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觀察者網專欄作者 施洋】
本周對於全世界安全形勢產生最大影響的話題,毫無疑問就是美國正式透過包括對烏援助在內的950億美元的法案。作為這場戰爭中烏克蘭維系戰鬥的關鍵外援,這筆軍援的成色無疑有著極為關鍵的意義。與此同時,距離新一屆台灣地區領導人就職不到一個月,美國能在西太平洋糾集什麽樣的兵力來「維穩」,竟然也成了不大不小的問題。
4月20日,美國國會眾議院以311比112票透過【2024年烏克蘭安全補充撥款法案】。視訊截圖
「大舉援烏」的劃算生意
美國總統拜登4月24日正式簽署了一項總額達950億美元的對外援助撥款法案,盡管法案涉及烏克蘭、以色列、中國台灣等多個國家和地區,包含海外援助、扶持造船業、譴責哈馬斯、制裁伊朗、威脅關閉Tiktok等一大筐內容,光是目錄部份羅列計畫,就用掉了從字母A到T的20個。但無論是從法案涉及金額規模還是其主要意圖看,預計要投入烏克蘭近610億美元援助,顯然是理論上的頭號受益者。
美國的大規模援烏自2022年俄烏戰爭爆發伊始就迅速展開,當年3月和5月,美國國會分別投票透過了價值136億美元和400億美元的援助,加上2022年底透過的聯邦預演算法案中附帶的援助金額,根據美國外交關系委員會的數據,自2022年2月至2024年1月,美國一共向烏克蘭提供了743億美元,其中軍事援助為463億美元。
從這個角度看,約610億美元援助已經和此前兩年美國的援烏經費總額接近,看起來對於烏克蘭繼續進行戰爭自然是「重大利好」。也無怪乎澤連斯基在得知法案透過的訊息後,熱情洋溢地問候了從拜登到美國國會兩院的議長等整條決策鏈。
不過,雖然從2022年2月到現在僅僅過去兩年,這筆軍援的含金量顯然也已大不如前。
首當其沖的,便是美國近年來持續的通貨膨脹、導致美元購買力的實際受損。前幾天,連「美國之音」這樣的媒體都在報道中承認「在過去兩年,美國的物價漲幅高得驚人。2022年全年CPI漲幅高達7%以上,2023年再上漲3.4%,今年前3月的漲幅也在3%以上。三年(截至今年3月)加總物價上漲達13%以上。」另一些統計口徑中,眼下美元的購買力已經只相當於2022年的不到86%。按照這個邏輯,這筆608億美元援助的購買力,大約只相當於2022年的522億美元,比同一年美國援烏的536億還略少,利好程度是不是「重大」,自然也得打一個問號。
無論如何,通脹帶來的美元購買力受挫都是一個難以忽視的變量。
至於這筆608億美元的資金要如何援助,公布的法案內容中只是相對大概地按照基本用途和對應的軍兵種進行分類。同一般的軍費開支一樣,援助分成了人員費、行動和維持費、裝備采購費等幾大塊。當然,這三部份的組成並非和通常國家的軍費一樣是基本三等分,因為人員費的大頭是以由征召和訓練烏軍的烏克蘭國防部負責,行動和維持費和武器采購費則占據更大的比例。再加上俄烏戰場上毫無疑問以陸戰為主要作戰形式,陸軍的經費在其中又占據了絕對多數,遠高於海軍、空軍、海軍陸戰隊和特種部隊所獲得經費的總和。至於這些錢具體要花在哪些裝備和行動上,這份法案中就沒有細說了。
只不過仗打到這個節骨眼上,大多數人都很明白美國對烏援助的本質。烏克蘭媒體【基輔獨立報】在報道中的歸納就很能說明問題。報道稱,在全部608.4億美元的對烏援助中,有134億美元是用於補充美國自己的庫存,110億用於支持美國在這一地區的盟友,138億用於采購給烏克蘭的美制防禦系統,另有138億給烏克蘭采購「先進武器」——不用說,烏克蘭肯定會獲得一定規模的美制武器和彈藥,畢竟預算中僅陸軍飛彈采購費用就有27.42億美元,彈藥采購費又有56.12億美元,但撥款本身的流向則無疑是「脫烏向美」,大機率還是通往美國生產或美國軍火承包商的口袋。
援烏資金實質上有一大部份用於投資美國本土的武器彈藥生產能力
對於烏克蘭而言,錢到哪裏去本質上並不重要,面對眼下俄軍在戰場上幾個方向占據裝備優勢的進攻,以及在諸如卡爾可夫方向上可能的威脅,烏克蘭能夠做的主要就是動員更多更年輕或更年長的士兵加入烏軍,並保障他們的給養需求,盡可能在綿延的戰線上填滿各類作戰部隊,同時掌握足夠數量的預備隊用於應付主要作戰方向的部隊傷亡消耗,以及改善防禦作戰態勢的反沖擊行動。
