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天下 > 國際

印度政府兩難境地!招商引資與對華關稅沖突,制造業夢想破滅

2024-09-12國際

全球制造業崛起與國家戰略競爭

在全球經濟地圖重新繪制的過程中,制造業的崛起已經成為各國爭相追求的目標。這股風潮不僅席卷了遠離東亞的美國,也深深觸動了正受烏克蘭危機困擾的俄羅斯,還有咱們的近鄰印度。大家都知道,實體產業特別是制造業,就像是國家經濟的壓艙石,也是增強國際競爭力的法寶。在這樣的背景下,印度作為新崛起的經濟體,它推動「印度制造」戰略,以及與中國的互動,成了全球經貿舞台上的一道亮麗風景線。

莫迪的'印度制造'挑戰與策略調整

自從莫迪總理掌舵以來,「印度制造」就成了他的經濟大棋盤上的頭號戰略。他雄心勃勃,想要把印度打造成下一個全球制造業的大本營,讓印度從中國的「世界工廠」手中接過接力棒。這背後,是對印度經濟成長的熱切期盼和對全球產業版圖變化的敏銳嗅覺。

然而,理想很豐滿,現實卻骨感。盡管莫迪政府使出了渾身解數,力推印度制造,但印度在全球制造業市場的分量依然輕如鴻毛。一些西方企業雖然在印度設廠嘗鮮,但發現實際收益遠不如預期,甚至有的還虧本了,結果不少企業紛紛撤出印度。這無疑給莫迪的制造業復興之路投下了陰影。

面對外資撤離和經濟壓力,印度政府開始反思對中國的資本態度。自從2020年邊境爭端後,印度對中國的投資設限,抵制中國產品,封禁中國套用,這些都是對中國的回應。但時間一長,莫迪政府意識到,這些限制不僅沒有幫助印度本地制造業崛起,反而可能拖累了印度經濟的整體發展。

英國媒體和專家們指出,如果印度不能成為全球供應鏈的一員,那麽它在制造業的世界舞台上就難以站穩腳跟。在這種形勢下,印度政府開始考慮調整對中國投資的政策,希望能吸引更多中國的資本和技術,來助陣「印度制造」,讓它更上一層樓。

印度雙策引外資,鋼鐵產業求升級

哎呀,印度政府這招兒挺出乎意料的。一邊對中國的投資政策松綁,想吸引外資進來,另一邊在鋼鐵進口上卻來了個大反轉,對中國和越南的鋼材進口開出了高達12%到30%的關稅。這事兒一出,全球鋼鐵圈都炸鍋了,尤其是看印度和中國這兩大國之間怎麽玩兒。

印度政府這步棋,背後心思可不少。既想提升自家鋼鐵產業的技術含量,又想保護本土制造業不受沖擊。你看,印度雖然產鋼量全球第二,可是在那些高端的特種鋼領域,跟中國比起來還有不小的距離。中國的特種鋼技術成熟,用得也廣泛,印度政府就想借這個機會,讓中國鋼企來投資或者合作建廠,這樣既能引入先進的技術,還能吸引資金,一舉兩得嘛。

總的來說,印度這是在搞產業升級和本土保護的雙管齊下策略,看能不能吸引中國的鋼企過來,一起把印度的鋼鐵產業推上新台階。

印度鋼鐵業挑戰與政策困境

哎呀,印度的鋼鐵技術有點跟不上中國,所以它們的產品在品質還有價格上沒法跟中國比。這樣子,印度政府就得用一些政策,比如關稅啥的,給自家的鋼鐵企業撐撐腰,免得中國鋼鐵產品一湧進來,把印度市場砸了,本土企業就活不下去了。

不過,印度在處理中國投資和鋼鐵進口這事上,政策變來變去的,挺讓人頭疼的。一邊想吸引中國的資金和技術,幫「印度制造」這事兒推一把;一邊又怕中國的商品搶了飯碗,就開始用關稅保護本國產業。這倆目標像在拉扯,既影響印度和中國之間的生意來往,也對印度內部的經濟環境不太友好。

印度制造業:機遇與挑戰並存

哎呀,印度國內做生意的環境一直不太理想,這可是讓很多外國企業都選擇了離開。你看,基礎設施建設、法律規則、進入市場這些方面還有不少問題呢。這些問題要是解決不好,吸引外資就難上加難,制造業想要發展起來就更是難了。所以啊,印度政府得好好努力,改善做生意的環境,提高辦事效率,保護好智慧財產權,給外國投資者提供一個穩定、透明、可以預測的環境。

印度在發展制造業的路上,機會是有的,但是挑戰也不少。和中國打交道,對於印度的經濟發展來說是個大事件,也能看出印度經濟政策的效果如何。印度政府不能只看中國投資和鋼鐵進口的問題,得平衡好吸引外資和技術與保護本土產業的關系。既要和中國等國家一起做生意,也要不斷完善自己的經濟政策,給制造業創造更好的條件。這樣,印度才有可能在全球制造業的競爭中站穩腳跟,實作「印度制造」的夢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