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天下 > 國際

日本地震後有多少女人被強迫?

2024-02-11國際

「避難所裏的女孩,謹防性侵!」

日本地震後,社交平台上出現很多這樣的貼文。

人們正在警告那些在地震避難所的女孩,一定要小心,以防被性侵。

圖源:產經新聞

年初,日本石川縣能登半島發生7.6級地震。

日本氣象廳表示,自1月1日以來,日本已發生百余起地震。

石川縣地震現場,圖源:美聯社

死亡人數持續上升,截至目前(日本石川縣10日公布的數據)已致206人死亡,567人受傷,52人下落不明。

沒想到在如此嚴峻的受災情況下,還有這樣一股隱憂在日本社交媒體蔓延開來。

01

這些貼文大概可以分為兩類。

一類是防範性侵相關的提醒和建議。

從內容來看,大家已形成一個基本共識:

即便在避難所,女孩們也絕對不能單獨行動。

尤其是上廁所和睡覺時。

「女孩們睡覺或上廁所時應該抱在一起。」

「建議婦女和殘疾人不要單獨上廁所,而應集體上廁所。」

圖源:網路

地震後出台的【防災行動指南】裏,也明確給出了要「多人行動」「盡量避開黑暗和死角」的建議。

圖源:【防災行動指南】

一位防犯罪專家則表示,除了不要獨自上廁所,去人少黑暗的地方,女性在洗澡、換衣時,也一定要註意保護私密。

圖源:網路

還有人提出一些「預防」性侵害措施。

比如讓女孩買花臂紋身套袖。

「沒有人會攻擊黑幫女性,對嗎?」

或是提出讓女孩佩戴反強奸避孕套。

這是一種內含倒勾尖牙的女用乳膠套。

最初由飽受強奸之苦的南非婦女發明。

如果婦女感到有被性侵的風險,可以將該裝置放入陰道。當男性下體插入時,會被倒勾尖牙緊緊夾住,無法自行解開。

必須前往醫院才能將裝置取下。

圖源:網路

顯然這些建議無一例外地都將防範強奸的責任推給了受害者。

除了提醒避難所的女性要多註意,人們還叮囑年輕女性千萬不要去災區做誌願者。

「誌願提供幫助固然很好,但年輕女性應該小心。我希望你記住,我們所處的情況與日常生活相距甚遠。」

「不要去災區,真的。」

「最好不要去。」

另一類貼文則聚焦於講述此前地震災害中女性遭受的性暴力。

比如1995年阪神大地震期間,避難所的兒童遭到猥褻的情況頻發。

有陪著嬰兒睡覺的母親被外來的闖入者強暴。

也有想要洗澡的誌願者,被騙到廢棄建築物輪奸。

還有一些親歷者現身說法。

一位3·11日本大地震(又稱東日本大地震)受害者發文,提醒那些還在哺乳期的媽媽們,稱有男子曾在避難所專門偷拍她們哺乳和換尿布的畫面,或是在她們餵奶的時候想盡辦法騷擾她們。

02

遺憾的是,以上這些發生於避難所的性侵害慘案,在很長一段時間裏,都被視為「謠言」。

早在29年前,阪神大地震後,就有很多女性站出來講述自己的遭遇。

但那時,她們的聲音很難被真正聽見。

日本知名雜誌【女性周刊】在一篇回顧疏散中心性暴力的文章中寫到,當時媒體將這些女性的遭遇視為「騙局」,稱「沒有任何損壞的證據」「一切都是捏造的」,那些支持受害者的人也遭到抨擊,並一度保持沈默。

幾十年裏,人們對此避而不談。

結果只有一個——眼睜睜看著悲劇反復上演。

2021年3月,日本NHK電視台在3·11日本大地震10周年之際,推出了一檔特別節目——【埋藏的聲音:25年的真相——災難中的性暴力】。

片中公布了許多令人心碎的案例和受害者證詞。

一位在地震央失去丈夫的女人回憶到,避難所的負責人曾對她說,「(失去丈夫)你真不容易啊,給你毛巾和食物,晚上來取吧」。

當她去拿食物時,卻被負責人強迫發生性關系。

一位20多歲的年輕女孩說,住在臨時安置房裏的男人漸漸變得奇怪,他們抓住女人,在黑暗的地方把她扒光。

周圍的人對此視而不見,說「你還年輕,這也是沒辦法的事啊」。

還有一名女性被數名男子施暴,那些男人威脅她,如果不順從就把她扔到海中,讓她被海嘯卷走。

於是她只能默默忍受。

2011年3·11日本大地震發生後,日本曾設立過一條免費電話咨詢熱線——「Yorisu Hotline」,以幫助地震災民解決家庭、工作和心理健康問題。

電話24小時響個不停。

其中60%的咨詢者是女性。

而絕大多數前來咨詢的女性都是性暴力受害者,有過被家庭暴力、強奸或性虐待的遭遇。

NHK節目組和研究人員則匯總了從2013年到2018年五年來在女性專線上收到的咨詢,發現來自三個重點災區的咨詢中,超過50%的咨詢是關於性暴力的,10-20歲年齡段的年輕人受害占比超過40%。