至於戰爭需要的武器裝備和彈藥領域,當下的烏克蘭基本已經沒有了完全依靠本國的成規模軍工體系。上至主力戰車、火炮、戰機、防空飛彈這樣的重型裝備,下到FPV、防彈衣、機槍等步兵作戰所需的裝備,還有防禦作戰中至關重要的大口徑炮彈和各類精確制飛彈藥,要麽完全依靠外部進口,要麽以來料加工的方式引進各種關鍵裝置自行組裝,無論哪一種都高度依賴西方提供的援助資金和產品來源。
但無論引進哪一種,目前這個「相當於2022年」的軍援規模,都很難讓烏克蘭軍隊獲得比2022-23年時更理想的武器裝備。畢竟當年美國和其他北約國家在援烏上,一方面多少有點政治正確下「傾囊相助」的理想主義;另一方面,當時無論是美國還是北約國家都有相當數量的庫存舊裝備與武器彈藥,不僅能夠滿足烏軍大規模高烈度機械化防禦作戰的消耗需求(幾個前華約國家的蘇制裝備由於和烏軍裝備同源甚至比北約裝備更容易掌握和使用),還因為這些武器生產年代久遠、折舊頗多,在折算成援助金額時還顯得頗為劃算。而哪怕是冷戰時期生產、早已過期的「哈姆」反放射線飛彈,或者十幾年前就已經停產的ATACMS戰術飛彈,只要戰術使用得當,依然能夠給當時的俄軍造成相當的威脅。
但在戰爭經歷了你來我往幾個階段的高強度行動後,老舊武器彈藥的庫存目前幾乎消耗殆盡,新的武器和彈藥要麽生產速度遠遠趕不上戰場的消耗所需,要麽幹脆是過於金貴,北約國家自己沒裝備多少,援助給烏克蘭軍隊的數量更加有限。而這些新裝備在計算援助金額時,因為新近生產或者技術水平較高,價格自然就顯得更加昂貴。在軍援金額相似的情況下,更高的單價意味著更少的數量;而在大多數時候,2024年生產的炮彈和1986年產的並無區別,2010年以後列裝的「豹2」坦克、也並不比冷戰時期的T-64BM能多吃幾架FPV的攻擊。
單價更昂貴的北約武器,並不一定會因為其價格而發揮出比其他武器成比例倍數的戰鬥力。
更重要的是,眼下對烏克蘭的軍事援助已經錯過了理論上的「最佳時刻」。在俄烏戰爭剛剛開打,俄軍還樂觀地打算在半年內結束戰爭的2022年,俄烏雙方在戰爭上都處在「拼庫存」的階段——俄軍從包括遠東在內的各大軍區抽調能夠立即投入戰鬥的部隊和裝備,烏克蘭則在掏空本國的武器倉庫和美國的「標槍」和「毒刺」飛彈庫存之後武裝了數十萬動員部隊和不少外籍僱用軍投入戰場。
這一時期,如果西方真的能夠全力支持烏克蘭,立時增加對烏軍援的規模和強度,以較快速度實施動員並組建出足夠數量的機動預備隊,在俄羅斯完成國內軍工體系的轉軌、理順國內外裝備物資供應鏈之前,將「庫存俄軍」消耗到不足以支撐俄烏戰場全線戰局的程度,同時連續不斷地向俄軍發動大規模的反擊,那麽俄軍遇到的情況,可能會比2022年10月俄軍同時在伊久姆和赫爾松撤軍之後面臨的戰局更嚴峻。
但到了如今的俄烏戰場,無論是戰線上的俄軍部隊,還是俄羅斯國內的軍工系統,都已經完成了向戰時狀態的全面轉軌。如今俄軍已經不大需要將某個戰役集團當做「消防隊」在戰線的不同區域來回呼遣,戰場上各類裝備在總體上也逐漸建立了對烏軍的數量優勢,類似T-55/T-62等更加古老的坦克上戰場的規模似乎也沒有明顯擴大。
盡管俄羅斯的整個國內經濟和軍工體系的執行,高度依賴於那些繼續和俄羅斯保持正常貿易關系的國家的物資,但這種依賴已經比起過往更加鞏固;俄軍依然時不時會被烏克蘭的一些武器甚至友軍的誤擊「重創」,這類戰果多數時候更多的是宣傳戰上的意義,對於扭轉戰場態勢也很難有顯著的作用。在這時候再進行規模尷尬的軍援,自然依舊有助於烏軍繼續戰爭,但對於扭轉戰局乃至減緩俄軍進展的價值都已經大幅縮水。
俄羅斯軍工系統基本完成了向「戰時狀態」的轉軌
不過即使如此,來自美國的援助依然會在養肥一大群西方承包商的同時,讓俄烏戰爭的行程變得更加漫長,讓俄羅斯付出更高的代價。而對於無法阻止俄軍、或者付出更大的烏軍傷亡這件事,至少美國的政客們基本無感——在他們眼裏,只要軍援烏克蘭能夠繼續消耗俄羅斯的國力和軍力,且付出的代價只有烏克蘭人的生命,那麽即使花的錢多一些,戰局打的難看一點,這依然是對美國而言「花的最值得的」一筆錢。
誰來支援「羅斯福」?
