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天下 > 國際

收不到中俄的過路費,蒙古幹脆交了底,俄羅斯的要價很離譜?

2024-08-25國際

收不到中俄的過路費,蒙古幹脆交了底,俄羅斯的要價很離譜?

蒙古國家安全會議前成員巴亞爾哈格瓦,日前向媒體表示:「蒙古沒有將中俄蒙天然氣管道納入其2028年前的行動計劃,我們正在進入長時間的停頓……莫斯科不再相信他們能夠從中國那裏得到自己想要的協定,該計畫可能會被擱置,直到時機再度成熟。」

【俄羅斯通往中歐的天然氣管道路線】

巴亞爾哈格瓦認為,中方可能也對俄羅斯天然氣工業股份公司(以下簡稱「俄氣」)的各種要價不滿,因為俄氣希望單方面控制該管道的蒙古部份。他說:「如果俄氣單方面控制蒙古段的管道,這意味著莫斯科對蒙古的影響力將持續增加。」

我們都知道,目前中俄天然氣管道的格局,用一句話來簡單概括就是「一條已建,一條要建,一條在談」。而其中「一條在談」的,就是中俄蒙天然氣管道。顧名思義,這條管道預計將途經蒙古,將西西伯利亞的天然氣運往中國北方。

【蒙古沒有將中俄蒙天然氣管道納入其2028年前的行動計劃】

2022年俄烏沖突爆發後,由於西方減少了對俄羅斯天然氣的進口,因此計畫的談判也進入了加速階段,俄羅斯官員和媒體動不動就放出訊息,聲音很大。同樣地,蒙古方面當時也持非常積極的態度,他們希望這條管道也能帶動本國的經濟發展。

相比之下,中方的態度則一直非常低調。直到去年10月普亭訪華期間,中方才首次正式提及中俄蒙天然氣管道,強調「希望中俄蒙天然氣管道計畫盡早取得實質性進展」。而在此之後,中方再也沒有公開提及該計畫。

雙方之間的談判之所以卡住了,主要還是因為價格問題沒談攏。今年4月,俄羅斯能源部副部長莫恰爾尼科夫表示,當中俄就天然氣的定價問題達成一致後,雙方將簽署管道建設協定。

這裏需要詳細解釋一下。一般來說,在建設一條跨境天然氣管道前,協定各方都需要簽署天然氣買賣的長期合約,這種合約會帶有「照付不議」的條款。所謂「照付不議」,就是指在履行合約的過程中,如果買方由於自身原因沒有按照協定進行任何購買,或者達不到最低限度的購買量,那麽也得支付一定的貨款。

【天然氣長期合約的價格通常要比普通的市場價優惠不少】

這一種有利於賣方的合約型別,因為這能從很大程度上讓賣方規避市場競爭的風險。當然,對買方來說,這種合約也能保障本國能源進口的穩定性,並且合約價通常要比普通的市場價優惠不少。

比如「一條已建」的中俄東線天然氣管道,2014年雙方就簽署了長達30年的供氣合約。根據俄方的說法,這項合約的價值高達4000億美元。

中俄東線天然氣管道的最大輸氣量為每年380億立方米,而中俄蒙管道預計為每年500億立方米,因此合約的價值恐怕也只多不少。這麽大一個單子,在價格問題上絕對是不容有任何差錯的,所以雙方談得久,談判中間出現一些分歧也很正常。而作為第三方的蒙古,他們能做的就只有等待。

關於蒙古國方面透露「中俄蒙天然氣管道計畫可能會被擱置」一事,俄方的反應很迅速。

俄羅斯外交部發言人紮哈羅娃對此回應道:「該計畫正處於高度的準備狀態,在與中方就價格問題達成一致並簽署協定後,該計畫即可立刻開始實施。」

【俄羅斯外交部發言人紮哈羅娃】

她強調,莫斯科將中俄蒙天然氣管道的建設視為最重要的能源計畫之一,並相信該管道計畫符合所有參與者的利益,成為中俄蒙之間的經濟走廊。

蒙古沒有將管道計畫納入其2028年前的行動計劃,關於這一點,紮哈羅娃也給出了自己的評價。她說:「如果蒙古只是想把自己限制在過境國的角色上,那麽他們現在應該考慮利用廉價管道天然氣來發展本國經濟的可能性。」

其實俄方也很清楚,盡管由於價格沒談攏,中俄遲遲無法簽署管道協定,但至少要在表面上保持積極的態度,給俄羅斯社會、輿論以信心。

【紮哈羅娃:中俄蒙天然氣管道計畫正處於高度的準備狀態】

實際上,早在今年6月,英國【金融時報】就曾援引三位知情人士的話稱,中俄兩國就新天然氣管道協定的談判已「陷入僵局」,因為中方要求以俄羅斯國內的價格來支付天然氣,並且只承諾購買該管道計劃年輸氣量500億立方米中的一部份,而俄方認為這些要求不合理。

這裏提供一個價格的參考。從中俄東線天然氣管道2019年實作通氣以來,俄羅斯透過該管道向中國出售天然氣的價格基本上是在每千立方米200到300美元浮動。而俄氣公司在國內銷售天然氣的價格是每千立方米60美元。

當然,【金融時報】的訊息並不保真,甚至有些誇張了,不過俄方的反應倒是非常快的。

就在這篇報道發出的第二天,凱瑞姆林宮發言人佩斯科夫就做出了回應,表示「商業談判各個具體細節,自然是不能公開的,每個國家捍衛自己的利益是完全正常的行為……兩國之間的談判將繼續,因為兩國高層都有這樣的意願,俄方毫不懷疑雙方將達成所有必要的協定。」

【歐盟擺脫對俄羅斯能源的依賴這一大趨勢是不可避免的】

凱瑞姆林宮很清楚現在的局面。即使俄烏沖突結束,歐盟擺脫對俄羅斯能源的依賴這一大趨勢也是不可避免的——信任一旦失去,就很難重新再建立起來了,拿能源作為武器來威脅其他國家,遲早會反噬自身。

更重要的是,中國正在進行能源轉型。由於我們是能源進口的大國,所以石油、天然氣的運輸通道始終無法擺脫地緣政治的威脅。另外,在國際能源價格高漲的時候,我們也是吃虧的一方。

總的來說,不論是中國還是歐盟,擺脫對外部石油、天然氣的依賴都是未來的大勢。在這個問題上,中國不會停下自己的步伐去等俄羅斯,而留給俄羅斯的時間只會越來越少。

所以克宮非常重視中俄蒙天然氣管道這一大單,堅稱「一切都沒有問題」,而至於他們到底什麽時候才能說服自己,抓住這來之不易的機會,恐怕就得看外部環境將來如何變化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