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天下 > 國際

普亭不惜親自「劃紅線」,俄為何如此懼怕西方下放武器的使用權?

2024-09-18國際

最近幾天,圍繞著北約國家可能解除對烏克蘭使用遠端武器攻擊俄羅斯境內目標的限制,俄羅斯的高層政要和媒體可謂是火力全開,不斷釋放出強硬訊號,甚至再次以「劃紅線」的方式發出警告,意在阻止美英等西方大國做出「決定」。顯而易見,俄方似乎很懼怕西方陣營對烏克蘭使用援助武器的「解禁」。

一,普亭「一錘定音」,向西方「劃定紅線」

在俄軍於8月26日至27日進行大規模轟炸烏克蘭各地,並傳出伊朗向俄羅斯提供飛彈的訊息後,烏克蘭總統澤連斯基趁機向西方國家發出了強烈呼籲,要求解除對烏克蘭使用援助武器攻擊俄羅斯本土目標的限制。與此同時,美英等北約成員國也因此展開了關於放寬武器使用範圍的討論,營造出即將「解禁」的輿論環境。

在9月11日當地時間,美國國務卿布林肯與英國外交大臣拉米共同存取基輔,除了提供新的援助外,三方還討論了解除武裝使用限制的問題。布林肯表示,他將把烏克蘭的「意願」帶回華盛頓,以便拜登總統做出相應決策。而拜登則在大西洋彼岸回應稱,將「著手處理這一問題」。

顯然,西方即將放寬對烏克蘭使用援助武器的限制這一「趨勢」讓俄羅斯感到有些緊張和不安。因此,拉夫羅夫、佩斯科夫等俄方政要頻繁發聲,向西方發出警告,而普亭總統也親自介入,為西方解除武器使用的限制進行了「定性」,並劃定了「紅線」。

在12日的采訪中,普亭對俄羅斯國家電視台表示,如果西方允許烏克蘭使用遠端飛彈攻擊俄羅斯的深處,這將意味著「北約及美國和歐洲國家正與俄羅斯展開戰爭」。他還提到:「鑒於這場沖突(俄烏戰爭)的性質已經發生變化,我們將根據所面臨的威脅做出相應決定。」

普亭的意圖十分明確,即如果美西方容許烏克蘭使用遠端武器打擊俄羅斯深處目標,那就相當於向俄羅斯宣戰,俄方會對此作出回應。簡而言之,這就是在「劃定底線」。他提前發出此警告,真實目的是希望阻止美西方解除對武器的限制。

梅德維傑夫發誓將利用「新武器」來摧毀基輔。

普亭所劃定的「紅線」顯然是針對西方國家,而梅德維傑夫則對烏克蘭發出了嚴厲的警告,並表示如果烏克蘭利用西方武器攻擊俄羅斯深層目標,這將為俄羅斯使用核武器提供正當理由。即使考慮到各種因素而不選擇使用核武器,俄方仍未排除套用「新型非核武器」來摧毀基輔的可能性。

當地時間14日,梅德維傑夫在談到用「新的非核武器」摧毀基輔時表示:「沒人真正希望發生核沖突。這是一件極其糟糕的事情,會帶來嚴重後果。因此,至今尚未對使用核武器做出任何決定。」

梅德維傑夫同時指出,雖然俄羅斯尚未決定動用核武器,但確實存在正式的使用理由。這不僅包括西方對烏克蘭武器使用限制的解除,還涉及烏克蘭入侵庫爾斯克州。現在俄羅斯依然保持耐心,但一旦這種耐心消失,就可能會考慮采取一些「新的非核手段」來摧毀基輔。

無論是「軍事威脅」還是「政治綁架」,其目的都是為了阻止西方陣營作出「決定」。

除了梅德維傑夫與普亭這兩位前後任俄羅斯總統表示誓言要摧毀基輔,並對西方劃定紅線之外,外長拉夫羅夫、總統新聞秘書佩斯科夫以及俄杜馬主席沃洛金等重要政治人物也頻繁發聲,嚴厲警告西方或將解除烏克蘭用援助武器攻擊俄羅斯內部目標的限制。簡單來說,多位高層圍繞一件尚未發生的事情如此集中的表態實屬罕見。

此外,俄方還對西方國家展開了屬於「認知戰」範圍內的「政治綁架」。例如,在美國和西方尚未共同決定解除對烏克蘭的援助武器使用限制之前,拉夫羅夫和佩斯科夫對此事卻堅定地表示:西方實際上已經作出了「決定」,目前的「討論」只不過是表面文章與走過場而已。顯然,這是一種形式上的 「政治綁架」。

其目的與軍事威脅相似,是為了阻止美西方對援助武器使用權進行「解禁」。然而,這也從另一個角度反映出俄羅斯似乎特別忌憚於武器使用權被解除。

四,俄羅斯為何對西方國家將武器使用權「委托」給烏克蘭如此恐懼?

有分析指出,俄羅斯對西方將武器使用權「轉交給烏克蘭」深感恐慌,這主要源於三個方面的考慮:首先,北約提供的武器技術更為先進,而俄羅斯現有防禦系統難以有效攔截;其次,俄羅斯可供使用的武器成本高昂,並且戰爭資源幾乎耗竭,「反擊」可能導致戰局變化;最後,一旦俄方縱深目標遭到攻擊,將可能引發民眾情緒波動和政治局勢的不穩定。

從常規武器的效能來看,無論是美國的「陸軍戰術飛彈」還是英國的「巡航飛彈」,似乎都比俄羅斯同類武器更為先進。而在實戰效果上,俄羅斯曾引以為豪的S系列防空系統卻無法有效攔截來自西方這類武器。因此,如果西方武器被「解禁」,俄羅斯將面臨巨大的損失。

根據當前的戰場局勢及俄烏軍力對比,俄羅斯在「超音速飛彈」這一「戰略性」武器方面似乎稍占優勢,但值得註意的是,這類武器的使用成本極為高昂,俄羅斯無法以常規方式頻繁使用。而在戰術性武器方面,俄羅斯也面臨著由於消耗過多而導致枯竭的趨勢。

例如,伊朗在巨大政治風險下引發廣泛關註的「220枚飛彈」事件,以及北韓炮彈在「空中爆炸和啞彈率」達到50%的情況,這些現象充分表明俄羅斯的常規武器不僅滯後,而且相當短缺。如果烏克蘭此時使用西方遠端武器進行反擊,那麽戰場局勢改變將是極有可能發生的事。

如果烏克蘭獲得了援助武器的使用權,那麽從烏軍在庫爾斯克戰役中的表現,以及頻繁利用無人機攻擊俄羅斯境內設施來看,烏軍必然會對位於俄羅斯深處的軍事目標以及莫斯科、聖彼得堡等大城市發起攻擊。如果真是如此,生活在這些人口密集地區的俄羅斯民眾將會直接感受到「戰爭帶來的恐怖」,這可能會使得俄羅斯政局出現動蕩。

基於上述三個方面所帶來的「後果」,俄羅斯自然會對西方陣營對烏克蘭武器援助的「解禁」感到恐懼,因此竭盡全力阻止這種情況發生。然而,從戰略角度來看,「武器解禁」似乎已經變成了必然。實際上,削弱甚至瓦解俄羅斯已經成為美西方的「既定戰略」。

因此,盡管美國當前仍在采取避免「大風險」的謹慎策略,但最終還是會放寬武器使用權。在那時,俄羅斯似乎只能選擇兩條道路:一是選擇妥協;二是孤註一擲。而這兩個選項都意味著:俄國贏得戰爭的可能性極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