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天下 > 國際

國會選舉後:南韓政客恐將繼續「你死我活」而非關心民生福祉

2024-04-12國際
4月10日,南韓第22屆國會議員選舉落下帷幕。在國會300個議席中,最大在野黨共同民主黨及其衛星黨贏得175席,擴大了其國會第一大黨的優勢,創造了「朝小野大」差距最大的歷史記錄;南韓總統尹錫悅所在的執政黨國民力量黨及其衛星政黨則遭遇重挫,贏得的108個席位充其量不過是「涉險過關」。為此,南韓務總理等多名政府高官旋即請辭。
當地時間2024年4月10日,南韓濟州特別自治道西歸浦,南韓第22屆國會議員選舉計票現場。視覺中國 圖
此次選舉被視為尹錫悅的「期中考試」,投票結果基本符合選前的民調預期,體現了選民對尹錫悅施政的不滿和「黃牌警告」。然而對手李在明和共同民主黨的大勝並不具備決定性的效果,下屆總統大選鹿死誰手尚不可知,更預示了未來三年朝小野大和兩黨對立仍會繼續,南韓你死我活的「角鬥士政治」難有根本性扭轉。
尹錫悅收到「黃牌警告」,在野黨也非「決定性」大勝
從最終選舉結果的數據來看,李在明及其領導的共同民主黨顯然取得了壓倒性勝利。該黨及其衛星政黨「共同民主聯合」累計贏得175個議席,輕松超過半數。如果得到祖國革新黨(贏得12個議席)等其它在野黨支持,整個「泛民主革新陣營」再次贏得五分之三多數,預示著它們立法活動受到的制約將進一步減少,有望在無需執政黨同意的情況下便以快速通道在國會透過大部份立法。
當地時間2024年4月10日晚間,南韓三家主要電視台公布的出口民調顯示,在第22屆國會議員選舉中,最大在野黨共同民主黨大幅領先於執政黨國民力量黨。當日下午,共同民主黨黨首李在明在位於首爾汝矣島的國會議員會館內接受媒體采訪。 中新社記者 劉旭 攝
從監督和制衡執政黨與尹錫悅政府的角度來說,「巨大在野陣營」的絕對優勢能更有力地推動各類獨檢法(任命獨立檢察官調查特定案件的法案)和國政調查,例如此前被尹錫悅行使「再議要求權」(否決權)阻擋的【金建希獨檢法】【大莊洞獨檢法】【梨泰院慘案特別法】等法案,便有可能被共同民主黨再度提出,甚至跳過國民力量黨重新推進。
對於尹錫悅和執政黨國民力量黨而言,字面數據和記錄上這次選舉的確輸得難看:這次選舉是自1992年以來投票率最高的一次(約66.97%),但國民力量黨及其衛星政黨的選舉結果,卻是史上最大的「朝小野大」席次差距;選後的國會結構意味著尹錫悅將成為南韓第一位整個任期都面臨「朝小野大」的總統。
由於選舉結果充分體現了選民對政府施政的不認可,南韓國務總理韓德洙向總統尹錫悅提出辭職,南韓總統府總統秘書室室長、政策室室長、首席秘書全員請辭。作為國民力量黨的緊急對策委員會委員長(臨時領導人),被視為尹錫悅心腹和「接班人」的韓東勛也宣布辭職。
然而在這些直觀數據背後,其實尹錫悅尚未被選民「判處死刑」,只是收到了「黃牌警告」;李在明陣營的大勝也並不即刻凸顯出「改朝換代」的標誌性、決定性意義。相比於上一屆國會選舉,國民力量黨陣營累計只損失了五個議席,至少守住了「阻止修憲和彈劾總統的防禦線」(100席),因此李在明陣營無法以超級多數的優勢提前終結尹錫悅的總統任期,在技術層面也很難透過中止「冗長辯論」等手段越過執政黨議員、直接把爭議性法案交付全體會議表決。
