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天下 > 國際

無數「小而美」共繪中非合作新畫卷

2024-09-01國際
參考訊息網9月1日報道 (文/於帥帥 有之炘 黎華玲 林晶)8月,肯亞蒙巴薩的田野上,一片節水抗旱稻試驗田正孕育著新的希望。
肯亞農業和畜牧業研究組織的水稻種植專家約翰·基馬尼是這片試驗田的負責人。他期待這種由中國科學家研發的新型稻種,將為他的祖國實作糧食自給作出新貢獻。
這是中國力量在非洲大陸發光發熱的又一個具體例證。近年來,在真實親誠理念指引下,中非合作持續提質升級,在非洲工業化、農業現代化、衛生健康、能力建設、綠色發展等多個領域不斷走深走實。而在每一個宏大主題下,都蘊含著無數個像節水抗旱稻這樣「小而美」的發展故事,它們在非洲大地上悄然綻放,共同繪就出一幅互利共贏的中非合作畫卷。
一粒種子:共同端牢飯碗
民以食為天,放之四海而皆準。
然而在全球糧食危機的陰霾下,非洲大陸首當其沖。技術落後、農田基礎設施不足、極端天氣、地緣沖突等等,構成了一道道難以逾越的障礙,使這片土地長期面臨糧食不能自給的嚴峻挑戰。聯合國糧食及農業組織釋出的【2024年世界糧食安全和營養狀況】指出,非洲約3億人面臨食物不足狀況,約占非洲人口20.4%,預計到2030年,全球53%的饑餓人口將集中在非洲。
非洲多國長期依賴糧食進口來解決這一問題。基馬尼說,以肯亞為例,本國稻米生產與消費之間存在巨大缺口,80%以上稻米依賴進口,這不僅耗費了國家的大量外匯儲備,也凸顯了糧食自給的迫切性。
中國研發的節水抗旱稻為非洲實作「零饑餓」提供了新希望。這一新型稻種由上海市農業生物基因中心首席科學家羅里軍帶領團隊經過多年攻堅研發而成,節水、節肥的同時穩產、高產,目前已在非洲十余個國家開展了示範種植與推廣工作,產生很好的社會效益。
7年前,基馬尼與上海市農業生物基因中心合作,將節水抗旱稻引進肯亞,開展適應力栽培試驗。「節水抗旱稻的栽培試驗效果非常好!」日前,來上海參觀存取的基馬尼感慨道,肯亞目前廣泛種植的水稻品種每公頃產量約為3.5噸,而節水抗旱稻每公頃產量可高達7.5噸,是當地稻種產量的兩倍還要多。
據介紹,在烏幹達、蒲隆地和布吉納法索,節水抗旱稻的部份品種已經透過當地政府新品種審定,受到當地農民廣泛歡迎,也吸引了更多非洲國家和地區「慕名而來」,希望開啟節水抗旱稻在本國的試驗種植。
坦尚尼亞桑給巴爾共和國就是其中之一。2023年底,桑給巴爾農業研究所聯系到上海市農業生物基因中心,提出試種需求。該研究所專家薩盧姆·哈馬德說,桑給巴爾80%以上耕地依賴雨水培育,沒有農田灌溉設施,「靠天吃飯」就意味著受氣候變遷影響很大,而節水抗旱稻的特性很好填補了這一不確定性因素,確保了水稻產量。「我們希望這一稻種可以成為我們提高雨育區域水稻產量的機遇。」
一款藥劑:助力抗擊瘧疾
非洲人民苦瘧疾久矣。
根據【2023年世界瘧疾報告】,2022年全球約有2.49億例瘧疾病例和60.8萬例瘧疾死亡病例,而非洲區域的病例占全球總數的94%和瘧疾死亡人數的95%,其中,5歲以下兒童約占非洲區域瘧疾總死亡人數的78%。也就是說,平均每一分多鐘,就有一個5歲以下的非洲孩子因瘧疾死亡。
如何救治重癥瘧疾患者尤其是重癥瘧疾兒童患者,成為非洲抗擊瘧疾的重要內容之一。在這個過程中,中國制藥公司復星醫藥研發的註射用青蒿琥酯作出了積極貢獻。復星醫藥執行董事、執行長文德鏞介紹道,自2011年至今,註射用青蒿琥酯一直是世界衛生組織推薦的作為兒童和成人重癥瘧疾治療的一線藥物,截至2023年底,該藥物累計救治全球超6800萬名重癥瘧疾患者,其中大部份為兒童,此外,使用復星醫藥口服瘧疾預防藥物的非洲兒童達到2.58億人次。
