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天下 > 國際

韓江獲得諾獎後,南韓線上書店因訪客太多而癱瘓

2024-10-11國際

界面新聞記者 | 董子琪

界面新聞編輯 | 姜妍 黃月

得知獲得諾獎時,身在首爾的韓江剛跟兒子吃完晚飯。瑞典文學院的常務秘書Mats Malm在當地時間10月10日舉行的釋出會上說。瑞典文學院是透過電話告訴韓江這個訊息的,然而韓江好像對此沒有準備,「但我們已經討論了關於十二月的頒獎典禮。」「我非常驚訝,也絕對感到榮耀。」在采訪中,韓江這樣說,「我希望這對南韓讀者和我的朋友來說都是好訊息。」

「韓江以一種非常特別的方式運用歷史事實,」諾獎評審之一安娜-卡琳·帕爾姆(Anna-Karin Palm)在采訪中稱,韓江讓不同的角色來反映這些事件,讓現實和過去同時進行,也展現了生與死是如何交織一體的,以及這些創傷如何代代流傳。

訊息公布時,南韓的一些線上書店因為訪客大量增多而癱瘓,南韓的社群網路也充滿了稱贊和自豪情緒的留言。一些使用者認為韓江作為第一位獲得諾貝爾文學獎的亞洲女性意義非凡,可以被認為是對南韓長期以來男性主導的文學傳統的一種宣言。南韓總統尹錫悅也在社群網路上祝賀韓江,「你將現代歷史的傷痕轉化為了不起的文學作品,你提升了南韓文學的品質。為此我向你致以崇高的敬意。」

在諾獎官網的采訪中,韓江說,回顧年少時期時,所有的作家都是集體主義式的,他們搜尋生命的意義,有時感到迷失,有時又很堅定,他們的努力與力量成為她的靈感源泉。韓江的父親也是一位小說家。然而,她的家庭長期處於經濟困難之中,還經常搬家。她在外媒采訪中表示,對於一個孩子來說,這樣生活的壓力很大,但是還好有書可以讀。在2016年獲得國際布克獎時,韓江說,雖然【素食者】可以看成是反對父權制的寓言,但她並不認為這僅僅屬於南韓社會,世界各地雖然程度有差別,但現象是普遍的。

韓江在諾獎采訪中首先推薦讀者閱讀自己的最新作品【不做告別】(We Do Not Part),這部作品已經引入中文版。明年一月將在美國的霍加斯出版社出版,小說探討了南韓歷史中的黑暗一章:發生於1940年的濟州島大屠殺。美國出版方稱,她的小說中具有的對於人類本性的好奇。【不做告別】與【少年來了】(Human Acts)直接相關;其次她推薦【白】,因為它更個人具有自傳性質,最後才是【素食者】。

布克獎官網也在首頁發表了對「國際布克獎得主」韓江獲得諾貝爾文學獎的祝賀訊息,而在此2019年,布克獎官網也曾發表對波蘭女作家托卡爾丘克獲得諾獎的祝賀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