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天下 > 國際

馬島:英國和阿根廷的百年之爭,到底誰更在理?

2024-04-21國際

福克蘭群島(馬島)對英國的重要性,在1982年馬島戰爭之前,猶如一個被遺忘的角落,遠不如英超聯賽的一顆球那麽引人註目。直到戰爭爆發,人們才驚覺這片遙遠的土地與英國的緊密聯系。

英國對這片殖民地不屑一顧,但對阿根廷人來說,馬島卻是他們心中難以撫平的傷痛。馬島主權歸屬懸而未決,英阿雙方各執一詞,互不相讓。

盡管阿根廷近在咫尺,對馬島似乎觸手可及,然而大英帝國依然穩坐釣魚台,將馬島緊緊握在手中,展現出其不可動搖的控制力。

阿根廷前總統加爾鐵裏將英國人逐出島嶼,並聲稱馬島為阿根廷不可分割的領土,這一行動終於引起了英國對馬島主權爭端的重視。

英阿爭奪馬島的歷史已有數百年,期間摩擦不斷,戰火紛飛。2013年,英國為維持統治在馬島發起公投,希望居民自主決定歸屬,但雙方的爭議仍未平息。

在馬爾維納斯群島的爭端中,英國與阿根廷各執一詞,互不相讓。那麽,究竟誰更有道理呢?讓我們深入剖析這場世紀之爭,尋找答案。

【01落幕的大英與偷襲的阿根廷】

二戰塵埃落定後,阿根廷猶如一位執著的追求者,時刻覬覦著馬島這位佳人。今日揮旗宣誓主權,明日又攜鏟掘土,以示擁有。而英國,則像位寬容的長者,對此總是選擇性地視而不見。

馬爾維納斯群島,南大西洋的孤獨守望者,與阿根廷海岸線僅五百公裏之遙,卻與故土相隔數萬公裏。

馬島啊,這片荒蕪之地,既沒有礦產的富饒,也缺乏工業的脈搏。一萬多平方公裏的廣闊土地上,人口卻僅有寥寥數千,仿佛被世界遺忘的角落。

阿根廷期盼著那位能夠引領國民奪回馬島的英勇領袖,他將成為國民心中的民族之光。而在80年代初,美國像一位狡黠的園丁,巧妙地調整貨幣政策,在拉美大陸上收割著一片又一片的「韭菜」。

加爾鐵裏曾以「美國人民的兒子」自居,向雷根獻媚,期望贏得美國的青睞。然而,美國對他始終保持著距離,關鍵時刻毫不留情。

1981年,阿根廷遭遇了經濟危機,通貨膨脹率高達600%,經濟指標全面下滑,GDP減少了11%,制造業更是受挫,產值大幅下跌22%,失業人群遍布全國,形勢嚴峻。

阿根廷的民眾在絕望中紛紛走上街頭,憤怒地指責加爾鐵裏的無能。反對黨的領袖們也在暗中策劃,準備對加爾鐵裏發起逼宮行動。

如果是一位普通的領導者,面對困境或許會選擇推卸責任、一走了之。但加爾鐵裏與眾不同,他拿出了最後的籌碼——馬島,決心放手一搏。

加爾鐵裏深知,奪取馬島不僅能轉移國內的經濟矛盾,匯聚民心,更能讓他成為阿根廷的傳奇英雄。既然已沒有退路,那就放手一搏,成就自己的輝煌吧!