就贏得選區分布來看,李在明陣營在一些關鍵選區(包括慶南釜山地區,以及首爾的道峰、龍山、麻浦、銅雀,京畿道城南的華城以及盆唐)遭遇敗選,反過來是國民力量黨基本守住了競爭激烈的漢江和京畿道南部一帶選區(但在東南部洛東江一帶選區表現慘淡)。在比例代表得票率上,國民力量黨反而比共同民主黨陣營高出10個百分點。由此可見,李在明並未突破南韓地域政治的版圖,也沒有廣泛贏得選民的完全信任。
造成這一結果的直接原因,在於各黨派(尤其是兩大黨)的競選策略。共同民主黨在候選人黨內提名中采取「非明橫死」(非李在明派慘死)的公薦,導致現任議員下遊20%的非李在明派黨員集體出局,引發了黨內外關於該黨徹底「李在明化」的擔憂。在選舉結果上也有利有弊——多名親李在明的院外候選人當選,但也導致了首都圈若幹選區的失利,加劇了該黨缺乏多樣性、日趨極化的形象。如果沒有曹國領導的祖國革新黨公開喊出「三年太長」,呼籲「提前結束尹錫悅政府」,間接拉擡共同民主黨的選情,「非明橫死」推舉策略的負面效應還會更大。
尹錫悅和國民力量黨的策略雖有所不同,但卻起到了類似效果。大打各種「審判論」的競選口號,只是固化了其在在野黨口中「檢察官專制」的形象。大量提名現任議員,也無法構成新鮮競爭力。如此一來,尹錫悅只能聚集、鞏固其支持群體的基本盤。競選綱領和戰略既然毫無突破性,最終的選舉成績與上屆相當、守住基本防禦線也就不足為怪。
用黨內競選陣營人士的話說,國民力量黨目前的支持基礎也僅限於「江南和嶺南、60歲以上的老年人」。從另一個角度看,本次選舉60-69歲老年人投票最多,的確導致尹錫悅陣營得票率超出了選前出口民調預期。
當然,最重要的原因仍在於選民對尹錫悅政府的不滿和警告,雖然這不等於他們已經信任李在明陣營可以取而代之。外界戲稱「大蔥打敗了尹錫悅」(近期他在一家超市拿起一捆標價875韓元的大蔥,稱價格「很合理」,但其實這是政府補貼價格,並非3000至4000韓元的市場價,因此遭到外界猛烈抨擊),但這背後所體現的,則是民眾對尹錫悅政府集中不滿的各方面因素——經濟政策不力(財政緊縮、民生和中小工商業者困頓),逃避實質問題,與選民實際需求脫鉤,「檢察官式」自上而下的傲慢。
無論是擴招醫學生、醫界罷工,還是「大蔥事件」,都放大了尹錫悅政府的「槽點」和民眾累積的憤怒情緒。對於選民來說,對尹錫悅兩年執政的表現「受夠了」,才是他們用選票懲罰國民力量黨的根本原因。
朝小野大延續,兩黨對立加劇
除了兩大黨力量對比的格局,本次選舉另外兩個贏家,便是祖國革新黨及其創始人曹國,以及歷經三次敗選後終於進入國會的改革新黨及其創始人李俊錫。曹、李二人上升為重量級人物,又分別代表了共同民主黨和國民力量黨的退黨派(「非李在明派」和「反尹錫悅派」)被視為下屆總統大選的潛在挑戰者。同時祖國革新黨在成立不過一個月的情況下,便獲得24.25%的比例代表得票率,一躍成為國會第三大黨,從側面體現了不少選民對兩黨相互「比爛」現狀的不滿。
然而曹國和李俊錫本就分別出自共同民主黨和國民力量黨,前者的政黨與共同民主黨政治光譜高度重疊,後者則是把一個類似國民力量黨的保守派政黨發展成為無所不包的「大帳篷」政黨,二人其實是南韓獨特的選舉制度受益者。相比之下,那些真正意義上的「第三勢力」幾乎全軍覆沒,尤其是目前國會第三大黨、進步派的綠色正義黨竟無一人當選國會議員。換言之,除了朝小野大的態勢持續並加劇,兩黨對立的政治生態也沒有得到實質改變。
