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天下 > 國際

美國終於發現:中國是很難打敗的,本以為印度也是,沒想到錯估了

2024-10-21國際

印度,真是個既神奇又矛盾的地方。

一邊是全球第五的GDP總量,一邊是觸目驚心的貧民窟;一邊是雄心勃勃想要趕超中國的豪言壯語,一邊是混亂不堪的基礎設施和低下的國民素質......

而遠在大洋彼岸的美國,卻盯上了這個「潛力股」,試圖將印度打造成遏制中國崛起的「王牌」。

然而,這場美印合作,究竟是「夢幻聯動」還是「精準收割」?是互惠共贏還是一廂情願?

答案或許遠沒有想象中那麽美好......

美國如今在全球搞策略,想使勁兒把印度捧成「第二個中國」。

這幾年,美國滿世界忙活,就為了保住自己老大的位置。

又是貿易鬥來又是科技掐的,還拉幫結派搞軍事小團體,政治上施加壓力,真是啥招兒都使上了。

可結果呢,美國不光沒撈到好處,反倒把自己經濟給搞砸了。

現在內外一堆麻煩,美國開始轉變思路,盯上了人多、經濟潛力又大的印度。

在美國看來,印度擁有成為「下一個中國」的潛力,如果能將印度拉攏到自己的陣營,不僅可以遏制中國的發展,還能為美國經濟註入新的活力,可謂一石二鳥。

於是,美國開始對印度「頻頻示好」,從經濟援助到軍事合作,從科技共享到政治支持,幾乎無所不包。

美國希望透過這種方式,將印度打造成一個能夠與中國抗衡的「地區強國」,從而實作其「離岸制衡」的戰略目標。

那麽美國真的是一心一意只想幫印度發展嗎?

答案肯定不是啦!

美國在幫印度的同時,心裏也打著自己的小九九呢,簡直就是「另有目的」。

美國心裏清楚,印度經濟發展最大的絆腳石就是基礎設施太差,還有老百姓的整體素質不高。

而這些,正好是美國能「大展身手」、撈好處的地方。

美國開始加大對印度基礎設施建設的投資,但這些投資大多流向了美國企業,印度企業只能「望洋興嘆」。

在軍事合作方面,美國更是將「精明」二字演繹得淋漓盡致。

美國向印度出售的武器裝備,大多是美軍已經淘汰的「過時貨」,價格卻比「新品」還要貴。

而印度為了提升國防實力,不得不「忍痛割愛」,花費巨資購買這些「雞肋」武器。

更「過分」的是,美國在向印度出售武器的同時,還設定了各種技術封鎖,限制印度對武器技術的消化吸收。

這也就意味著,印度在未來很長一段時間內,都將不得不依賴美國的武器供應,成為美國「砧板上的魚肉」。

印度的「迷之自信」:被美國「忽悠瘸了」?