1982年5月,阿根廷悄悄地派出了一隊「五金商人」,他們輾轉抵達了馬島東部的南喬治亞島。在那兒,他們悄無聲息地紮營,隨後高高升起阿根廷國旗,宣告主權。

馬島上,英國的軍事存在微弱而堅韌。那裏,僅有一艘歷經風霜的破冰船和一支不足一個連隊的英勇士兵,他們猶如孤獨的守望者,堅定地捍衛著大英帝國的榮耀與尊嚴。

破冰船搭載著士兵們,向著南喬治亞島投去匆匆一瞥。阿根廷海軍的喜事灣號運輸船意外現身,仿佛是命運之手的巧妙安排,英國軍隊只得無奈離去。

加爾鐵裏眼中,英國的懦弱如同日落余暉,認為馬島仿佛成了他掌中的玩物,只需輕輕一握,便能收回囊中。

二戰後,英國仿佛失去了往日的榮光,疲態盡顯。除了緊緊追隨美國參與冷戰,它在國際舞台上幾乎失去了話語權,仿佛一只失落的雄獅,無力再展露昔日的威風。

20世紀80年代,英國逐漸走向衰敗,不僅失去了大部份海外殖民地,連曾經驕傲的皇家海軍也顯得不堪一擊。

昔日的英國,曾以強大的海軍著稱於世。然而,歷史的巨輪轉動,英國迎來了軍事的收縮期。就連那艘曾馳騁於冰冷海域的破冰船,也未能幸免,最終退休於時代的浪潮之中。

加爾鐵裏,承受著國內的巨大壓力,急於求成。作為美國的「幹兒子」,他迫切渴望得到「美國爸爸」的認可。然而,在缺乏美國援助的情況下,阿根廷要擺脫經濟困境,單靠自身力量似乎難以做到。

他冥思苦想,試圖找到解決矛盾的方法,然而,他的腦海中卻只有一個念頭——攻打馬島。除此之外,他竟無從下手,難以尋覓其他解決之道。

加爾鐵裏打馬島的決定,並非一時沖動。審視英國海軍現狀,其僅剩兩艘輕型航母,一艘即將轉讓印度,另一艘則計劃售予澳洲。英國海軍即將步入無航母的時代,這一現實為加爾鐵裏的決策提供了背景。

阿根廷手握一艘歷經風雨的二戰航母,這艘船幾經易主,最終從荷蘭手中獲得。它的飛行員隊伍由美國海軍精心雕琢,而掛載的飛彈則源自法國的精湛工藝。加爾鐵裏與美國的親密關系,讓這艘航母煥發出新的生機。

加爾鐵裏豪情滿懷,認為他的航母編隊匯聚了五國之力,足以與英國爭鋒。

在阿根廷,自信並非加爾鐵裏一人所獨享。國防部長、外交部長,以及眾多高級海軍軍官,他們都懷揣著打敗英國的堅定信念。

他們篤信英國不會輕易涉足戰事,因為馬島並非其心頭之患。更何況,美國始終在一旁低語,美洲的事務,還需美洲人親力親為。

1982年4月,滿懷壯誌的3000多名阿根廷士兵,昂首闊步踏上了心之向往的馬島,雄赳赳,氣昂昂。

200余名英軍守軍在面臨困境時,沒有斯巴達勇士般的英勇,卻以理智和生命為重,選擇了投降。這場較量,英軍失去1名戰士,阿根廷則有1人負傷,和平終歸是最佳選擇。

加爾鐵裏,這位阿根廷的政客,曾被視為腐敗無能,但收復馬島後,他瞬間成為了國民的驕傲。他領導的政權所籠罩的陰霾,也因這一勝利而煙消雲散。

阿根廷舉國歡慶,而英國卻民怨沸騰。馬島失守的訊息讓本就對柴契爾夫人私有化自由經濟政策不滿的英國民眾憤怒爆發,他們紛紛湧向唐寧街,要求柴契爾夫人下台。

此刻,柴契爾夫人亟需挺身而出,以行動捍衛她的尊嚴,否則她的地位恐將岌岌可危。

"言辭如葉,行動若果。柴契爾夫人之激昂演講激蕩人心,特遣隊遠征隨之啟程,用行動證明決心,而非空談。"

