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天下 > 國際

港媒:外媒稱印尼鐵路過度依賴中國,專家吐槽不然難道依賴美國?

2024-09-16國際

近日,據香港知名國際媒體【南華早報】訊息稱,有國外媒體在報道印尼峇里島地鐵輕軌計畫時,特意宣稱該輕軌幾乎完全由中國企業負責,並暗指印尼在軌域交通方面過度依賴於中國。

對此,觀察人士毫不留情地吐槽:

不依賴中國難道依賴美國嗎?要知道,美國到現在連一條像樣的高鐵都沒造出來 。 」

印尼之所以選擇中國是因為中國造鐵路就是造得又快又好而且成本合理,所以印度為什麽不能依賴中國? 」

你以為印尼是故意不選南韓和日本嗎?關鍵是南韓和日本造出來的東西和建造的速度,能和中國比嗎? 」

峇里島地鐵計畫:邁向現代化交通的中國方案

近年來,隨著峇里島作為旅遊勝地的知名度持續提升,交通擁堵成為了遊客和當地居民亟需解決的問題。為了緩解這一困境,印尼政府決定斥資200億美元,啟動峇里島地鐵(Bali Urban Subway)計畫。

此計畫不僅象征著印尼公共交通基礎設施邁向現代化的重要一步,也展示了印尼政府在尋求最佳合作夥伴時,選擇了中國企業的智慧決策。

這個由PT Sarana Bali Dwipa Jaya(SBDJ)負責管理的計畫,將由中國鐵路建設公司(CRCC)和印尼本地企業Indotek等共同建設。

SBDJ總裁Ari Askhara在計畫奠基儀式上明確表示,選擇CRCC是因為其作為全球鐵路建設領域的領軍企業,擁有在100多個國家建設超過20萬公裏鐵路的豐富經驗。

顯然,印尼政府在選擇合作夥伴時充分考慮了計畫的成本效益和施工經驗,這並不是所謂的「過度依賴」,而是印尼自主決策的結果。

中國企業的參與並非偶然。自2015年雅加逹—萬隆高鐵計畫開啟後,中國的高效施工、技術優勢和友好融資條款在印尼得到了高度認可。

相比之下,日本的高鐵方案由於苛刻的融資條件和技術轉移的不足,未能在印尼競標中勝出。可見,印尼選擇與中國合作,更多是基於實際利益考量,而非外界所謂的「依賴」或「債務陷阱」論調。

印尼與中國在基礎設施計畫上的密切合作,常常成為部份外媒抨擊的物件,尤其是西方媒體,他們往往將這種合作描繪為「過度依賴」中國。

然而,正如許多觀察人士指出,印尼政府和人民完全有能力根據自身需求做出理性選擇。正如一位觀察者所言,如果其他國家能夠提供更低的成本、更快的工期、更可靠的技術,印尼自然會毫不猶豫地選擇那些合作夥伴。

事實上,中國鐵路建設公司不僅是雅加逹—萬隆高鐵的承建者之一,也是峇里島地鐵計畫的核心承包商。這一合作背後並不是所謂的「經濟依賴」,而是印尼政府對中國企業在鐵路建設領域能力的認可。

相比西方國家或其他競爭者,中國不僅提供了最具價效比的方案,還能夠以更快的速度交付計畫,這對急需基礎設施升級的印尼而言,無疑是最佳選擇。

正如交通學者Bhima Yudhistira所說,這種合作不僅體現了印尼政府在國際合作中的自主性,也反映出中國與印尼在公共交通領域日益加深的互信與合作。這種合作並非單一依賴,而是印尼根據實際需要做出的明智決策。

雖然峇里島地鐵計畫有著廣闊的前景,但不可忽視的是,峇里島獨特的文化和空間規劃對計畫的推進構成了巨大挑戰。

峇里島以其悠久的宗教文化聞名,建築不能超過椰子樹的高度(約15公尺),也因此地鐵建設必須深達30公尺的地下,以避免對當地文化和宗教儀式的影響。

此外,峇里島的道路狹窄,公共交通系統尚不發達,這也加大了計畫建設過程中交通堵塞的風險。

然而,這並不是中國企業或中國技術的問題,事實上,無論是哪個國家參與計畫建設,都會面臨同樣的交通問題。因此,將交通擁堵問題與中國企業聯系在一起,顯然是誤導性的。

總的來說,峇里島地鐵計畫的啟動,不僅體現了中國企業在國際鐵路建設領域的優勢,也展示了中印尼在基礎設施合作方面的深厚互信。中國的參與並不會導致印尼「過度依賴」,反而為印尼提供了可靠且高效的基礎設施建設方案。

