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天下 > 國際

太強硬了,中俄談判生變,俄羅斯沒想到他們最後底牌化為了烏有

2024-09-13國際

最近,中俄兩國圍繞 " 西伯利亞力量 2 " 天然氣管道計畫的談判引發了不少關註。這個計畫自 2019 年提出以來,一直是兩國能源合作的重點。隨著時間推移,雙方在計畫細節上的討論愈發深入,也不可避免地遇到了一些分歧。

英國【金融時報】近日報道稱,中方在價格和供氣量上提出了一些俄方認為不太合理的要求,導致談判陷入僵局。這則訊息一出,立即引發了各方的關註和猜測。不過,中俄兩國很快就對此作出了回應,表示談判仍在繼續,雙方都在為各自的利益努力。

其實,西方媒體經常炒作中俄關系中的一些小摩擦,試圖放大兩國之間的分歧。但事實上,中俄作為戰略合作夥伴,在重大問題上始終保持著高度一致。今年恰逢中俄建交 75 周年,兩國關系早已經過了風雨的考驗。

當然,在具體的商業談判中,雙方為自身利益據理力爭也是很正常的事情。中俄兩國一直堅持 " 不結盟、不對抗、不針對第三方 " 的原則,即使在談判中出現分歧,也會透過友好對話來解決。

回顧這個計畫的歷史,我們可以看到雙方一直在努力尋找最合適的方案。 2019 年,俄方首次提出了這個計畫,但當時的規劃路線需要經過蒙古國。考慮到當時蒙古國的外交策略,中方覺得這個方案可能不太符合自己的利益,所以計畫暫時擱置了。

2021 年,俄羅斯再次提出這個計畫,這次還邀請了蒙古國一起參與討論。為了推進計畫,俄方甚至在蒙古成立了專門的公司。但是由於各種原因,中方當時還是沒有完全同意這個方案。

2022 年俄烏沖突爆發後,情況發生了很大變化。俄羅斯面臨西方的多重制裁,經濟壓力驟增。加上 " 北溪 " 管道被炸,俄羅斯更加迫切地希望擴大對中國的天然氣出口。這也讓 " 西伯利亞力量 2 " 計畫的重要性進一步提升。

不過,盡管兩國有著良好的戰略合作關系,但在具體的商業計畫上,還是要考慮各自的利益。目前看來,雙方在供氣量上的分歧可能是最大的障礙。 據了解,俄方希望每年透過這條管道向中國輸送 500 億立方米以上的天然氣。如果這個數位成真,加上已有的 " 西伯利亞力量 1 " 管道,中國從俄羅斯進口的天然氣比例將超過 30% 。這可能會讓中國過度依賴單一來源,不太符合中國能源進口多元化的戰略。

因此,中方提出希望只購買一部份氣量,這樣既可以保持與俄羅斯的合作,又能控制進口依賴度。這種做法看似合情合理,但可能會影響到俄方的經濟預期。 除了氣量,價格也是一個需要仔細商討的問題。一般來說,采購量越大,單價就越容易談下來。如果中方減少采購量,俄方很可能會提高單價來彌補收入損失。對中國來說,爭取更低的價格自然也是合理的商業行為。

值得一提的是, " 西伯利亞力量 2 " 計畫使用的氣田曾經為歐洲供氣,不需要重新開發,成本相對較低。這也給了中方要求更大折扣的理由。但對於正面臨經濟壓力的俄羅斯來說,他們可能更希望透過較高的價格來緩解經濟困境。

雖然目前雙方在一些具體問題上還存在分歧,但這並不意味著計畫就此擱淺。回顧 " 西伯利亞力量 1 " 計畫的歷程,我們可以看到,那個計畫也經歷了長達 10 年的談判才最終達成協定。在復雜的國際能源合作中,出現一些波折是很正常的。

中俄兩國都清楚,彼此之間的合作對雙方都很重要。兩國領導人多次強調要深化利益交融,實作互利共贏。在這種大背景下,即使在談判中遇到一些困難,雙方也一定會透過友好對話找到解決方案。

我們有理由相信,隨著時間的推移,雙方一定能夠找到一個平衡點,既能滿足俄羅斯擴大天然氣出口的需求,又能符合中國能源安全和經濟利益的考量。畢竟,中俄兩國在很多領域都有著廣泛的合作基礎和共同利益。

這次的談判波折,也再次證明了中國在國際合作中的成熟態度。中國始終秉持互利共贏的原則,既不會輕易放棄自身利益,也不會以強硬態度對待合作夥伴。在復雜的國際形勢下,這種平衡的外交策略顯得尤為重要。

總的來說, " 西伯利亞力量 2 " 計畫的談判雖然遇到了一些小波折,但這只是中俄能源合作道路上的一個小插曲。兩國之間深厚的戰略互信和廣泛的共同利益,必將推動這個計畫最終達成共識。

對於西方媒體的猜測和炒作,我們大可不必太過在意。中俄兩國有著充分的智慧和經驗來處理好彼此之間的合作事宜。隨著時間的推移,我們相信 " 西伯利亞力量 2 " 計畫終將成為中俄能源合作的又一個重要裏程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