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天下 > 國際

英國已經陷入泥潭,日本還能好嗎?

2024-09-01國際

【世界上有兩個國家很像:英國和日本】

英國和日本這兩個國家,都坐落在被大海環繞的島嶼之上,是名副其實的島國。它們的國土由多個島嶼組成,四周被廣闊的海洋所包圍,這種獨特的地理位置賦予了它們別樣的自然風光和豐富的海洋資源。

英國充分利用了歐洲大陸分裂的局勢,巧妙地在島嶼上施展其影響力,深入參與歐洲的政治格局,引導歐洲朝著有利於其擴張和利益最大化的方向邁進。

日本在亞洲地區是工業化行程的領頭羊,他們在發展歷程中曾兩次借鑒先進國家的經驗。當荷蘭在航海時代處於巔峰時,日本便向荷蘭學習,這催生了「蘭學」的興起;而到了明治維新時期,他們又將目光投向了英國,深入學習並行展了強大的海軍力量。

在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之前,日本與英國建立了緊密的聯盟關系,幾乎可以稱得上是英國的忠實「追隨者」。在戰略規劃上,日本深受英國影響,心中時常懷揣著「海島眺望大陸」的願景,夢想著能夠掌控亞洲大陸,進而構建出一個所謂的「大東亞共同繁榮圈」。

二戰結束以後,英國盡管是戰爭的勝利者,但其國力卻逐漸衰弱,日子仿佛越來越難熬;反觀日本,盡管是戰敗的一方,但在美國的幫助和支持下,經濟迅速崛起,一躍成為亞洲四小龍中的佼佼者。

無論是英國的衰落還是日本的再次崛起,都仿佛是美國戰略棋盤上的棋子,根據需要進行調整。然而,這兩個國家內心深處對控制大陸的欲望,卻始終如一,未曾改變。

如今,英國難以掌控歐洲的局面,主要是因為他們自身的實力在逐漸削弱;而日本之所以無法主導亞洲,很大程度上是因為亞洲這片廣闊的土地上,中國正以強大的姿態崛起。

自從進入新世紀以來,世界仿佛踏入了一個前所未有的動蕩時期,英國和日本這兩個島嶼國家更是面臨諸多挑戰,局勢顯得尤為錯綜復雜。無論是政治上的紛爭、經濟上的困境,還是地緣安全方面的威脅,都如同烏雲般籠罩在它們的上空,問題接踵而至,難以平息。

【隨著女王的離去,英國最後一點光環也沒有了】

英國這個國家,它就像是歐洲大陸邊上的一位守望者,時刻警惕著不讓大陸上的國家變得過於強大。每當有哪個國家在歐洲嶄露頭角,實力漸增,英國就會迅速采取行動,使出渾身解數,來遏制這個國家的崛起勢頭。這種舉動,就像是我們在生活中面對競爭時,總希望保持自己的優勢地位,不願讓對手輕易超越一樣。

長久以來,英國因率先邁入工業化行程,對歐洲其他國家抱有一種優越感。他們眼中,義大利仿佛被懶散氣息籠罩,法國則被視為帶著鄉土氣息的群體,而德國,在英國人的觀念裏,似乎成了較低社會階層的聚集地。這種看法,無疑反映了當時英國社會的某種偏見和自大情緒。

兩次世界大戰的硝煙,讓英國那曾經「日不落」的輝煌地位逐漸黯淡。布雷頓森林體系的建立,如同一陣強風,吹散了英鎊作為國際貨幣的核心地位。而第一次中東戰爭的爆發,更是標誌著英國對全球戰略要地——蘇伊士運河的掌控時代正式落幕,結束了其長期以來的統治歷史。

戰後的英國,日子似乎每況愈下。昔日的殖民地逐一遠去,先進的工業發展也停滯不前。在歐洲的舞台上,他們既無法獨領風騷,也難以與各國緊密相擁,跌跌撞撞地加入了歐盟,卻又在糾結中選擇了結束。這樣的境況,真是讓人感到惋惜。

坦誠地說,二戰後的英國,在國際舞台上,除了伊莉莎白二世女王仍保持著較高的知名度和影響力外,她就像是英國逐漸衰退背景下的一束溫暖光芒,照亮了前方的道路。

除了這些,英國在國際上還有兩個廣為人知的「特色」:一是英國足球迷的「熱血」行為,雖然他們在與俄羅斯球迷的沖突中常常不占上風;二是英國首相的「快閃」現象,換首相的速度之快,讓人應接不暇。

