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天下 > 國際

沒有駐華記者,印有何損失?印媒:對華敵意增加,西方奪走話語權

2024-09-08國際

雖說中方都表達出善意了,可印度一點給中方駐銘印者延長簽證的想法都沒有。這麽不理智的做法,把印媒給愁壞了。因為要是最後一個中國記者走了,按照對等反擊的原則,那就意味著印駐華的也都得全部走,到時候印度起碼得面臨 3 種損失。

據環球網說,針對莫迪政府變相趕中方記者這事,印媒 scroll 網站專門發了一篇文章。文章提到 2020 年中美關系特緊張的時候,兩國還是留了點底線,準許對方在自己國家留著記者。中印關系緊張程度遠比不上以前的中美關系,可莫迪政府卻要把在印度的中國記者全「趕出去」。在這文章裏覺得,這麽做肯定不對,印度因為這要承受的損失能歸結為:對中國的敵意沒節制地膨脹、變相被從發展大潮裏孤立、還有被西方搶走對中國的話語權。

首先,對中國的敵意毫無節制地猛漲。雖說彼此是鄰國,可因為印度人對中國毫不掩飾的敵意,中印關系向來就不咋地。特別是在邊境問題上,印度人簡直就是「只要碰到中國就反對」。而沒徹底垮掉,主要是中印官方和民間一直都有必要的交流。但現在,在印方的一番操作下,雙方的交流出現了大麻煩。

在官方上,莫迪政府有意把國際會議擱在有爭議的地方,中方不參加後,印方就又說上合組織領導人峰會改成線上開展了。在民間這一塊,那就是印方變相地趕走起著溝通橋梁作用的中方記者。能看出來,中印的溝通途徑正在變少。

在沒啥了解的情況下,印度會從它自己那角度「自以為是」地看待中方,來制定對華的政策。這肯定會引起對華的各種誤解,敵意也會變多。印度本來就戴著有色眼鏡,之前還出現過抵制、砸壞中國制造的暴力事兒呢。想想看,對中國敵意滿滿的印度人,又會幹出多少傷害他們自己的暴力舉動呢?

其次,差不多是變相地孤立在發展的大潮之外。不能不承認,印度經濟這幾年確實是有了些成果,可對於全球產業的升級和轉變,還在初級發展階段的印度基本就沒做出啥貢獻。所以,要達成莫迪政府那宏大的「印度制造」計劃,印度得照著中國來,畢竟美國那層次太高了,不適合印度去學。

這時候,記者的用處就體現出來了,他們能把中國產業政策、產品研發和套用這些具體情況,用最快的速度給傳到印度國內,讓印度人來參考借鑒。反過來,要是沒有記者去做資訊傳播的事兒,那印度就跟孤立在未來發展大潮之外差不多。這一點,從日本電動汽車的發展過程就能很好地證明。

在本世紀 20 年代之前,日本的汽車產業那可是在世界前頭呢,燃油車賣得特別火,氫能源汽車也搞得特別熱鬧。要是沒啥意外,汽車產業能讓日本經濟再撐個幾十年。可事情經常有意外,日本因為覺得自己厲害,越來越狂了,還選擇性地小看中美汽車產業的發展。結果呢,2020 年之後,當中美電動汽車賣到全世界的時候,日本就被遠遠地甩在後頭了。

到現在為止,日本還是沒啥能拿得出手的電動汽車,就只能把中美那些熱門車弄來,拆了搞逆向研發。連日本都由於資訊不夠而陷入難境了,印度到底是從啥地方來的那股勁,主動去跟被視為「發展風向標」之一的中國隔開呢?

最後啊,話語權被西方給奪走嘍。那印度駐華的記者呢,可以從印度的立場出發,第一時間就把中國各個領域的資訊給傳回到國內去。要是沒有駐華記者這一前提,那以後印度人要了解中國,就只能去參照西方媒體的報道啦。看著好像印度能少費不少事,實際上危害可大著呢。

一是西方媒體就光盯著西方人,不會專門去報跟印度有關的事兒。二是西方媒體能挑著跟中國有關的內容去報,像故意歪曲、編瞎話去糊弄印度人,弄出對立情緒來。反正總的來說,一句話歸結就是,印度在對華這方面的話語權要被西方給搶了去,從來就變成「輿論的附屬」了。

印媒的說法可不是在誇大,只不過印度跟中國的交流還沒完全斷了,好多問題都還只是在剛開始的階段罷了。要是莫迪政府非得死心眼走到底,到時候印媒講的那些問題不但會有,可能還會有新問題冒出來呢。