緬甸軍政府在臘戌之戰中失利後,這個中國周邊的重要鄰國正面臨全面內戰的風險。為此,中國外交部長王毅緊急存取緬甸,展開了一次外交斡旋,表示中國願意推動緬甸各方和解,恢復國內和平,並協助其向民選政府過渡。
然而,美國政府在此關鍵時刻突然行動,宣布將擴大對緬甸反對派和叛亂組織的直接援助。沙利文和美國國際開發署(USAID)亞洲事務高級官員麥可·希弗在一次線上會議中承諾,將支持多個與緬甸軍政府作戰的力量。
值得註意的是,USAID因常借援助之名幹涉受援國的內政而廣為人知。與此同時,美國國務院也表示,為了響應擴大直接援助的承諾,美國高級官員已同意繼續支持緬甸的影子政府及其民族武裝組織代表對現任軍政權施加壓力。
在與緬甸、寮國和泰國外交部門舉行非正式會談時,王毅明確指出,不容許外部勢力進行滲透和幹預。與此同時,華盛頓宣布向反對派提供援助,這進一步顯示了其在緬甸問題上的挑釁態度。美國的舉動有可能引發全面內戰,並導致軍事沖突擴散至緬甸的其他地區。
為什麽這樣說呢?雖然美國支持緬甸的政治民主化,但在與反對派舉行的網路會議中,美國高級官員卻沒有提到各方對話的重要性。而中國和東協國家則認為對話是非常必要的。
美方官員對於緬甸軍政府或將在明年年底前舉行選舉並將權力移交給文官政府一事,態度模糊。與此同時,王毅在奈比多會晤最高軍事官員敏昂萊時承諾,中方將為人口普查提供技術支持和援助,這對籌備選舉至關重要。
在一則關於線上會議的資訊中,美國國務院使用了「Burma」來稱呼緬甸,這是緬甸在英國殖民時期的舊稱。然而,緬甸早在1989年就已經放棄了這個殖民時代的名字。美國拒絕承認緬甸人民自行選擇的新國名,這顯露了其意圖恢復西方在緬甸政治影響力的企圖。
美國為何在關鍵時刻表達支持緬甸反對派與軍政府對抗?歸根結底,是因為美國將緬甸的政局視為其與中國全球賽局的一部份。
自二戰以來,美國在地緣政治框架下,利用菲律賓、越南等國家制造地區動蕩,試圖透過擾亂中國周邊局勢來遏制中國的崛起。
因此,美國必然會支持緬甸反對派政府及其武裝力量。盡管緬甸局勢主要取決於國內各方力量的賽局,但要實作真正的和平,必須避免外部勢力的幹涉,因為這不符合緬甸、中國、東協以及全球南方國家的利益。
王毅指出,緬甸問題的核心在於緬甸人民自身,中方在推動緬甸和平解決沖突方面展現了積極的善意。
雖然中國與東協在緬甸問題上總體上擁有繼續共同努力的良好基礎,但這顯然與美國的戰略利益不符。
由於美國習慣於制造戰亂並借此謀取戰略利益,從中東到歐洲,再到北韓半島和南海,如今它的目光又轉向了緬甸。
如果緬甸的地方軍事力量獲得美軍的支持,勢必會導致其野心進一步膨脹。一旦緬甸陷入一場長期無法解決的內戰,中國的利益將受到嚴重損害,而這正是美國樂見其成的局面。
對此,我們必須保持清醒的頭腦,迅速斡旋緬甸交戰各方達成停火協定,並推動軍政府向民選政府的過渡,這無疑是在與美國爭奪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