對此,肯亞醫學研究所首席研究官伯恩哈茨·奧古圖深有感觸。作為一名肯亞及周邊地區兒童瘧疾的資深研究人員,他參與了世界衛生組織在非洲地區相關的抗瘧疾工作,也見證了註射用青蒿琥酯抗擊瘧疾的成效。
奧古圖說,體現中國科研力量的「青蒿素」類藥品和基於青蒿素的治療方式,可以說是「全球治療瘧疾的支柱」,為非洲和全球瘧疾防治做出了重要貢獻,在肯亞衛生機構中,註射用青蒿琥酯已被廣泛采用為治療嚴重瘧疾的首選藥物,從而減少了病例數和死亡人數。
奧古圖介紹說,最初研發的重癥瘧疾藥物較為昂貴,對於非洲國家絕大多數人來說不是很友好,而中國在抗擊瘧疾工作上取得很多成績,在研發治療藥物方面也考慮到了在非洲國家的實用性。
在肯亞西部瘧疾高發區基蘇木縣,患者們排隊購買中國制造的抗瘧疾註射藥物,他們臉上洋溢著的,是對健康的期待。奈洛比阿迦汗大學兒科和兒童健康教授勞勃·奧波卡說,中非在衛生研究、技術轉讓、人才培訓和創新方面的合作,已經改變了抗擊瘧疾的遊戲規則,「中國已經能夠將其在管理瘧疾和生產治療瘧疾藥物方面的經驗擴充套件到非洲」。
一套服裝:共享美麗生活
聽過Beyond樂隊演唱的【AMANI】嗎?
歌詞中的「Amani Nakupenda,nakupenda wewe……」其實是斯瓦西裏語,寓意「我愛你」,斯瓦西裏語也是肯亞、坦尚尼亞等東部非洲國家的通用語言。
中國民族紡織品牌「三槍」在肯亞合作創立的"Unaku"服裝品牌名便由此衍生而來。進駐肯亞已過半年,Unaku寄托著創立者對中國時尚出圈海外的美好願景,希望中國服裝收獲更多肯亞人民的喜愛,撬動非洲時尚經濟。
一家成立於1937年的中華老字號,為何將出海目光瞄向非洲?在「三槍」所屬的上海龍頭(集團)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倪國華看來,非洲市場是一片充滿潛力的商業沃土,尤其是肯亞等國經濟的迅猛發展孕育了一群新興的白領消費者,他們對高品質、精致設計、合理價格的商品有著迫切的需求。
摩斯·恩加蒂亞是Unaku的忠實客戶,他說:「中國時尚在全世界都有一席之地,因為他們有成熟的設計、生產技術,有強大的電商網路。任何人從事服裝相關生意,都不可能繞開中國。」從事服裝行業已9年,恩加蒂亞認為,鑒於肯亞在東部非洲繁榮的經濟,以及龐大的中產階級人群,中國服裝產業在這裏有著光明的前景。
非洲開發銀行集團釋出的【2024年非洲經濟展望】報告預計,2024年非洲國家平均增長率將達到3.7%,超過全球平均水平。服裝業作為非洲消費市場的重要組成部份,更是迎來了前所未有的發展機遇。有數據顯示,2024年非洲服裝市場規模預計在705.8億美元,復合年增長率5.16%,到2028年將超過863.2億美元,市場潛力不言而喻。
互利共贏是中非合作的底色。在中國非洲總商會首席分析師阿米納·哈馬迪看來,強大、一致、互惠互利是解讀中非合作的三個關鍵詞,中國正持續與非洲國家分享資源、經驗和知識,以支持非洲經濟和社會發展。哈馬迪說:「中非合作是共贏的,不僅體現在宏觀經濟層面,還體現在雙方人民都能獲得許多實實在在的好處。」(參與采寫:張夢潔 楊有宗 趙逸赫 李卓群 曾濤)
8月16日,肯亞農業和畜牧業研究組織專家基馬尼(右)在位於蒙巴薩的試驗田內與同事觀察水稻長勢。(王冠森 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