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天下 > 國際

普亭莫迪密談3小時,和中俄平起平坐,印度得到了想要的答案

2024-07-11國際

莫迪存取俄羅斯一趟,與普亭長談3個小時,俄羅斯這邊不僅在待遇上給足了莫迪面子,還答應對方,會支持印度「入常」。莫迪的專機前腳才離開俄羅斯,俄外長拉夫羅夫就在新聞釋出會上表示,俄羅斯會支持印度「競選」安理會常任理事國。

這意味著,普亭與莫迪在對話時,肯定討論了印度的入常事宜,也給了一個能讓後者滿意的答復。

【在印度入常問題上,普亭給了一個讓莫迪滿意的答復】

但如果我們仔細看拉夫羅夫的表態,就發現俄羅斯沒有把話說得很滿,給自己留了很多余地。比方說,拉夫羅夫首先指出這個行程「充滿挑戰」,潛台詞是暗示印度不要急,俄羅斯雖然會繼續想辦法做工作,但能不能成還得看印度自己的造化。

而且拉夫羅夫用的是「競選」兩個字,說明即便安理會最後確定「擴容」,印度的常任理事國席位還不是板上釘釘,還會面臨其他的競爭者。

而且俄羅斯作出過承諾的,不只印度一個。拉夫羅夫在支持印度入常之余,也表示巴西和非洲國家可以獲得入常的候選資格。

另外根據拉夫羅夫的說法,「五常」擴容一直在討論中,但至於具體進展如何,拉夫羅夫並沒有詳細說明,而是要賣個關子,因為只有這樣才能吊著印度的胃口。

【拉夫羅夫宣布支持印度「競選」常任理事國席位】

印度入常,喊了不是一年兩年了,莫迪第三任期要是能辦成這件事,他的歷史評價大機率會超越尼赫魯,光是這種可能性就足夠有誘惑力,所以由不得莫迪不上心。更何況,五常在安理會的一票否決權,印度同樣眼饞。

只不過印度的不足之處顯而易見,這跟它的體量與綜合實力沒有必然聯系,只是印度一廂情願地納入了參考標準。聯合國作為二戰後國際秩序的一個產物,安理會五常,既代表了戰勝國的身份,也可以理解為戰後國際秩序的重要代表和支柱。

而印度並不具備這種先天條件,只能透過後天的運作,來強化自己入常的合理性,只不過手段往往上不得台面。

發動外交攻勢、強調自己的「大國身份」也就算了,印度甚至捏造歷史謊言,聲稱中國的五常席位是印度「讓」出來的,就有些讓人費解了。

【拉夫羅夫其實留了不少余地,主要還是吊印度的胃口】

聯合國成立的時候,印度還沒迎來獨立,創始國這個身份,還是宗主國英國幫忙運作後的產物,要是沒這層關系,印度現在想索求常任理事國的席位,會更顯得底氣不足。

莫迪只在俄羅斯待了兩天,不僅達成了一系列雙邊合作協定,還從普亭手裏拿到了入常的「邀請劵」,乍一看是滿載而歸。但印度躋身安理會五常,可能還是遙遙無期。

這就突然讓人想起,印度之前很熱衷於討論,把金磚發展成「下一個聯合國」的可能性,這樣自己作為金磚的創始成員國,也能變相實作「五常夢」。只不過金磚並沒有往這種不切實際的方向發展。

印度外長蘇傑生一度抱怨說,中美俄英法五個常任理事國當中,只有中國反對印度入常,不過考慮到他就是「印度把五常席位讓給中國」這一歷史謊言的源頭,這一說法的可信度非常有限。

因為中國根本就沒有必要在這個問題上刻意針對印度,而是會從聯合國的長期前景做考慮。

【蘇傑生抱怨中國把印度攔在安理會五常門外】

聯合國擴員是一個很復雜的問題,牽涉到核心機制的改革。俄羅斯現在明牌支持的,除了印度,還有巴西和非洲國家,這些畢竟都是開發中國家,在國際事務上不會無底線地配合美國,俄羅斯也更容易找到利益契合點。

而美國則是想把其他西方國家也扶持進來,比方說德國和日本這兩個戰敗國,理由跟俄羅斯也差不了太多。

所以「五常擴容」這個命題,本質上是常任理事國之間的角力。可以確定的是,一旦常任理事國擴員,會打破目前的微妙平衡。

如今在安理會中,英國是美國的小跟班,基本喪失了獨立性;中國和俄羅斯則是在重大問題上往往立場趨同;法國手裏捏著一張搖擺票。

【印度的聯合國創始國身份,還是宗主國幫忙運作的】

當然安理會中除了常任理事國,還有非常任的,但存在感比較稀薄,大部份時候都是在審時度勢。由於一票否決權捏在五常手裏,它們能做的非常有限。

說白了,安理會的改革方向,俄羅斯也做不到一手操辦,還是要和其他國家協調。但五常這個身份是實打實的,也能為普亭和莫迪談判的時候,爭取到更多議價權。

我們也能看出來,印度對五常席位很有執念,要是入不了常,自己這個大國名頭,就顯得名不副實。即便想參與全球治理,獨立自主地斡旋地緣政治熱點,可能也不太會被當一回事,畢竟安理會投票輪不到印度,沒有投票權,那就是沒有話語權。

所以俄羅斯不介意在這個問題上,給印度開出更多的空頭支票,畢竟口頭許諾不需要任何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