英國海軍,以其英勇的行動,戳破了英國國力衰退的謠言,證實了傳聞的真實性。

皇家海軍一度落魄,竟需依賴智利雷達和美國衛星的情報支援。智利雷達一旦檢修,其指揮系統便如斷臂之鳥,兩艘護衛艦更是被阿根廷軍隊無情擊沈,命運多舛。

英國在馬島戰場上的困境,引起了法國的同情。法國慷慨地分享了阿根廷武器裝備的全部參數,甚至派遣人員與英軍共同進行實戰模擬。

盡管戰爭初期形勢嚴峻,英國仍不幸痛失其尖端力量的雪菲爾號飛彈驅逐艦,以及兩艘驅逐艦與護衛艦,這無疑是對其海軍力量的沈重打擊。

六月,阿根廷軍隊的勝勢悄然轉為敗局。失去了法國的武器支援,受英國影響,阿根廷空軍只得掛載著鐵彈進行俯沖轟炸,這無異於自我淪陷。

阿根廷的貝爾格拉諾號巡洋艦,曾是珍珠港事件的幸存者,如今卻慘遭英國魚雷的致命一擊,從此,阿根廷由攻勢轉為守勢,陷入了被動的防禦局面。

即使英國已黯然失色,阿根廷依舊不是其敵手。1982年6月14日,阿根廷司令率領九千士兵向英國屈服,五日後加爾鐵裏亦宣告投降。

柴契爾夫人憑借成功收復馬島,贏得民眾高度支持。她在國會自信發言:「讓英國再次偉大的目標,我們了然於心。」此言一出,掌聲如潮水般湧來,為她的決心和勇氣喝彩。

加爾鐵裏政權如一顆流星劃過夜空,黯淡而迅速地消逝在政治舞台上。次年,他本人因「指揮失誤」的罪名被起訴,如落葉歸根,終究難逃一劫。

【02相持不下,彼此各執一詞】

馬島戰爭後,這片群島重新成為英國的「福克蘭之寶」。然而,阿根廷心中的傷痕仍未愈合,奪回馬島的決心從未動搖。歲月流轉,阿根廷的執著與希望依舊。

馬島戰爭後,阿根廷軍隊陷入頹勢,空軍資金匱乏,連一架噴射式飛機都買不起,海軍和陸軍也持續低迷。然而,阿根廷歷任總統都將馬島之恥銘記在心,決心重振軍威。

2013年,克莉絲蒂娜作為阿根廷的守護者,以溫柔的筆觸向卡麥隆發出呼籲,期盼英國能歸還馬島。然而,卡麥隆這位鐵血的首相,堅守立場,與克莉絲蒂娜進行了兩個月的激烈辯論,甚至不惜揮舞武力的大棒。

馬島上的居民在最後的公投中表達了他們的選擇,1513人選擇留在英國的懷抱,僅有3人反對,1人選擇棄權,還有1票因故未能計入。卡麥隆滿面春風地宣稱:「這次公投,正是他們心聲的完美詮釋。」

這公投看似公正無私,卻實則暗藏偏頗。真的公平嗎?答案顯然是否定的。

島上的居民們,多數擁有英國的血統,以英語為母語,自然而然地將自己歸屬於英國。他們心中懷著對英國的深深向往和認同,希望成為英國的一份子。這種歸屬情感,體現了他們對自身文化和傳統的珍視與堅守。

與阿根廷相比,英國雖遠離馬島,但其經濟實力和全球影響力不容小覷。選擇阿根廷或許意味著挑戰與困難,但選擇英國則可能意味著機遇與福祉。

阿根廷堅決不承認這一結果,聲稱自己在1816年獨立時,從西班牙手中接管了馬島的統治權。然而,英國在1883年利用馬島阿根廷駐軍嘩變的機會,以「更強大的武力」搶占了馬島,並對島上的阿根廷人進行了驅逐和威脅。

英國堅稱,根據「先占」原則,航海家戴維斯在1599年便乘坐「渴望號」造訪馬島,次年,約翰·斯特朗更登島,並以「福克蘭海峽」命名群島上的海峽,於是英國人開始親切地稱這片土地為福克蘭群島。

1765年,英國人定居福克蘭群島,建立了哨所。盡管後來他們曾短暫離開,但在1833年,英國人重新握緊了馬島的統治權,顯示了他們對這個群島的堅定執著。

在第一次世界大戰中,馬島見證了英國對德國艦隊的重創,而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這片海域更是眾多英國軍艦的避風港,它們在此養精蓄銳,繼續捍衛著正義與和平。