在10月20日這一天,英國首相特拉斯做出了一個令人驚訝的決定,她宣布放棄自己僅僅擔任了45天的首相職位。這一舉動,讓她不幸地成為了英國歷史上「任期最短」的首相,這一記錄的確讓人唏噓不已。

在這之前,英國的首相任期最短記錄是1827年的喬治·坎寧,他只擔任了119天的首相,但這並不是因為他政績不佳而被罷免,而是因為他身體狀況惡化,不幸在首相任期內離世。這樣的故事讓人感嘆,政治生涯的輝煌與無奈,有時也與個人的健康狀況息息相關。

真讓人納悶,自詡為「民主典範」的英國,怎會迎來特拉斯這樣的首相時代:她擔任貿易大臣時,因軍火交易風波與美國產生摩擦;轉任外交大臣後,更因地理知識模糊,將俄羅斯領土誤認作烏克蘭,鬧出了國際笑柄。

盡管能力備受質疑,特拉斯還是在政黨間的復雜賽局中,意外地坐上了首相的交椅。對她而言,這其實是個不小的收獲:在英國,哪怕首相只任職一日,也能享受到「終身福利」的待遇。

盡管特拉斯一上任就推出了針對富人的減稅政策,導致英鎊匯率持續下滑,國內經濟陷入混亂,但她的生活待遇依舊穩如泰山。未來無論經濟如何波動,她的生活品質似乎都能得到穩固的保障。

特拉斯的決策對英國造成了深重的傷害,其中最為顯著的便是英國本已脆弱的「國家形象」遭受了嚴重的打擊。全球的目光仿佛聚焦在了一場荒誕不經的戲劇上,紛紛以旁觀者的心態,目睹著英國政壇的這場混亂鬧劇。這樣的局面,無疑讓英國在國際舞台上顯得更加尷尬和無力。

英國人自己心裏清楚,他們的國家正面臨困境:女王離世後,王室的輝煌似乎也隨之黯淡;首相換了一茬又一茬,但新上任的總是難以超越前任;而那些真正有才華、有能力的人,卻往往無緣首相之位。

【「其興也勃,其亡也忽」的日本】

【左傳】中有句名言:「大禹、商湯自我反省,因此他們的國家興盛並非偶然;而夏桀、商紂則總愛歸咎他人,所以他們的滅亡也來得迅速而突然。」 這句話告訴我們,一個領導者若能勇於承認並改正自己的錯誤,那麽他的國家就有望繁榮昌盛;相反,如果一味推卸責任,怪罪他人,那麽國家的衰敗也將不可避免。

禹和湯兩位賢君,他們總是反思自身的不足,因此他們的成功如同江河之水,洶湧澎湃,勢不可擋。相反,桀和紂這兩位暴君,總是把責任推給別人,結果他們的失敗也如同山崩地裂,來得如此突然,讓人措手不及。

自1868年明治維新起,至1945年二戰硝煙散盡,日本在短短不到百年的光陰裏,其國家歷程猶如搭乘了一場驚心動魄的過山車之旅。它先是疾馳而上,攀至輝煌巔峰;隨後卻又急轉直下,跌入了歷史的低谷。這段歷程,充滿了戲劇性的起伏與轉折。

在對外開放之前,日本曾是一個資源匱乏、自我封閉的國家。由於其島嶼眾多,火山地震頻發,島上的居民們對生存充滿了深深的憂慮,對廣闊的大陸則抱有無比的憧憬與向往。

然而,他們多次試圖征服大陸,卻都以挫敗收場,最終只能無奈地在島上專註於自己的「幕府統治」。在那裏,手握兵權的地方勢力牢牢掌控著政權,天皇則淪為了一個空洞的象征,民眾若想生活得稍微寬裕些,還得看「幕府將軍」的臉色行事。

日本在「明治維新」的推動下,逐步邁入了工業化的新時代。這場變革不僅顛覆了傳統的「幕府」統治,讓天皇重新成為國家的核心,還引領著日本踏上了「軍國主義」的發展軌跡。

那時候,世界正處於殖民主義勢力瓜分全球的晚期階段,亞洲大陸上的多數國家,除了日本以外,大多還沈浸在封閉與落後的農業社會中。日本,盡管在國際舞台上並未占據顯眼位置,但在亞洲區域內,它猶如一顆璀璨的明星,光芒四射,其強大實力足以讓任何對手望塵莫及,仿佛擁有「無敵」的威名。