單一選區簡單多數制最顯著的影響,便是容易造成大黨主導,擠壓小黨生存空間。2019年底,南韓透過【選舉法】修正案,在選區議席+比例代表議席格局的基礎上引入了準聯動制,加強了政黨票的權重,也更有利於小黨跨越進入國會的門檻。這顯然對大黨不利。為了維系原有國會版圖,對抗準聯動制,兩大黨便競相成立「衛星政黨」——競選期間以獨立政黨的名義爭奪國會議席,選後便解散或與「母黨」合並,效果便是維持大黨原有的國會議席,真正的第三方小黨生存空間並未增加。
兩大黨公然利用法律和制度漏洞,不受任何制約,導致「準聯動制」減少政黨政治極化對立、增加國會和政治多元化的初始目的大打折扣。原有生態在此次國會選舉中進一步固化,意味著未來朝野對立、尹錫悅與國會的緊張關系仍將繼續。美國智庫戰略與國際問題研究中心(CSIS)指出,自尹錫悅就任至今年1月,執政黨送出的法案在國會透過立法的不到三成(29.2%),相比之下此前歷任政府的法案透過率達到61.4%。僅數據便可表明,未來尹錫悅提前成為「跛腳總統」並非誇張說辭。
尹錫悅已經為未來三年執政勾勒了國內政策計劃,包括住房供應政策、放寬綠化帶的管制、實施大型基礎設施政策。盡管這些政綱一度提高了他的支持率,但進一步壯大的在野陣營早就把尹錫悅的國內政策抨擊為「民粹主義」,未來尹錫悅將相關政策以立法手段加以落實,必將面臨更加復雜的賽局。
相比於韓政府在任期結束前「什麽也做不了」,更嚴重的問題可能在於南韓「角鬥士政治」下的極化對立是否會無限制發展,以至於成為無底線的政治清算。用南韓西江大學政治學教授趙永浩的話說,南韓政壇將繼續「被想要殺人者和想要生存者之間的鬥爭所主導」,而「人民關心的民生、經濟、低出生率和福利等問題都退居次要地位」。
例如,李在明本人便因為擔任京畿道城南市市長期間在住房開發計畫中涉嫌貪腐,遭到刑事指控和司法起訴,為此他一度絕食24天加以抗爭。目前仍處於受審狀態的他,還是靠著當選國會議員,才享有司法豁免權。李在明與尹錫悅的「殊死較量」在今年競選期間愈演愈烈,惡性事件層出不窮:有老人用刀刺傷李在明的脖子,有年輕人拿石頭襲擊國民力量黨議員的頭部,社群網路上的仇恨言論更是不絕於耳……
在尹錫悅這邊,其妻子金建希收受奢侈品包涉嫌貪腐、操縱股價、偽造履歷、論文抄襲等醜聞,同樣成為反對黨持續攻擊並致力於司法處理的「黑點」。在南韓政壇,一旦選後出現「改朝換代」,便總是伴隨著對前任或競爭對手的刑事調查,形成了以司法為工具進行政治清算的惡性迴圈。更可怕的是,南韓人民研究所的民調發現,20%的選民希望看到尹錫悅和李在明同時受到懲罰。當仇視的氛圍從政壇外溢到民間,選舉之後朝野雙方能否專註於解決國家發展與民生難題,前景更是難言樂觀。
目前看來,國會選舉後受到影響更小的也只有韓政府的外交政策,因為尹錫悅的外交政策無關於他在國內的民粹主義。李在明陣營當然會繼續抨擊尹錫悅政府的對外政策「不切實際」,但在北韓半島局勢緊張加劇,北韓明確改變政策、將南北韓關系定義為「敵對的兩個國家」和「交戰國」的背景下,尹錫悅將繼續其親美、拉進韓日關系、對朝強硬的政策。無論外部局勢如何變化,南韓國會對總統行使權力、設定外交議程的影響力依然有限。
對於多數南韓選民來說,這或許不過是又一次無奈的選擇。他們對尹錫悅不滿意,但也不放心對李在明說「是」,因此只能透過後者來警告前者。然而如果雙方「你死我活」的鬥爭邏輯不改,南韓民眾的關切只會被繼續無視。投票結束之後,失望只得繼續。
(胡毓堃,國際政治專欄作家、中國轉譯協會會員)
澎湃新聞特約撰稿 胡毓堃
(本文來自澎湃新聞,更多原創資訊請下載「澎湃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