印度在遭受美國的誘惑之際,似乎顯得有些迷失方向,不知所措。

印度政府和部份民眾似乎真的相信,美國是真心實意想要幫助印度發展,印度即將迎來「騰飛」的時刻。

然而,印度似乎忽略了一個重要的事實:美國是一個「唯利是圖」的國家,任何合作都必須建立在符合美國利益的基礎上。

美國對印度的幫助,從來都不是免費的,而是需要印度付出一些代價。

首先,印度不得不為此犧牲部份國家主權。

在美國的壓力下,印度不得不放棄與俄羅斯的傳統友好關系,在俄烏沖突等問題上「選邊站隊」。

此般狀況,不但失真印度的國際名望,更致其失去了一位關鍵的戰略同盟夥伴。

其次,印度經濟發展將更加依賴美國,陷入「被收割」的風險。

美國對印度的投資,看似「慷慨大方」,實際上卻暗藏玄機。

這些投資大多流向了美國企業,印度企業只能分到「殘羹冷炙」。

而美國企業在印度投資建廠,也並非是看中了印度的市場潛力,而是看中了印度廉價的勞動力。

美國企業將低端制造業轉移到印度,不僅可以降低生產成本,還可以享受印度政府提供的各種優惠政策,可謂「一舉多得」。

印度竟淪為美國的「廉價代工廠」,成為為其經濟發展提供「燃料」的存在。

更可怕的是,這種「代工模式」一旦形成,將很難改變。

印度經濟將更加依賴美國,一旦美國經濟出現波動,印度經濟也將隨之「遭殃」。

困獸猶鬥:印度的「掙紮」與美國的「收割」

美國步步緊逼,印度也不是沒有意識到問題的嚴重性。

近年來,印度政府也試圖采取一些措施,擺脫對美國的過度依賴,實作經濟的自主發展。

同時,印度也在外交上尋求多元化,加強與俄羅斯、歐洲、日本等國家和地區的合作,試圖降低對美國的依賴。

然而,印度的這些努力,卻收效甚微。

歸根結底,還是因為印度自身的能力不夠強。

印度的營商環境挺讓人頭疼,官僚作風嚴重,腐敗問題也不少,基礎設施建設也跟不上,這些都讓外資望而卻步,也影響了本國企業的發展。

其次,印度國內政治環境復雜,種姓制度根深蒂固,社會矛盾尖銳,宗教沖突頻發,這些都給印度的經濟發展帶來了極大的不確定性。

更為致命的是,印度政府缺乏長遠規劃和戰略定力,政策朝令夕改,執行力低下,導致很多改革措施都「雷聲大雨點小」,難以取得實質性進展。

美國則抓住了印度的這些薄弱點,不斷加大對印度的索取力度。

例如,美國利用美元霸權,操控國際金融市場,導致印度盧比匯率大幅貶值,印度外匯儲備大量流失。

同時,美國還利用其在科技領域的優勢,對印度進行技術封鎖,限制印度企業的發展,迫使印度企業依賴美國的技術和產品。

此外,美國還利用其在國際組織中的影響力,對印度施加政治壓力,迫使印度在一些國際問題上配合美國的立場,損害了印度的國家利益。

美印合作,從一開始就是一場「不平等」的合作。

美國是這場合作的主導者,而印度則處於被動地位。

美國可以隨時根據自己的需要,調整對印度的政策,而印度卻只能「被動接受」。

更重要的是,美國和印度的合作目標並不一致。

美國,一心欲維系其全球霸主地位,故而絞盡腦汁,千方百計地對中國的發展加以限制。印度期望經濟得以快速發展,進而提升自身在國際舞台的地位,實作國家的崛起與繁榮,展現出更大的影響力。

這兩個目標,本身就存在著巨大的沖突。

美國希望印度成為一個能夠與中國抗衡的「地區強國」,但卻又不希望印度發展得過於強大,從而威脅到美國自身的利益。

因此,美國對印度的「幫助」始終是有保留的,甚至可以說是「帶有目的性」的。

美國希望印度在經濟上多依賴美國,在軍事上和美國合作,在政治上聽從美國的意見。

然而,以印度目前的國力和國際環境,想要實作這個目標,無疑是「難於上青天」。

未來,美印能不能把這些障礙掃清,讓合作更上一層樓,還有待觀察。總的來說,短期內兩國關系還是會平穩發展,但長期會怎樣,誰也說不準。畢竟,國際形勢千變萬化,誰都難以預料。

美印合作,雖然在短期內能夠給雙方帶來一定的利益,但從長遠來看,卻是一場「註定失敗」的合作。

美印之間的矛盾和分歧,是無法調和的。

印度若欲真正崛起,斷不可再倚仗美國,而應開辟一條自主獨立的發展路徑,如此方能實作其崛起之宏願。

美國如果不能正確看待印度的崛起,繼續抱著「你輸我贏」的想法,最終只會自食其果。

未來美印關系的發展還有很多不確定性。

但有一點是可以肯定的:美印關系,將不再是「蜜月期」的「你儂我儂」,而將進入一個充滿競爭與賽局的「新階段」。

結語:

美印合作,更像是一場「各懷鬼胎」的「政治遊戲」。

美國試圖將印度打造成遏制中國的「棋子」,而印度則試圖利用美國的力量實作自身的「大國夢」。

然而,這場「遊戲」的最終結局,或許是「兩敗俱傷」。

任何試圖利用、控制或剝削其他國家的行為,最終都會被歷史所唾棄。

參考資訊源:

[1].官方媒體澎湃新聞2021-04-07【中美競合|夥伴以上,同盟未滿:拜登怎麽打「印度牌」?】

但為提升文章可讀性,細節可能存在潤色,請理智閱讀,僅供參考!

【免責聲明】文章描述過程、圖片都來源於網路,此文章旨在倡導社會正能量,無低俗等不良引導。如涉及版權或者人物侵權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我們將第一時間刪除內容!如有事件存疑部份,聯系後即刻刪除或作出更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