在1894年,中國這個曾經堅決阻止日本踏上其領土的國家,在面臨歐美列強幾乎瓜分完畢的困境下,遭遇了日本發動的「甲午戰爭」,這場戰爭被日本視為對中國的侵略。這場戰爭對已經搖搖欲墜的大清王朝來說,無疑是雪上加霜,加速了它的滅亡。

日本在戰勝清朝與沙俄之後,一躍成為了世界舞台上的重要角色,迎來了它作為國家發展歷程中的輝煌篇章。世界各國對日本的崛起紛紛投以新的目光,並開始警惕這個新興力量的崛起。

在這個時期,西方社會裏出現了一種對亞洲人的偏見,他們稱之為「黃禍論」。每當亞洲地區有國家崛起變得強大時,這種偏見便會被一些西方人拿來作為標簽,聲稱這是「黃禍」的預兆。這樣的說法,實際上是對亞洲國家實力增長的一種無端恐慌和誤解。

二戰結束後,美國對日本實施了強有力的控制,可以說日本在相當長的一段時間內,其地位類似於美國的附屬國。此外,美國還利用日本作為其在亞洲地區的代理人或「助手」。通常,一個國家的核心「主權」涵蓋了政治決策、經濟發展、軍事力量和外交政策等多個方面,但在這一時期,日本在這些領域幾乎沒有任何自主權。

在政治舞台上,美國的影響力根深蒂固,天皇更像是一個象征性的存在,而非實際的掌權者。各個政黨背後,都隱約可見美國培養的勢力在操縱。就連日本的「右翼」勢力,其背後也常有美國縱容的「戰犯」在暗中支撐,成為了他們行動的堅強後盾。這樣的現狀,讓日本政治的走向深深地打上了美國的烙印。

在經濟層面,美國將美軍在亞洲地區的「後勤補給」和「裝備保養」任務交由日本承擔,這兩項舉措極大地促進了日本工業的復興。此外,為了構築亞太地區的堅固防線,美國在多個領域為日本提供了慷慨的支持,這些支持是靈活且可隨時調整的,為日本的發展註入了強大動力。

在軍事層面,美國對日本實行了嚴格的軍事限制,禁止其擁有獨立的軍隊。這一政策的具體體現便是美軍遍布日本各地,守護著這片土地。這樣的安排,無疑彰顯了日本在美國亞太戰略布局中的特殊位置:它更像是美國在這一地區推行戰略的前鋒,一顆不可或缺的棋子。

在外交領域,日本雖然享有一定的自主決策權,但這種權利始終是以不幹擾美國的全球戰略為底線的。關於「中日韓自貿區」的構想,盡管多方期待,卻遲遲未能成為現實,而在此期間,日本政壇還接連發生了幾起令人費解的政治高層離世事件,這些事件之後,幾乎沒有日本政治人物再敢公開提及自貿區的建立議題,生怕觸動某些敏感的神經。

日本的發展軌跡仿佛過山車一般,迅猛崛起為全球矚目的強國,卻又迅速遭遇挫折,幾乎淪為美國的附庸。在「廣場協定」的重壓之下,日本經濟遭受重創,步入新世紀的大門時,其政治與經濟局勢更顯動蕩不安,仿佛仍在為過去的輝煌與隨後的跌落付出代價。

當一個國家在政治和經濟領域遭遇動蕩與挑戰時,它往往會轉向軍事和外交舞台,力求在這些領域取得突破與成就。這是因為,若不在這些關鍵領域找到穩定與增強的途徑,國家很可能迅速陷入衰敗的境地,最終淪為國際舞台上的邊緣角色。簡而言之,為了避免國家的衰退,國家會在動蕩時期更加重視軍事力量與外交策略的運用。

日本同樣在軍事領域持續增強實力,如今已成為亞洲地區一股能夠自立自強的力量。然而,美國卻似乎不願輕易放下對日本的掌控,仍緊握著那根約束的韁繩。

因此,像安倍晉三這樣的日本政治領袖,在亞洲地區不斷挑起事端,同時極力向美國示好,試圖透過這種方式來彰顯自己的重要性,並強調發展軍事力量的必要性。他們似乎認為,這樣的行為能夠為他們贏得更多的國際關註和支持。

在外交舞台上,日本似乎步調緊密地跟隨美國,結果卻無意間讓周邊國家心生不滿,幾乎走到了關系緊張的邊緣。尤其是與中國的關系,因為「島嶼爭端」的問題,雙方關系迅速惡化,步入了前所未有的低谷。