美國當地時間4月25日,經過長達近六年換料大修和改裝的美國海軍「喬治·華盛頓」號核子動力航母駛離美國海軍諾福克基地,開始其最終目標為日本的2024年度海上部署行動。按照美國海軍此前的報道,航母及所屬的第10航母打擊大隊出發後將沿著美國海岸航行,穿過加勒比海,繞過南美洲南端的合恩角後進入太平洋。
離港的「華盛頓號」
作為在今年年內即將抵達日本的航母,「喬治·華盛頓」號這位老對手從明年開始就要每年一次在西太水域進行部署了。但在此之前,美國海軍要在2024年先解決一件眼前的事情——在台灣地區領導人就職典禮前後,在西太地區維持足夠的海軍作戰力量「以防萬一」。
對於美國海軍而言,自從1996年台海危機以來,每四年一次的台灣地區領導人選舉和台灣地區領導人就職儀式都會成為西太平洋地區大機率會「局勢緊張」的一系列關口。
在這幾個時間點前後,台灣島內可能因為選戰引發島內局勢的動蕩和混亂,也可能因為新領導人出格的兩岸關系言論引發兩岸的緊張環境。解放軍則每次都會進入更高級別戰備狀態,為台海突發情況做好準備的同時,也會視情況展開軍事行動,表達中國大陸在台灣問題上的一貫立場。至於美國,在台海周邊能夠表達「美國關切」並理論上有能力「持續維持區域和平」的,就只有以核子動力航母為核心的美國航母打擊大隊了。
為了應對這樣的非常事態,往年美國海軍都會在這一時間刻意增加在西太平洋水域、以航空母艦為核心的海上力量,以便在展示美國海上力量時更加體面,也為美國決策層在必要時刻調整政策提供條件。以2020年5月為例,美國海軍就在西太平洋水域部署了「雷根」號和「羅斯福」號兩個航母打擊大隊,並在「羅斯福」號遭遇疫情的情況下緊急補充部署「尼米茲」號航母,讓西太的美國海軍力量維持在較高水平上。
而近年來隨著美國多艘兩棲攻擊艦在改裝後具備了搭載使用F-35B戰機的能力,美國也越來越多地在西太水域將這種「閃電航母」當做航空母艦的一種正經的補充,甚至為了在概念上將兩棲攻擊艦與航空母艦「打成一片」,美國媒體近年來開始頻繁使用「大甲板船」這樣的措辭,以凸顯甚至誇大兩棲攻擊艦具備的威懾能力。
目前,美國海軍在印太水域處於部署狀態的只有「羅斯福」號航母。以該艦為核心的第9航母打擊大隊,搭載第11艦載機聯隊,配備1艘「提康德羅加」級飛彈巡洋艦(「伊利湖」號)和3艘「阿利·伯克」級飛彈驅逐艦(「約翰·S·麥肯」號,「哈爾西」號和「丹尼爾・井上」號)。該航母打擊大隊於2024年1月中旬從美國西海岸出發開始執行部署任務,按美國航母平均6個月(實際可能延長)的部署周期計算,該航母編隊可在海上持續部署到2024年夏季甚至秋季。毫無疑問,在今年5月聚集在西太平洋的「大甲板船」裏,無論如何都是少不了「羅斯福」號的。
CVN-71「羅斯福」號是目前美國海軍在西太地區唯一處於部署狀態的航母
但除了「羅斯福」號航母之外,面對日益增強的中國人民解放軍海軍,還有哪個「大甲板船」能來西太幫美國海軍鎮一鎮場子呢?
