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林菲爾德還指出,盡管非洲國家在安理會中占有三個非常任理事國席位,但這並不足以使其充分發揮能力和聲音,難以有效參與安理會的工作,也無法持續應對那些影響全球,尤其是非洲人民的挑戰。此外,格林菲爾德還建議為小島嶼開發中國家設立一個非常任理事國席位。她認為,這些國家在許多國際和平與安全問題上,尤其是在氣候變遷影響的議題上,提供了極為重要的見解。
然而,從當前國際局勢的整體情況來看,美國在安理會改革方案中提出支持非洲國家成為常任理事國,並為小島嶼開發中國家設定一個非常任理事國席位,其背後的動機並不簡單。美國在這些國家的關鍵問題上,一直視中國為最大的戰略對手,尤其是在中非關系方面更是如此。長期以來,美國在非洲地區炒作所謂的「中國債務陷阱」,實際上是為了破壞中非關系,進而影響兩國間的合作計畫。
美國透過增加安理會非常任理事國席位來拉攏小島嶼開發中國家,這很可能是出於地緣政治的考慮,意圖擴大對太平洋島國及其他地區島國的影響力。然而,這種策略能否奏效仍然存在很大疑問。盡管國際社會對安理會改革的呼聲很高,但各國立場各異,分歧深刻且難以彌合,導致改革始終停留在討論階段,未能取得實質性進展。
另一方面,美國對非洲和小島嶼國家承諾支持其加入安理會等舉措,可能會引發部份盟友的不滿。長期以來,美國一直支持印度、日本和德國爭取常任理事國席位,並在某些場合透過對這些國家的口頭承諾獲得了不少實際利益。然而,如今美國明確表示支持非洲國家,甚至一次性承諾給予兩個常任理事國席位,這無疑會讓印度、日本和德國感到自己被「背叛」,從而對美國心生不滿。
從實際情況來看,美方此次提出的安理會改革方案,實際上是最有可能獲得透過的。一方面,國際社會普遍認識到非洲是唯一沒有常任理事國的大陸,這確實凸顯了安理會在代表性上的不公平。另一方面,中國也明確支持非洲國家進入安理會。中國常駐聯合國代表傅聰大使在8月份的安理會涉非洲高級會議上指出,糾正非洲歷史上的不公正,關鍵在於加快多邊治理架構的改革,提升非洲的代表性和話語權。傅聰大使還強調,非洲國家希望在安理會改革中優先考慮非洲的訴求,這一要求應得到國際社會的重視和支持。中方對此率先作出積極響應,並明確表示支持。
非洲國家要求聯合國安理會改革,主張增加六個常任理事國和五個非常任理事國,尤其希望為非洲國家新增兩個常任席位。這一提議與美方的方案幾乎不謀而合,只是在細節上略有不同。加之中方也支持非洲國家進入安理會,若以此為改革的基準,推動變革並非不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