由於烏克蘭問題,俄羅斯感到異常憤怒,甚至達到了憤怒至極的地步。作為回應,俄羅斯決定對日本的一些政治人物,特別是首相岸田文雄,實施嚴厲的制裁措施,即終身禁止他們進入俄羅斯境內。這一決定彰顯了俄羅斯對於此問題的堅定立場。

日本所采取的這些舉措,贏得了美國的贊賞與肯定,從而使得自己能夠緊跟美國的步伐,在世界的大舞台上展現一番風采。

美國為了提振國內經濟,決定提升美元利率,這一舉措隨即在全球範圍內引發了美元供給的緊張局面。在這樣的背景下,日本貨幣迅速貶值,國內經濟狀況看起來黯淡無光,使得剛掌舵不久、僅上任數月的岸田文雄政府面臨著嚴峻的挑戰,其地位似乎也變得岌岌可危起來。

【「笨蛋,問題是經濟」,一樣的囧境】

日本與英國,這兩個原本極為相似的國家,如今卻走到了如此境地,其中緣由自然是多方面的。而世界經濟整體不景氣的大環境,無疑是這背後不可忽視的重要因素之一。在這樣的大勢之下,兩國都面臨著前所未有的挑戰與調整。

實際上,英國和日本面臨困境的核心根源在於它們自身的戰略失誤,即未能基於自身的實際能力和條件,進行恰當且務實的國家定位。這種定位上的偏離,無疑對它們的發展產生了深遠的不利影響。

英國長久以來懷揣著重振輝煌的願景。在柴契爾夫人執政的時代,即便國內經濟已是滿目瘡痍,她仍毅然決然地選擇全力以赴,與阿根廷進行了一場激烈的較量。雖然這場戰爭以英國的勝利告終,然而,勝利的代價卻讓本已脆弱的英國經濟雪上加霜,陷入了更深的困境之中。

如今,英國正面臨諸多挑戰,主要是因為過去殖民時代累積的優勢資源已逐漸耗盡。仔細想來,一個資源並不豐富的島嶼國家,為何能維持如此高的社會福利水平?這並非因為他們像中東的石油富國那樣坐擁自然資源。

現在已不是昔日殖民時代,英國無法再像從前那樣,肆意掠奪世界各地的資源來滋養本國人民。同時,英鎊也已失去了全球貨幣的地位,英國無法再像過去那樣,透過金融手段間接地剝削他國財富。這種特權如今已幾乎被美國獨攬,成為他們特有的能力。

總而言之,英國要想重振雄風,光靠換首相或是玩些花招是遠遠不夠的。關鍵在於他們得在制造業上有所建樹,科技領域也要再搞出點能引發「大革命」的新玩意兒。不然的話,想重返昔日輝煌,那簡直是天方夜譚。問題的核心在於經濟,無論怎麽換領導,只要經濟上的瓶頸不突破,他們就還會面臨同樣的困境。

日本,若能摒棄那些虛無縹緲的幻想,不再一味依賴美國這棵大樹,轉而真心實意地與鄰國建立和諧關系,利用他們內心深處那份強烈的「憂患意識」,再加上當前依然雄厚的科技和工業基礎,完全可以走出一條更為穩健、繁榮的道路。這樣一來,日本的生活品質和國家地位都將得到顯著提升。

然而,日本卻似乎懷揣著「以小搏大」的野心,以及「趁火打劫」的投機念頭,同時還帶著「G7成員國」那份莫名的自負感。這些心態和態度,恰恰成為了日本難以跨越的障礙,使得它難以在國際舞台上大展拳腳,充分發揮自身的優勢與長處。

如果日本能夠安分守己地待在亞洲,與中國和南韓攜手共進,共同經營好這個「自由貿易區」,那麽日本的經濟就有望穩定在一個相對較高的水平,有一個堅實的保障。

非常遺憾的是,當前日本在美國的強勢影響下,加之國內一些傾向於美國的政治領袖的引導,使得日本仿佛陷入了行動上的困境,就像是遭遇了「重大決策癱瘓」,難以自主、靈活地邁出步伐。

確實如此,島上的人們無論面臨多大的挑戰,都始終保持著那份警醒的「危機意識」,這是非常難能可貴的。你提到英國的那個「全球英國計劃」,不正是展現了一種類似的遠見卓識嗎?他們也在努力適應全球變化,尋求新的發展路徑。

在日本的這座島嶼上,日本人每天都充滿激情地高喊著「勝利屬於我們,加油努力!」的口號,這樣的聲音響徹雲霄,彰顯了他們堅定的信念和不懈的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