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天下 > 國際

莫迪連任後,沒存取南亞的周邊國家,而是將目光投向了俄羅斯

2024-07-15國際

莫迪連任後,沒有像往常一樣首先存取南亞的周邊國家,而是將目光投向了俄羅斯,明確展示了他對加強俄印關系的意圖。正因如此,西方反應強烈,美國更是公開表達了對莫迪加強俄印關系的擔憂。

其實,美國人的擔憂是多余的,俄印關系並不像許多人想象的那樣緊密。許多人認為印度和俄羅斯的關系非常牢固,但實際上,我會形容他們的關系為「塑膠兄弟情」。盡管印度總是稱俄羅斯為「老朋友」,可一旦需要坑俄羅斯,他們也毫不手軟。

俄烏沖突爆發後,西方國家為了削弱俄羅斯透過石油出口獲取的收入,並限制其在全球能源市場的影響力,采取了制裁措施。歐盟和美國等西方國家透過禁運和設定價格上限,來對俄羅斯石油出口實施制裁。歐盟宣布禁止進口俄羅斯的海運原油和成品油,並對這些產品設定最高限價。七大工業國組織也加入了這一行動,共同對俄羅斯石油出口價格進行限制。

印度目前不僅扮演了「國際中間商」的角色,還從俄羅斯的國家困境中獲利。它靈活地在東西方之間遊走,大規模購買俄羅斯的高價效比石油,然後轉手銷往歐洲,賺取了可觀的利潤。印度還透過盧比結算,來增強自身的議價能力和經濟獨立性,堅持使用本國貨幣進行交易,導致俄羅斯在石油交易中積累了大量印度盧比。

俄羅斯深知印度盧比的價值,盡管如此,印度在俄羅斯急需將能源換成現金以維持戰時經濟的情況下,仍堅持使用印度盧比結算,以此謀求價格優勢。

這些盧比在俄羅斯國內幾乎沒有購買力,也難以在國際市場上流通,這不僅限制了俄羅斯的資金流動性,還可能導致經濟損失。為了解決這一問題,俄羅斯希望印度在雙邊貿易中改用人民幣或其他更穩定且被廣泛接受的貨幣進行結算。然而,印度堅決不同意,最終導致俄印本幣結算談判中斷。

當然,俄羅斯對印度的「坑蒙拐騙」也並不少見。其中最著名的一次事件是俄羅斯以1美元的象征性價格將一艘航母出售給印度,隨後卻要求印度支付高昂的維修和升級費用。交付後的航母頻繁出現故障,需要長期依賴俄羅斯進行維修,印度只能咬牙繼續支付。這種因貪圖小便宜而屢次被俄羅斯坑害的經歷,或許正是促使印度痛下決心,在軍購上開始只選貴的、不選對的原因之一。

印度目前憑借其與西方的關系,從俄羅斯的困境中牟取了利益;與此同時,憑借其與俄羅斯的關系,即使美國和西方意識到印度在間接支持俄羅斯,也束手無策。國與國之間的關系本質上是基於利益而非友誼,印度巧妙地在東西方之間周旋,享受著雙方的利益,力求成為超越東西方之外的第三方力量,並且絕不輕易向任一方傾斜。因此,可以說,美國的擔憂是多余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