船雖小,能量卻很大,除了兩門射程22公裏,射速30發每分的79A式100公釐艦炮,九江號最大的特色就是5座HPJ12型122公釐50管艦載火箭炮,能夠一口氣將250枚122公釐的火箭炮發射到40公裏以外的距離上,配合火箭炮下方的再裝填裝置,短時間內還能再傾斜500枚,總共弄750枚122公釐火箭彈出去。

火力強度相當於前蘇聯一個BM-21火箭炮營,相當於現代美軍的一個榴彈炮團,足以在兩棲登陸作戰中,臨時替代合成旅中的火力支援營,掩護合成旅級別的兵力,開辟登陸灘頭。畢竟在灘頭登陸作戰中,除了空中的固定翼戰機和武裝直升機的支援,火箭炮支援作戰的形式還是非常直觀的。

而且,最難得可貴的是,九江號火力支援艦在完成改裝後,幾乎完全拋棄了海戰內容,這使得該艦可以在海上登陸作戰中,從頭到尾的輔助兩棲登陸部隊的進攻。同時,由於有九江號這種專業火力支援艦的存在,海上艦隊也可以從復雜繁瑣的兩棲支援任務中抽身,專心致誌應對敵方艦隊的來襲,還有周圍空域的警戒。

可以說,九江號火力支援艦的出現,一下子就解決我們的兩個老大難問題,既高效火力支援的同時,兼顧海上作戰行動。而九江艦雖然今天已經退休,但是這種武器的發展思路還是值得借鑒的,況且遠火的誕生,也加大了對地打擊的火力,若把火箭炮搬到船上,也將是不錯的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