峇里島地鐵計畫作為印尼現代化交通的重要一步,充分反映了印尼政府在合作夥伴選擇上的獨立性和靈活性。

正如多位觀察者所指出,中國企業以更低的成本和更快的施工速度贏得了印尼政府的青睞,這並非所謂的「依賴」,而是經濟現實的最佳選擇。

我認為,中國與印尼的合作是互利共贏的,這不僅有利於推動印尼的經濟發展,也進一步提升了中國企業在國際市場中的競爭力。

峇里島地鐵計畫的深層次分析與未來展望

在深入分析峇里島地鐵計畫時,不少外界的批評集中於印尼對中國承包商的所謂「依賴」。這些批評往往來源於對中國與印尼合作的偏見,特別是部份西方媒體的論調。

然而,事實卻截然不同。正如許多觀察人士指出,印尼政府完全有能力為自己做出最有利的決策。如果有其他國家能夠提供更低的價格、更快的施工和更可靠的技術,印尼當然會選擇那些國家。

因此,選擇中國鐵路建設公司(CRCC)作為核心承包商並不是「過度依賴」,而是印尼基於成本效益和計畫品質的明智決定。

一個典型的例子就是雅加逹—萬隆高鐵計畫。盡管日本曾完成該計畫的可行性研究,但由於其融資條款苛刻、技術轉移不足,印尼最終選擇了中國方案。

顯然,印尼政府更傾向於那些能夠在最短時間內提供最優質結果的合作夥伴。這與西方媒體所鼓吹的「中國債務陷阱」論調完全背離。

此外,對於峇里島地鐵計畫的質疑,也存在相似的情況。盡管南韓曾送出了計畫可行性研究,但最終還是中國贏得了合作機會。

觀察人士認為,這並非出於單純的經濟依賴,而是印尼對中國企業在全球範圍內展現出的施工能力和成本控制的信任。這種信任源於中國企業多年來在基礎設施計畫中的優異表現,而並非某些媒體所渲染的「霸權式控制」。

峇里島以其獨特的文化和宗教傳統聞名於世,尤其是對寺廟的保護和對建築高度的嚴格限制,使得峇里島地鐵計畫的推進充滿挑戰。

根據當地規定,建築高度不得超過15公尺,這意味著地鐵必須在地下深處進行建設。對於這一特殊要求,CRCC和印尼合作夥伴展現出了高度的適應力,並在規劃過程中充分尊重當地文化。這與中國企業在全球其他基礎設施計畫中的經驗密不可分。

值得註意的是,文化和空間挑戰並非峇里島獨有的現象,任何國家的基礎設施建設都不可避免地遇到類似問題。例如,交通擁堵問題是峇里島長期存在的困擾,而並非因為某個國家的企業參與建設就會特別惡化。將這些問題簡單歸咎於中國企業的參與,顯然是對實際情況的誤讀。

實際上,正如多位觀察者指出,無論哪個國家承建地鐵計畫,都會面臨相似的空間限制和文化保護要求。因此,峇里島地鐵計畫更多是如何在文化保護和現代化發展之間找到平衡,而不是簡單地將問題歸因於外部承包商。

隨著峇里島地鐵計畫的推進,中國在印尼的基礎設施市場影響力日益增強。近年來,印尼政府在公共交通、機場、港口等方面與中國的合作愈發緊密,尤其是在「一帶一路」倡議的推動下,中印尼兩國的經濟合作更加廣泛。

然而,這種合作並非沒有挑戰。正如一些評論所指出的,印尼的基礎設施發展需要多樣化的合作夥伴,以確保其在未來能夠擁有更強的自主性。

但必須承認的是,中國企業在印尼市場中仍然具有無可比擬的優勢。首先,中國提供的融資方案更具靈活性和競爭力,相比西方國家或其他亞洲競爭者,中國能夠提供更加友好的貸款條件。

此外,中國企業在鐵路和公共交通計畫中的施工速度和技術可靠性,也在印尼得到了廣泛認可。對於印尼這樣一個正在加速發展的國家來說,時間和成本是至關重要的,而中國恰恰能夠提供這樣的解決方案。

盡管印尼需要在未來尋求多元化的合作夥伴,以減少對某一國的過度依賴,但中國在印尼市場的存在無疑是強勁且持久的。

這種合作不僅限於資金和技術層面,更在於兩國之間建立了牢固的互信關系。這種互信將繼續推動雙方在未來基礎設施計畫中的深度合作。

稍作小結

總的來說,峇里島地鐵計畫不僅是中國與印尼在公共交通領域合作的又一重要案例,也是雙方互利共贏的體現。

中國企業以其卓越的技術和高價效比方案,幫助印尼實作了其基礎設施現代化的目標。同時,印尼政府在計畫選擇上表現出的自主性和理性決策,也讓這一合作更加穩固和透明。

對於未來的合作,中印兩國有望在更多領域繼續加深合作。中國企業不僅要展示其在全球基礎設施建設中的領先地位,還要尊重當地文化,推動在地化發展。

透過這樣的合作,中印雙方將能夠共同面對未來的挑戰,並在全球範圍內樹立起雙贏合作的典範。

這將是中印關系新的裏程碑,也是「一帶一路」倡議在東南亞地區成功實施的又一重要例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