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路透社報道,印度總理莫迪在存取烏克蘭後,迅速且及時地向美國總統拜登進行了通報。
莫迪表示,他向澤連斯基傳達了「和平資訊」,表達了不希望俄烏戰爭長期持續下去的願望,並倡導雙方接受國際社會的調解。
此外,莫迪還提到,印度將「願意持續提供人道主義援助,包括能源的支持」給烏克蘭。
然而,當美國、歐盟和烏克蘭希望他接受關於「結束俄羅斯入侵」的觀點時,莫迪對此未予置評。
莫迪先赴俄羅斯拜訪了普亭,二人還緊緊握手。
對此,澤連斯基表示,這令許多烏克蘭人感到憤怒。
此外,他還批評印度在俄烏戰爭後依然購買俄羅斯的石油和天然氣,並將其轉售給第三方。
美國、歐盟和烏克蘭要求印度同意關於「結束俄羅斯入侵」的觀點,而對此,普亭則表示,印度並沒有明確同意。
莫迪之所以這樣做的原因,是因為印度各階層均視俄羅斯為獲取更便宜石油的來源。
為什麽花更多的錢購買石油呢?相比起昂貴的能源,他們更傾向於價格低廉的能源。
當然,兩邊都不能得罪。
在向美國通報存取情況時,凱瑞姆林宮也釋出了相同的訊息,莫迪也向俄羅斯總統普亭通報了存取烏克蘭的情況。
莫迪再次向普亭表示,印度願意為調解烏克蘭問題做出貢獻,並對烏克蘭當局及其西方庇護者進行破壞性的路線,即侵入俄羅斯庫爾斯克地區並威脅核電廠設施的行為,進行了原則性評價。
莫迪認為,他的調解並非傳統意義上的「調停」,而是作為能夠同時與美俄雙方保持冷靜溝通的「中間人」,他非常願意擔任基輔和莫斯科之間溝通的「領導人」。
或授權以理解為,雖然有許多中間人,但印度可以扮演領導者的角色。
當天,莫迪在社交媒體上發文稱,他與普亭總統進行了交談,分享了他對最近存取烏克蘭的看法,討論了進一步鞏固特殊戰略夥伴關系的措施,並重申了印度堅定致力於支持實作沖突早日、持久和和平的解決。
好像,沒有什麽實際成果。
根據美俄雙方媒體報道的訊息,可以看出,印度總理此次烏克蘭之旅似乎並未產生實質成果。
各方紛紛表達了各自陣營的立場和要求,希望印度能站在它們一邊,在國際舞台上為其發聲。
對於烏克蘭、俄羅斯和美國要求與印度友好合作,莫迪都表示贊同。
然而,當他們要求印度選邊站隊、批評另一方時,莫迪通常會回避問題或保持沈默,這被視為印度在這些問題上的立場模糊。
目前的情況是,俄烏雙方都不願坐下來進行和談,這也是意料之中的事。
據報道,烏軍得到了美國和歐洲的大力支持,大量北約士兵似乎是以「僱用兵」的形式參與了戰鬥。
俄羅斯則俘獲了許多說法語、英語、德語的士兵。
此前,主要是僱用兵來自波蘭。
在烏軍及其僱用兵侵入庫爾斯克地區後,多位俄羅斯領導人相繼表示,他們不願意再與非國家實體進行任何談判。
普亭的態度變得更加堅決,他嚴厲批評了侵入庫爾斯克並威脅核電廠的行為,稱其為「恐怖行動」。
他聲稱,當前俄羅斯軍隊正在進行反恐行動,而澤連斯基則被認定為恐怖分子,是美歐的代理人。
因此,可以說,烏克蘭已不再被視為一個正常的主權國家。
印度對外政策的一個顯著特征是,多位領導人如莫迪和埃爾多安等均認為,像印度和土耳其這樣的國家能夠同時與東方國家保持緊密聯系,與西方各大經濟體討論國際大事,並在雙方之間捍衛自身利益。
莫迪等人認為,土耳其和印度等國在運用軟實力方面具有特別高超的技巧,並被東西方分別視為「次要矛盾」。
與此同時,東西方則將對方視為「主要矛盾」。
以購買俄羅斯石油和天然氣為例:。
美國對中國頻頻發出指責,並且揚言要進行制裁。
然而,當涉及到印度從俄羅斯購買能源時,美國和歐洲通常會選擇寬容和支持,使用的語言也相對「溫和」。
這是因為印度領導人明白,歐美擔心嚴厲的批評會導致印度完全倒向俄羅斯。
因此,盡管莫迪清楚地知道短期內俄烏之間不可能實作和談,但他仍然堅持存取這兩個國家。
透過這次存取,彰顯了自己的實力,雖然明知會無果而終,但必須加以進行,以展現自己作為中間人的大國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