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印達成邊境巡邏協定
近日,金磚國家領導人峰會上,中印宣布就邊境問題達成協定,特別是喜馬拉雅邊境巡邏協定,有助於中印兩軍脫離接觸,實作邊境和平。
自2020年6月中印在加勒萬河谷沖突後,拉達克局勢緊張,雙方增加了邊境軍事部署。盡管後來進行了多輪談判並有所撤軍,但仍有約五六萬對峙軍隊。
中印邊境巡邏協定的意義重大
規模達五六萬人的長期對峙中,一次巡邏中的意外可能引發沖突,因此中印邊境巡邏達成協定意義重大。
此前不願和中國和解並企圖制造沖突的印度,為何在邊境問題上向中國讓步?
印度基建劣勢與戰略調整
印度在中印邊境對峙四年,因基建能力不及中國,難以持續消耗。高原地區,基建優勢意味著更好的後勤保障,印度無法持久對抗。
此外,當前國際形勢下,印度挑起中印邊境沖突無利可圖。四年前,印度利用新冠疫情和中美賽局的機會,在西部邊境制造事端,但現在這種機會已不存在。
印度需引進中國供應鏈和技術以振興制造業
印度需引進中國供應鏈和投資以振興制造業。根據印度政府釋出的「未來經濟展望」,印度在多個領域依賴從中國進口,如化學原料、塑膠制品、汽車零部件、電子裝置和藥品原料等。因此,莫迪推動印度制造業升級和經濟高增長,必須引入中國的資金和技術。否則,難以實作目標。
中印投資環境分析
若中印邊境問題不解決,印度將消耗大量資源維持現狀,且中資企業可能對印度望而卻步。印度若轉變態度,將增強中資投資信心。
如何看待莫迪的這一策略?
簡而言之,如果中印邊境問題得不到解決,印度將耗費大量資源並使中資企業猶豫不決。印度的轉變將提升中資的投資信心。因此,如何評價莫迪的這一考慮?
印度營商環境需謹慎觀察
聽其言,觀其行。面對印度的營商環境,中國企業需謹慎,因為印度曾禁止了兩百多款中國套用,並嚴格審查中國企業投資。印度對中企政策的穩定性仍需觀察。
只要中國經濟穩定發展,外部如印度、美國或菲律賓等國不敢輕易生事,我們應保持戰略定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