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天下 > 國際

俄盟友盧卡申科表態:不參戰俄羅斯,或考慮卸任總統

2024-08-31國際

白俄羅斯謹慎應對烏克蘭邊境局勢

在是否為了俄羅斯的利益而參戰的問題上,白俄羅斯作為俄羅斯最緊密的盟友,一直面臨著艱難的選擇。目前看來,無論是白俄羅斯還是伊朗,都傾向於避免卷入可能的沖突。

具體到白俄羅斯的情況,其並不打算從北部方向直接進攻烏克蘭首都基輔。與此形成對比的是,伊朗也無意對美國在中東地區的軍事基地發起攻擊,盡管兩國均高度依賴俄羅斯提供的軍事支持。

據報道,8月30日,即盧卡申科的生日當天,普亭向盧卡申科表達了祝賀,並與之討論了如何進一步加強兩國之間的合作。在此之前,由於白俄羅斯軍隊聚集在烏克蘭邊境,烏克蘭政府感到十分緊張和不安。然而,在烏克蘭方面要求白俄羅斯軍隊撤回的情況下,白俄羅斯並未立即做出反應,聲稱並未收到烏克蘭的正式撤軍請求。

烏克蘭方面的資訊顯示,白俄羅斯在烏克蘭邊境集結了大量的軍事力量,包括特種部隊。為了促使白俄羅斯軍隊撤出,烏克蘭承諾保證與白俄羅斯之間不存在任何敵對行為,未來也不會采取任何不友好的行動。然而,這些努力似乎未能改變白俄羅斯的立場。

白俄羅斯的立場非常明確:在面對烏克蘭邊境出現的大規模軍隊威脅時,白俄羅斯不能袖手旁觀。當前,部署在烏克蘭邊境的白俄羅斯軍隊已經做好了隨時應對任何挑釁的準備。

值得註意的是,在這段期間,白俄羅斯至少采取了三項措施,讓烏克蘭感到不滿或憤怒。

國際局勢緊張:俄白烏與北約動態

近期,國際局勢緊張,涉及到俄羅斯、白俄羅斯以及烏克蘭與北約國家之間的動態,引發廣泛關註。以下是用通俗語言概括的三件關鍵事件:

1. **聯合軍演與飛彈演練**:為了加強與俄羅斯的合作與軍事協同,白俄羅斯的火箭部隊前往俄羅斯進行訓練。雙方共同練習如何發射飛彈和火箭彈,旨在提升兩國的軍事合作水平。

2. **領空防禦與北約警告**:白俄羅斯在自家領空擊落了一架烏克蘭的無人機,並向北約發出了警告。白俄羅斯總統盧卡申科強調,他認為如果北約軍隊介入烏克蘭,可能會引發第三次世界大戰,屆時將有可能使用戰術與戰略核武器。這一舉動顯示出白俄羅斯對北約行動的警惕與潛在的軍事準備。

3. **增派兵力至邊境**:為應對可能的威脅,白俄羅斯將大約三分之一的軍事力量部署到了烏克蘭邊境地區。同時,波蘭的軍事力量也在靠近白俄羅斯的地區集結,顯示了地區緊張局勢的升級。

值得註意的是,盡管白俄羅斯表現出支持俄羅斯的姿態,但其實際意圖和能力在面對北約和波蘭這樣的軍事大國時顯得相對有限。盧卡申科公開表示,他不會下令在白俄羅斯以外的地方發起戰爭,這反映了他在國際事務中的謹慎態度。

這些動態反映出國際關系中復雜的政治考量和軍事部署,各方都在試圖透過各種手段來維護自身的安全和利益,同時也體現了地區緊張局勢的不確定性。

白俄羅斯戰略:邊境部署與外交平衡

簡單來說,白俄羅斯軍隊不會直接攻擊烏克蘭或者向庫爾斯克增兵。盧卡申科這樣做的目的,並不是要和烏克蘭或北約直接對抗,而是想要在普亭面前有個交代,同時又不想真正參與戰爭。

盧卡申科的做法是透過在烏克蘭邊境部署軍隊來影響烏克蘭,這樣一來,原本準備支援庫爾斯克的烏克蘭軍隊就得留在白俄羅斯邊境,以防白俄羅斯突然行動。這樣做既能讓白俄羅斯看起來在支持俄羅斯,又能避免直接卷入沖突。

盧卡申科還擔心,如果白俄羅斯軍隊真的進攻烏克蘭,烏克蘭可能因為沒有防備而遭受嚴重損失。他希望透過這種微妙的平衡策略,既讓俄羅斯感到滿意,又能呼籲各方回到談判桌上解決問題。

盧卡申科甚至有意卸任總統,他認為如果俄羅斯真的使用核武器,烏克蘭可能會很高興,因為這意味著俄羅斯可能失去了盟友。這顯示了他為了白俄羅斯的利益,即使局勢危急,也可能考慮卸任總統的可能性。

目前,俄烏沖突已經持續了900多天,但誰也無法預測這場戰爭將以何種方式結束。

白俄應對策略:俄勝或北約勝

在當前的不確定性中,白俄羅斯有兩個關鍵的應對策略需要準備:

1. **如果俄羅斯獲勝**:在這種情況下,白俄羅斯需要考慮如何與勝利後的俄羅斯合作,同時保護自身的利益和安全。這可能涉及到加強雙邊關系、經濟合作或是尋求在國際舞台上共同發聲。

2. **如果北約與烏克蘭獲勝**:白俄羅斯應評估可能面臨的外交壓力、經濟制裁或安全威脅,並制定相應的防禦策略。這包括加強國內安全措施、改善與歐洲夥伴的關系,以及尋找新的盟友或合作夥伴來平衡潛在的不利影響。

重要的一點是,盡管與俄羅斯關系密切,白俄羅斯不會單純為了俄羅斯的利益而卷入戰爭。其政策的核心是保護國家主權和獨立,避免成為其他國家沖突的犧牲品。

真正的轉折點可能出現在11月份的美國總統選舉之後。如果民主黨候選人哈裏斯當選,考慮到她與共和黨在外交政策上的分歧,這可能會對俄烏沖突的走向和全球局勢產生重大影響。哈裏斯政府可能采取不同的外交策略,這將為白俄羅斯提供一個重新評估其戰略方向的機會,以適應新的國際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