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天下 > 國際

馬爾地夫總統所在政黨贏得議會選舉,專家:民意認可其經濟發展議程

2024-04-23國際
馬爾地夫總統穆伊茲 IC 資料圖
據央視新聞4月21日報道,當日,馬爾地夫議會選舉正式開始。根據目前公布的非官方計票結果,由馬爾地夫總統穆伊茲領導的人民國家大會黨(PNC)已獲得超半數席位,贏得議會選舉。在這場議會選舉中,368名候選人角逐93個議員席位,有資格參與選舉的選民超28萬人。馬爾地夫議會實行比例代表制,每屆任期5年,各行政區議員人數由當地人口數決定。
「穆伊茲所在政黨在議會選舉中大獲全勝,表明了馬爾地夫民眾對他所執行的獨立自主的外交政策、傾向於民生發展的政綱的一種認可,是對他內外政策的背書。」上海國際問題研究院南亞研究中心主任劉宗義對澎湃新聞(www.thepaper.cn)記者分析說。
穆伊茲扭轉議會劣勢
本屆馬爾地夫議會選舉結果與上一屆大不相同。據新華社報道,在2019年的議會選舉中,約21.2萬選民參與投票,投票率超過80%。時任總統蘇里赫領導的馬爾地夫民主黨(MDP)贏得全部87席中的65席,成為馬爾地夫史上第一個在議會擁有絕對多數的黨派。
前任總統蘇里赫的政見與現任總統穆伊茲有著顯著的不同。蘇里赫政府在沒有獲得議會批準的情況下允許印度在馬建立軍事和安全基地。四川外國語大學國際關系學院副教授郭兵雲在澎湃新聞撰文分析,這成為蘇里赫在去年總統選舉中失利的重要原因。
相比之下,穆伊茲在去年總統大選期間就多次批評蘇里赫的「親印立場」。他批評蘇里赫縱容了印度在馬爾地夫「不受限制地存在」。蘇里赫反駁稱,印度軍隊在馬爾地夫的活動是兩國造船廠協定的結果,印度並未侵犯馬爾地夫主權。穆伊茲去年9月當選總統後履行了「讓印度結束」(India Out)的競選口號,要求印度在今年5月10日之前召回所有駐紮在馬爾地夫的軍事人員。
據法新社報道,人民國家大會黨及其盟友在上一屆議會中僅有8個席位,這意味著穆伊茲贏得總統選舉後組建的政府在施政上缺乏議會的支持。在本屆大選前,由馬爾地夫民主黨控制的議會已經阻止了穆伊茲的3項內閣提名,還否決了他的一些預算提案。持鮮明的親印度外交立場的民主黨還試圖破壞穆伊茲調整外交政策的努力。
卡達半島電視台報道稱,議會投票前夕,穆伊茲再次批評前任蘇里赫縱容了印度「太大的影響力」,破壞了國家主權。穆伊茲呼籲選民讓他的政黨聯盟獲得議會多數席位,以維持馬爾地夫的主權獨立。
馬爾地夫民主黨的選舉策略則落在了「民主價值」上,將選戰描繪為「獨裁與民主之間的選擇」。蘇里赫4月20日在競選集會上呼籲選民投票支持反對派,以對政府形成問責。值得一提的是,同樣來自民主黨的馬爾地夫前總統納希德在選舉期間不在馬爾地夫國內,未能幫助民主黨拉票。
馬爾地夫是印度洋上地理位置重要的航線據點,然而此次選舉結果表明,該國或許正轉變其政策重心。馬爾地夫駐聯合國大使阿裏·納賽爾·穆罕默德向半島電視台表示:「這次選舉是在一個重要時刻舉行的,對總統來說是一個重要關頭……這次選舉不再是印度洋的地緣政治競爭……而是更多地關乎馬爾地夫和人民的未來。這關系到馬爾地夫的創造力穩定、繁榮和復原力。」
「穆伊茲針對印度的口號和政策其實得罪了印度當局,(在南亞有著強大的傳統影響力的)印度在這次議會選舉過程中也動用了資源來影響政局,然而穆伊茲所在的政黨依然贏得了勝利,說明馬爾地夫民眾的取向非常明確。民眾希望能取得更大的經濟與社會發展成果。」劉宗義分析說。
中馬合作成果明顯
「穆伊茲上台以來的外交政策調整並不是簡單地向哪一方傾斜。他的首次存取去了土耳其,還參加了聯合國氣候變遷大會。存取中國期間,雙方對話的大部份都涉及馬爾地夫經濟與社會發展上的合作。這些政策都是受到馬爾地夫老百姓擁護的。」劉宗義對澎湃新聞分析說。
今年1月8日至12日,穆伊茲應邀對中國展開國事存取。存取期間,雙方簽署了【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和馬爾地夫共和國政府關於構建中馬全面戰略合作夥伴關系行動計劃(2024—2028)】以及關於共建「一帶一路」、經濟技術、藍色經濟、數位經濟、綠色發展、基礎設施建設和民生援助等領域合作檔。
據【人民日報】報道,馬爾地夫首座跨海大橋中馬友誼大橋將首都馬列和當地第二大島胡魯馬列連線起來;中國機械裝置工程股份有限公司在胡魯馬列承建的馬爾地夫民用住宅計畫成果豐富,全部住房於2022年6月前已移交馬方,幫助超過1萬名當地居民改善了居住條件;胡魯馬列醫院中馬眼科中心有著中國捐贈全套裝置的手術室,中山大學中山眼科中心還依托胡魯馬列醫院建立起中國在國外援助開設的第一家現代化、標準化眼科中心……
劉宗義3月底曾與上海國際問題研究院存取團一同走訪馬爾地夫。他向澎湃新聞回憶說,走訪期間,他經過了連線馬列和胡魯馬列的中馬友誼大橋。「在大橋2018年建成之前,這樣的行程需要用擺渡船,花的時間更久、載量更有限。(大橋通車後)百姓的交通、生產與生活獲得了便利,也改變了馬爾地夫民眾對中國的觀感。中方公司承建的幾千套住宅早已完工,我們入戶調研發現,居民對工程的品質贊不絕口。」劉宗義說。
在前總統蘇里赫任內,印度2019年宣布要與馬爾地夫一同發起6.7公裏的大橋和堤道建設計畫,把馬列與附近的三個島嶼連線起來。據馬爾地夫媒體「The Edition」報道,截至2024年2月,這項工程的完成程度為33%。為此,劉宗義也表示,「印度的計畫5年過去了也不能完工,讓馬爾地夫民眾感到對比鮮明。」
「馬爾地夫仍然希望在大國尤其是印度和中國間維持平衡,然而印度並不能給予馬爾地夫在經濟與社會發展上更多的支持,馬爾地夫乃至於更廣大的南亞和印度洋國家卻有著更快發展經濟的希望,因此他們需要與中國展開更深入的合作。」劉宗義說。
相比之下,印度在印度洋近段時間顯得尤為活躍,還體現出明顯的安全和軍事意圖。北京外國語大學亞洲學院迪維希語教研室主任朱方方在【環球】雜誌撰文分析說,印度3月在距馬爾地夫僅130公裏的米尼科伊島上建立軍事基地,印度的一系列舉動凸顯其將印度洋劃為自身勢力範圍的野心。復旦大學國際問題研究院院長助理、研究員林民旺對澎湃新聞表示,印度針對南亞國家的這些舉動的核心目的是追求對印度洋的「霸主地位」。
澎湃新聞記者 許振華
(本文來自澎湃新聞,更多原創資訊請下載「澎湃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