首先要排除的可能,就是已經啟航、目標日本的「喬治·華盛頓」號。盡管該艦此次部署的最終目的就是前往日本替換原本部署在那裏的「雷根」號航母,但考慮到「喬治·華盛頓」號是從美國東海岸出發,且在前往日本前要參加美國第四艦隊的「南方海洋-2024」(Southern Seas 2024)活動——此次「南方海洋」活動將有來自阿根廷、巴西、智利、哥倫比亞、厄瓜多爾、秘魯和烏拉圭的艦艇與美軍一同航行,期間「華盛頓」號計劃在巴西、智利及秘魯的港口進行停靠。
所以按照計劃,「華盛頓」號今年夏天才會在加利福尼亞州北島海軍航空站接替「雷根」號,這也意味著該艦在南大西洋和東南太平洋水域的活動也會持續數月,考慮到距離美國海軍需要在西太平洋水域「撐場子」的時間只剩不到一個月,「喬治·華盛頓」號顯然屬於遠水難解近渴。
至於目前停靠在日本橫須賀港的「雷根」號,目前則處於一種「薛丁格狀態」。一方面,美國海軍在其去年完成部署時曾表示,那已經是「雷根」號本輪在日部署的最後一次海上巡航,表明該艦2024年下半年出港後將不執行部署任務、而是直接返回本土。
另一方面,目前在港內修繕的「雷根」號的情況,也符合之前的判斷。該艦在3月下旬還被開放上艦參觀的人拍攝到,艦上搭設有大量腳手架,且阻攔索等航空作業裝置也已經收起;4月20日前後拍攝的照片顯示,該艦飛行甲板上還有許多與航母維護施工相關的貨櫃工棚等裝置,表明其維修工作尚未完全結束。正常情況下,這個狀態的航母轉入可部署狀態,將會需要更多的時間。但作為正處在印太水域的航空母艦,由於「雷根」號投入部署幾乎不需要航渡時間,因此如果從極端情況考慮,如果「排除萬難」、不考慮恢復訓練等各種一般情況,「雷根」號出海部署的情況也不能完全排除。
3月23日上艦參觀人士拍攝的雷根號阻攔索安裝機構
4月18日拍攝的「雷根」號
至於有部署潛力,同時也在美國西海岸的「林肯」號航母,目前已經完成維護保養,並在2023年進行多次海上訓練,4月25日剛剛完成一次訓練返回港口,理論上也可以進行部署。但美國海軍為保障全年內在印太水域都有航母部署,很可能會等到2024年下半年再安排「林肯」號的相關部署。再考慮到從美國西海岸到印太水域的航渡時間大約需要一個月,「林肯」號雖然有可能,但概論也不會太大。
除了這些航母外,美國海軍的「美國」號兩棲攻擊艦目前停靠日本,理論上該艦也具備在5月出海的能力。除此之外,原計劃前往西太部署的「王峰」級兩棲攻擊艦4號艦「拳師」號也遭遇了新的變故——該艦此前在部署啟航以後出現工程事故,被迫返回位於加州的聖地牙哥基地。而由於基地內兩個能容納「大甲板戰艦」的幹船塢都已被占用,導致「拳師」號入塢無法維修,部署時間要進一步延宕。雖然美國還有計劃讓該艦進入內河維修、或者直接不進塢維修的辦法,但隨著預計的時間越來越近,該艦能夠如期抵達西太平洋的計劃也越來越渺茫。
4月11日,出航還不到2周的LHD-4「拳師」號就被迫回到聖地牙哥。
不難看出,盡管台海已經是美國海軍關註的重中之重,但眼下的美軍依然無法保障每一次部署都如願以償。而考慮到這幾艘「大甲板」船倉促出航的含金量,雖然台灣媒體肯定是不會嫌棄船多船少,都會宣揚所謂美國為台灣提供了安全保障雲雲,但總體而言,美國海軍在西太平洋的兵力不足,一定會給這個海域裏其他活躍的海軍力量留下深刻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