英國堅稱,自1840年以來,福克蘭群島(馬島)的統治權一直在其掌握之中,從未旁落。阿根廷對馬島的主權聲索,不過是無中生有的妄言。

【03拋開實力,誰是馬島的國籍?】

在阿根廷與英國的爭議中,誰更有理?馬島的歷史成為關鍵。追溯過往,我們或許能找到答案的線索。

1764年,路易士港在馬島誕生,這是法國人贈予馬島的第一個擁抱。自此,馬島不再孤單。兩年後,馬爾維納斯群島也迎來了英國人的溫柔觸摸,他們在這萊恩放了新的港口。

1766年,西班牙強勢介入,從法國人手中奪得了馬島的控制權,又占領了英國人辛苦建立的港口。英國王室與西班牙的關系瞬間緊繃,幾乎到了劍拔弩張的地步。好在1771年,西班牙最終歸還了港口,這場紛爭才得以平息。

路易士港,一度被西班牙人牢牢掌握,與英國港口和諧共存至1774年。然而,在這一年,英國因經濟和政治利益考量,主動放棄馬島,馬島從此完全落入西班牙的懷抱。此後,西班牙的拉普拉塔總督轄區成為其領地上唯一的政治力量。

1816年,阿根廷擺脫西班牙的束縛,以自由的姿態宣布接管南大西洋的廣闊領土,其中,馬島也正式成為了它溫暖的懷抱中的一員。

三年後,布宜諾斯伊利斯選定韋爾內擔任群島軍民的總司令,讓馬島與阿根廷緊緊相連,如同血脈般不可分割。

但美國的捕鯨者貪婪地湧入馬島,瘋狂捕捉柯吉拉和海豹。韋爾內忍無可忍,果斷出手,成功攔截並扣押了這些貪婪的美國漁船。

鄧肯,這位英勇的美國海軍將領,駕馭著星頓號,如猛虎般撲向馬島,將阿根廷的據點化為灰燼。他自信地宣稱,島上的政府統治已煙消雲散。

1833年,英國皇家海軍的艦隊抵達馬島,將阿根廷人驅逐出境,並開始了持續七年的爭奪。最終,1840年,英國人重新獲得了馬島的主權,將這片土地收入囊中。

阿根廷多次揮舞抗議的旗幟,但面對英國堅船利炮的威脅,他們始終未能奪回馬島。兩國在此問題上針鋒相對,互不相讓。

1965年,聯合國透過非殖民化決案,阿根廷抓住這一契機,向英國提出嚴正交涉,敦促英國遵循國際社會的呼聲,結束對馬島的殖民統治。

英國在與阿根廷展開兩年談判之際,心情無比無奈。眼見馬島即將落入阿根廷之手,島上的居民卻團結起來,抗議之聲此起彼伏。他們紛紛前往英國議會遊說,苦口婆心地勸說當局放棄移交馬島的念頭。

島民的行動,似乎為英國占領馬島的決心添了一把火,他們對阿根廷的態度如鋼鐵般堅硬。因此,1982年的馬島戰爭與2013年的馬島公投,成為了這段歷史不可磨滅的銘印。

阿根廷對馬島的所有權似乎更站得住腳。畢竟,西班牙政府曾驅逐法國人,英國也主動放棄。長時間以來,馬島一直被視為西班牙的領土。

英國曾放下對馬島的掌控,卻在阿根廷內亂時抓住了機會,奪回此地。這種趁人之危的做法,似乎並不符合武者的榮耀。

在【馬島戰爭的真相與迷霧】中,孫佳佳剖析了英美特殊關系的幕後,阿根廷在戰爭中的處境又在任柳佳筆下得到深刻解讀。楊仲傑則描繪了戰爭後阿根廷政局的變遷,而朱磊和張根亮則提出了疑問:阿根廷緣何落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