受害女性年齡最小幾歲,最大六十幾歲。

研究還發現,在這些性侵害中存在一種「索要報酬型暴力」。

在地震央失去家園、失去丈夫家人、失去工作的女性,被要求用發生性關系來換取食物或其他援助,這樣的案例多次被報告。

尤其是帶著孩子的年輕母親,被迫用身體來換取食物,類似的悲劇也曾發生在當代日本。

性暴力的背後,是不平等的權力關系。

重大災害事件中,處於弱勢地位的女性更多依賴外界的支援,但在避難所裏,掌握資源分配權和話語權的人,又通常是男性。

日本福祉大學教授永江美代子說:「災難會帶來壓力和支配弱者的欲望。平時就有這種支配欲的人更容易成為加害者。如果是中老年女性的話,會因為不好意思而不說出來,孩子說了也不會被相信......以及女性誌願者也有被騙的情況。」

被報告的性侵案件遠遠少於實際發生的。

大多數受害者只能忍氣吞聲。

有時說出來反倒等同於二次傷害。

有日本網友說,她曾經聽過一個非常讓人難受的故事,是一名女性朋友在訴說被猥褻的遭遇時,反倒被教育:

「男人在緊急情況下壓力很大,你要理解。」

03

2011年日本大地震後,接連爆出的避難所性侵害案件讓各界紛紛呼籲改善避難中心的環境。

5年後,日本熊本縣發生連環地震。

在這一次地震央,日本政府在避難所管理指南中加入了「有必要考慮防止性犯罪的措施」。

各支援團體在縣內700個避難所都張貼了海報,提醒人們要小心性侵害。

熊本地震時的反性暴力海報,提醒女性不要單獨行動

但一個只顧著教育受害者的環境顯然沒辦法終止暴力。

那一年,熊本縣警方掌握約10起避難所性侵害相關案件,包括強奸和偷拍。

有位男性誌願者趁大家睡著,在避難所裏強奸了一名少女,女孩由於極度驚恐,整個人僵住,事發時無法呼救。

女孩的母親得知後立馬報警,但因「無法確認存在明顯的攻擊或威脅」,該男子最終未受到指控。

顯然,在天災來臨時,雖然男女同樣都面臨死傷和流亡的風險,但對日本女性而言,她們既擔天災,又受「人禍」。

這裏的「人禍」,即性暴力。

庇護之處,反倒成為最危險的地方。

不只是日本女性處境如此。

據【紐約時報】報道,2010年海地首都發生地震後,該城市臨時安置所發生的性侵案件數量比該國其他地區多出20倍。

美國公益組織Springs Rescue Mission 則稱,美國無家可歸的婦女大都不會選住在避難所。

她們寧願在街頭流浪,也不願去她們認為危險的庇護所。

在英國,無家可歸者服務機構「通常是為男人設立的」,「對於經歷過虐待和暴力的弱勢女性來說,這些地方可能令人害怕」。

更諷刺的是,很多收容所裏,一個流浪漢能領到免費避孕套,但一個流浪的女性領不到衛生巾。

【看不見的女性】指出,在為女性難民設計系統時忽略了男性暴力的潛在可能性,這一現象深具諷刺意味,因為男性暴力往往是女性成為難民的首要原因。

2022年,聯合國曾呼籲要盡快阻止英國單身男性與烏克蘭難民配對,因為「有性剝削的風險」。

當時英國政府推出一個名為「烏克蘭之家」的難民幫扶計劃,允許英國人為烏克蘭難民提供住處。

但由於沒有建立一個官方的聯絡平台,難民只能利用社交軟體跟英國房東聯系。

結果社交軟體上,英國猥瑣男蜂擁而至,到處勾搭烏克蘭女難民。

一邊是社會庇護系統存在太少必要的性別區隔,另一邊卻是社會文化存在太多可怕的性別區隔。

「研究發現,印度男性更有可能在夜間發生的地震央幸存下來, 因為他們會在溫暖的夜晚睡在室外和屋頂上,而這對大多數女性來說是不可能的 。」

「在斯裏蘭卡,遊泳和爬樹技能‘基本上’只教授給男人和男孩;因此,當2004年12月海嘯來襲時(女性的死亡人數是男性的4倍),他們更有能力在洪水中幸存下來。」

在孟加拉國,婦女跑步、爬樹和遊泳同樣不受歡迎,而她們的傳統服飾紗麗還可能會阻礙她們的逃生行動。

正如【看不見的女性】參照莫林·福德姆語:殺死她們的不是災難,而是性別——以及一個沒有考慮到性別如何限制了女性生活的社會。

而很長一段時間裏,那些悲劇甚至無法言說。

沒人聽,更沒有人相信。

就像日本女性的眼淚和吶喊在長達幾十年的時間裏,都被視為騙局和謊言。

為此,她們付出了巨大的代價。

用真實的悲劇去證明悲劇的真實,一次又一次。

直至今日。

記得看到一個貼文,一位日本女性告訴自己老公,日本地震期間性侵害的事實。

對方的第一反應是質疑,怎麽可能會有這種事情?

她很難過,她說我只能相信,哭泣著相信。

(摘編自微信公眾號每日讀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