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天下 > 國際

12億人從未出過國,歐洲航空上演中國航線「停飛潮」,什麽訊號?

2024-10-25國際

根據國家移民管理局披露的數據顯示,截至2019年全國持有效普通護照的內地居民已經突破2億人,再加上近幾年新發護照數量,國內護照數量不到2.3億本。也就是說,目前全國還有12億人沒有護照。而且就算很多人有護照,但是也存在沒有出國的情況。所以說,目前全國保守估計最少有12億人從未出過國。面對中國如此龐大的人口市場,無論對哪國的航空公司來說,都會不輕易選擇放棄的。但即便是這樣,根據數據顯示,今年波蘭、北歐、德國漢莎、英國航空以及英國維珍航空相繼停飛直飛北京航班。

歐洲航空公司相繼「上演」中國航線「停飛潮」,這是在釋放什麽訊號呢?其一:由於俄烏沖突影響,導致歐洲航空公司不得進入俄羅斯領土,從而導致飛行時間延長、營運成本上升。以英國維珍航空為例,從倫敦飛往上海的航班繞行俄羅斯會使航程增加兩個小時,這將大大增加燃油成本。而中國航空公司並不受俄烏沖突影響,飛機依然可以進入俄羅斯領空。但是,兩國或多國之間是簽署有航權對等,如果一方航班要取消,另一方也要對等取消。所以,歐洲航空公司取消直飛中國航班,中國航空公司也需要對等取消,中國航空公司可以進入俄羅斯領空並不會帶來多大的優勢。

例如法國航空荷蘭皇家航空集團正在遊說法國,並要求法國限制中國航空公司飛往歐洲的航班數量,以保護歐洲航空公司的利益。與此同時,德國漢莎航空也在積極遊說德國采取同樣措施,以應對中歐航空的競爭失衡。事實上,面對中國如此龐大的人口市場,歐洲航空公司絕對不會放棄,並對於中國航空公司可以飛越俄羅斯領土一直耿耿於懷。筆者認為,市場就應該是公平競爭的,如果一方占據一定優勢且自身沒有絕對能力維護優勢,必將遭到弱勢群體的集體圍攻,這是不爭的事實。而這,也是中國航空公司所擔心之處。

其二:由於俄烏沖突、巴以沖突以及黎以沖突的影響,歐洲航空公司除了需要付出更多的營運成本之外,在新客機的交付以及維護方面也產生重大影響。一些客機供應鏈的中斷以及人員短缺等問題,歐洲航空公司只能將資源優先給利潤更高的市場,例如歐洲和北美之間的跨大西洋航線。不過,這些暫停中國航線的航空公司並不是暫停所有飛往中國的航線,只是將其中1至2條路線進行暫停。例如德國漢莎航空暫停了北京飛往法國的航線,但是仍然營運從德國飛往上海和香港的航線。

其三:關於成本、沖突等影響筆者認為可能只是表面現象,歐洲多國航空公司停飛中國航班的真正原因還是在迎合美國遏制中國戰略。然而大多數媒體都是從營運成本去分析這個問題,而如果從這個角度去理解,只要航空成本下降,歐洲多國航空公司就會立刻恢復飛往中國的航班嗎?顯然不會。例如歐盟近些年來對中國電動汽車、光伏產業等新興行業發起制裁行為,而且行為越來越肆無忌憚。如果歐洲真想與中國交好,會這樣處處針對中國嗎?

另根據中國國家外匯管理局年度報告,截至2022年底,中國共獲得美國2萬億美元投資,其中約8000億美元是在2017年之前獲得的。而這2萬億美元的60%是在2019年和2020年獲得的,當時中美關系開始緊張,而華爾街對此並不知情。在2023年8月之後,隨著拜登簽署一系列限制中國高科技行業投資,其中主要是人工智慧、量子電腦以及半導體領域之後,標誌著中美已經進入「全面」競爭時期,兩國不受約束的活動、合作以及經濟時代已經結束。

總之,隨著歐洲航空公司停飛部份中國航線之後,或將標誌著歐洲航空與中國航空之間的競爭已經正式拉開帷幕,未來甚至還會影響到中國航空公司在其他地區的營運,國內航空公司需要未雨綢繆,避免出現2022年美國突然宣布停飛44個中國航空公司從美國飛往中國航班的突發事件。最後筆者預測,隨著中國綜合實力的不斷提升,相信未來總有一天,中國能與西方國家關系能回到正常軌域,再現中美蜜月期。

(文/瓶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